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精華】高三日記模板錦集七篇

【精華】高三日記模板錦集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高三日記 篇1

那天上午,爸爸給我買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我愛不釋手,但馬上發起愁來:我又不會騎,怎麼辦呢?爸爸看穿了我的心思,一個勁地安慰我,說:“慢慢學呀,有志者事竟成嘛。”

【精華】高三日記模板錦集七篇

下午,爸爸推着自行車,和我一起來到操場。“上吧!”爸爸衝我一笑。

爸爸衝我一笑,我早已迫不及待了,騎上自行車,圍着操場就是兩圈,這可累壞了推我的爸爸,看他那氣喘呼呼的樣子,我自己也找到感覺了,便讓爸爸放手,但爸爸剛一鬆手,我便重重摔到了,一次又一次,爸爸忙扶起我,和我一起在樹下休息。我記得爸爸對我說:“孩子,你不要太急了,騎車龍頭要把穩,不能兩邊搖,身子向前弓一點,要坐好,保持平衡,兩腳踩在踏板,手腳要配合,做到這幾點,你幾乎就會了。”我站了起來再一次滿懷信心的踏上自行車,努力按爸爸說的去做,但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我一個急轉彎,倒了,我幾乎要絕望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耳邊又響起那首歌。

我再一次騎上去,小鳥跟着我,太陽照着我,小樹守着我,爸爸看着我,自行車陪着我,想學會的上進心推着我,信心把力量給了我。在這種情況下我快速前進。終於,汗水使我學會了自行車。

從那以後,我幹什麼事都堅持不懈,因爲我懂得——“有志者事竟成”。

高三日記 篇2

20xx年6月27日

大概這是我能夠夢到的最好的結局吧。

不過夢境總是很混亂,沒有任何邏輯可循,哪怕和現實不一,自己也不會覺得哪裏不對勁,在夢裏的時候,就會完全相信這就是自己所在的世界,但做一個夢,要虛幻到什麼程度,纔會讓自己在夢中猛然驚醒。

我靜靜地趴在桌子上,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醒來的,擡頭環顧了一下四周,居然是在高中10班教室裏,有那麼一瞬間,我以爲大學的這一年纔是我在高中時做的一個夢。

呆呆的看着身邊的同學,周莘皓突然問我:“高藝珂你怎麼還不走啊,不是都高考完了嗎?”

噢,原來現在的時間是剛好高考結束啊,難道我就這樣把高考睡過去了嗎?那我爲什麼會在班上坐着?不過夢裏的疑問卻從不會去深究。我問身旁的同學,具體是誰已經記不清了,“班上的其他人都去哪了?”

“應該是都去看高考成績了吧。”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成績居然只需要幾分鐘了。我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想着那自己還是去看一下成績吧。邁着步子向辦公室走去,沒有感覺環境的一絲違和感。

路上我碰見了三兒,想了想這都是他第二次高考了,應該不會再考差吧,我向他招呼:“三兒考得怎麼樣啊?”他張口嘴大笑着對我說:“當然沒問題啦。”然後突然就消失不見了。當我正在思考他去哪了的時候,身前突然走過來兩個人影,是強哥和黃豔紅,兩個人微笑着看着我。當時腦袋裏的記憶是黃豔紅也復讀了,“你們考得怎麼樣啊?”強哥笑得很開心,貌似是考得不錯,黃豔紅平靜地說:“考了449分,不過本科線是430分,看來只能去專科了,不過也沒關係。”看她的樣子也沒有一絲傷心的樣子,大概是覺得分數都無所謂了吧。

“回班上去吧。”強哥說。

“現在麼?我本來還想去看一下我多少分的。”

“不用看了,走把。”強哥伸出手拉着我就往回走。

教室門口擠滿了人,也不知道爲什麼突然來了那麼多人,擡頭往裏面看,發現遠哥正帶着一大羣人手拉着手圍成了一個圈在教室中央不停地逆時針旋轉着。

“我們也去吧。”也不知道是誰說了這麼一句。

然後我的雙手忽然被左右不同的人抓住了,開始不停的旋轉,頭有些暈,卻見一個人從教室門口正用力地向裏面擠,集中注意力纔看清,原來是王雨晴。

“雨晴你也來吧。”有人伸出手去。

王雨晴嘴角微微翹起,短馬尾輕輕地擺動了一下。

……

然後,我突然醒了,也記不清最後到底怎麼樣了,唯一記得的就是大家拉成了一個圈,然後不停的旋轉,像是在反抗時鐘前進的方向。

高三日記 篇3

初以爲,鄉村便是童話的樂園。它褪去了城市的浮華,洗盡了塵世的繁雜。它也許是梵高畫布上的阿爾,有明鏡般純粹的藍天,有油彩般絢爛的花海,那金黃的向日葵在陽光的哺育下長出希望的種子;它也許是陶潛詩中的田園,在霧氣迷濛中演繹着仙侶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輕灑,便是悠然遊然。

那只是詩中畫中的鄉村,當我們真實的走進鄉村,用心去感知鄉村,便會發現,我們的鄉村在經歷着苦痛。那裏也有陽光,那陽光不是溫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這片土地。遠望去,土地上那個佝僂的背影,在朝夕間,在春秋中,在這片土地上耗盡心力。他在這片土地上成長,他的汗水滋養了這片土地;他在這片土地上學會堅強,他的腳步堅實了這片土地;他生於黃土又歸於黃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風暴來了,他的心如那田間搖曳的莊稼般顫動,他的淚水在他滿是溝壑的臉頰上縱橫,如那淹沒田間的水,層層漫過他的心田,浸沒他的呼息。乾旱來了,莊稼如他枯瘦的身體一般搖墜,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豐收,他混沌的眼乾涸空洞。

他們也有快樂的時候,只是這種幸福彷彿如此卑微。他們最大的幸福就是豐收,飽滿的穀粒彷彿是一粒粒珠寶,他們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們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風調雨順,他們只想也只要這樣平凡的生活。

這樣的鄉村會不會讓我們感到失望,當我們面對這樣的圖景?而其實,鄉村正因這份殘酷的美麗而更見真實。感受鄉村,別總是做一個悠閒的觀光者,在體味它的'寧靜與純淨的同時,給它的苦痛多一點目光,給它的辛苦多一點理解與悲憫。

感受鄉村,感受農耕文明跳動的脈搏,感受中國最渾厚的吶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潤的血汗;感受中國農民最純樸的執著與堅忍,感受中國農民所經歷的苦痛與無奈。

當我們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們,我們是否想過是他們用血汗帶給了我們生的希望。

看中國的農民用最卑微的姿勢在中國的歷史上站成了永恆,也且讓我們用心去感受鄉村!

高三日記 篇4

“誰也無法描繪出它的面目,但世界上處處能聽到它的腳步(朱自清背影)”,這腳步匆匆,邁過了春夏秋冬,邁過了悲歡離合,風雨無阻的前行。不經意間在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上已經度過了7年零8個月,這6500個日夜,讓我從一個“相片就是膠捲放在肥皂水裏洗出來”的稚童,變成了一個懂得用筆去表達自己思想的人,歲月澆灌了懵懂少年的心田 ,在純潔的白綢緞上抹了幾筆不着邊際但是鮮豔的色彩,時間可以記錄一切,改變一切,拯救一顆顆沒有歸宿的心。

打開思緒的閘門,任跳躍的符號在無邊的空間穿梭,拼湊着高三的模樣,想象着關於它的N個版本,越想揭開它神祕的面紗,越感到它是那麼的遙遠,那麼的深不可測,就像“歌德巴赫猜想”

的證明,就像“生存還是死亡”,。我分辨不清風吹的方向。風,到底向哪個方向吹?

幸好,我抓住了手中的筆,用它來尋找前進的航向。

十七八歲,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齡。常常幻想N年後自己完成了登上太陽,開闢火星家園的壯舉,雖沒有盤古開天闢地的偉大,沒有女媧造人的神奇,至少,我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寫進歷史。但這一切幻想開始之前,我必須經受住高三1年的考驗。

我想逃避,想要偷偷的從高三的眼皮底下溜過去,但先哲的話又打消了我這個消極的想法:“生存即苦難,活着即煉獄,我們無處可逃。”不管怎樣,我們總要承受該承受的,其中,包括高三,這段“面朝試卷背朝天”的日子,這段披星戴月,早起晚歸的日子。

其實有點將高三想象得太可怕了,彷彿世界末日一般,是我的神經過於緊張了,這段日子,應該是值得一生回憶的,它會記載下我們的奮鬥歷程,它是我們的夢開始的地方。

所以,產生了用筆記下高三1年生活的想法,算作見證吧。

年華似水,濯滌着我們的靈魂。當我寫完高三生活的最後一個字時,或許,一切都變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還是我。

高三日記 篇5

記念我的思緒

很久很久以前說過

再也不記日記

歡樂與灰黯都讓自己埋藏

可是巨大的悲傷敵不過微薄的誓言

很想很想把每一點滴變成文字

讓字符敲進心靈的文檔

很想很想把每一刻畫上五線譜

讓音符串成沒有哀調的樂曲

可是,文字輸出的是蒼白的言語

琴鍵彈奏的卻絕非完全的樂章

十個日夜過去了

高三日記 篇6

十月一是個長假,每個人的內心在這個假期中都彷彿被催醒了一樣。十月了,是該學習了,不能再繼續玩下去了。馬上都開始四級考試了。這個時候的悅真的是急迫了,她不想一次過不了,對於一個英語系的人來說,過不了,是真的有點過分。

下午,她直接和航約好去圖書館學習,她覺得自己要讓航也和她一樣,所謂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吃完飯,這對小情侶吃完飯就去圖書館,然後去了後,悅很開心的打開書包開始答四級題,可是航放佛並沒有這個想法,起身就去拿小說。悅不是不讓他去看小說,而是這都什麼時候了。悅最討厭的就是那種不積極向上的人,而航給她今晚的表現真的很不滿意 她不知道該怎麼去做。她給他直接撕紙,然後讓他翻譯。他半天居然翻譯了一句,並且根本不是一句話。也不知道他心裏怎麼想的,悅真的生氣了,莫名氣哭了。眼淚就嘩嘩流了下來,她真的好氣,氣的是航怎麼這個樣子。

這個時候航看到悅哭的很是傷心,“怎麼了這是?”一臉茫然,後來看到悅和她姐姐的聊天,是因爲他自己不好好學習。航一直看着悅,然後自己默默的開始寫作業,不看小說了。

九點半了,倆個人走在路上,一句話也不說,最後倆隻手不知道怎麼又拉在了一起,今年的秋天真的冷,冷的顫抖。

高三日記 篇7

只要有理想,就一定有追求。雖然有人一生都在追求,卻終未實現理想,但他們無怨無悔。

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李太白,曾跟隨唐玄宗,享受美食珍饈,榮華富貴,終因他的放蕩不羈,辭官離去,遊歷山水,以至老境頹唐。他後悔過嗎?沒有,因爲他要的不是榮華富貴,他要的那份毫無約束的自在。

才華橫溢的蘇軾,他曾經何等的豪情壯志,要爲過分憂,爲民請命,卻一貶再貶,以至於“日食荔枝三百顆“。他後悔過嗎?沒有,因爲他要的不是以奉承得來的*厚祿。

靖節先生陶淵明,雖有滿腔政治抱負,卻終未得重用。終於他憤然寫下“吾不願爲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寧躬耕田園,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融情與山,寄情與水。他也沒有後悔過。酒以清爲貴,他知道人亦是如此,以清風兩袖爲貴,以玉壺冰心爲貴。

在寶貴與自由之間,李白選擇自由。

在*與正直之間,蘇東坡選擇正直。

在謅媚和清白之間,陶淵明選擇清白。

他們追求不羈的自由,他們追求謙謙君子之風,他們追求的是剛正不阿。雖然失去了很多,但他們從不後悔。而有人卻面對“一騎紅塵妃子笑“絲毫不覺憤然,面對“面朝黃土背朝天“,卻依舊擔負不起繁重稅賦的百姓無動於衷,因爲他們要的是*厚祿,錦衣玉食。

相比之下,李白。蘇軾。陶淵明的追求是何等的高尚。他們確實失去了很多,但他們留住了高風亮節,留住了難能可貴的正直。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追求,有沒有實現理想並不重要,但求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