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精品】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彙總6篇

【精品】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彙總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7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彙總6篇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老舍先生筆下的《北京的春節》具有濃濃的京味,而咱的家鄉:濰坊,那裏的春節,也具有獨特的魯味。

濰坊的春節從臘月初八開始,這一天,咱們得煮臘八粥:用紅米,黑米,薏米等煮成。同時,臘八蒜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剝蒜可不是件容易事兒,不過看到泡好的蒜色如翡翠,一切的付出也就值得了。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年味兒就重了。這一天得祭竈:把各種祭品放在竈臺前,還得有糖,粘住竈王爺的牙齒,免得他上天說壞話。與此同時,這一天還要上墳:把死去的老祖宗帶回來,供起來,天天水果、餃子不得中斷。同時還得點上香燭,讓其和活着的人過個團圓年。

過了二十三,“春運”大移民開始,船票,機票,汽車火車票,往往一有班次,票就被一搶而空——哪怕是站票。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在外邊的人忙着回家,家裏人也不敢怠慢:大掃除,買鞭炮,備年貨,準備打一場“春節攻堅戰”。

除夕到了,人們各歸其所。農村裏,家譜得擺出來,但絕不能讓出嫁的女兒看到,因爲她們要跟丈夫上夫家的譜。正因如此,有時還會拒不讓進門。年夜飯得包餃子,包餃子前得放鞭炮,以示吉祥。那麼餃子是誰發明的呢?帶着疑問,咱查了史料——醫聖張仲景在民間時冬天,老百姓由於烽火連天,缺衣少食,染上凍瘡和其他疾病。張仲景見此,下定決心,爲窮人治病,他買來麪粉、羊肉等禦寒食材,包成耳朵狀的“嬌耳”於大年三十子時(二十四點)將其發放給窮人,故又稱“交子”,後演變成餃子……年夜飯吃完後,大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守歲,咱可沒這精力,但是剛睡下便被煙花吵醒,只得尋一間隙入睡……

正月初一來了,這一天要由長子帶領男丁,放着鞭炮,繞着老祖宗的墳走上一圈,同時還得相互拜年。

初一完了就是十五,這天晚上天還沒有全黑的時候,燈就早早亮起,看燈前,大家吃頓元宵,以祝團圓。燈火通明,許多展出大型花燈的街道成了“步行街”成千上萬的人來一睹花燈風采……

過了十五,春節也就結束了,不過,他給咱們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回憶。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2

“民以食爲天”。這是中國的一句古話。說起吃來,我最喜歡的是我們家鄉潮州的小吃,總是讓我勾起一個個美好的回憶。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冬節裏的一次次關於“吃”的往事。

冬節過小年在我們那裏是個大節日,在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冬至,過了冬至就預示着舊年即將過去新年又要來臨。要辦很多東西來慶祝,我最喜歡的還是小吃“甜圓”。“甜圓”可是冬節的主角,一年只此一次,家家戶戶必須吃,大人對小孩說:吃過“冬節圓”,又長一歲了。

聽爸爸說,以前家家戶戶自己做“圓”。做“圓”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工作大概從幾天前就開始了。每家每戶買來糯米,然後小城裏的人就開始忙開了。聽說爸爸小時候巷子裏只有一臺“地臼”——這種臼使用腳踩着臼槌捶穀物的。每當這個時候“地臼”發出的“咚咚”聲就響個不停,每家每戶的大人們都帶着自家的糯米來到這裏捶。直到變成粉末之後,才能把它裝回家。

在冬節的前一天晚上,這可是一個有意思的時刻,全家老少必須團聚在一起“搓甜圓”。大家分工合作。首先,大人們對糯米粉“加工處理”,將糯米粉加上溫水形成一種粘粘的固體,用手不斷的摻和,直到形成一個麪糰。然後將麪糰帶到餐桌上。一家的老老少少已經圍坐在餐桌邊摩拳擦掌了。之後一家子忙起來了:首先將糯米糰捏成一個個“圓”,做法有點像擠牛肉丸。然後將它搓圓。大家分工合作,像一條工廠流水線。由於全家老少手大小不一,所以搓出來的“圓”大小也不一樣,我們對這方面可有講究,越是搓的大小不一參差不齊越好,這叫“父子公孫圓”。一個個做好的白白胖胖的小傢伙被均勻地放在鋪着糯米粉的筐裏。一鍋熱騰騰的開水已經在等着它們了。最大的幾個圓成爲“落湯錢”,是拿來祭祖的,一個個肥肥胖胖的,很可愛。“探完了湯”之後,將它們撈起來,裝入另一個鍋,邊煮邊加入白糖,白芝麻和粉紅色的爆米。之後就可以裝入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碗了。大家肯定等不及他們的勞動成果了,紛紛搶着碗圍坐在一起吃起來,小孩子最佔便宜了。不一會兒,所有的“甜圓”都被吃個精光,連湯汁都一滴不剩。只有那幾個有福氣的“落湯錢”還穩端端地屹立在那裏。它們先要在冬節裏給祖先“吃個飽”,但最終的歸宿還是那些子孫們。現在想起來,還真是“大飽口福”啊!

如今冬節裏潮州城內到處都有大攤小攤的買“圓”店,我們不需要自己做就能吃到“圓”了。可是當年的那些老老少少團聚在搓“圓”吃“圓”的時光還殘留在老一輩的心中。像北方人團聚包餃子吃餃子守歲一樣,我們這邊過小年做“圓”吃“圓”像是在“守小歲”,其實就是一段團聚的時光和一段美好的記憶。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3

滿族這個字眼,相信大家都非常陌生。今天,就讓我們去走近它,瞭解它吧!

滿族,現有人口982。1餘萬人。滿族主要分佈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其餘大部分分佈在河北、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山東、福建等省區,一小部分散居於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廣州等大中城市。居住在農村的滿族人,其住房繼承了傳統的建築形式,院落圍以矮牆,院內有影壁。住房一般爲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

滿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莽勢”、“空齊”是傳統舞蹈,多在節慶的宴會上跳。舞時二人相對,舉一袖於額,反一袖於背,盤旋作勢,稱爲“莽勢”;舞者歌唱時衆人拍手以“空齊”二字相和,叫“空齊”。“清音子弟書”是八旗子弟於18世紀中期創作的一種只有唱詞,沒有說白,配合鼓板、三絃演唱的新鼓詞,是滿族人民喜愛的一種曲藝形式。

滿族人很早就信奉薩滿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薩滿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繫上腰鈴,擊鼓起舞,邊禱邊跳。滿族人重禮節,有一個時期,小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三天見長輩要請安,五天見長輩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東西一樣;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滿族男人留髮梳瓣,穿馬蹄袖袍褂,繫腰帶;婦女頭頂盤髻,穿寬大直統旗袍,不纏足。今天,旗袍已經成爲典型的東方婦女服飾,風靡全球。

最能代表滿族飲食文化的莫過於“滿漢全席”。這種宮廷佳宴流傳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中的滿族菜餚無論在選料、製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滿族特色,製作菜餚的山珍如人蔘、鹿茸等大都還是來自滿族的老家——“白山黑水”。此外,滿族還有許多風味小吃和種類繁多的點心,“薩其瑪”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種。?

這就是滿族,一個獨特的民族,聽了我的介紹後,你熟悉它了嗎?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4

《狼牙山五壯士》是五年級上學期學的一篇文章。文章講述了1941粘球,五位抗日英雄爲了掩護羣衆和部隊的轉移,毅然把敵人引上狼牙山,子彈沒有了,他們用石頭砸:敵人近在咫尺了,爲了國家的尊嚴,他們選擇了跳崖,以身殉國,譜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樂章。

今天,在國慶節之際,我再次重溫這篇文章,身爲勇士爲了祖國、爲了革命事業不怕困難大義凜然的革命精神所深深的感動,聯想到自己,作爲21世紀的少先隊員,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所採取的態度,真的好愧疚!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難題,苦思冥想但仍想不出來,那時夜已深,我懶得再去理他,於是便把這道題空着,心想:反正明天老師會講的,那是照着抄不就行了?神不知,鬼不覺,既輕鬆又省事。我爲自己的聰明而沾沾自喜。但沒想到,我正把自己推向一個深淵,一個一旦掉進去就上不來的深淵!遇到困難,我總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自圓其說,一次又一次的原諒自己。期末考試時,明明品是各方面都均衡的我,這次數學才考了九十分!那是我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定下心來,跟不敢相信自己的小聰明竟如此不堪一擊!這就是退縮與困難的結局!

回想起自己對待學習的態度,再看看狼牙山五壯士爲了革命事業,敢於赴湯蹈火的精神,才發覺自己的做法是多麼不應該呀!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小困難就打退堂鼓,那明天怎麼去爲祖國做貢獻呢?我們又怎麼對得起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今天,當我重溫烈士的豐功偉績是,我只覺自己的無知與渺小,只覺得手中那只有幾十頁的書般的分量是那樣沉重,我羞愧萬分!先烈們,你們放心吧,今天我一醒悟,我一定以你們爲榜樣,結果你們的槍,不怕困難,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將國家建設得更美好富強!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5

隱身草棍梗概

在一個村子裏,有一個小無賴,什麼壞事他都幹過。大家都拿他沒辦法。有一位機靈的小孩兒,決定要懲治他一下。

他找到了小無賴,神祕地跟他說,夢中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兒告訴他:在一棵樹上的烏鴉窩裏有一根草棍能讓人隱身。小無賴一聽心中大喜,剛一天黑就偷偷獨自一人把烏鴉窩偷回了家。小無賴把烏鴉窩拆開,拿起一根草棍就問老婆:“你能看見我嗎?”老婆以爲小無賴在跟她開玩笑,就故意說:“看不見。”小無賴大喜過望,興奮得一夜沒睡。第二天一大早,小無賴舉着那根草棍來到一家的金銀珠寶店,小無賴走進去,先拿了一個金戒指放在眼前看,店員見他手裏舉着草棍晃盪,不知是怎麼回事兒,就不想理他。小無賴以爲別人真的都看不見他,就開始往兜裏裝金銀珠寶,店員們這才意識到:有人搶劫!他們抓住小無賴,並把他綁好送給官府治罪。直到這時,他還晃着那根草棍,心想:你們雖然能綁我,但是你們就是看不見我!

唉!這篇故事中的小無賴真愚笨啊!自己被別人捉弄了竟然還不知道,生死關頭還以爲自己手中的草棍是什麼隱身草棍呢!那位小孩兒真聰明,想到這麼好的辦法了懲治這位小無賴。

我們要學習故事中這位小孩兒的機靈,讓自己更聰明,不被別人捉弄,當然也不要去捉弄別人。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6

爺爺是個老常州,對於家鄉的民風民俗應該瞭如指掌的,我決定向他請教一番。然而他神祕的告訴我:到除夕夜的時候,你都會知道的!

好不容易等到了除夕,一大早,爺爺奶奶就忙着擺菜,一大盆的豆芽,百葉絲,豆腐乾絲和筍尖拌的菜擺在桌上,這是什麼菜,亂七八糟的,爺爺說:“這是老常州的家祭菜,過年不能缺的一道重要菜。”一條大魚正等着下鍋呢,爺爺說:這條魚象徵“吉慶有餘”!“哇,這麼大,怎麼吃得完呢?”“可不能一次吃完,必須年年有餘!”奶奶和媽媽在包春捲,豆沙餡的,甜甜的餡象徵我們來年的生活甜甜蜜蜜。

來到了客廳,桌上吃的東西五花八門,真是過年好呀!爺爺指着各種東西告訴我,“這些都有說法的:蘋果,象徵平安大吉。橘子,象徵團圓。長生果象徵長身不老。”“呀,以前只顧吃了,沒想到這裏面有學問呀!”

時間一晃,下午兩點了,爺爺叫我:“毛智賢,快來幫爺爺貼春聯!”我趕緊跑過去,幫爺爺拿起了漿糊,只見爺爺手捧一卷紅紙,寶貝似的出來了。爸爸手裏拿着凳子,我們祖孫三人一起走向大門口,雙開大門一打開,我就問爺爺:“門上的對聯好好的,爲啥要換,多可惜呀?”“那是去年兔年的,今年是龍年,春聯每年都要換新的,寓意辭舊迎新!”原來還有此一說。爸爸把舊的對聯先撕除,爺爺把新的對聯抹上漿糊,先右後左,再橫批,一副應景的春聯貼好了:“雲起八方升祥瑞,龍騰四海報平安,財源廣進。”

“爺爺,爲什們家家過年要貼春聯,有說法嗎?”

“當然,傳說古時候有個怪獸叫夕,專門禍害百姓,但它懼怕紅的東西,所以古人就想出了對付它的辦法,後來演變成了一年最後一天叫除夕,每家門上都貼紅春聯。現在的春聯是包含着對來年的祝福和新的嚮往了。”

“噢,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