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4篇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4篇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1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快樂的,在童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現。

一天早晨,天下着濛濛細雨。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走着走者,我看見地上有許多蚯蚓在爬來爬去的。這是我想起科學劉老師說過:“蚯蚓有一定的觀察價值。”於是我便捉了一兩條回家去了。

回家後,我連忙找來了一把小刀,把蚯蚓從中間割成兩段,這時它一動不動了。我心裏想:“可能是死了吧!”就把它放入花壇中。

第二天放學回家後,我就去看蚯蚓。當時,我一看竟然長出兩條蚯蚓,當時我驚呆了。心裏想:“爲什麼會這樣呢?”於是,我便帶者這個問題去找答案。我找了很多有關的書和資料,最後找到了。

通過這個事我明白了: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一定會找到答案。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2

玩耍是每個小朋友的最愛,我也很喜歡玩。玩耍給我帶來了發現和快樂。

有一次,我和同學正玩得起勁,兩隻螞蟻圍着一粒大米轉來轉去。我想:它們是不是想把大米擡走呢?過了一會兒,只見螞蟻大軍迅速地來到大米前,它們扛的扛,擡的擡,拖的拖,各負其責。就這樣,大米被擡到了洞口。可是洞口太小,米粒太大,這可怎麼辦呢?兩隻小螞蟻用自己尖銳的牙齒,在大米上來回鋸着,大米變成了一小粒一小粒的碎米。所有的螞蟻紛紛趕來,把勝利果實拖進老窩,正美美地享受它們的美餐呢!

這個發現讓我懂得了:遇到困難時,我們要齊心協力,想辦法解決。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3

聽說最近海地地震了,吃飯的時候我就和媽媽談起了地震的事。我問媽媽:“什麼地方最容易地震?”媽媽說是山區和海洋。我又問媽媽爲什麼平原不容易地震而山區和海洋會容易地震呢?媽媽說:“平原地區地殼表層的地質結構大都是由泥沙組成的,而山區地殼表層的地質結構則是堅硬的石頭組成的。”我又問媽媽:“爲什麼堅硬的石頭構成的地殼受地震的破壞比較大?而泥沙構成的地殼受地震的破壞就比較小呢?”媽媽說:“直接解釋給你聽,你怕是不容易懂,讓我們來做個實驗吧。”我特別高興,因爲我最喜歡做實驗了。

接着,媽媽就拿來一團彩色的橡皮泥、一個平頭小錘子、一塊薄薄的玻璃片。我很好奇地說:“媽媽,你拿這些玩意做什麼?你總不會讓我拿錘子錘橡皮泥和玻璃玩吧?”媽媽說:“哇塞,你猜的太準了!就是這樣的。”我又不解地問:“那錘這些跟地震有什麼關係呢?”媽媽二話沒說,就把那團橡皮泥壓成了餅餅,然後,把橡皮泥餅餅和玻璃片都放在桌子上,並讓我分別錘橡皮泥和玻璃片五下。

我小心翼翼地錘了橡皮泥和玻璃片各五下,可跟原來也沒有什麼兩樣,一點動靜也沒有。媽媽讓我再重一點錘,這回錘的次數不一樣了,是各錘三下。我先錘了橡皮泥,沒反應。接着我又錘玻璃片,砰砰砰,卡啦!玻璃片便四分五裂。

媽媽說:“橡皮泥的餅餅就像泥沙構成的地殼,質地鬆軟,當從地心傳來的震動的力量碰到這樣地殼時,就像我們剛纔用錘子敲打橡皮泥,它雖然會變形,但不會碎裂。而玻璃片就像質地堅硬的石頭構成的地殼,震動襲來,就相當於用錘子敲打玻璃片,‘啪噠’一下就碎了。”

嗯,用實驗地方法來弄懂這一切還真不錯呢。於是,我又反覆地做了幾次這樣的實驗,每次都是玻璃片碎了。媽媽說的'還真對!今天我又有了新發現,收穫不小吧?

小學三年級發現作文 篇4

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望住在農村的親屬,而我更高興的是可以和劉靜姐姐一起玩兒!

到達的時間正是中午,太陽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屋子裏又悶又熱,所以我和劉靜姐姐打算到馬棚裏去看馬。我們走到馬棚邊,看到馬站在那一動不動,我小聲對姐姐說:“這馬怎麼了?是不是病了?”姐姐搖搖頭,大笑着說:“這馬可健康了,它正在睡覺呢!”“啊!睡覺?怪事兒,馬爲什麼站着睡覺呀?”我問。姐姐撓着頭,想了半天,說:“嘿嘿,我也不知道,走,去問問大人們去!”這時大人們正聊得熱火朝天,哪有時間理我們倆呀!我決定自己找答案。

回到家後,我連忙打開電腦,“噢,找到了!”我歡呼着找到爸爸,興致勃勃地讀起來:因爲馬的祖先是野馬,生活在大草原上,常常受到猛獸的襲擊,它必須每時每刻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就能馬上逃走,就連睡覺也是站着的。現在馬保留了祖先的習慣,睡覺就是站着的了!“大閨女好棒!”爸爸高興地說。我心裏也美滋滋的。

想當科學家,必須先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去實踐,一定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