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精選高一作文八篇

精選高一作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高一作文八篇

高一作文 篇1

一條大街,充滿了商業氣息,突然,從角落裏冒出這麼一家商店,着實與衆不同。

這是一家專賣葫蘆製作的工藝品商店,門口懸掛着長長短短的葫蘆,綠鐵門上描繪着嫋娜的葫蘆藤,裏面擺放着形形色色的加工工具,大門牌匾上大寫“悶葫蘆”,仔細一看,卻也是葫蘆拼起來的。門牌的底部用一塊塊長長短短的樹皮裝飾着,一股原始、自然、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兩側的小燈應該是照明用的。

和一旁的其他商鋪比起來,稍微寒磣了點,但是卻很親切,就像看到一個許久不見的老友,相當自然。不像有的店鋪一樣燈紅酒綠,亂人眼睛,給人以煩躁的感覺;也不像有的把門廳打掃得乾乾淨淨,以此吸引顧客的注意;它只是一個安靜的工匠小作坊,不太希望有人來,店主一定是個藝術家吧!他每天就靜靜地坐在店鋪裏,細細地打磨、雕刻着手中小小的葫蘆,在這一方小小的空間裏安然淡定,等待着某一天一個賞識他的人出現,帶走自己喜愛的一個葫蘆,而製作者仍靜靜地,專注於自己的愛好。

門前兩邊,各種綠色植物一字排開,吊蘭、蘆薈,叫得上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但是,其中一定有葫蘆,長長的藤蔓沿着牆往上爬,給古樸的門臉帶來了一份盎然的生機。連花盆都是那麼別緻,陶土、竹子,看上去已經有了一點年紀,所有的植物長勢很好,應該是得到了主人精心的照料。

這裏的主人應該是一個喜愛植物的人,如此多的植物,他的生活裏是不會缺少綠色的。可能,這麼多的植物放在外面,主人是想跟別人一起分享這一小方綠意?還是僅僅爲了吸引顧客招攬生意?但我相信是前者。

以此看來,這店主也是一個隱者了,每日爲植物澆澆水,做做工藝品,不拋頭露面,悶在自己的屋子裏,做着自己喜歡的葫蘆,不被外界所幹擾或影響,只是隨着自己的心情,瀟灑自如。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在角落裏靜靜地坐着呢?有多少人一直默默地工作着呢?又有多少人在默默工作中享受到樂趣呢?

但是,在某個角落中,總有那麼一個人,在樂趣中生活着!

高一作文 篇2

蘭蘭是我們宿舍裏平時裝着最爲樸素的一個。她的家境條件也還可以,平時的開銷也不算很簡樸,但是就衣着方面,她似乎要求並不高。

有一次和她聊天才知道,其實她從內心裏也是很喜歡打扮自己的,只是她不大愛逛街,而且覺得自己審美不行。

蘭蘭個子不矮,身材勻稱,長的不錯,就算是平時穿很樸素的衣服,也自有一股吸引人的氣質,我不太明白她爲什麼會覺得自己審美有問題。

後來她告訴我,從小到大,在買衣服這件事上,她基本上沒有上心過,都是媽媽姐姐幫她挑了給她穿,只要不是覺得太難看的,她都接受,久而久之,就養成了沒有主動去購物買衣服的習慣。

只到暑假的時候,有幾個好朋友邀請她一起逛街,她也帶上錢,準備給自己挑幾樣喜歡的衣服。結果,到了店了,大家分散在挑衣服,但凡蘭蘭挑的衣服,總是遭到大家的嫌棄,說她沒眼光,可別人覺得好看的,她其實心裏並不贊同,她覺得好看的,別人又都搖頭,於是,蘭蘭漸漸地不再發表意見,大家也就習慣性不再問她的意見了。

這就是一種被否定的社交吧。

我告訴蘭蘭,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大家的風格不一樣,可能你偏簡約,有的人偏時尚,有的愛古風,有的愛混搭,只要自己喜歡就好。

當認定了自己的風格,我想蘭蘭也會變得更自信起來吧。

高一作文 篇3

春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最隆重、最開心的日子,這天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意義非凡的時刻,所以大家都會提前很久來爲新年而做準備。我們家也一樣。

以往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六日,我們就會像往常一樣,踏上回老家過年的路,而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滿懷欣喜的期待着。

每次看到爺爺奶奶坐在家門前,滿懷期待的等着我們回家時,我就會不禁眼眶溼潤,因爲一年中能陪伴他們的時間是少之又少,所以每到放假回家過年時,我就會十分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陪他們聊聊家常,告訴他們我已經升入初一,對比小學和初中的不同;告訴他們這一年中我遇到的最有趣的事情;告訴他們當我遇到困難時,我會勇敢的克服,讓他們放心。

在農曆二十七、二十八時,我就會和家人們一起去買年貨,看到櫃檯上擺放着各種各樣的年貨商品和來來往往的人羣時,不禁感嘆“這就是年味啊!”每每有這種感受時,我的臉上都會掛着很燦爛的笑容。

除夕夜如期而至了,桌上擺滿了家人在一起做的年夜飯,還有春節不可或缺的——餃子,今年的餃子是姑姑和我,還有弟弟妹妹一起包的,吃起來嘴裏會有滿滿的幸福與自豪感。姑姑先幫我們準備好材料,剁好肉餡,和好面用來做餃子皮,然後就可以開始包餃子了。洗淨手後,就用筷子夾起適當的肉餡放在擀好的餃子皮的中間,然後用手把餃子兩邊的皮合攏,還可以捏出一點形狀,這樣,一個餃子就大功告成了,做着做着我變得心應手了,從剛開始的做一步、問一步,到後來做的越來越好看。

伴隨着歡樂的笑聲,看着精彩的春晚,在不知不覺中,年夜飯也接近了尾聲。我們全家圍坐在火爐前,一起聊聊家常,嗑嗑瓜子,有說有笑的談論着一年中遇到的開心事、傷心事、有趣事……不知不覺中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全家都來到家門前一起放煙花,絢麗多彩的煙花綻放在夜空中,我們的臉上也綻放着笑容。這時,小孩子們都拱起雙手,嘴裏說着“新年快樂”來向長輩們要紅包,伴隨着一聲聲“新年快樂”,我們終於迎來了新年。

今年的春節總讓我感覺少了點什麼。可能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年味不再像以前那麼濃,小時候,年味是爸爸買回來的肉,是媽媽買的新衣裳,是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幾塊錢,是那噼裏啪啦金花四濺的一掛鞭炮,小時候年是期盼;長大了,年味是超市裏的擁擠,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飯菜,最後剩了很多,是天南地北的奔波,是黑夜當作白天的混亂,生活越來越好,可那份快樂卻離我們越來越遠。

20xx,願我們所求皆如願,所行化坦途;多喜樂,長安寧;家人閒坐,燈火可親。願年味可以越來越濃,親情可以越來越深。

高一作文 篇4

一片片形狀各異的綠葉拼湊出的是一棵參天大樹,一滴滴形態不同的水滴匯聚出的是一條綿長河流一個個性格迥異不同的人聚集出的是一個繽紛社會而一個個制度截然不同的國家構建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在這樣錯綜繁雜的世界中,我們需要做的是堅守住自己的原則,不允許自己成爲趨炎附勢的小人。同時也要學會去尊重他人的原則,不允許自己成爲牆倒衆人推中的衆人。

君子和而不同。王安石,司馬光是處在同一時期的著名學者,分屬於改革派和保守派。兩人在政治上針鋒相對,都極其反對對方的觀點。但在輪流擔任宰相期間,輪流發表對對方的看法時,都大力稱讚對方的人品與學識。這是最典型的和而不同的例子。我很尊重你的.人品,但是,這不代表着我贊成你的政治主張;我反對你的政治觀點和施政方法,並不意味着對你個人道德品質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則有分寸有底線,才能謂之君子。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原則以及不同的喜好。這就是所謂的人各有異縱使愛千奇百怪。對待音樂,有人喜歡的是曲調婉轉的老情歌,感受那種愛情故事的悽婉迷離;有的人卻迷戀於曲風豪邁的搖滾樂,感受那種歡暢豪邁的氣勢;而另一些人又鍾情於緩慢綿長的民謠,感受那種回憶故鄉的快樂……這些音樂各有其美,不要因爲聽歌口味差異而貶低別人所鍾情的音樂,因爲,不同的是我們聽進去的旋律,相同的是我們感受音樂時那顆充滿享受的心。

我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世界上有着不一樣的種族,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國家制度……正是因爲這種種的不同,才使我們的世界變得如此絢麗多彩。我們有着共同的信念和追求,我們住在同一個地球,我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國家制度的差異並不能影響各國的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合作並不僅僅存在於相同的國體之中。在國際合作中,堅守自己的立場與原則,不排斥不同政體的國家,才能構建出美好的命運共同體。

再規定是樹的原則上,不同的葉子纔會拼湊出大樹;在堅守是河流的原則上,水滴匯聚出來的纔是河流;在和平共處的原則上,才能構建和諧社會;在獨立自主的原則上,才能構建出命運共同體。

和而不同,方乃大同。

高一作文 篇5

夏日總是悄然來臨,讓熱脹冷縮帶給了我們前行的動力,爲青春劃下了一道道痕跡,然後默默別離。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夏的密令。它不同於“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柔情;有異於“寂寞梧桐鎖清秋”的凋零;區別於“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悽清。夏的密碼熱情似火,光芒萬丈,是一個從耀眼奪目開始就創造的奇蹟。

三年前夏天的伊始,那是我們小學畢業前的氣息。我們還會隨下課鈴聲的而一窩蜂的涌出教室;仍盡情的享受着雙休日的快樂;運動場上還有我們矯健又充滿稚氣的身影……那是我們用快樂中夾雜的汗水,照亮這個夏季。等到與夏分離,我們成了釘在座位上的釘子,已不爲下課鈴聲所拔起。見不到的是下課打打鬧鬧的風景,偶爾還有的三五成羣,也不過是和聲細語。我們開始了初中三年的艱苦奮鬥。這一季,我們首次破繭成蝶,堅定又執着的盤旋飛舞着。

三年後的這一夏,我們變成了一隻魚。從語溪漂流到了英譚,順着數河游到了綜江,再隨波匯入了大海,誤入了一張叫作中考的網,不知如何掙脫。

三年前的瀟灑早已蕩然無存,面對這一切,我們明明是驚慌失措,卻又表現的那麼的鎮定自若。放棄專屬的動畫頻道,潛心研究爲什麼“李白髮生了化學反應就可以做二次函數,還是英文版的”。即便我們沒有孔老夫子“學而優則仕”的遠大抱負,也沒有父輩“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苦苦追求,但我們要在激情的六月考場上論英雄。這是一個我們付出三年美好歲月,用汗水和艱辛所堆砌的夢,是該夢變成現實的時刻了。我們將閃爍的星輝撒滿了大地。

掙脫了漁網的束縛,我們再次搭上了夏的末班車,但隨即我們又陷入了另一個漩渦。一個叫做高中的漩渦。抹去了當日在《溫柔的鄉》望着《窗外》那《失火的天堂》的閒情,收起了爲“黛玉葬花”而落淚的憐憫。我們告別了青春的羞澀,用美麗後剩餘的激情再次踏上了尋找下一個下的密碼的征途。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這不是爲美麗,而是從頂峯就開始創造出的奇蹟。這世上永遠沒有終點,因爲每一個終點就是下一個起點。夏日讓我們破繭成蝶又作繭自縛,人生讓我們永不停歇。

用奮鬥迸發出的光芒再次去探尋夏日密碼,邀你我共賞奇蹟。

高一作文 篇6

來到地裏幹活,這是我第一次扛起扁擔。即使滿懷成就和喜悅,但比起姐姐那是少了一種滿足,一種說不上來的滿足。依稀記得那時扛扁擔的人是我的姐姐。

20xx年的夏天,在那座青翠欲滴的半山腰上,透過濃密的樹林,瞥見了記憶中、那個上高中的姐姐。她兩手空空,只是在她小小的肩膀後,能清楚的望見一個比她個頭還大的我。那時,我總以身高取笑我這個似乎沒長大的姐姐。

山腰的風景被染上了夏天的顏色,風醉了,鳥倦了。花間,草間,樹葉間,透來了如弦似線的縷縷金光。

不禁意間,眼角中出現了這樣一位平凡的70歲老人。他鐵着一張黝黑的臉,臉上深陷着幾條明瞭的皺紋,穿着一件打過補丁的藍色襯衫與黑色短褲。在短褲的下方露出了結實而又粗糙皮膚,身體自然是矮矮的,駝着背。他的肩上擔着幾個破爛罐兒,這些破爛罐兒用一根扁擔攛掇在了一起。

姐姐一路小跑趕上前去,蹲下身子,與老人嘮叨了幾句。也不知說了什麼,老人低頭沉思,眼角里閃爍的不再是汗水而是熱淚。當他再擡起頭時,竟露出了微笑,黑皮膚襯着微黃的牙,顯得單純自然。老人挽起袖子擦了擦臉上的汗,將扁擔放在了花崗岩砌成的臺階上。臺階上的扁擔,落滿了灰塵與泥土,表面被曬得已不成樣子。姐姐毫不猶豫將老人放下的扁擔扛在肩上,瘦弱的肩膀與扁擔顯得格外分明。我壓根兒沒想到,個頭還不如我、瘦削的姐姐竟能挑起這樣的擔子,那個瘦削的肩膀竟能挺住重壓,一步一步順着山路往上走。我驚呆了,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就在這時,我竟在她的眼角處尋得了一絲亮光。之後,便是片刻的寂靜。

我走在老人身邊,感受到了一股熱度,這熱度使我享受,使我羞愧。每每走過幾級臺階,總是留意到老人的這樣一個動作:掏錢,掏着那不多的錢。顯而易見,這個動作已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了。

不知走了多久的山路,老人問起話來:

小姑娘,你們多,多大了。

18了,這兩個是我的弟弟”姐姐笑着說。

“學習不,不錯吧!”老人又問,顯然有些結巴。

“不太好”……

隨着這些簡單不過的對話,我順着老人走過的臺階,不知不覺就到了山頂。老人又重新扛起了他的扁擔,向姐姐道了謝,便轉身離去……

我望着離去的背影——矮矮的,駝着背,扛着破爛罐兒的竟是那個柔弱而又顯得異常堅韌的肩膀……

高一作文 篇7

一艘貨輪卸貨後返航,在浩渺的大海上突然遭遇巨大的風暴。貨輪在暴風疾雨的侵襲下,與一浪高過一浪的波濤進行着殊死搏鬥。在這萬分緊急的關頭,老船長果斷下令:“打開所有貨倉,立刻往裏面灌水。”水手們聽到命令時都驚呆了:外面風大浪高,再往船裏灌水豈不是自尋死路?水手們有些猶豫,可是當他們看到老船長鎮定自若的表情時,就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雖然海面上暴風巨浪依然猛烈,但隨着貨倉裏的水位越來越高,貨輪漸漸平穩了。當險情過去之後,船長對鬆了一口氣的水手們說:“大家見過根深幹粗的大樹被風暴颳倒過嗎?被颳倒的都是一些沒有根基的小樹。一隻在水面上漂浮的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風浪打翻的,但如果空木桶裝水負重了,再大的風浪也打不倒。同樣,船在負重時是最安全的,空船纔是最危險的。”“船在負重時是最安全的!”原來如此。試問,我們的青年教師又何嘗不應如此呢?其實,我們就像是教海中探航的行船,只有不斷給自己增加“分量”,讓自己這隻探航之舟負重前行,這樣纔不會懼怕任何風浪的擊打,才能夠到達成功的彼岸。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增加自己的“分量”負重前行呢?

一、逼自己讀讀書

衆所周知,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課改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這對教師的知識儲備發起了挑戰。目前,不少青年教師存在着“知曉教材的內容,而與教材相關的內容知之甚少,無關的內容一說就茫然”的現象。許多青年老師以爲用師範學校所學得的“一桶水”,就能夠“以不變應萬變”。然而,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是我們始料不及的,即使自己有“一桶水”,也不可能完全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由此可見,青年教師應當逼自己多讀書,以滿足未來教育對教師知識儲備發起的挑戰,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閃耀着睿智的光彩。

首先,青年教師要逼着自己多讀讀專業書籍。例如,備課時不能光滿足於參考教參,而應該查找一些相關的教育雜誌、教育網站中的案例設計、反思。

其次,青年教師還應該逼着自己閱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因爲,如果我們與教育理論、教育名著疏遠,必然導致教育觀念的固步自封、因循守舊;而教育觀念的陳舊和滯後,必將造成教育教學的低效甚至無效。

其三,青年教師還應該逼着自己讀一讀專業以外的書。例如,讀讀《論語》《老子》《莊子》等,這對了解中國文化必定有益;《讀者》《智慧背囊》之類的哲理小故事可以讓我們學會從多角度去辯證地思考問題;閱讀童書(童話、漫畫等),有利於保持一顆童心,學會理解兒童,接納每一個與衆不同的孩子,並有利於爲學生提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目。

二、逼自己寫寫文章

時下,很多青年教師都很怕動筆,只有遇到一些非動筆不可的硬任務時(如學校要求青年教師必須參加的論文、案例評比活動;教學計劃、總結;班主工作計劃、總結等),才無可奈何地拿起筆。不,準確地說大多數青年教師會打開因特網下載。筆者認爲,作爲一名教師,筆頭子是非常重要的。思考最好的形式是寫作,讀書可以喚醒自我,寫作則可以發現自我,實現自我。因此,青年教師應該逼着自己寫寫文章。

首先,青年教師應該逼着自己寫寫教學反思。葉瀾教授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爲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爲名師。”的確,反思是成長的覺醒,是生命的對話,是智慧的提升,是思想的昇華。因此,我們只有堅持實踐、思考、反思,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專業化成長。

其次,青年教師應該逼着自己寫寫教育故事。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會發生一些值得我們體味、思考的教育故事,不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我們都應該把它們記錄下來。因爲,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真正瞭解學生的心理,爲今後的教育工作奠定紮實的基礎。

其三,青年教師還應該逼着自己和學生比賽。例如,我們要求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應該認認真真地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呢?再如,教師在作文課上可以和學生來一次“同題作文”,寫寫下水文,不能只做一個光說不練的“教練”。這樣,我們在指導學生的時候才能夠有底氣,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三、逼自己發發言

大家經常有這樣的體會,當有些領導、專家去某一學校參加某一活動和教師交談時,有的人就顯得有些緊張、不自然,不發言或是發言很短;在學校教研組評課活動時,有不少教師總是隻會說“我的意見和剛纔發言的老師相同”;在教學沙龍的互動環節,有不少教師會低下頭,不肯看主持人,不敢發言,而話筒幾乎只是在少數幾個“能說會道”的教師手中。

青年教師應該逼着自己發發言。

首先,青年教師可以藉助網絡這個平臺,逼着自己練練發言的基本功。例如,在校網站的教學論談中發發言、跟跟帖,發表自己的看法。

其次,青年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主動和其他教師進行探討,內容可以是某一教學片斷的設計,某一教具的使用效果,某一板書內容的恰當與否……

其三,在評課活動和教學沙龍活動中,青年教師不能只是靜靜地、默默地坐着,不能只做一個傾聽者,我們應該逼着自己接過主持人手中的話筒,大膽地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要知道,學習不僅僅是會傾聽,還應該會交流。

四、逼自己上上課

誰都知道,課堂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所,公開課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更是每一位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然而,在現實中許多青年教師怕上公開課。對於校長的預約聽課總是一拖再拖;對於學校教務部門的推門聽課總是“風聲鶴唳”;對於校內教研組的研究課總是推三阻四;對於上級教研部門組織的評優課總是“孔融讓梨”……殊不知,正是這種“怕上公開課”的潛意識讓自己裹足不前。因此,青年教師要逼自己上上課(無論是推門聽課還是教研組研討課,無論是評優課還是展示課),要有一種“亮劍”的勇氣,積極一點,主動承擔執教任務,逼着自己進入狀態:課前的教材研讀、教法分析;試教中的磨課分析、修改設計;課後的研討交流與反思……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逼着自己在磨課的同時也磨掉自己身上的“懶惰”與“害怕”,要逼着自己磨出勇氣和自信,逼着自己磨出專業成長的底氣和內功。要知道,有壓力纔會有動力,有經歷纔會有思考,有收穫纔會有發展。

生命如歌,用心演奏纔有天籟之音;人生如舟,負重方能到達彼岸。讓我們給自己增加些分量吧,讓我們負重而行吧。因爲,只有負重,纔可能讓自己的教師生涯變得精彩紛呈!

高一作文 篇8

上次回鄉,一到村口便覺得空蕩蕩的。走了幾步,突然被白光晃了眼,凝神細看,才發現一個慘白的木樁。

我飛也似的奔回老屋,樹呢?被砍了。被誰砍的?不知道。什麼時候砍的?昨兒半夜。

我木然無語,慢慢踱回村口,俯身輕撫木樁,木頭般僵硬地癱坐在一旁的野草上。

散在地上的樹枝樹葉仍有翠意,兒時的我便是在層層疊疊的綠葉下乘涼的。那是,一片西瓜,我就可以在老樹下呆一整天。一大塊西瓜,一半進了肚子,一半糊在了嘴上漏到了地上。老樹不會介意我弄髒它的地盤,自有螞蟻清理。陽光從樹縫中鑽出,我便饒有興致地看螞蟻在搖曳的光斑下奔忙,然後在葉片間的沙沙聲中沉沉睡去。

如今,零星的殘枝殘葉並不足以支持我的回憶。伐樹人帶走了大部分的枝葉,何嘗不是帶走了我的回憶?每一枝,每一葉都是我童年的痕啊。

我還記得那老樹樹幹仰望而不可及的高聳,兩人合抱的粗壯。我曾熱衷於抓知了,用自制的黏膠,隨手拾的木棒,卻從未成功,黏膠都粘在了老樹上。老樹每每只是晃晃葉子,“沙沙”地同我嬉笑一番。我也會在樹幹上刻下身高,當上一個切口發黃時,我又會迫不及待地刻下新的一痕,刀子劃下,雪白一條。老樹會疼嗎?我不知道,起碼它從未抱怨過,只是抖抖葉子,陪我一起咯咯地笑。

眼前矮胖的木樁白得刺目。知了在哪裏?小刀印在哪裏?或許已經隨了樹幹,做了別人家的木椅。

那樣高大的老樹,那樣和氣的老樹,一枝,一葉,一樹幹,都是我童年的見證。每一次樹下的小睡,每一次樹上的冒險,都會在它高大的身軀上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跡。每一痕都值得追憶,每一痕都值得紀念,爲什麼一定要奪走我的童年呢?

我緊握着從前可望不可即如今卻近在咫尺的細枝,我注視着從前只能傾聽如今卻一覽無餘的樹心。我無奈,我遺憾,我憤恨,我嘆息。我知道它現在不僅僅是我童年的痕了。見證過刀斧之鋒利的老樹,註定不再平凡。

那是人類褻瀆自然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