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過年初三的作文5篇

過年初三的作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過年初三的作文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年初三的作文5篇

過年初三的作文 篇1

“噼裏啪啦咚咚鏘”,這是在幹什麼?原來熱熱鬧鬧春節就要來臨了,家家戶戶貼上紅彤彤的春聯,掛上紅彤彤的燈籠,點醒了沉睡的火龍,敲起了喜慶的鑼鼓,跳起了歡快的秧歌……新 的一年來到了!

“過年啦!”吃過餃子,大街上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大人小孩都穿上節日的盛裝,人們走出家門,感受節日的氣息,人人臉上帶着燦爛的笑容,嘴裏說着吉祥的話語,腳下踩着鞭炮燃放後的紅花瓣 ,厚厚的,軟軟的,遠遠望去,像一條紅色的河流,好看極了! 空氣中到處瀰漫着幸福、快樂的味道,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

每逢正月初七的晚上,我的家鄉有一場別開生面的焰火晚會。吃過晚飯,人們不約而同的來到燃放地點,這裏早已被擠得水泄不通,七點三十分,煙火準時開放,只聽“轟”地一聲巨響,一顆禮炮 騰空而起,瞬間在空中綻放,彷彿一朵美麗的'蓮花開放在璀璨的夜空,緊接着一顆顆禮花爭先恐後衝向高空,有的像一條條銀色的瀑布,有的像怒放的菊花,有的像孔雀開屏……絢麗多彩,奼紫嫣紅 ,我最喜歡的一種煙花像一挺機關槍,“噠噠噠”向天空一陣掃射,火光沖天,震耳欲聾,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在人羣中,照相機和手機不停地閃爍,都想記錄下這精彩的瞬間。歡呼聲、讚歎聲不 絕於耳,我們蹦啊、跳啊,熱鬧極了!

辭舊迎新,普天同慶。 新的一年又到了,我又長大了一歲,在新的一年裏,願好運一直陪伴着我,我也會更加努力,取得優異成績

過年初三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是常州。過年的習俗還真不少:除塵、除夕包餛飩、放鞭炮、吃年夜飯、拜年……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夕包餛飩。

除夕這天,我早早地起牀了。吃完早餐就迫不及待地和姥姥去菜場了。姥姥用最快的速度買了青菜、肉末和餛飩皮。我還聽說姑父喜歡吃餃子,就讓姥姥也買了些餃子皮。回到家,只見姥姥就開始忙碌了起來,她讓老媽幫忙洗青菜。與此同時,姥姥還煮了鍋水,我心想這鍋水派什麼用場呢?等老媽洗乾淨一些青菜後,姥姥就把這些青菜倒入煮沸的水中,等青菜稍微熟了之後,立刻撈起來放入冷水裏,過了一會兒再撈出來放入攪拌機打碎。大約過了半個多小時,所有的青菜都打碎了。姥姥就把肉末和青菜放在大鐵鍋裏炒熟。哇!廚房裏飄出一陣陣的香味,饞得我直流口水。

準備工作完成後,我和奶奶就開始包餛飩了。只見奶奶先拿出一張餛飩皮,用勺子舀一些青菜餡放在中間(注意:不要放太多也不要太少,要適中;要不然煮的時候餡就會漏出來的);然後把皮向前卷,直到把餡包住,成圓筒狀;注意還要稍稍留出一小部分,再用食指蘸些清水,把圓筒的兩頭和邊緣部分都弄溼,最後用手稍微用力捏住兩頭並向中間靠攏,中間也用力粘住,一個餛飩就做成了。哈哈,包餛飩也不難啊!於是,我也學着奶奶的樣子包起來。看着奶奶倒是很容易的事,怎麼到我的手中餛飩皮和餡就不聽使喚了呢?不是餡太多了就是沒有粘住,菜餡都掉了出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了一個。怎麼這麼難看呢?樣子也長得很奇怪,看來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我毫不氣餒,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的!在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作品”之後,終於,一隻像模像樣的餛飩誕生了!耶!我成功了!

在我和奶奶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餛飩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要包餃子了——這是我的拿手絕活。只見我熟練地拿出一張餃子皮,把餡放在皮中間,四周再用清水溼潤一下,然後把皮上下對齊(成半圓形)用力捏好,很快一個餃子就包好了。不一會兒,餃子都包好了。看着這些勞動成果,我心裏樂開了花!

我永遠也忘不了今年的除夕!

過年初三的作文 篇3

過年的時候還是會出去走走玩玩,這樣的春節纔有意思哦,今天我跟家人一起去遊夫子廟。非常的好玩呢。

夫子廟的燈會早在明代初期已有了觀燈這個習俗,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距當時的史書記載:明太祖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的元宵節,朱元璋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盞,相傳爲一代盛事。“秦淮燈船之盛,天下所無。兩岸河房,雕柱畫欄,綺窗絲障,十里珠簾……直到今天,秦淮河畔夫子廟一帶,仍然有元宵燈市的習慣。現在的夫子廟的燈市燈會是從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特別是元宵節那天晚上去夫子廟觀燈的人會多達幾十萬。

我們離燈市還非常遠的時候,就已經看到燈市中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花燈懸掛在空中。走進燈市,各種各樣的花燈,熙熙攘攘的人羣,加上賣燈的吆喝聲,熱鬧極了!今年是牛年,表現牛的燈,式樣特別多,有大有小,有的牛燈頭昂首向上像是在高叫,有的前腿後扒,後腿後蹬,翹起尾巴,向前撲去,表現出牛的巨大力量。我買了一頭小金牛燈,它身上披着一層金光閃閃的“牛皮”,翹着牛角,一條細長的尾巴撅在後面,讓整個牛顯得十分威武。燈市裏,除了牛燈以外,還有活潑可愛的兔子燈、神奇十足的老虎燈、頑皮的卡通燈……荷花燈也非常引人注目,含苞待放的“荷花”上趴着一隻惟妙惟肖的“小青蛙”,彷彿在荷花上睡覺呢。

遊玩夫子廟,讓我過了快樂一天!

過年初三的作文 篇4

春節的前夕,我們一家三口回到鄉下爺爺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年。

到了爺爺家,沒想到姑姑家的表哥、表姐早就到了。小表哥一見到我,就說:“你總算來了,走,玩雪去!”說完,他就飛也似的跑向雪地。我也不甘落後,追了過去。就在快要超過他時,險些滑倒,還好我及時穩住了身子。我團起一個雪球,瞄準了表哥,扔了過去,表哥立馬更換了一個“髮型”。那樣子,活像個小老頭!表哥氣極了,立即朝我扔起了雪球。這時,鄰居家的小朋友們也趕了過來,大表哥兄、加入了“雪球大戰”的隊伍,雪地裏傳出了一陣陣歡快的笑聲。

玩了許久,終於吃飯了,我的肚子可是餓極了呀!我剛拿起筷子,就夾起一塊大排骨。爸爸笑着說:“真是個小饞貓!”這下,屋子裏響起一陣逗趣的笑聲。爺爺發話了:“還笑什麼呀!開飯啦!”哦!我趕忙動起了筷子。“哈哈……就讓我來消滅這些美味吧!”“嗞……”葡萄酒開了;不一會兒,雪碧也噴出了沫。頓時,全家都沉浸在一片暖洋洋的春意之中。

晚飯過後,我拿着小禮花,在天空中炫出美麗的色彩。大人們的花樣可就更多了:什麼二踢腳、炮打雙響、地老鼠、鑽天猴,數也數不清。我扮作財神爺的樣兒,樂呵呵地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嘻嘻嘻——”不多久,我就賺了好些紅包。

這時,爸爸拿着一根竹竿,竹竿上掛着鞭炮,爸爸點燃了鞭炮,笑着說:“放放放!跑跑跑!家家戶戶放鞭炮,歲歲年年納吉祥!”這時,炸響的鞭炮往上“跑”得更快了,大夥兒也笑得更歡了。

過年初三的作文 篇5

過年習俗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爸爸。 “貼錯了,貼錯了!”我看見爸爸將“福”字倒着貼,焦急地喊起來。“沒貼錯!”爸爸不緊不慢地回答。“那爲什麼要倒着貼?”我疑惑不解。爸爸解釋道:“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是這樣!那過年還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呢?”我又發出疑問。爸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 原來,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直至今日。 聽完爸爸的講解,我這才恍然大悟。我又問爸爸:“爲什麼理髮要趕在二十七呢?”“哦,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 我又發問:“那爲什麼要大掃除呢?”爸爸說:“大掃除是爲了掃除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那爲什麼送禮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這是因爲啊,橘子的‘橘’字與‘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節用橘子相互饋贈求個大吉大利!”“原來如此!”爸爸又說:“還有‘接財神’這一習俗。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戶辦酒席,爲財神爺過生日。”我這才全明白。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太迷信了!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 同學們,我對“年”的習俗收穫很大,可我不知你們的收穫,若有更新奇的,快來告訴我吧!我先在這裏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