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低碳環保,從身邊做起

低碳環保,從身邊做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隨着社會不定程度的環境破壞力度,已經使地球傷痕累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環境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所以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低碳環保,從身邊做起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節約一滴水、一度電,少用一張紙、一個塑料袋,少砍一棵樹等等,這些都是節約資源的行爲。人人低碳生活,不是返璞而舊,而是要人人返璞創新,也是尊重自然,使人類與自然共生共榮。環保作文:隨着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享受着新科帶來的種種歡樂。驀然回首,身後已是無窮無盡的環境污染。小河不再清澈,天空也不再蔚藍。環保,已是迫在眉睫。我們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愛護我們的家園是每一個人共同的責任。也許你會說,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不能左右化工企業的污染排放,也沒能力去阻止那些尾氣排放超標的汽車上路……對於環保,我真的無能爲力。其實,當你真正的認識環保的重要性,你會發現環保就在身邊,我們可以通過身邊一些小事做起,將我們的環保熱情彙集,同樣會產生無窮的力量。

下面是一個魚和大海的的故事,有一天,大海退潮了,沙灘上躺滿了“擱淺”的魚,眼看就要乾死了。這時有一個小男孩在岸邊,把魚一條條撿起來,然後扔回大海。一個成年人走過來,不屑的說:“沙灘上有這麼多魚,就憑你,能救幾條,有誰在乎呢?”小男孩捧着魚,堅定地說:“這條在乎!”……環保,刻不容緩,需要我們從點點滴滴做起!個人的環保行動就似一盞燈,一盞燈亮了,給我們帶來了些許光明,如果大家都點亮手中的那盞燈,世界將一片光明。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注意環保:聽音樂把音響和電視聲音開小一點,減少噪音;洗衣服使用無磷洗衣粉,減少污染。交通出行方面少開私家車,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選擇環保型的汽油和柴油;儘量購買本地產品,少用一次性製品;不隨地扔垃圾,看到地上有廢紙,彎腰將其撿起;生活垃圾合理分類,集中廢舊電池,送進廢舊電池回收箱,不可回收的垃圾扔進垃圾箱。路遇綠色草坪,腳下留情繞道行走;保護野生動物,不貪圖美味,將其殘忍剝皮吃肉……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時刻謹記在心的。做到環保,僅僅這些是不行的,需要我們做的還有很多,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爲創造我們的美好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環保是愛護我們家園的必修課,也關係到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我們的生活健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就讓我們做一個孩子一樣的人,一起點亮手中的燈共同前行!

在學校裏,感受着校園綠色植物爲我們帶來的清新空氣,總覺得心情要好上好多。想一想,現在我們的生活已經向高質量,高檔次,高水平的方向發展了。但是,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我們的生存環境也在發生着變化。從前的青山綠水,如今已是高樓大廈。難得見到一片森林,卻失望的發現旁邊,是工廠高高的黑煙囪……看着一天天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束手無策。其實不然,你知道嗎?在我們生活中許多不爲人知的細節上,有很多容易疏忽的環保細節。平日裏,如果有喝過了的飲料瓶,最好不要隨手扔掉。我們可以把它們集中起來,到一定的時候,就可以把收集的飲料瓶賣掉。還能收穫一筆小小的零花錢。重要的是,如果把塑料瓶集中到一起處理的話,把塑料瓶送到再生工廠,經過粉碎、清洗、乾燥等過程就可以得到二次塑料原料,可以製造出其他的塑料用品。這樣,節約了不少的資源呢!除了最熟悉的塑料瓶,我們也要回收其他的生活垃圾。處理垃圾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垃圾的生產量每年每天都在增加,專門用於填埋的土地越來越難找到。垃圾中還有化學物質,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污染到地下水源和土地。對於垃圾,我們可以把他們利用起來,製成小工具,裝飾品:用廢布拼貼成手提袋,坐墊;書可以一直使用到不能繼續使用爲止,如果有用不上的舊書可以用於沒捐活動;把廢舊的電池收集起來,而且最好使用環保電池……如果你知道,回收一噸紙可以製造出八百公斤的再生紙,這相當於少砍了十七棵樹。易拉罐完全可以百分之百的再利用。科學家已經研究出了通過舊的塑料製品和碳粉結合的代金屬原料……如果每一個人在丟垃圾之前都可以想一想這些,無形中也減少了不少不必的浪費。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學會保護資源,尤其是——水。現在,全國每天有快一噸的污水直接排入水體,三十五個重點湖泊有十七個被污染,三分之一的水體不適於灌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城市水域嚴重污染,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城市水源不符合飲用水的標準百分之四十的水源不能飲用……我們要有節水的意識,時刻檢查自己家中的自來水管道是否完好,是否漏水。少使用清潔劑,減少水的污染。如果見到水管破裂應及時撥打啊搶修電話……我們的水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的珍惜。我們要關心大氣質量,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呼吸。空氣中的塵埃粒子在不斷的變多,各種廢氣,濃度越來越高……請愛護身邊的花草樹木,植樹造林,保護身邊的綠色植物我們的綠色守衛軍!

生活中的這些點滴都會是我們低碳生活的一部份,我們更要從身邊的每一個地方做起,低碳生活,每人出一份力,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