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1

合上書,想想老人孤身在無光的海上與鯊魚頑強地搏鬥,才品味到老人的信念多麼強大。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

老人與海,海,是老人的人生;人生,是老人的孤獨;孤獨,是老人的信念;信念,是老人的靈魂。海,是老人的靈魂。

寒假結束了,我就要從故鄉回到就學的城市。在車上昏昏沉沉地睡了一陣,猛驚覺,窗外是灰色的天空,風急速地掠過路旁的旗子,旗子無力地翻轉着,又被風打向另一邊。思念突然像潮水一樣涌上我心頭:想念故鄉的陽光、天空、落霞……母親。不自禁地,我默默垂淚,想到海明威筆下的那位老人!在他樸素的筆法下,老人與海的搏鬥敘說了人與自然的較量,沒有許多足夠奇特的情節。我覺得,老人有許多故事,許多關於海的故事。一

個人,在孑然一身的時候,一定會有許多話想說,但他只能對海訴說,他只能在寂寞中品味一切。每個人都有人生的寂寞,需要自己煮成一壺苦澀的茶,獨自品味。老人要獨自出海,駕着小船在無邊的海上飄泊。海上的孤獨或許是我們都不曾體會到的。海上,老人有生死的未卜、有隻身的蒼涼。但在無光的夜晚,黑暗的恐懼並不能壓倒老人。老人在力竭的時候遇到許多鯊魚。如果老人放棄了抵抗,他只能葬身魚腹。但他沒有。他憑着信念用力氣與十幾頭鯊魚勇猛搏鬥,他拼盡了全力,他嚐到了血腥味,他成功了。

我應當要有老人的心態,即使在無光的海上,也要用一種強大的姿態面對人生。我們可能在同一時間裏遇到許多困難,面對那許多個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猶豫,是保持冷靜,勇敢地向前。冷靜和勇氣是應對困難的法寶。

老人說過:“你儘可以去毀滅一個人,但你不可以打敗他。”人生來就是要接受各種挑戰的,從學習上的考試到將來工作中的職場競爭,生活到最後直至生命結束的時候。人可以被毀滅的是肉身,和一切物質的東西,而不可以打敗的是精神、是信念、是靈魂。可以說,人的生命就是由信念堅持下去。就像中國最沉痛的十年浩劫——*。許多人在這其中受到不公平的迫害,受到身體上的摧殘。但在這種時候,一個有靈魂的人就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堅持正確的行事。

是的,在讀過《老人與海》後,我開始審視自己,也逐漸清晰出了自己的信念:不斷學習,領悟到人生之道。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2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能夠真正地把人性的強大表現得淋漓盡致的捕魚老人——桑提阿果。

八十四天都空手回來,老人捕到大魚一展身手的希望次次落空。在第八十五天,他釣到了一條大魚,於是和大魚僵戰了兩天兩夜,終於,憑着自己的智慧殺死了大魚。但是,血腥味引來了一隻又一隻、一羣又一羣的鯊魚,老人不得不用魚叉和尖刀抵抗它們對大魚貪婪的掠奪。鯊魚被擊退了,可老人身上也負了很多傷,而他帶回來的,卻只是一堆大魚骨架。

他熱愛捕魚。在這之前,每天在黎明破曉前裝置好東西出門打魚,然後再在黃昏時搖着空船歸來。之所以老人如此堅決要把大魚捕到,不僅僅是爲了維持生計,還爲了一個捕魚人的尊嚴。儘管爲了自己活命會讓許多魚死亡,但老人是好勝的,不希望自己永遠在別人的嘲笑和同情下生活。他要證明他自己。

在堅決的心情下,老人用盡法子將大魚制服。大魚堅強,多麼能耐,但老人比大魚更堅強更有能耐。左手幾度抽筋,脊背已被釣繩勒得麻木,在馬林魚的反擊下,雙手的皮都被粗繩磨掉了,雙眼也變得模糊不清。但老人堅持到了最後一秒。只要下定決心,無論如何,就一定要做到。老人是這樣想的。

就算是鯊魚來了,也毫無戰慄。沒有了魚叉就用自制的尖刀,沒有了尖刀就用短木棒,沒有了木棒就用舵把子。鯊魚再兇惡、再貪婪,老人都會勇敢地與其搏鬥。爲了保護自己所爭取到的東西,他想盡所有辦法,運用所有的知識,彷彿當所有的鯊魚只不過是玩偶一樣的,毫無畏懼地用武器刺或打下去,但每一下的力氣卻用到。

身上的傷痕和大腦的疲憊此時已經不算什麼,爲了希望而尋求一切辦法去擊退野蠻鯊魚的老人,展現出了一個真漢子所具有的永不言棄、堅持不懈、勇往直前。他只知道,一個人,不管面對什麼樣的生命的威脅,只要做到一點:堅持,並且活下去。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它,可就是打不敗它。”世界上沒有誰一出生就是失敗的,但會經歷許許多多的磨難。老人的每一點成果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努力到最後卻還是遭到無可挽救的失敗。但桑提阿果是個成功的失敗者,也是個真正的勝利者。他用自己的頑強證實了生命有多少能耐,證實了生命的極限。或許一條大魚只剩下一幅魚骨架的一面會帶給我們悲涼,但是從這我們也看見了,老人在生死麪前保護成果、勇敢與鯊魚搏鬥的一面!

獅子依然在老人的夢裏出現。因爲獅子代表的是力量、勇敢、頑強。桑提阿果就是獅子。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3

《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著作,憑藉此書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書中描寫了一位勇敢、執着的老人,面對着各種艱險和強大的對手,最終用自己的行動獲得了人們的尊敬。

故事中講述的老人桑提亞哥是一個消瘦憔悴,頸脖皺紋很深,臉腮上長滿褐斑的的孤獨老人,他的朋友除了一個小男孩幾乎沒有。但是他的眼睛卻像海水一樣藍,彷彿充滿着快樂。

老人有一次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在別人的嘲笑下,他依然堅信他會捕到大魚。老人與孩子相互依存,相互照顧。在老人的心中,大海就是老人的家,在那裏老人可以找到友誼和他深愛的東西。老人愛大海,他把大海比

作是一位仁慈、美麗的女性。他把鳥、魚和海風看作是他的朋友。有時候他和他的朋友聊天,他也會喃喃自語。從他的語言中可以看出老人內心的複雜。就算是對於大馬林魚,老人的情感也在不停的變化。剛開始,老人是興奮的,因爲他終於可以結束他的噩運了,而且這樣一條大魚可以給他帶來很大的財富;但漸漸老人開始欣賞馬林魚的智慧和和毅力,甚至把馬林魚當成一個偉大的敵人;最後老人被馬林魚感動了,他爲馬林魚的死感到難過。

海明威說:“我試圖描寫一個真正的老人,一個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條真正的魚和許多真正的鯊魚。然而,如果我能寫得足夠逼真的話,他們也能代表許多其他的事物。文中有一段經典的句子”一個人並不是天

生就要被打敗的,你儘可以消滅他,卻打不敗他“。這句話說明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對失敗屈服,一旦屈服,那麼所有夢想都不會實現,這在現實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義,我覺得人生就像老人出海捕魚一樣,會出現那樣勇敢地去面對,即使沒有成功,也不會因爲沒有努力而給人生留下遺憾,我們也會是生活的強者,我們的生命也會因爲我們付出了努力而精彩。

讀《老人與海》這本書,我感到我渾身增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無論今後的教育道路有多少荊棘,多少挫折,我相信只有有老人那般不服輸的品質,我一定會是生活的強者。《老人與海》是一本值得去仔細品味的一本書,就象高爾基的《海燕》,能讓我們在暴風雨來臨前獲得勇氣,獲取力量。能讓我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信心十足地去面對,堅持到底,決不退縮,向全世界大喊”我就是英雄!“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4

一個老頭兒,獨自搖着小船在墨西哥灣的暖流裏打魚。已經八十四天了,他什麼都沒打到,連一條小魚也沒釣着。可是,“那雙眼睛啊,像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透出一股開朗不屈的精神。”

像桑提亞哥的自信是絕對自信,是不以環境變化而變化的自信,是不用於其他人比較的自信,不被眼前的困苦所打擊的自信。在他的生存哲學裏,及時遭遇到了極點的背運,人也只能自信。

正是這樣自信的他,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但大魚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放棄、不灰心。俗語道,不論成敗論英雄。他那堅強的意志,勇敢的精神不比英雄的行爲遜色,他必將成爲經歷磨難而戰無不勝的巨人,值得每個人倡導。

我國古時的愚公,不也如此,明知開山絕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他“知其不可而爲之”仍堅持開山移石,並讓世世代代堅持下去,正是這樣的心,感動了天地。桑提亞哥也是如此,以不懈的堅持,八十四天未打到的魚,卻依舊堅持出海捕魚。若以常人的意志,恐在第三天、第四天就放棄了吧。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鐵杵磨成針”說的也是像桑提亞哥般不被風雨所擊敗的意志吧。他曾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卻不能打敗他。”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依舊激勵着我們每一個人。

“面對困難要鎮靜,要有信心,而不是抱怨。”作者海明威同時也以硬漢老頭兒桑提亞哥的經歷,告訴我們,人不抱希望是愚蠢,即使生活欺騙了我們,也應樂觀應對。最後借用普希金的詩,給正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的人們,及當初在迷途中的桑提亞哥和他的草魚。“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5

桑地亞哥,這個孤獨的、失敗的,但又有着成功者激動和剛強意志的老人進入了大海。毫無疑問,這將是兩個世界的相遇與搏鬥。一個孤獨、破敗,而又有着自己奇特的性情與精神世界的衰老的生命,在與地球上最爲獰惡的自然展開着觸目驚心的比力。日月星斗和衆多無邊的大海,組成了這場比力壯闊光輝的空間配景。桑地亞哥熱愛着大海。老人與海讀後感標題 因此,他總將大海視爲女人。在他的心目中,“海洋是仁慈並非常俏麗的”,但在另一方面,他又深知大海的“殘暴”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所以我以爲,他將大海視爲女人,還有着別的的更深條理的緣故原由,那就是他對大海男性一般的征服慾望。他與大海、與大馬林魚以及鯊魚的殊死搏鬥,正是這種征服的具體表現。

無論有沒有勞績,他都市堅持出海捕魚,這不但是由於他要寄託捕魚謀生,而是捕魚曾經成爲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的一種影象。末了一次捕魚,他抓到了一條大魚,但是,在回港的路上,他碰到了鯊魚打擊,他決然拿起魚叉捍衛自己辛苦得來的休息果實。固然,末了那條大魚被鯊魚吃光了,只剩下白色的骨架。但是,老漁夫那種不言敗的精神,固然末了失敗了,但是他勇敢去付出的那種行爲,卻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而且我們的手沒有老繭,皮膚沒有曬出雀斑,夏天在家裏吹寒氣,衣服是怙恃幫助洗,每天放學回家就有熱騰騰的飯菜擺在桌上。我們實在是沒有生活的壓力,我們也真的沒有遭到過那些可以成爲波折的東西。我們的煩惱、波折,只能說是少年期間的那小小的不得意而已。我們臨時還沒有要爲生活而奔勞,也就不曉得生活的艱鉅,也就將自己那點小小的不得意當作波折,而且宛如還不得了了一樣。我們不瞭解,在社會中,有許多人像那個老漁夫一樣,艱鉅的在世,他們歷來沒有放棄過。 那些農人工、小販、修補匠……都是在艱苦的環境下在世。我們不該該歧視他們,我們城市的建設,是寄託他們那堅實的臂膀挑着一擔擔的磚石壘。每小我私家都是社會生活中不可短少的一部分,我們要尊敬他們、也學習他們,他們就是《老人與海》的一種現實演義,他們也是那麼剛強,對生活滿盈了熱愛。 無論是與書中那個老漁夫相比,還是在現實生活中與那些艱鉅生活的人相比,我們的生活曾經是很好的了,我們更應該熱愛生活,並且學會剛強的面對統統的波折。我們的路還有很長,在以後我們會遇到比曾經越發多的,越發嚴重的波折與失敗,但我信賴,只要想到那個老漁夫,他的剛強和對生活的熱愛。我們也會學着剛強,自己面對困難!

海上的桑地亞哥又一次突顯出他的孤獨、失敗但又決不平輸的性情與運氣。彷彿他的終身,都在這次捕獵中得到了最爲會合的表現。他在大海中自言自語,體驗着深入的無助與孤獨。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6

很早以前就聽說了老人與海這本書。於是前段時間從圖書館借來了這本書,細細品讀。

老人與海這本書講述的是老漁夫聖地亞哥在海上的捕魚經歷:接連85天沒有捉到一條魚的漁夫聖地亞哥又一次出海了,他花費兩天時間追逐並最終制服了大馬林魚,卻在返航途中遭遇鯊魚,儘管老人拼盡全力同鯊魚進行驚險的搏鬥,老人費盡千辛萬苦捕來的大馬林魚仍然被鯊魚吃光了,自己也受了傷。但他卻依然堅持着信念……

讀完這本書,我感觸良多。

首先是老人的耐心、意志力和信念把我深深的折服,一個漁夫,在連續85天沒有捕到一條魚,而又身無分文的情況下,竟然依然信心十足地出海打漁,在這樣的逆境下,如果換成別人,一定早就放棄了吧。而在老人追捕大馬林魚的時候,他又表現出了極強的耐心和意志力:老人在手抽筋,睡眠不足,孤獨一人,甚至只能吃生魚的情況下,並沒有放棄追逐大魚,這需要多麼強大的耐心和意志力啊!

其次,老人在一些細節上也突出了他高尚的品質。他爲了不讓男孩違揹他父親的意願,主動要求男孩留在那條“幸運船”上。但在捕魚的時候,他卻不止一次地提到“要是男孩在這裏就好了”。由此可見,老人還是需要男孩的幫助的,但是爲了男孩好,他卻把男孩留了下來,由此可見,老人是一個爲他人着想的人。還有老人和孩子關於不存在的黃米飯和漁網的對話說明了老人是一個樂觀的人。而當老人知道馬丁送了他一餐飯後提出要把魚肚子送給他,這說明了老人是個知恩圖報的人。老人反覆到的雄獅說明了他是一個充滿希望的人。

另外,男孩在故事中雖然沒有花大篇幅描寫,但他對老人不離不棄,還處處爲老人着想的品質也值得我們學習。

其實,老人花費巨大精力捕捉大馬林魚的過程和我們走向成功之路的過程是一樣的,只要你有耐心,只要你肯堅持、肯努力,就一定能獲得成功。而那幾條鯊魚不正象徵着成功路上的挫折嗎?雖然故事中的老人最終並沒有戰勝鯊魚,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肯努力,肯拼搏,成功之門一定會向我們打開!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7

第一次翻《老人與海》是中考結束後的那個夏天,沒有看完,後來就閒置在書架上,暑假看到這本書,心裏突然很感慨。一個下午讀了兩遍。

第一感覺就是老人其實是個很孤寂的人,在海上和馬林魚僵持的篇幅裏,海明威用“孤單單”這個形容詞用了十來次。海明威的“電報式語言”是不會用無關痛癢的詞達到這樣一個頻率的,而就算沒有用這些直接的形容詞,在老人的言行舉止裏也體現了他“孤單”這一現狀。他一個人自言自語,一隻小鳥停在他的釣絲上,他說自己總算有個朋友在一起了,同時他也“越講越興奮”;在與馬林魚僵持的時候他會和魚進行許多的單方面的“對話”;他可以突然很大聲地對着海上的空氣和水講着自己的話……

孤獨是人的屬性,絕大多數人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然後自己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很多路需要自己一個人去走,很多事需要自己一個人去完成。孤獨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就像蔣勳在《孤獨六講》的自序裏說的“我渴望孤獨;珍惜孤獨”,這不是一種讓人臉紅的狀態,反而是一種坦率的感受。

老人的孤獨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孤傲,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固執。老人用84天的“運氣”換來了一場第85次出海“兩天兩夜”的奇遇,他有種直覺“覺得今天很有把握”,覺得85是個吉利的數字。當我們經歷了84次失敗,我們能否還依舊懷着信心重新出發?我做不到,大概在很早之前我就無法堅持。身邊人同情的眼神、無心或有意的玩笑像一道屏障,把老人和他們的世界隔絕開,他是個“背運”的人,與衆不同的另類。理所當然的,他就成了那個獨來獨往的人,一個人住、一個人出海,一個古怪的老頭兒。但是,這種孤獨並不讓人感到絕望,至少他還有孩子曼諾林和不止一次援助過他的船老闆馬丁。

也許當只有一個人的時候,纔會更加無所顧忌。前面的路望不到盡頭,像片海,海上的我們無依無靠,我們靠着意志去闖,不考慮結果如何,勇往直前就好。孤傲的英雄在海上和馬林魚僵持,和鯊魚羣對峙,身心都很痛苦,但是他壓根不想承認他的痛苦。

人生的殘酷在於你永遠無法預料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不可預料性和悲劇人生的不可逆轉性讓人生充滿了悲壯的色彩。好像就是一個很簡單但一針見血的玩笑,老人鬥爭好久後獲得的勝利果實在短暫的時間裏被接二連三的鯊魚吃完,嘗試過抗爭,但是最後宣告失敗。當他的戰利品被鯖鯊咬了大約40磅後,他“抱有堅決的意志和狠毒無比的心腸”刺死了它,他想這要是一場夢多好,但願自己沒有得到這條魚,獨自躺在牀上的報紙上面。面對落差,這個硬漢子也設想過逃避,如果一切都沒有發生該多好。當他的馬林魚兄弟最後被吃得只剩下白花花的魚骨以及首尾後,他也看到了海岸,“是我走得太遠了啦”,這是他最後的解釋。他把同他在海上僵持了兩天的馬林魚看成“親兄弟”一般,他們並排地拴在一道,漂在海洋上,回程的路上他並沒有用勝利者的姿態對待他的馬林魚朋友,甚至在僵持的時候他還會同情它,擔心它沒東西可以吃。前後心情的落差是巨大的,在去往海洋的路上,釣絲牽引着的馬林魚讓他常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回程的路上他的朋友被飢不擇食兇殘的鯊魚變成一具白骨,這時他也愈加孤單單了。這個玩笑開得真大!

但是即便是孤單一個人,心裏還是會有放不下的事物,而老人現在生活裏最大的牽掛就是小男孩曼諾林。孩子是他精神的一個寄託,這個寄託讓孤傲的老人不那麼孤單。

“要是孩子在這多好啊!”在文中出現了六次,幾乎都是當他遇到某個瓶頸的時候,他總是希望如果孩子在自己身邊就好了,曼諾林好像是他難過時候的一種“心靈寄託”,就好像當你難過難熬的時候希望身邊有個人陪着,也許不用說很多,但是你們的默契足夠讓你迅速安定下來。他喜愛這個孩子,他們倆是一對“忘年交”。但是在老人與鯊魚進行搏鬥時,大概是他整個“奇遇”裏最難熬的時候,他卻沒有提起“要是孩子在這多好啊”,我想大概是因爲第一次帶曼諾林上船,那條生龍活虎的魚差點讓孩子送命。我猜測這應該也是老人想保護曼諾林的一種隱約的體現。

孩子照顧着這個孤單的老人,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是我相信是會有一種感情可以打破血緣的界限。老人帶着孩子開始了他的出海打漁之旅,他是曼諾林心目中頂好的打漁能手。在歸途里老人自言自語時說“他一定會替我擔心”,這是一種絕對的信任。曼諾林照顧老人的行爲裏,讓我覺得不像個小朋友,他體貼懂事得和他的年齡不符合,有種超越年齡的成熟。也正是他的存在,讓整個有些殘忍的故事變得有了許多的溫情,讓孤傲的老人有了一些可以不孤單的理由。

如果再給你一次可以選擇的機會,你會選擇怎樣的生活?保持現在的生活,還是走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如果再給老人一次機會,那個在歸途想着“這如果是場夢該多好”的老人會不會真的會選擇在第85天不再出發,或者在和他親愛的兄弟馬林魚僵持的時候割掉釣絲?我想,老人不會,即使最後傷痕累累,即使最後一無所獲,就算失敗,但是這樣一種經歷卻可以銘記一生,給自己一種無法言說的力量。睡醒後,他會再次出發,進行他的第86場旅程,面對的還是未知的未來,但是老人始終懷揣一顆勇敢的心、剛毅的心,像個硬漢子,是個硬漢子。一個人上路,像個孤傲的英雄去開拓新的海洋,但是心裏卻不孤單。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8

人不是爲了失敗而生,一個人可以被摧毀,但不能被打敗。——題記

天,很沉。海,很黑。

四周一片蒼茫,大海漫無邊際,一艘穿越過世界盡頭的船,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飄揚着一面雖飽經風霜、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面鐫刻着龍一般閃閃發光的四個大字——永不言敗。這就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給我的深深震撼。

是什麼讓一位老人用自己微微彎曲的臂膀撐起了一片藍天?是什麼讓一個老人拋棄了黃昏、瘦弱的代名詞,成爲永遠的硬漢?又是什麼讓我們在這個硬漢“叢生”的時代永遠地向這個老人致敬?從物質上來說,老人搏鬥了三天三夜的結果是失敗了,但是從精神上、從人的自尊自信、從人勇於與命運做出竭盡全力的抗爭來說,聖地亞哥勝利了!這位老硬漢面對艱難困苦時,仍然表現出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視死如歸的精神,即使失敗了,也保持着人的尊嚴和勇氣。“失敗者”的風度,是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當今社會,有很多學生在怨天尤人,有很多白領在爲利益奔波,但每當我們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每當漫漫長夜中我感覺不到生命的希望時,已經歷了人間滄桑、殘年時搖曳着的一盞風燭的老人,上演的那幕波瀾壯闊的人鯊之戰都會在我心頭再現:狂風與暴雨,桅杆與閃電,巨浪與小船,老人與大白鯊,血腥與泡沫,緊握的魚釵與閃爍着死亡的白色利齒……在我的腦海裏翻騰、交織,組合成一個堅強的信念——戰勝自我!學做“硬漢”!

翻開歷史的篇章,跨越時間的界限,無論是古代今朝,還是國內海外,多少人的身軀上都鐫刻這兩個大字——硬漢。明有楊繼盛彈劾嚴嵩,自刮腐肉三斤,斷筋兩條,仍曰:椒山自有膽,何必蚺蛇哉;外有貝多芬身患耳疾,卻依舊創作不息,並說出“我可以被摧毀,但不能被征服”的豪言壯語;今有駱有德爲軍洗屍,自洗親生兒子,並又將二兒子送上戰場;後有洪戰輝致力慈善,孝子感動醫生,爲父治病,立志力所能及地幫助有需要的人……硬漢的永不言敗不在於國界、年代、年齡。

人的一生無止境地追求,漫長而又艱難。面對人生的困難,我們應該像聖地亞哥那樣:永不言敗,不斷挑戰。因爲,上天總是眷顧有奮鬥精神的人。

合上書,閉上眼,腦海裏一幅遼闊壯美的畫面:天地間只有一條船,一個老人,一片浩瀚的大海……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9

即使匆匆的閱讀了《老人與海》,我也感受到了一個老人堅定的毅力,勇於搏鬥的英雄氣概和不懈的奮鬥努力。人雖然老了,但雄心壯志依然存在,老人身上的那些光芒也影響着我們這些後代。

這是一個老漁夫捕魚的故事。老漁夫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大家都看不起他,但他依然堅持不懈,終於捕到了一條大魚,但在海上,老人遇到鯊魚的襲擊,老人不但沒有退縮,還與鯊魚奮力搏鬥。最後鯊魚吃了大部分的魚肉,老人只能帶着殘缺的魚回到岸上,那魚僅僅只剩魚頭、魚尾和脊骨了。我們無法想象這樣一個老人是怎樣鼓起勇氣戰勝大魚和與鯊魚搏鬥?人類到底有怎樣的志氣去戰勝龐然大物?

我認爲,每個人都有無窮的潛力,只要有充分的自信,有敢於面對的勇氣,有堅強的毅力,就能激發自身的力量,不怕任何事物,不畏懼任何人。

老人,外表孱弱,內心堅強,他不僅敢於向命運抗爭,向失敗和死亡挑戰,也告訴我們面對磨難要緊握雙拳,勇敢的挑戰自己的極限。生活中,每每遇到挫折,我們都不甘失敗,面對困難要鎮靜,要有信心,不要抱怨。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遇到失敗是最不過尋常的事。世間又有哪個人能一帆風順的走在陽光道上?就像老人一生都奉獻給了大海,海上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洶涌,有着許許多多不確定的因素,海里的魚兒隨意地遊動,機靈得很,老人只能長久的等待,或許一天能捕到很多條魚,也或許一條都捕不到。可老人不氣餒,老人擁有一顆堅強的心,他不相信命運,就像我們常說的失敗便是成功之母,次次失敗,並不代表不會成功。

這本書中,我很佩服老人的勇氣,也很欣賞老人的堅強,無論大魚有多兇猛,還是鯊魚們有多可怕,他還是毫不猶豫的去面對挑戰。我認爲,人的一生,最不缺的就是挑戰,挑戰成功,便是王者,挑戰失敗,就看你有沒有勇氣去再次面對和挑戰。我想,即使是老人只帶回去了殘缺的魚,也依然會有極大的成就感,依然是個偉大的英雄,他不會後悔,他會爲自己的勇敢和努力而驕傲。

高一老人與海讀後感10

《老人與海》是由美國的海明威所著,主要是老人與魚的周旋——有風,有浪,有魚,沒有淡水,沒有食物,有點恐慌,有點枯燥,但它是那麼真實,讓人難忘。

老人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話語讓人看到他的靈魂深處。他心地善良如同重重掩在歲月帷幔後面明亮的燈光,偶爾透出一縷光線,讓人猜到是何種飽經滄桑的善良在後面閃亮。老人在黑暗中感覺到黎明將要來臨。他對柔弱的黑色小燕鷗的同情從內心深處透出來的光明令人感動。他看見它們始終在飛翔,在找食,但幾乎從沒找到過,心想“鳥兒的生活比我們還要艱難”。在與魚周旋的幾日裏,我看出老人很自信也很有耐心。老人還有孩子的天真,魚咬鉤之後,將老人和他的船拖向大海,老人開始了與魚的搏鬥,很長時間後,倔強的老人在極度疲勞的情況下仍不放棄。老人這時已不再是老人,他是奮鬥與忍耐精神的化身。我們應當向老人那樣全身心投入某種過程,並在緊張和勞累的壓力下仍能保持高昂的鬥志。

故事的思想內核是堅強、忍耐、熱愛、尊重。故事裏一切是那樣透明,沒有任何人性的陰霾籠罩着作品的意境。老人的心靈,加勒比海上的陽光照耀的天空,瑩藍的海水。在成敗得失之間保持平和的心態,快樂、堅強、奮鬥是爲了內心的滿足。歷經滄桑,也要保持一顆善良的心,不能讓艱苦的環境泯滅良心。

我們要明確生存的意義---維護尊嚴就應該拼搏。這部小說讓我學到或者說懂得了很多人生哲理,這部小說很真切,我有一種不由自主想要親自看一看老人與魚搏鬥的情景。這是一本激勵人心的書,希望大家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