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記敘文作文 > 迎接元宵節的600字記敘文5篇

迎接元宵節的600字記敘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相信大家在學習、工作中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尤其是在寫作中有着很重要地位的記敘文,記敘文根據寫作對象的不同,可分爲寫人的記敘文、敘事的記敘文、寫景的記敘文、狀物的記敘文幾大類。那麼寫這類作文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迎接元宵節的600字記敘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迎接元宵節的600字記敘文5篇

迎接元宵節的600字記敘文5篇1

相傳,春秋時節的一天,楚昭王路過長江,看到江面上有漂浮着的東西,便命人打撈上來,仔細一看是一種外白內紅可以吃的東西。爲了弄清楚它究竟是什麼,楚昭王便前去請教孔子。孔子看見這種飄在水上的東西之後,說:“這個東西名叫浮萍果,誰要是得到了它,就表明着個人將要復興國家。”楚昭王便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每家每戶都要煮這種外白內紅的元宵吃。

千百年來人們都還在吃着元宵,以表示人們對親人的思念。每當過元宵節的時侯,我們一家人聚在姥姥一起聊天,等爸爸和媽媽把元宵煮好了的時侯,我和表弟表妹一起擁上去爭着吃那又香又甜很滑嫩的元宵後。大家又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看電視,吃糖,大家歡樂無比。

聽姥姥說,原來的元宵僅是放了紅糖,白糖和豆沙等普通的原料。現在已經用了一些上好的黑芝麻,巧克力,水果等。真是應有盡有。現在的元宵和原來的元宵相比味道更好、營養價值更高了。

我特別喜歡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僅可以吃到美食,還可以讓我門團圓在一起,開開心心地渡過一個歡樂的節日。

迎接元宵節的600字記敘文5篇2

今天是正月十五,我們東方紅學校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元宵燈謎會。

猜燈謎的時間定在第二節課下課之後。等待的時候,我感覺一分鐘就像一年一樣長。許多同學都按捺不住了,臉上一副躍躍欲試的神情。下課鈴終於響了,大家像離弦的箭一樣衝出教室,去猜其他班的燈謎。

我首先來到了220班。發現一個小燈籠上寫着:“小時層層包,長大做材料。(打一植物)”。我想:竹子小時候就是竹筍,竹筍小時候就是被一層層包着的,竹子又可以做材料。嗯,這個謎語的謎底就是竹子。於是,我找到220班的班主任,胸有成竹地對她說:“老師,這個謎語我猜出來了,謎底是竹子!”老師微笑着說:“你猜對了,這是獎給你的。”說完,她給了我一塊巧克力,我心裏頓時美滋滋的,真是旗開得勝啊。於是,我滿懷信心地向着下一間教室出發了。

所到之處,只見同學們一個個情緒高漲地競猜着。他們有的正在冥思苦想,漲紅了臉;有的已經猜出來了,歡呼雀躍;還有的隨着人潮前行,尋找目標。由於有三千多人同時參與,燈謎已經不多了,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上面寫着:“第二次遇見”(打一字)。我想:“第二次”也可以說是“又”,加上一個“見”就是個“觀”字。我對老師說:“這個燈謎的謎底是觀字。”老師遞給我一支棒棒糖,說:“你真棒!猜對了。”

吃着棒棒糖,我在校園裏興奮地穿梭着。只見到處高掛着寫着燈謎的燈籠,張貼着大紅的對聯。那象徵着吉祥如意的顏色,把每個人的臉都映得喜氣洋洋的。猜燈謎的活動不僅使我們增長了知識,還讓校園生活變得這樣多姿多彩。此時此刻,我想像着歐陽修筆下“花市燈如晝”的盛況,再品味眼前的良辰美景,感覺到我們的日子比手中的棒棒糖還要甜。

迎接元宵節的600字記敘文5篇3

今年的元宵節,正值星期四。晚上,我沒辦法去樓下玩,但一年只有一個元宵節啊,我很想與衆同樂。於是,媽媽說:“要不自己做個燈籠,就算與衆同樂吧!”我想也不錯,那就做個蘿蔔燈吧。

說做就做,我馬上衝入廚房找到一個又大又直的大白蘿蔔,一刀下去,蘿蔔便成了兩半。我又找來工具:螺絲刀、鐵勺子及螺絲釘。看着切成兩半蘿蔔,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要從哪頭開挖?

在一旁看着的爸爸說,還是從大的一頭挖到小的一頭吧。於是,我用鐵勺子挖了一個大坑,然後用螺絲刀沿着這個大坑的邊緣轉一圈,把肉小心挖出來。如此反覆,直到把這個坑挖得離底只有約一釐米。然後,再用鐵勺子的尾部把這個坑繼續挖大,把壁挖薄,最好只剩0。5釐米左右,這樣才能讓光透出來,讓整個蘿蔔看起來紅通通的。接着,用螺絲釘在蘿蔔的一面刻上兩個大眼睛,一個小鼻子和一張大嘴的模型,再把它們掏空,讓光能從這幾個地方透出來。這樣,一個蘿蔔燈就出生了。

爲了使蘿蔔燈更好看些,我決定將它裝扮一番。我用綠色的賀卡紙給這個蘿蔔先生剪了一件小草裙,又用賀卡紙和黃賀卡紙分別給它做了一個高頂禮帽和一條尾巴。這樣,蘿蔔先生妝扮完畢,變成了萌萌的兔先生了!

我用牙籤把小蠟燭固定在底部,點燃蠟燭,兔先生一下子亮起來了,十分好看,我好開心,好得意!大喊着“耶!大功告成了!”爸爸媽媽了開心地誇了我。因爲無法下去遊玩,展示這個自制的元宵燈,我把它放在窗口。

今年的元宵節讓我難忘,因爲我自己動手做了今生第一盞蘿蔔燈!

迎接元宵節的600字記敘文5篇4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爲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

迎接元宵節的600字記敘文5篇5

元宵節和家人一起吃元宵了嗎?

天才矇矇亮,窗外就響起了一陣陣鞭炮聲。震耳欲聾。還沉浸在夢想中的我,也聽到了那外面歡度的聲響。藍天白雲,春天,鳥語花香。雖然元宵節過完,年就等於過完了,可人們對新年的熱情卻還是一樣如火如潮!

外面的鞭炮一聲聲,人們的熱情一陣陣!早晨一起來,媽媽就端着一碗湯圓遞給我,看着那一個個白裏透着光,咬下一口芝麻餡兒的小湯圓,黑如墨的流動餡兒一瞬間全都爆漿出來。咬在嘴裏,那香甜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那彈彈的感覺,讓我吃了一口還像再去“親吻”一次湯圓寶寶。湯圓包着的餡兒都是幸福的餡兒,你說,能不好吃嗎?

外面的天氣依然很冷,風一吹,讓人忍不住瑟瑟發抖,可是街上的每一處角落都充滿了喜慶的味道。冷?怎麼說的過去。

到了晚上,星星織上了漆黑的夜空。人們都因爲冷,都躲在家裏和親人一起吃飯,可就算這樣,夜晚的天空也還是格外的熱鬧!

“砰……”安靜的天空忽然想起了一聲煙花的聲音,緊接着,天空中綻放出了一朵絢麗多彩的“花朵”,剛想那手機記錄下這美麗的一刻,“花朵”卻失去了原本的顏色,就好像曇花一現。剛剛那聲就好像是大戰前的排頭兵。這聲過後,緊接着出現了第二聲,第三聲,當這一次的煙花全都放完後,過了幾秒,在前方不遠處的地方,又出現了美麗的煙花!那一剎那好像全世界都屏住了呼吸,來專門欣賞這曇花一現的煙花……

過一會兒,放煙花的聲音都把電視里正播着元宵晚會的聲音給淹沒了,好似看煙花的人們都在關注晚會把它給忘了,就立馬和晚會爭寵……

元宵節鬧元宵,今天,你吃了湯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