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一蓑煙雨任平生示例

一蓑煙雨任平生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讀史,銘心慧眼,任憑亂世裏羣雄劍影翻來覆去,六朝古都風雲際會,在滂沱大雨搖搖欲墜的那個王朝最後的背影,落寞而蕭索,一如披了蓑衣在深夜打更的孤寡老人。你看見的,永遠只是黑暗籠罩下濃郁的孤獨,等老得腐朽了,一捧淨土掩盡前世種種,再不會有人記得。

一蓑煙雨任平生

而蘇軾的詞裏,大多被他讀得豪情萬丈,更有種斜陽裏光色深紅,照落在斑駁黃舊的古道城門上的悲壯,從側角度望去似乎還應配得一曲大漠狼煙嫋嫋似的笙簫,才應了這景。然,等通篇讀完,還是落寞,那種沉沉的如同看盡天涯路的悽悽慼慼。這個滿懷家國天下的男子,才情溢胸,儘管向着歷史延伸的路上荊棘遍地,但他到底走過來了,帶着蘇派的優雅灑脫與他沉澱於字裏行間的信念,橫縱歷史,宋詞三千煙火齊放也獨獨偏了蘇氏一門的璀璨,這是真真的好風水。虧他也未曾負了盛名,兜兜轉轉百轉千回,到最後終成後世人眼裏仰望的一道風景。

也曾柔情幾許,看得珠簾捲起,人在深深處。嫺靜文雅的妻子,並不得清照那樣好的才思,於是沒有成全賭書潑茶的趙明誠第二,卻成了後來的“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不知蘇軾手裏那把檀木梳子是否握得緊了,其實再握得緊,也不過青絲如水,從手裏順順淌過。抓不住的,終究還是要令她走了,百般遺憾唯有日後夢裏詞間聲聲吶喊。

但那時初讀這首詞,終於覺得滿懷抑鬱無處可遁。縱觀詩史明珠璀璨千華競放,而那些堪稱典範的詞人身上或多或少總是有些相似相通。柔如水的筆觸,彷彿透過濃郁的墨香尤可以看見那年鬢髮已蒼的蘇軾是怎樣研着墨,一筆千鈞力。這一生,也就這樣一回,寫盡了,再不去想她。

可最叫人喜歡的卻不是這句繞指柔腸,聲聲寸斷。也許還是心裏有些對朝雲的陰霾,其實也只是那時年齡尚小,不懂得風流自得佳麗相配的道理,總覺得應該和王維那樣。

極大的雨,如釅釅清茶從九天潑落,那垂着的雨瀑風景奇佳。又在新春,雨腳細細打在潤如油膏的田野上,不須幾日晴光就會看得好顏色。想象着那些不多時日後漫野的春花燦爛,而心裏卻終於被雨聲的荒涼打動。拾出《宋詞》,看到蘇軾的詞選,起初的寧靜沉鬱終於被那句“一蓑煙雨任平生”湮沒。

詞的註釋很顯淺“一身蓑衣,頂着煙雨,任憑半世蹉跎。”

然而我已不能想象,那是怎樣瀟灑釋懷的平生所向,盡在輕輕一笑間。不要黃金屋,不要千鍾慄,不要顏如玉。富貴如浮雲,榮華似流水。曹雪芹的紅樓裏煙花繁柳恩澤三世,也不過落得千般淒涼。他已看開得,不再苦悶於政治鬥爭人心角力,要與那青山綠水爲伴,一身蓑衣消失茫茫煙雨。後半生,沒有如此的盛名,沒有如此的絢爛,他也不要了鴻章麗篇。還原生命的本質,就如在千里曠野閃過的一道綿長肅白的閃電,來去得太快,但光芒盛大。我一直不曾堅信有人能夠長久地按自己的意願以本質生存下去,即使那些靜坐禪思的世外高僧山中隱士,也不得不面對最現實的生老病死。但總有那麼一個瞬間,也許是他披起蓑衣草鞋踩踏在深山泥濘中時,也許是古渡口望着萬重青山空嘆息的剎那。但總有那麼一個瞬間,他由詩人變爲常人,由蘇軾變爲野老。再沒有比這更簡單明瞭的表達方式。

然而,註釋上的背景介紹卻是極複雜。

其實自己早已在內心從某種程度上厭煩了這種複雜,人心所向條理分明,說得是這首詞的政治目的,表達作者怎樣的居心云云。殊不知在讀的過程中,已摻雜多少後世人的猜想。

而我,寧願去相信一個信手閒筆驚爲天人的蘇軾,的確曾在雨中高吟着,他的心之所向。

寫到這裏不由自主地連出李白,那個“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李白,那個“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李白,閒閒一筆衆生百態,勾勒出半個盛唐的燈火通明輝煌燦爛。然而此生最大的願望,於他,也不過就是一身蓑衣,一壺濁酒,迎着千重翠色踏步而去。茫茫煙雨裏,自灌注了不盡的生命綠意。

世事本無常,翻手過來的慈悲本源於一顆終歸塵土的凡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