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功夫不負有心人美篇

功夫不負有心人美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語,它告訴人們只要勤奮、認真地對待所做的事,就沒有什麼做不成的,只要你付出了,你的努力就不會辜負你。這個俗語是說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就會取得成功。它說明事情的成功,在於肯付出辛勤的勞動。

功夫不負有心人

縱觀千百年的歷史,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沒有一個不是通過勤奮努力而取得的。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上學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缺乏,深感不讀書不能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的讀起書來。他廣泛地閱讀了大量的書籍,認真地學習歷史知識,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也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不但沒有答應,還更加努力地讀書。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牀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着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一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後,對他說:“別人都認爲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牀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牀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爲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爲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傳說北山住着一個九十多歲的老頭兒,名叫愚公。他家門口有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進出很不方便。愚公就跟家裏的人商量,想挖掉這兩座山。愚公的妻子懷疑:山上的石頭和土往哪兒放呢?愚公和他的兒子們不管這些,說幹就幹,把挖下的土和石頭運到很遠的渤海去,一年纔來回一次。河曲有個叫智叟的老頭兒勸愚公別犯傻,這麼大年紀怎麼挖得平山呢?愚公說:“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有兒子,世世代代幹下去,哪有挖不平的山呢?”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動了,派了兩個天神,揹走了兩座大山。愚公動員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員少;工具簡陋,運土路程遠等這麼大困難,表面看來“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在於他有遠大的抱負,從“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爲了造福千千萬萬人和後代子孫。此外,他對移山的信心來自他在人和自然關係的問題上的正確認識,他懂得人的力量是“無窮盡”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見識遠遠高過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臾”只是從靜止的眼光看問題,認爲自然條件無法改變,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從而斷定人在自然面前是無能爲力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說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這一顛倒不僅加重了對比的色調,而且具有諷刺的效果。從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堅持到底,持之以恆,纔能有所作爲,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