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熱門】初三春節作文合集七篇

【熱門】初三春節作文合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三春節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初三春節作文合集七篇

初三春節作文 篇1

在我得記憶中,每年得春節都是差不多得,熱鬧、喜慶而祥和。

春節得前幾天,是大人們最忙得時候,張羅這張羅那,但是,卻是我們小孩子最憧憬得時候。爸爸媽媽買了許多好吃得,而臥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節得到來。

除夕那一天晚上,當然也是我家最開心得時候,全家三口人一齊靜靜地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偶爾外面傳來幾聲鞭炮聲,也會覺得特別有趣。電視裏搞笑得小品,優美得舞蹈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笑聲伴隨着窗外得鞭炮聲,顯得氣氛愈加歡樂。

終於要正式過年了,拜年就是我們一家首要得任務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說上一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而爸爸媽媽則送上一份拜年時必備得禮品,主人則會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得事了,於是心裏盤算着這錢該怎麼用,買些零食?或是文具?買點玩得也不錯,誰知一回到家就被“無情”得媽媽給收了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這些個幻想得泡泡給吹滅了。

接下來得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豐盛得飯菜,炫麗得燈光,大人們喝酒時得祝福包圍住了我,而我呢?則和哥哥一人拿來一大瓶飲料,東東快快地喝了個夠,哪曉得一會兒我得肚子便疼得厲害,難受極了,後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已經上學了,新學年得開始,將意味着春節得結束,但在這一天,我們家還是要吃元宵得,過年得氣氛絲毫沒有減弱,照舊得笑聲,照舊得喜慶,照舊得開心。

就這樣,快樂得春節過去了,每當細細回想時,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初三春節作文 篇2

春節,作爲中國傳統的佳節之一,它的熱鬧與喜慶是不言而喻的。在我的印象中,春節應該是辭舊迎新炮聲連天、熱熱鬧鬧紅紅火火,更應該是一家人老老小小圍坐在桌旁和和美美拉家常、吃團圓飯……可在去年,我過了一個“與衆不同”的春節。

這次我們三口之家打算在成都過春節。記得一大早,我們帶了些必備的物品就向成都出發了。這一路我竟然在一天內見到了四種不同的天氣。出發時是陰天、少許的霧霾;大概車程有個2小時時,天空竟飄起了雨絲,車窗外分不清是霧霾還是水汽;到了秦嶺休息站時,細細雨絲又魔法般地變成了片片雪花;最後在進入四川境內時,太陽散發着溫暖的光芒在迎接我們幾個遠方的客人呢!下午5點多我們到達了成都。

我們在網上定的複式民宿,就在寬窄巷子旁,從住處到巷子口只需步行5分鐘左右,是爲了便於逛吃。兩天後,傳統的除夕夜來了。我和爸爸、媽媽在寬窄巷子裏轉了大半天,下午又到超市買了一些食物準備也弄上一桌像樣的年夜飯。

寬窄巷子是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平行排列組成。裏面都是些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它是成都遺留的清朝古街道。寬巷子是“閒生活”區,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現。它有老成都生活體驗館,風土和老成都民俗都在這裏;窄巷子是小資喜歡的“慢生活”區,被頗有格調的酒吧、餐廳佔據,遊客和文青們紮在巷子裏,也有一些特色文化主題店的精緻生活品味區;井巷子:一處市井老成都的情景再現。最爲特別是在街的另外一面建了一道500米長的歷代磚文化牆和500米長的民俗留影牆,有浮雕的效果。

這不,還沒到巷口,巷子裏的遊客的說話聲、小販的吆喝聲、孩子們的嬉鬧聲已經是不絕於耳了。走近巷口,紅燈籠、紅炮竹的裝飾物一下子就點燃了節日的氣氛,它們在向遊客們宣告着除夕夜即將到來。進入巷子,各種混合在一起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們都忍不住快步走近一家小吃店。雖店面不大,但紅紅的福字和喜慶的彩燈並不影響節日的氣氛。一碗熱氣騰騰的紅油抄手給我們身在異鄉的遊客帶來一份溫暖。我們點了很多樣小吃,一碗傷心涼粉、一份酸辣粉、一小碗涼麪、一份鍾水餃和一份菠蘿飯。要說這菠蘿飯呀,無論色香味都比不上普吉島的正宗的菠蘿飯。點之前,我也已經做好了心裏準備,可還是好奇心作祟,讓我也品嚐到了專屬“寬窄巷子”的菠蘿飯。而其他的呢,真是讓我們大快朵頤後,直呼“麻、辣、正宗、過癮”。

一路吃也一路逛。忽然一首親切且熟悉的箏曲“高山流水”讓我情不自禁地進入了一家店鋪,原來是一家專賣蜀繡衣飾的商鋪。聽媽媽說,蜀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蘇繡、湘繡和粵繡。這裏面有繡的荷包、零錢包、香囊;手絹、絲巾、唐裝、旗袍;團扇、屏風等,無論是哪種圖案都惟妙惟肖、美不勝收。我最中意一件繡着牡丹花的湖藍色旗袍。淡粉色的牡丹花在湖藍色旗袍上悄悄綻放、顯得古典又不失大氣……

一陣韻律感強烈的鼓點兒聲把我拉回到現實中。原來是一個街頭樂隊正在現場演出。他們的年齡都不大,這些哥哥姐姐有的拉手風琴、有的談着吉他、有的敲打着非洲鼓、有的在用心演唱。他們的表演爲這個小巷、爲這個除夕夜增添了一份獨特的風采。

特色小店完美呈現、特色小吃吃到吐舌流汗肚兒圓。滿足的回到“家”,我們又拿出傢伙開始準備不多人口的年夜飯。我們邊吃年夜飯邊看春晚、邊看春晚邊視頻告訴西安的親人我們成都的所見所聞,這個除夕夜忙活、熱鬧!

接下來幾天我們一起逛了武侯祠、錦裏;在成都的歡樂谷撒歡了一整天;又到了幾家知名的方所、貓的天空之城和西西弗書店轉了轉;趁着晚上還去了成都的蘭桂坊,不過過年期間,很多酒吧都歇業了。本來特別想去張靚穎曾待過的“musicbox”裏坐坐呢;還去吃了網紅的火鍋和幾家蒼蠅館子,遇到吃,媽媽總冒出這句話:“快快賜我一個海量的胃來滿足一下一個吃貨的心”。

怎麼樣,有沒有想衝出家門在外過年的衝動?在成都的辭舊迎新讓我有了新的體驗和感受。其實在哪裏過年,只要有家人的陪伴就好!這不,今年我就哪兒哪兒都沒去,在我們的大西安過新年,一樣喜氣、一樣熱鬧、一樣溫暖!

初三春節作文 篇3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到除夕就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人們紛紛扶老攜幼躲進深山。

這年除夕,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正趕着去避難,無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卻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攆走。婆婆勸說不成,只好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只好悻悻離去。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子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婆婆才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鄉親們爲慶賀“年”被趕跑,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戶戶燭火通明,燃放爆竹更是孩子們必不可少的遊戲。

可是,今年的春節,爆竹聲寥寥無幾,就連孩子們都只能悶在家中看着新聞聯播:“去年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導致pm2.5大幅躥升。現在又逢春節,希望大家少放、不放。”“煙花爆竹不僅釋放微小顆粒物,還含有重金屬成分。短時間內釋放大量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傷害不小。”“今年1月27日0時到1時,上海空氣中pm2.5小時濃度最高達0.362毫克/立方米,超標近4倍。”……今年春節,鞭炮闖的禍成爲喜慶和諧新年的不和諧音。

也有反對者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放鞭炮的習俗延續了幾千年,有鞭炮聲纔有年味,小孩子們在隆隆鞭炮聲中體會、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隨着社會文化、生活方式的變遷,年味本就越來越淡,如果連鞭炮聲也沒有了,所謂的“年”還剩下什麼?實際上,研究顯示機動車排放、燃煤、工業、揚塵纔是pm2.5的主要源頭,根治空氣污染以上幾項纔是關鍵。那些以環保之名反對燃放鞭炮的人,不妨先反思一下自己,您平時開車了嗎?要知道,汽車尾氣對空氣的危害比鞭炮嚴重得多,最重要的是,開車是日常行爲,鞭炮只是偶爾爲之。當您能做到少開車的時候,再來要求別人少放鞭炮比較好些。

我認爲,鞭炮是可以適當放的,人們更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所引起的空氣污染,鞭炮只不過是一個小插曲,如果再這樣持續下去,後果可不止這麼簡單。

春節,在無爆竹時,您是否該反思一下自己?

初三春節作文 篇4

時間流逝,又是一年春,年悄然離近,我們的春節又將來臨,在這個舉家團聚重要的傳統日子裏,外出的人們帶着家人的期待,大包小包過年物品,風塵僕僕的紛紛趕回家鄉。留守在城市中的我家也在爲除夕夜準備着,門口貼上新的.對聯,老爸在廚房忙碌着準備年夜飯,望着門口貼好的大紅的福字,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中……

去年,受姨媽媽的邀請,我們一家去北海道體驗了一次不一樣的春節,趕飛機、坐車欣賞窗外皚皚白雪、聽着妹妹小蓋“美妙”的歌喉、泡溫泉、雪夜堆雪人,行走在各個雪場滑雪,令人難忘的還是那美味的除夕夜晚。

那晚,由於姨媽媽常年在外地的緣故,一家人很久沒在一起吃過年夜飯了,爲了這個難得的團聚,爺爺在我們的住所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菜餚。

由於在異國他鄉,食材有限,爺爺還是用在日本超市買的食材做出了地道的家鄉菜,有豆豉辣椒蒸海魚、小炒肉、紅燒豆腐、油淋青椒、西紅柿炒蛋等。雖然只是簡單的家常小菜,沒有往年的大魚大肉,也看不到春晚,我們圍坐在餐桌旁聊天,朝着家鄉湖南敬酒,但家人們的臉上都洋溢着快樂的笑容。這時,窗外突然飄起鵝毛大雪來,只見天地間白茫茫一片,雪花紛紛揚揚從天空上飄落下來,四周拉起了白色的帳篷,冰天雪地的北國再次變得銀裝素裹。

“走,除夕夜下雪了,瑞雪兆豐年啊,看雪去!”我激動地裹上厚厚行裝,拉起小蓋的手,走到外面,雪下得正歡,潔白如玉,像是美麗的玉色蝴蝶,在空中飛舞;像是吹落的蒲公英,在天空旋轉;像是聖潔的天使,在人間降落……

我喜歡雪,喜歡它的潔白純淨,它跳着一首美妙的華爾茲,旋轉、飄逸、在風的旋律下舞動,這美好的雪夜爲我們送上新年的祝願,爲在旅途中春節增添了一份別樣的色彩,給我們帶來無限驚喜。

我和小蓋打雪仗、看着其他小孩挖雪屋,雪地裏留下了我們愉快的足跡,透過住所的燈光,依稀看到家人們的笑容,“是的,只要和一家人在一起,不管行走到哪裏都是春天。”我心想道。我裹緊了衣服,哈了口氣,外面依舊寒風刺骨、大雪紛飛,但我心卻溫暖如春……

初三春節作文 篇5

春節雖然是我國得傳統節日,但每個地方得春節得習俗卻不盡相同。這也正應了老舍先生說過得一句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現在,我就帶你們走進我得家鄉,領略我家鄉得春節。

我們這裏過年早,臘月二十五,就有了十足得年味。家家戶戶都在蒸饅頭、包子,站在高地俯瞰村莊,就能看見裊裊炊煙從煙囪中冒出。我們這裏還十分封建,春節期間還忌講不吉利得話,如果不小心說了,就要立即“呸”“呸”“呸”,並向天神祈求原諒。

除夕夜裏,家家戶戶團團圓圓,齊聚一堂吃年夜飯,歡度新春。我們還會放很多煙花。只聽“呯”得一聲,一個煙花在空中綻開,如流星點點,瞬間化作五色羽毛,隨風而去。“啾——”一個煙花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得弧線:“噼裏啪啦”,釋放出多多散花,在夜空中呈現出它金黃色得華麗身姿,又轉逝變爲星星火花,在夜空中緩緩落幕。

初一早上,我們還要吃餃子,這裏包餃子還要包裏面錢呢!只要誰吃着帶錢得餃子,就代表着他在這一年中平安無事,運氣很好。所以,我每回總是搶很多。吃過餃子,便要開始拜年了,拜年時,要叫對長輩得尊稱,讓後說一些吉利話,最後再磕頭。在那之後長輩們就會給小孩子們一些壓歲錢,發一個紅包。之後幾天便去走親戚,和親戚們聊一聊,增進感情。

到了正月十五,我們不僅要賞月,還要燒旺火,這把火燒得越旺,就預示着來年一家風風火火,萬事如意。

我們家鄉得春節習俗就是這樣得,怎麼樣?你們得呢?

初三春節作文 篇6

大年三十,安徽廬江,剛吃完飯,我們一家人就都忙碌起來。早在這之前,我們每個人就都各自領完了任務,而我和表哥的任務就是貼春聯。我和表哥一人捧好裝有糨糊的碗,用一把刷子將糨糊塗在門上,一人小心翼翼地將準備好的春聯貼在塗有漿糊的地方,然後將其撫平,不留一絲褶皺。貼好春聯,我們看着自己的作品,心裏十分自豪。

忙完了這個,我們又來到了廚房,想看看其他人在幹什麼。奶奶坐在竈臺前,不時的添幾把柴。我看着被蓋緊的鍋,有些好奇的問:“奶奶,鍋裏煮的是什麼啊?”奶奶慈愛的看着我,回答道:“裏面啊,是年豬的腦袋和蹄子。”哦,想起來了,是前兩天爺爺才殺掉的年豬,其餘的都賣掉了,就剩下腦袋和蹄子。我再看看旁邊,媽媽和舅媽在洗菜,我也走過去幫忙。而表哥則去幫男丁們了。

天剛剛黑,年夜飯就做好了。我們剛將飯菜擺好,爺爺就已經在八仙桌的上首點燃了蠟燭臺上的兩根蠟燭,又在擺好的十副碗筷旁各斟上了一小杯酒。我知道,這是老家過年的習俗之一——祭祖。爺爺將手中昨日纔打好的大表紙點燃放進八仙桌右下方的小竈裏,我也將手中的紙錢“斯斯文文”的投進火裏,所謂“斯斯文文”,就是將紙錢一張一張的放入火中。表哥看不下去了,他早就將紙錢分成幾把依次投入火中,一回頭,看見我的這副“斯文”樣,就一把奪過來,粗魯的將其投入火中。而我,只能怔怔的看着自己的手,沒有緩過神來,周圍的人看着我倆,都“撲哧”一聲笑了起來。隨即,想起眼下形勢不對,就又憋住了。燒完紙,爸爸在地上鋪了一個軟墊,正對着八仙桌。按照順序,先從長輩開始叩拜,再就是我們這些小輩。

祭祖完了,我們又將桌上的飯菜一次收拾下去,將其放入了櫥櫃。這纔開始了我們的年夜飯。我看着桌上的美味佳餚,垂涎三尺。平常難得一吃的,都聚集在了這張八仙桌上。一聽到爺爺的一聲“開飯”,我和表哥就立馬“行動”了起來,不僅手上沒歇着,就連嘴也沒有停下咀嚼的動作。媽媽看着我倆,好笑道:“慢點,小心被噎着。這麼着急幹啥?又不是沒吃過飯,沒人和你們搶。”剛一說完,我就噎着了,只能死命的咳着,奶奶趕忙從旁遞給我一杯水,有些責怪道:“叫你小心點還沒聽到,這下好了,噎着了。”其他人聽到奶奶的話,都笑了起來,由以表哥爲最,他邊朝我豎起個大拇指,邊捧着肚子,對我十分敬佩:“吳錦怡啊,吳錦怡,你還真天才,吃個飯都能噎着,不是天才是什麼?”我看着他,嘴脣動了兩下,想要再說點什麼卻又說不出來,只能睜大眼睛瞪着他,頗有一番“紙老虎”的意味。

吃完飯,該放煙花了。我和表哥人手各拿一個,小心的點燃後,對準天空,“嘭”的一聲,煙花直上雲霄,又“啪”的一聲,綻放屬於它的風采。爸爸和爺爺也各拿來一個大禮花,再次點燃,只聽幾聲“嘭嘭嘭”,比煙花更爲壯觀的場面在天空中展現,五彩繽紛、五顏六色。

放完煙花時,也已九點了,我們一家人聚在屋子了,觀看着春節聯歡晚會,以等待着新年的到來。屏幕上,小品演員們惟妙惟肖的演技也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一刻,不大的屋子裏,因爲有我們,充滿了歡聲笑語,因爲有我們,充滿了家的溫馨,這一刻,我也明白了古往今來,爲何在春節,所有人都希望與家人共同度過。只因爲,他們貪戀這份家的感覺。

初三春節作文 篇7

今年節,我照例回高嶺鎮老家跟父過年。大年一,我對我的兩個弟弟以及他們的家人說,“今天天不錯,不颳風,不下雨,還有些雲裏的太,和宜人,正好走遠路,我們到山弄裏面去,給老祖屋燒燒香吧,誰願去的就跟着我,九點半出發。”

我妻我兒及兒媳首先響應,繼而二弟及他的子女也響應了。我的家人響應,主要的原因是在城市呆膩了,看慣了樓山人海,趁在鄉村過年之機走走山,圖個新鮮吧。”二弟的孩子們如今都在外地工作了,他們自從讀大學起也是極少極少進山的。他們的響應主要是懷念他們的出生地,他們的童年是在那裏度過的。一年到我也沒回老家幾次的,每回去一次,兄弟們都很珍惜相聚的時光。每年節我回去過年,大家都一起吃飯,一起遊玩,鬧鬧,非常開心。

二弟說:“前年的大年一,你帶我們故意彎過百麥屯,多走七八個山弄才走到端屯老祖屋,號爲‘長征’;去年大年一我們去祭老祖屋,回來時本應向東走,你又帶我們向西走,故意彎過弄貫、龍等村屯,多走十三個山弄纔回到高嶺,此次號曰‘西遊’。今年哥你打算怎麼走?又有什麼新名堂呢?

我說:“現在還沒有主意呢,我們今天先直到老端屯,先祭完老祖屋、土地廟和三界廟再說吧。”

我們準備好了香燭紙錢和供品,九點半準時出發。從高嶺到端屯,有一小段路程可以坐車,後面就要爬山過坳、走羊腸小道了,全程要走一個多鍾。我和妻兒兒媳以及二弟、二弟的二子一女,一行八人,組一個小隊伍。三弟家中有事,這一回他及他的家人,沒有跟着去。我們要了個麪包車,沿二級路開到江城關,就一同下車走山路。我知道,按平時給乘車費16元就行了,下車時我給了一張50元,車主要找補,我說,“不用了,今天是大年一,圖個大吉大利吧!”車主滿面笑容,喜形於,他對我們說:“祝你們新年快樂!四季平安!萬事如意!”車往回開走了,二弟說:“阿哥你真大方,其實給他30就算多了的。”我說:“大年一大過天,見人都道‘恭喜發財’,就當送他小紅包吧。他送我們‘四季平安’了,俗話說,‘平安二字值千金’啊!”二弟聽了很高興,說:“哥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