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300字九篇

高考作文300字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作文300字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作文300字九篇

高考作文300字 篇1

(二)

暮色四合,我獨身步入田野,三五把涼風夾雜些六月的感傷與我擦肩而過。那不曾爲誰逗留的,應該叫時間。

天空尚且殘留些彩霞不曾藏匿,腳步終於還是沒有融入到初夏的交響樂中,我,懷着我的那顆走過五月的心,找尋在行走過的路上。

腳印指引着我走出了詞的失樂園,剛想輕呤一首短詞,卻不料爲十來株喃喃細語的小草所靜寂。它們,正相談正歡;它們,正期盼着後半夜與露珠的擁抱。而我呢?我的心,也應該有它自己的棲息地。

田野裏,到處瀰漫着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淡淡地,和着些許清涼,令我有種說不出來的懶散;擡眼望去,暮色裏,那起伏不平的田野裏,那養育一方百姓的黑黝黝的泥土裏啊,你們,又將孕育多姿的生命。

家,對了,身後肯定還有家的影子,沒有迴轉達身去,卻感覺到它在我心裏深深的烙印。那盞心燈,哪怕在風雨裏,也可以不滅。

行走在消逝中,我,渴望這樣,安放,我的靈魂。

高考作文300字 篇2

先生,您還好嗎?大家都叫您的筆名,都稱您爲老舍,也許是因爲他們欣賞您的作品吧。但我更願意稱您爲先生,因爲我想對您說,我崇拜的,或是我所掛念的,不是您的作品,而是您這個人。

最早讀您的作品,是在小學,您生動幽默的筆調,深深進入了我的心。從此,我如飢似渴地拜讀您的作品:《駱駝祥子》、《馬褲先生》······很多故事的細節我至今記憶深刻。那一天,我來到您的故居丹柿小院,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走近您。那個小院好像不太規整,但走進書房,卻是十分的整齊。書桌上,還有您用過的毛筆,它們靜靜地躺在那兒,像是等待着主人的歸來。走出故居,房頂上的鳥兒嘰嘰喳喳,似乎只有它們纔讀得懂這裏的故事。我從此更深入地走進了您的作品,走進了您的內心。

先生,我想對您說,您的語言是藝術。您的作品,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只是居家過日子的事,窗外的景和漂泊的情。文裏文外,戲裏戲外,有正義的吶喊,有無助的守望,更有欣喜夾雜着心酸的掛念。但“它跳上桌來,在稿紙上印幾朵小梅花”這句又是那麼與衆不同。

高考作文300字 篇3

從60後的眼睛裏看90後,我對他們有很好的期待,高考作文:他們很陽光很健康。因爲不管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這些時代中出生的人們都是經歷過一些時代創傷的,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一些心理傷痛。但90後的孩子從剛出生開始就擺脫了這些創傷,他們所處的時代環境,他們所接收的信息都在告訴他們一件事:“我很棒,我的生活是最好的,我的國家是最好的”,所以90後是沒有病態的,他們很陽光也很健康,20xx高考信息《高考作文:他們很陽光很健康》。

作爲一個60後,聽到“我說90後”這個題目,我的第一感覺是比較“暈”。因爲這個題目雖平易但比較寬泛,看上去簡單,實際上是一個很有深度空間的題目,是一道比較適合考場的作文。如果讓我完成這樣一篇高考作文來說,這個題目還是有很大的拓展空間,摒棄了從前應試教育下死板的命題思維的,可以結合自己人生閱歷來談,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大。

如果讓90後的孩子寫“我說90後”,就如同六十年代人寫“我說60後”,七十年代人寫“我說70後”一樣,如果想寫得比較有分量,比較有價值,是需要有很深的閱歷,需要很多的.生活沉澱在裏面。

高考作文300字 篇4

從前,在一個遙遠的地方,住着四個小傢伙:兩個老鼠,嗅嗅和匆匆;另外兩個是和老鼠一樣大的小矮人,哼哼和唧唧。爲了填飽肚子和亨受樂趣,他們每天在不遠處的一座奇妙的迷宮裏跑來跑去,在那裏尋找一種叫做奶酪的黃橙橙,香噴噴的食物。

終於有一天,在某個走廊的盡頭,在奶酪c站,他們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奶酪,於是他們每天都去盡情的享用。一段時間以後,當他們到達奶酪C站時,突然發現這裏已經沒有奶酪了。嗅嗅和匆匆當即離開,去尋找新的奶酪;哼哼則在那兒大叫大嚷誰動了我的奶酪?,唧唧則站在那裏,一個勁地搖頭。

經過一段時間痛苦的思索,唧唧離開c站去尋找新的奶酪,而哼哼則堅持留在那裏。唧唧餓着肚子,忍受折窘,不斷尋找,終於發現了堆積如山的奶酪N站,並且發現嗅嗅和匆匆早在那裏。他們終於又找到了生活和幸福的所在。

至於哼哼,仍在奶酪C站奄奄一息地發着牢騷。

要求:①內容必須在所引出的話題範圍內,②題目自擬;③文體不限;④字數800字以上。

高考作文300字 篇5

每當提到高考,腦子裏總會聯想到一個個學生,在厚厚的一沓書後,要麼奮筆疾書,要麼懸樑刺股。又或者是老師與學生淚眼相別,馬路上家長組成一排排的人牆。這簡直比古代的科舉制還要重視。有句話完美的詮釋了這一含義:一考定終身。也就是說,你以前的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無論是金錢,還是精力,都賭在這一考。運氣好的,中了;運氣不好的,發瘋發癲,淪落成打工人民。

但這一考定終生的規則從古至今,從科舉制到現在的高考,有多少人因此而高升,又有多少人爲此而癲狂?這樣的比例不均的。一個人的出彩往往要千人來給他當炮灰。因此,做父母的都想讓別人當炮灰,自己孩子踩着炮灰高升。於是就不斷加壓,就向給彈簧加壓一樣,當壓力到了極限,要麼崩潰崩壞,要麼產生無窮的反彈力,急速上升。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那堅韌強勁的彈簧,有人被壓力所逼,要麼跳樓,要麼服毒。高考,高考,有人歡喜有人愁。一年過後,我就得迎戰中考。想到如此,心變沉重,無法釋然。

高考作文300字 篇6

一、大雜燴與四不像。有的考生誤以爲文體自選可以隨心所欲、任意而爲,在文體上已存在問題,認識模糊,寫出來的文章“四不像”。

二、盲目創新。有的學生看到往年一些比較另類的作文得了高分,便認爲追求新穎是取得高分的一個捷徑,大肆進行“創新”,殊不知,每年都有很多所謂的創新作文得了低分,同學們對此一定要有清醒地認識。

三、詩歌。陝西省一考生209 字的詩歌得滿分,便有不少同學紛紛效仿,其實這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且從字數要求上看,209個字達不到800字這一要求。

四、語言華麗、思想空洞。不少中學生歡模仿名人的文化散文,但自己缺乏文化底蘊,文史知識漏洞百出,既沒有文化又不像散文,只是堆砌華麗的詞藻和排比句,裝腔作勢藉以嚇人,反而丟了分。

教育部考試中心語文科負責人曾說,淡化文體指閱卷和考試要開放、靈活,不要拘泥於單一的要求,但教學還是要嚴格要求,符合規範。文體自選是給予學生選擇文體的自由,但考生選定了寫議論文,就要寫得像議論文;寫書信,格式必須對,否則要扣分。

高考作文300字 篇7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衆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裏,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爲有傘;你被雨淋,因爲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觀音。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這人問:“你是觀音嗎?”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這人又問:“那你爲何還拜自己?”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祕訣:成功者自救。

高考作文300字 篇8

餘音繞樑

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一次她經過齊國,因路費用盡,便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屬山東)的雍門賣唱籌資。韓娥聲音清脆嘹亮,婉轉悠揚,十分動人。這次演唱,轟動全城。唱完以後,聽衆還聚在雍門,徘徊留戀,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韓娥,請她再來演唱。

可是旅店老闆卻對韓娥很不禮貌,韓娥忍不住放聲大哭。哭聲悲傷悽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動得流下淚來。由於韓娥的歌聲,婉轉動聽,唱完以後兩三天,似乎還有遺留的歌聲,在屋樑間繚繞飄蕩,一連三天,大家都難過得吃不下飯。當人們聽說韓娥已經出城離去時,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韓娥不便違拗百姓的要求,便回來爲大家繼續演唱了一次。聽衆很高興,幾天來的悲傷情緒一掃而空。 《列子·湯問》在描寫這一情節時說“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從此,人們稱讚歌聲或音樂的美妙,餘音不絕,就常用“繞樑三日”來比喻。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釋讀】形容歌聲優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高考作文300字 篇9

常言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轉眼間,我的高中生活已過去了。有欣喜亦有傷感,寒窗苦讀終於結束,與同學們相處的生活也結束了。你們的真誠、歡笑讓我難以忘記。

一直以爲自己是個鐵石心腸的人,分別習以爲常,自己也能夠坦然面對。可今天在最後還是不爭氣的落淚了。捨不得,是真心的捨不得。捨不得這些同學們,捨不得教我們的恩師們,捨不得這個高三四班。

高三四班,儘管相處的時間只是短短的幾個月,但留給我的是最爲深刻。父親說,高中的同學到現在他也記憶猶新,一開始我還難以理解,以爲高中的同學同以前的一樣,一離開便誰都忘了誰。到今天才明白真的有那麼原來分別真的有那麼沉重。

一百天的時間固然短暫,但它也能包含着我們的付出。四班,有着我們的酸甜苦辣,有着我們的歡笑,有着我們的困苦,有着我們的悲傷,有着我們的汗水和淚水。

六月的季節,陽光明媚,風和日麗,這是個美妙的季節,是個畢業的季節也是分離的季節。我也最終將和我的朋友們分別,儘管是心痛,也是不得已。也許以後的日子再也難以想見,也許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有着很多的也許,可這也是我們必須經歷的,有經歷纔會有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