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節日初三作文

節日初三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節日初三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節日初三作文

節日初三作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光送暖入屠蘇……”又是一個春節,每一個家庭都在忙忙碌碌。

一陣陣鞭炮聲連續不斷的響來,“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家家戶戶門口都貼有春聯,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祝福。有的在給朋友發短信,有的在登門拜訪,還有在電視裏也有主持人的祝福,春節,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節日。過春節,我最喜歡吃大餐、放煙火。

大年三十那天,我一大早就來到了奶奶家,家裏喜氣洋洋,窗外的爆竹聲聲響,桌上擺滿了佳希,全是一些大魚大肉,當然還有一些蔬菜,主食當然還是餃子。香氣自然是滾滾而來,讓我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的伸手拿了一個大號的雞腿,狼吞虎嚥的吃起來,再一看,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煎雞蛋。

吃完團圓飯後,我就想和爸爸去放煙花。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爸爸帶着我、姐姐和媽媽去橋旁的一大片空地上放煙花。各色的火焰不斷地映入眼簾,綠的,像輕飄的葉子,徐徐落下;紅的,像成熟的果實;黃的,像美妙的精靈。

回到屋子裏,我們全家圍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的看着春節晚會。今年的春節晚會,和往年不同,有很多有趣的內容……

春節過去了,可我還想念着它,因爲它畢竟帶給我們快樂,像甘甜的果汁,甜蜜而美味。我慶幸,我春節的記憶是美好的。

節日初三作文2

到了“父親節”“母親節”的時候,對自己的父親和母親說“節日快樂”的人就沒有多少了,但父親,母親總會耐心的等待着,等待着那一句“節日快樂”。等到父母們問起,總是一句,‘工作忙忘了,下年吧’。父母們只是想你們送上一句最簡單的話,他們就會很開心得。在你們看來這沒什麼,但對他們卻是很重要的。

每一次到了節日的時候,我媽很期望我哥能給她發一個短信,可等了一天也沒有,母親總是一會一看手機,怕我哥發過來自己沒看到。可是每一次都是失望的關上手機,母親也不太高興。到了晚上,母親給哥哥打電話,提到今天是母親節,我哥總是一笑而過,什麼也沒說,這樣母親就更不高興了。

其實,相對於父親節,更多人看重的是母親節。沒有多少人會在意父親節,都認爲不重要。可,在他自己心裏是很看重這個節日的。父親的付出,是看不到的,也是兒女們都最容易忘記的。在兒女們心裏,母親的位置比父親高的。

父親節那天,我起初沒有對父親說‘節日快樂’,父親看上去不是很高興。我以前的老師問我說“有沒有跟自己的父親說節日快樂“我說”沒有“老師說”其實父親節也是很重要的“後來,我就用手機給父親發了節日快樂,我清楚的記得那天,父親很高興。

在我們心裏認爲不重要的節日,並不代表父母們也認爲不重要,相反,我們忽略的.,確實他們做重視。

所以,在我們認爲不重要的節日上,那怕用自己的一分鐘給我們的父母發一句最簡單的話,這些簡單的話,會讓他們高興很久的。

那些被忽略的節日

節日初三作文3

有一種文化,穿越歷史,歷經滄桑,因爲久遠,所以厚重,所以永不褪色。

——題記

感受節日,捧一曲流觴月,漾在心中,追尋那埋沒在心底的記憶。

人需要記憶,但記憶常常會沉睡,美好的記憶,總需要某些事物來喚起……

彷彿是昨日,我還在捕捉隨風飛舞的柳絮;追逐藏入花叢的蝴蝶;聆聽春雨潤萬物的聲音。

但不經意間,耳畔便響起了節日那跫跫的腳步聲。接下來便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觥籌交錯,歌舞昇平,花燈弄影,煙火飛舞……

是誰,給我們緊繃的心放了一個假?當然是節日!她聽到了我們吟詩,看到了我們作畫,還有我們的放歌,撫琴。酒正酣,興正濃,我們那一張張緋紅的臉龐,燦爛的笑靨……這一切,它都見證了。

她像是一片燦爛的星空,每點星光,都閃爍着親人的叮嚀與囑咐;

她像是一本多彩的畫冊,每種色調,都流淌着朋友的祝福與歡笑;

她像是一曲悅耳的歌謠,每個音符,都充斥着生活的激情與夢想……

她是那麼博大,匯聚了一切民族文化的精髓。哪怕傾其一生,也未必能看懂她大山中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一木。唯有感受,我只能化作一縷微風,去採摘一朵小花,去捕捉一滴泉水,從點點滴滴中去感受她,讓她喚醒沉睡已久的快樂。

因爲她的到來,那天的荷花一定開得別有韻致;那天的樓閣一定有着別樣的風景;那天的雲彩一定塗着格外迷人的紅暈……

而今天,節日裏的往事早已成回憶。眼前讓人迷茫的是,不知何時纔有那樣的相聚,才又聽見那樣的笑語響起,還能找到當初我們那樣的依依?

等待,下一個節日的到來!

節日初三作文4

每年都有許多不同的節日,過一般的節日時,家人有空纔會聚在一起。但是,唯有春節,人們往往會想盡一切辦法,回到久別的故鄉,與家人團圓。也只有這時,年味濃,親情更是濃。

春節的前一天,我和父母便早早地來到故鄉,看望多日未見的親人長輩,並忙着幫外公外婆張羅過節。媽媽負責和姥姥去集市買菜,集市的攤位上擺放着各種各樣的食材,有活蹦亂跳的魚蝦,新鮮的肉類,綠油油的蔬菜……菜商們扯着嗓子吆喝着,彷彿他們都想早點把東西賣完,好回家過年似的。這時正值集市人流的高峯期,車水馬龍,到處張燈結綵的。

爸爸和外公負責買年貨,他們要去縣城的超市採購。你以爲縣城的超市人很少嗎?錯,超市裏一樣人山人海,人們肩擦着肩,腳撞着腳,一個不留神就有可能被別人撞到。超市裏洋溢着節日氣氛,牆上貼着大紅的對聯,架上的飾物,頭頂上的大紅福字,紅通通的一片,特別喜慶。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商品,玲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我呢?我在家裏也沒閒着,該幹嘛幹嘛,打掃衛生咯!上至牆壁,下至地板,都是我的工作所及之處。

過年的那一天,叔叔,嬸嬸等親戚們先後來到家中團聚。他們有的磕着瓜子,有的在一起聊聊這一年所發生的事或對新一年的期望,有的逗着小孩,給他們塞紅包,有的則在廚房後勤部重地工作,準備晚上的年夜飯。

夜靜黃昏,一家人圍成一圈,坐成一桌。大家聊着天,敬着酒,暢所欲言。美味的菜餚一道道地端上餐桌,散發着迷人的香氣。家人一邊品嚐着菜餚,一邊互相說着祝福的話語……

屋外轟隆隆,噼裏啪啦地傳來煙花、爆竹聲,年味十足。而我們家中,觥酎交錯,其樂融融,親情味兒更濃。

節日初三作文5

節日——簡簡單單的九畫,卻成就了心裏最美好的回憶。——題記

節日,在我的印象裏只要是有好吃的好玩的,熱熱鬧鬧的,就是它了。

最有意思的,怕也莫過於過大年了。

吃的咱尚且不談,單是放鞭炮,我就終生的難忘。

夜幕還未被扯去,我便拉着小夥伴們,追着,鬧着,溜出家門,自然是忘不了揣上一把鈔票,盡是些小零碎的,平日裏自己攢下的。

我們一路的小跑,起的有些早了,卻一點也不困。只是滿心的歡喜,向着路盡頭的小店鋪瘋了一般地跑去。

因爲那有我們最喜歡的小鞭炮,大的小的,紅的黑的,都有。只是我們不敢去點那些大的,便尋些小的來。

此時也才凌晨三四點,店裏的主人都還睡熟着呢我們這羣小頑皮們便不停地敲着店家的鐵皮門,咚咚地,硬是吵醒了店家呢。

店家罵罵咧咧地極不情願地拉開門,吱吱地響鬧着。我們便很高興,咧着大嘴擠來擠去的,爭着遞給錢。店主人的兩眼一瞪,我們頓時慌了,以爲他要打我們,便四下裏要散開,突然店主撲哧一下笑開了,直道別怕別怕,我又吃不了你們這些個小傢伙,快都進來吧。我們便一窩蜂似得擠了進去。

打店裏出來,便一路的走,其實是摸着黑走的,也沒個地方可以落一下腳的,只能是邊走邊扔兩個炮。見到這戶還沒開門,便點着了,扔進去幾個,門縫裏順便塞進去幾個,撒着丫子就跑,就怕被抓到現形呢。

一路走,一路扔鞭炮,炮聲過去了,走過的身後留下一路的白色與太陽的金色交匯着,黑暗卻不知逃到哪裏去了。

依舊是那條老路,我們一直在走着,一邊走一邊長大,路不會走完,只是黑暗在漸漸地消逝,光線在漸漸地增加,路上的有意思卻是少了許多……難免有些失落,我們過去的節日裏的有意思都去哪了呢?

節日初三作文6

大家好,這個春節過得愉快嗎?你們最喜歡春節的哪幾樣愉快的活動呢?當然是放鞭炮、看煙花、吃餃子、看《春節聯歡晚會》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買了各式各樣的鞭炮,就急急忙忙來到樓頂了。我們各自手上點着一根“滿天星”,在風中舞動着。瞧呀,在微風中的“滿天星”果真像一顆顆美麗的星星佈滿了深藍色的夜空,將大地給照亮;看那兒!一束紫紅色的“花兒”在這醉人的夜空上綻放開了,不一會兒,就更換爲另外一種模式。在空中啪啪地響了起來,並放射出柔和的黃邊。不一會兒,又變成了青蘋果綠,唰唰的聲音在耳旁響起;一個個“熊貓炸彈”在耳旁響起,那聲音還真夠大,如雷鳴般……

該看煙花了!我歡唱着新年的歌,像小鳥一樣飛到了廣場。

一顆沖天炮滑翔在美麗的藍色夜空,還圍着幾朵“紅花”。看,那兒的煙花!有的像天女散花,將美麗的花兒撒向人間大地;有的像鴕鳥般大的珍珠在夜空中爆開,匯成一條銀色的小河;有的直打轉兒,形成一個小漩渦;有的像一條條鯉魚在河中游着,弄得我直想摸一摸它們;還有的像瀑布向我們撲來……

吃餃子啦!我們像小鳥似的飛回家來。一個個“小白鵝”進湖水游泳。不一會兒,水開了,再放進葉子。煮熟了,“小白鵝”也出來了,好吃極了!雪白的皮,鮮嫩的肉,一起混和在餃子湯裏,多美味呀!

看《春節聯歡晚會》了!許多幽默風味的小品,還有美麗的歌舞《蝶念花》等,掀起了晚會的一個又一個新高潮……

歡歌笑語中的《春節聯歡晚會》在12點多結束了,誰也忘不了這個愉快的除夕之夜,真是難忘今宵!這一牛年的春節。

春節,你好!謝謝你給我們帶來新的愉快的新年!

節日初三作文7

《三字經》中有這樣一段: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古人認爲,父親是一個家庭的頂樑柱,父親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然而,父親這個名字是嚴肅的。

在許多同學的眼裏,爸爸是“打罵”的象徵,可現實生活之中,爸爸又付出了多少呢?

我的爸爸是軍人出身,讀過許多書,作風乾練、勤勞果敢,現在銀行當一名司機,是一個兢兢業業樸實的人。當他在外奔波幾天而剛回來時,前腳還未踏進家門,一個電話又把他帶走了。雖然是那樣忙,可爸爸從未怨過,他還抽空耐心的教我讀書,教我做人……

春秋時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路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着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感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爲父母去負米,哪裏能夠再得呢?”孔子讚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爸爸雖沒有“百里負米”,可對爺爺奶奶十分盡孝,加上對妻兒的關切,不得不稱讚。

同學們也許只是覺得這個父親節草草一過就行,可父親對我們的愛卻不能這麼草草地過了。我們捫心自問,對於爸爸我們做了多少,給予了他什麼,也許一句“父親節快樂!”就能打動爸爸的心,現在我站在這裏,向同學們號召:行動起來,讓我們爲自己的爸爸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