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記敘文作文 > (精選)後悔的的一件事作文4篇

(精選)後悔的的一件事作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後悔的的一件事作文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後悔的的一件事作文4篇

後悔的的一件事作文 篇1

暑假到了,我去我太奶家度過。

那一天,太奶由於聽力不好讓我“翻譯”,可我總是說:“一會兒一會兒。”就這樣,太奶就一直沒有問我。一晃一個暑假過去了,當我到家的二天,傳來了一個不幸的消息:我的太奶離開了我們!

我連忙趕到醫院,在路上我痛哭不止,因爲曾經那樣愛我的太奶從我身邊消失了。

到醫院的時候,我看見了太奶那張慈祥而溫和的臉,太奶依然笑着。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會珍惜和太奶在一起的時光,我一定會詳細的“解釋”,給她做翻譯。可是……

現在我珍惜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那些愛我的人在一起的.時光。

後悔的的一件事作文 篇2

每當外婆談起這件事,我就會長嘆一聲:“唉……”

那年,我才上大班,老師教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我們你來躲我來抓,玩得不亦樂乎。直到遊戲時間結束,大家都沒有盡興。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想出一個鬼點子:“嘿嘿,我也和外婆玩捉迷藏吧,她肯定找不到我!”

於是,我趁外婆不注意,躲進了路邊的一條小弄堂。我怕外婆追過來,還一直繞了好幾個彎,才停下:這次我贏定了!

“外婆還沒有我們小朋友厲害呢!直到現在還沒找到我。”一開始,我還暗暗得意。可當我在巷子裏等了好長時間,外婆遲遲沒來時,我漸漸感到害怕了,想回家,可已經找不到原來那條路了。我急得哇哇大哭,幸虧一個好心的叔叔把我帶到了大馬路。

“昊昊,昊昊……”噢,原來家人們都來找我了,把我帶回了家。

後來,我才知道:那天,外婆發現我不見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連忙讓爸爸媽媽來找。我的'親朋好友都加入了“找我”的大軍。我因爲貪玩導致了多大的後果呀!

唉,我真後悔當時沒有跟緊外婆,讓全家人擔心了。

後悔的的一件事作文 篇3

人們常說:“記憶是一扇大門,當你打開這扇大門,就會想起很多事。有的事使人捧腹大笑;有的事兒令人後悔慚愧……”每當我想起那件事,就回後悔。

那是我六、七歲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吃完晚飯,爸爸就出去了,媽媽懷疑爸爸去**室賭博,想去看看,可自己還有很多家務事要做,就要我去看看,我不答應,媽媽就給我一元錢買零食,我很快就答應。

首先,我來到了小店,挑出一些比較便宜的零食。把媽媽要我去**室看爸爸是否在賭博的事忘得一乾二淨。一邊哼着歌、吃着零食,一邊蹦蹦跳跳往家走去。

來到家裏,媽媽把我叫了過去,問:“君君,爸爸在不在賭博?”我這纔想起這件事,心想:爸爸以前那麼愛賭博,這次,一定在賭博。便胡說道:“在!”媽媽立刻坐在椅子上生悶氣。我不懂事,看到媽媽生氣,也不知爲什麼。

爸爸剛回來,媽媽就罵爸爸,爸爸莫名其妙,接着就和媽媽大起了架。

我真後悔,後悔當時爲什麼不說爸爸不在**室,說不定爸爸確實沒賭博呢?後悔呀後悔……

後悔的.的一件事作文 篇4

從夢中驚醒來,心中還有一陣絞痛。

回味剛剛的夢,不覺渾身戰慄,但也實爲慶幸——還好,這只是夢。

夢中一條狹長的江南石板路,深夜悽悽,下着稀雨,父親一把推走站在馬路上的我,像熟套到吐血的劇情,一陣明晃晃的車燈亮過,父親應聲倒地。沒有一秒鐘的延遲,父親駕鶴西去。

夢中的我們總是站在第三視角看故事的進程,就像是一個讀者,一個無關的觀影人。

我從黑屋的房頂上,看着母親和我在父親的棺旁。黑濛濛的屋子,古漆斑駁的石牆,陰暗地似乎再不出去下一秒就會噎死在這裏。這樣的氣氛之中,我頂着父親去世的悲痛,過往二十年最爲歡欣、溫情的片段一晃而過——每年下雪的深夜父親抱我下樓,抱着我踹樹上的雪花,任憑雪花灑滿父親的黑髮;深夜的時候因爲自己的一句餓了,父親不顧我的勸阻騎着摩托到萬達買麥當勞我最喜歡的奧爾良烤雞腿堡給我吃;在房屋後面的空地上放長長的臉譜風箏,倏而風箏斷了線,和父親滿大街的跑着追風箏;向來不會吐魚刺的我,萌萌地盯着父親,等着爲我咬帶魚最邊上的一排刺……

黑暗是永恆,過去的溫情一晃而過,平添悽寂。

夢中不存一絲的心理活動,只是能感到壓抑地致命,醒來瞬間的哽咽更是清晰地驗證。

拿起枕下的手機,點開和父親母親建的微信羣“Warm Little Family”,三個人摟在一起咬耳朵的羣頭像好好地存在那裏。

一向理性,善於控制感情的我,少有地心慟,又在心慟後欣慰地長舒一口氣。

呼,只是一個夢。

而這個夢,點醒了我。不僅是對父親,對親人,對自己的生活,對朋友,對工作,對社會,如果下一秒這一切將要離開我,或者下一秒我將離開這一切,我做了自己所有能做的事情了嗎?我會後悔到扇自己嗎?我的存在有沒有什麼意義?

在20xx的最後幾個小時,我一直冥思這個問題。並在這個問題中迎來了20xx年的第一秒。

20xx已逝,我留下了什麼?對於親人朋友,我的存在有沒有多一分價值和意義?20xx,我想要做什麼?我有什麼需要改進和學習的地方?

《超新約全書》的電影中,荒誕怪癖的宅男上帝,把世間的一切都設定成了糟糕的事情,上帝的女兒在叛逆的哥哥慫恿之下,給所有人隨機設定了死亡時間,並以短信的形式發給了每個人“你將在四年兩個月六天後死去”“你將在六十四天後死去”……於是乎幾乎所有人都拋下了工作,在生命的最後關頭做什麼成了大家唯一的話題。

爲何要等到這樣極端的時刻我們纔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未免爲時晚矣?

艾力的34枚金幣管理法教我們將時間等效爲金幣,將除去睡覺的剩下17個小時,按半小時一個金幣來算,這樣我們每個人每天擁有34枚金幣.“每一天晚上,數一下金幣是怎麼花的,你就有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收穫,你會發現,一天的時間都幹了什麼,高效與否,一目瞭然”。這也是我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對於過去,清晰地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有什麼意義,自己的'存在有什麼價值。對於未來,做好規劃,讓自己走過的路存在痕跡。

我是一個如果一段時間不回顧一下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爲便渾身難受,感覺自己快變成空氣的人,所以每次假期,我會用相機記錄下自己經歷的值得記錄的事情,新學了一項技能亦或是嘗試了一件從未嘗試過的事情,和最喜歡的朋友去哪裏看日出,父親母親因爲我的什麼而熱淚盈眶,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幫助了哪些人,男朋友送了我一件心儀的禮物,或是吃了一頓即使風吹雨打也要拋頭顱灑熱血排隊去吃的美食……將每一件事用最得意的一張照片記錄,在假期結束之後,將所有照片翻看一遍在腦中回味下這段時間的收穫,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再寫篇小計回味過往,看看一路走來自己的足跡。

對於未來,提前寫好一個大的框架,20xx年,我要完成的目標。對於這周或者明天要做的事情,細緻安排到每一分。幾點起牀,洗漱多久。幾點到幾點寫什麼作業,幾點到幾點去請教別人自己不會的題,看多久的書,幾點到幾點去跑步健身……這是治療拖延症的絕佳良方,一是意識到一拖延之後有許多事情都幹不成了會自然而然產生心理壓力,二是規定了十一點睡覺,拖到十一點半就心生愧疚,而若沒有計劃,拖到十二點也一點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相比於告訴我們總結過去以及展望未來的重要性的漫山遍野的雞湯文,我更在意具體到細緻的事情上,如何去做,用什麼方法。

隨身帶一個小本子,一隻小巧的筆,等公交的時間就可以寫下,明天我要幾點起牀,洗漱十分鐘,早飯二十分鐘,看什麼什麼書幾個小時,陪父母聊天二十分鐘,彈吉他半個小時,午休半個小時……第二天便不會花時間在想,我現在要做什麼,晚上的時候也不會納悶,時間到哪去了?一週總結一次,我這周做了什麼極爲有意義的事情,哪件事情讓自己心痛,誰對自己的評價讓自己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和某個大佬談話自己有了什麼深刻體驗……渺小如我,不可能像牛頓,愛因斯坦一樣,一個人的死亡標誌了一個時代的結束。但在不斷地回味和反省中,我至少看到了自己一路走來的腳印,至少我活過。

他是高富帥而我是矮窮齪,他背書一分鐘兩首詩我兩天一首詩,大媽給他打了兩勺飯卻只給我打了一勺……這世上本沒有絕對的公平,唯一對我們公平的是時間,你擁有六十秒我也擁有六十秒,你用六十秒的時間解出了一道難題,而我卻花癡地盯着你解題口水流了六十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