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推薦】高三作文4篇

【推薦】高三作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三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高三作文4篇

高三作文 篇1

莎翁曾這樣形容人類:外表熱鬧而喧譁,內心空無一物。這句話直擊那些,爲了刷存在感而將自己湮沒於外界的人。誠然,存在感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與世界的聯繫,然而,不以獨立思考爲基礎,只從他人感知那獲得存在感的人,最終只能被“庸俗世界”所吞沒。

爲何?因爲一味尋求外的存在感的人,得來的只有短暫與虛幻。

當今社會,一些人過度迎合以求存在感。在這個以浮躁喧囂爲主導趨勢的時代,人人都想炒作自己進而爆紅,但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曇花一現,流水無痕。過多在意別人,隨波逐流,最終的結果是失去自己。這就說明,唯有尋求內心的存在感,才能由內而外煥發光彩。否則,越竭盡全力地想和這個世界發生聯繫時,反而會越感到自己像個無聲無息的影子,孤獨寂寞。

一個人的存在感,大部分應來自身。且看那個被稱爲“國寶級科學家”的李小文吧,在被評爲中科院院士後仍不改樸素的風格,“一雙布鞋任平生”。一次因穿的太樸素而被門衛當成農名工攔下,他不願爲了在他人眼中的存在感而輕易改變自己,正是這樣使他少了許多名利的羈絆,能潛心研究,進而不斷取得成就。

那麼,如何獲得一種內在的存在感?堅守本心應爲不二法門。

有人說,大師的時代已經過去,功利化的趨勢下,學子爲一紙文憑隨波逐流,上名校僅僅是爲了他人眼中的存在感,而不是受名校的文化底蘊或大師精神而影響。而民國時期的那些大師,與之形成鮮明對比。清華四大導師之一的陳寅恪先生輾轉半生,遊歷名校,只爲學識,不爲學位。獲取知識是他全部的目的。正是這種自我審視,使其堅守本心,學識大大超出同輩,在各大名校都以天才聞名,在清華更被稱爲教授的教授。

堅守本心後,才能更好地把握外界,更從容地面對萬象。

正如貝克萊的“存在既被感知”,外界感知而來的存在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外界對自我存在的感知,瞭解到自己對他人的影響,進而更加努力。單單自我充實而不聽取外界的反饋,只能在自我的桃源中顧影自憐。

我們思考“我思故我在”的同時不斷打磨自己,獲得由內而發的存在感後進而與世界相聯繫,方的人生精彩畫卷。

高三作文 篇2

我想這個世界上最樂意幫助你的就是父母,他們可以我爲你鋪好路,爲你想到一切發生的可能性,盡其所能給你最好的資源,最好的環境,但是別人不一定會花時間去爲你解決所有可能出現的煩惱,包括朋友。再好的朋友也有自己的界限和原則,不會因爲誰而輕易改變。

遇到不懂的事情,我想到的是去搜索,儘自己所能找到答案,再帶着疑問去請教別人,事情變得更加好解決,而不是一頭霧水,一點頭緒都沒有就貿然打攪別人,佔用別人的時間,來爲你解釋小兒科的問題。有時候麻煩別人也是增加的溝通的方式,但是分寸一定要把握好。

不知道愛因斯坦是做什麼的,可以百度搜索;不知道路線怎麼規劃,可以百度地圖;不知道出行事項,可以百度關於旅行的網站;我們不知道的很多,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現在,稍微不懂的問題,簡單的問題已搜索就明白,但是有些人總不願自己去探知,麻煩別人告訴。我遇到最無語的事情,面對出遊路線,作爲熟悉的人,給出中肯的建議,但是對方不是嫌棄時間太緊湊,就是浪費時間,沿途景點無趣,不幫忙推薦又抱怨不夠仗義。作爲一件簡單的事情,連自己喜歡什麼,要去的是什麼地方也沒了解,一無所知還好意思麻煩別人,明明一無所知卻故作深沉,一件小事上都不懂得處理,很難想象這樣的.人有什麼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狀態。

一個人的起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思維方式,這個起點就是學歷,因爲和眼界有關係。反過來,我們更應該慶幸:制度存在的重要性,小考,中考,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將一些人踢出局,將一些人留下來,各自走向不同的地方,各自的方向。另一方面,留下來的不一定是贏在終點,但是無論任何時候,無止境的學習都不會是錯誤的選擇。

那些讀書無用論,很大程度上只是看到表象,這就是爲什麼同處一樣的環境,人的眼界會不同,心境會不同。

不是我們太善良非要變得讓別人無法靠近,只是時候我們更應該拒絕浪費時間的解答,寧願把時間留着看書看電影,這世上不可理喻的事和人太多,我們要遠離,不要成爲同一類。好比用5分鐘就得到答案的事情,我憑什麼要花上一小時來給你講清楚來龍去脈?

多讀書,讀好書,多思考,多動腦,纔不會總幹出讓別人厭惡的事。

高三作文 篇3

過完這最似流水的四月,我便會離去。

快樂的人同疲倦了的人總是喜歡回首,佇足在從前的日子。我不厭倦,卻也不快樂。

我努力不讓自己看到曾經,可他就在我以爲會忘卻的日子,以另一種形式突然映入我眼簾。

那些快樂的,閃動着莫名的情愫的歡暢,都已將我拋棄。我只能看着,看着,躲在某一個角落,一點一點的將憂傷剝落,妄想找回遺失。

我站在十字路口,無法抉擇。似夢而非夢。向左,向右,我都缺少那份擔當的氣魄。無可奈何的告別以往的單稚,真的無可奈何。路,終究是由人來走的,也是由人走出來的。可我似乎看到那些麻木的走在這泥濘的路上的行人,來去匆匆。荊棘也刺不疼。果真是他們麻木了?

時間固執的長大了我。頑執的我卻也坳不過時間。時間是個徹底的陰謀家,殘忍的用陰謀將我的快樂奪去。等我慢慢的發覺時,已經快樂不起來了。它又是一個巫婆。施法還給我一個包袱。失落,憂傷,整整裝了一包袱。幾乎壓的我窒息。在抉擇路口,扛着它強加於我的包袱。我突然就覺得明白了生活。無數個相似的人散落在每個未知的地點,然後又在相同的時間,一個不知名的地點,相識,相知,然後很好奇對方背上的包袱,於是換一下發現包袱輕了少許,於是日復一日的重複,單調的將要麻木。可終有那麼一天,你們都會離去。然後輕了的包袱一下子變的更重。是上蒼的不憐憫?還是時間的作弄?還是自己的不珍惜?

時間很奸詐,它並不直接給我憂傷,而是倔強的令我長大。然後便有了夢想。自然而染的,煩惱也來了。我從來就知道,無知的人是快樂的,孩子是無知的,所以他們快樂。我羨慕他們,因此我時常稱自己做孩子,卻並不喜歡別人叫我孩子。我想要快樂。可是,我這是在自己欺騙自己麼?

時光一點點的沉澱了我的追逐。一個不現實的夢,未知多的理想,我得慢慢實現。雖然,我累了!

爲了這個夢,我會奮不顧身,甚至生命,在所不惜。我想我是瘋了,要不然,我怎麼捨得離去?那樣會遍體鱗傷。我知道的,每個開掘者,改變者,所面對的,都是我所不能面對的。可是,爲了那並不現實的夢,我放棄了整個世界。甚至連自己,也要放棄。只爲了我個人的追逐。我是個瘋子。真的瘋了!

若我離去,後會無期!

離開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存在。。一條射線終究只是一條射線。他所要走的路都已定格。時間也終結只是時間。是不可能自我改變的,既然改變不了時間,就改變自己,使自己變的更粗,走的路更爲廣闊。

拿的起,便得放的下。縱然心中一萬個不捨。

這最似流水的三四月過去時,我已離去。

我揮手向自己告別,在以往的時間,也在未來的時間的我。

我招手迎來的,是從來也沒出現過的我。

黃成龍,你等我。夏至之時,我便已來臨!

高三作文 篇4

初拿到《兒童文學》這本書,擔心由於文字太多而不愛看,隨便翻翻就會置之一旁。但經同學的強烈推薦,還是“勉強”翻了兩頁。不過,就因爲這“隨便翻過的兩頁”,使《兒童文學》這本書成了我至愛的讀物。每次上閱讀課,我總是衝到圖書角先睹爲快,不放過裏面的人和一篇文章,包括詩歌,我也總是細細地品味。

裏面的文章雖然風格各異,卻能經常引領我們走進奇妙的境界,或感動,或凝重,或輕鬆……讓人讀後回味無窮。這本書中的文章總讓人感覺那麼新穎,以至於聞所未聞。可能在你邊讀書邊喝咖啡時,感動得把咖啡“調味”;或許又在下一秒鐘,被另一篇文章逗得哈哈大笑,導致書桌上被一道噴泉繡上了“花”。雖然經常被家長或同學誤認爲神經質的嫌疑,但這隻有我自己知道,這是一種特殊的享受。

殊不知,古人總是把讀書當作是一種痛苦的事:頭懸樑,錐刺股、十年寒窗苦讀。然而,凡是《兒童文學》的讀者們,都深知讀書是一種享受。編者用筆宣泄了自己埋藏內心深處的情感,而讀者也飽了“眼福”,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曹文軒說過一句話“一個作家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擁有一個苦難的童年。”在《兒童文學》一書中,有太多太多那些苦難而悲壯的經歷,可作者並不只是單一地用官樣地文字表示出來。在作者的筆下,主人公可能會是一個渴望住在世界上最大的房間裏的一隻小螞蟻,也可能是一片想爭奪陽光而有力所不能及的小苗兒……在這條彩霞編織成的銀河上,總會有各式各樣的小眼睛對你霎眼,讓你忍不住觸摸它們一下,感受一下星星的奇妙經歷是如此得絢麗多彩。

也許,我永遠不可能成爲一名作家,因爲現在的我們都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