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有關五年級竹子作文彙編七篇

有關五年級竹子作文彙編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竹子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五年級竹子作文彙編七篇

五年級竹子作文 篇1

我,最喜歡的是秋天的夜晚,它是那麼涼爽,那麼幽靜。

秋天的夜晚是富足的。

帶著絲絲涼意,我們悄悄走進秋天的夜晚。樹上金黃色的樹葉被夜晚的涼風吹得沙沙作響;若你站在大草原的高出,靠著高出的一顆大樹,那一定很舒服,因為,你可以鳥瞰下方,聽著沙沙作響的樹葉聲,享受著那個豐富的秋夜。

秋天的夜晚也是熱鬧的。綠色的草叢裡,不知道躲著怎樣的生物,在慶祝中秋;綠色的草叢裡,不知道躲著怎樣的世界,在狂歡中秋;綠色的草叢裡,不知道躲著怎樣的靈魂,正在望著白色的、像大圓盤一樣的明月。

秋天的夜晚更是美輪美奐的。雪白又巨大的發光體——月亮,把秋夜的夜空照亮,把大地照亮;那深藍的夜空,閃閃發光的星星,不停地眨著它好奇的眼睛,聽著大地間一個又一個平凡而動人的故事。

一片片金黃色的樹葉成了裝飾光禿禿的樹枝的飾品,也成了秋夜的相框;草叢裡的未知世界有多少個,要不要也叫他們一起去欣賞秋夜?別小看那些醜陋的、乾巴巴的、土色的泥沙土地,它們也為秋夜增加了光彩;川流不息的汽車成了陸地上的星星,車燈在晚上永遠是那麼的亮著;電線杆成了五線譜,晚上,小鳥就是音符,站在五線譜上彈唱……

這就是秋天的夜晚,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秋天的夜晚,它是那麼寧靜舒爽;搖著我進入夢鄉……

五年級竹子作文 篇2

我對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有讚揚之情,但是,我更敬仰被譽為“歲寒三友“之一的竹子。

生活中很多植物都是經過我們細心的培養,才會生長得如此茁壯。我們會為它們每天澆水,讓它們變得滋潤;我們會讓它們在充足的陽光下生長,讓它們貪婪地吸收著營養。而竹子,哪怕是生活在一個十分惡劣的地方,它也能憑著自己堅毅頑強的精神生長下來。它從不畏懼寒風大雪,每當冬天到來,許多的樹木都掉光了葉子,失去了美麗,顯得一片蕭條。而竹子,卻仍然是那樣挺立著,翠綠如常。這並不僅僅是它的生命力強,還有它那可貴的精神。它從不被困難所屈服,而是去勇於面對困難,因為它擁有堅韌不屈的精神,所以,它征服了大自然帶給它的困難,給了我們一片綠色的景象。

春天,微風便慢慢地吹著,走在竹林裡,便會聽到它們發出的蕭蕭之聲,所有的煩惱,內心的壓抑,都會頓時一消而散。只留下一種清爽的感覺;夏天,它會隨著陣陣暖風,輕輕地搖晃,一種清脆的聲音會在耳裡迴盪;秋天,它讓我們欣賞著它的美麗,讚不絕口;冬天,它讓我們真正地感受到,它的頑強。

竹子的作用無與倫比。它可以編織成一頂美麗的帽子,還可以做成籮篩、簸箕和其它的物品。它的竹心可以用來泡茶喝。因為有了竹子,我們空氣才會如此清晰。

我由衷的讚美你——竹子。你用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人類,我讚美你無私奉獻的美德!

五年級竹子作文 篇3

不知是何時喜歡上了竹子,只覺得它那身傲骨是非凡的。

我家的窗外有一片竹林,竹子隨風搖擺,婀娜多姿。空氣中,夾雜著一股淡淡的、沁人心脾的竹香。望著這片竹林,我彷彿看到了九百多年前的蘇軾正一身素衣,飄然轉身,歸隱山林,與竹為伴,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桌案前他潑墨揮毫,宣紙上瞬間浮現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他坦然一笑,寧為平民,不助奸佞,挺如翠竹,無愧於天地。

我眼望著窗外的竹林,又彷彿看見清幽的小築間,墨香濃郁,鄭板橋啜一口清酒,成竹在胸,鋪開白紙,描畫出竹的葉,竹的枝,竹的氣節,彰顯著他那寧為垂釣者,不做昏庸官,既為官,便要有真真正正對得起蒼天的胸懷。他終身以竹為楷模,“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他終生又如竹子一般,剛正不阿!

竹當是最完美的,它不畏風雨,傲對霜雪。它虛心進取,默默奉獻,堪稱表率,是集天地間清氣潔氣於一身的靈物。

早在幾千年前,《詩經·衛風·淇奧》就反反覆覆讚美竹之青,竹之柔,竹之堅,竹之盛:“瞻彼淇奧,綠竹漪漪”,“瞻彼淇奧,綠竹青青”,“瞻彼淇奧,綠竹如簧”,以此來讚美君子威嚴、剛毅、心胸寬廣之美德。古今許多有道德修養的人,大多以竹喻己,情願遠離這物慾橫流的煙雨紅塵、喧囂人間,逍遙於深山僻壤。他們以竹為友,嚮往超凡脫俗、無拘無束的生活。所以,在愛竹人的心裡,任何的外在形式都已變得微不足道,聞到那陣陣竹香,便明瞭心中的所求。

竹的韻味若細細去品,有品不盡的絕世風骨,品不完的高尚情操。它身上最可寶貴的品質,乃是絕大部分現代人身上正在逐漸消逝的一股浩然正氣。對我們來說,這種品質是那麼珍貴,那麼不可欠缺。

我推開窗子,陽光在竹林間投下碎金的光影,風兒送來遠處悠揚婉轉的簫音,空氣中,飄散著悠悠竹香……

五年級竹子作文 篇4

我家屋後的山上有一片四季常青的竹林,林中種植著百餘根茂盛無比的竹子。

每天清早開啟窗戶,我都能看見這片竹林,凝視它挺拔的身軀,仰望它傲然的風骨。我幾乎每個月都會去拜訪它。它們有的十分粗壯,像插著寶劍的武士一般挺立在山上,守衛著竹林;有的宛如剛出浴的美人,穿著翠綠的衣裳,迎面送來陣陣清香。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竹子是再熟悉不過的,是極其平凡的。

但是,它帶來的作用卻不可忽視。可以說,竹子與中國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僅是這小小的竹竿就可以編織成竹藍、簸箕、掃帚、涼蓆、竹扁、竹椅這麼多日常工具和傢俱,可以製成笛子、葫蘆絲等樂器和精美的工藝品,還是建築材料和造紙的原料。竹筍的味道鮮美,助消化,防便祕,還能防癌和減肥,真是既營養豐富又功效多多。

竹子對人類的生活、生產所起到的作用真是多不勝數,但是,真正讓我敬佩的,是它的品格與精神。也許只需要一絲陽光,只需要一陣雨露,它就能發芽、生長。而它奉獻給人們的何止是一絲陽光,一陣雨露?那是千千萬萬的生命啊!從竹竿到竹葉,偉大的竹將它的一生獻給了人類,可它得到的又能有多少?它沒有一絲抱怨,只是一代又一代地勤勤懇懇為大眾服務。

這種默默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敬仰和學習嗎?中國之所以被稱為“竹文明的國度”,是因為我們具有悠久的竹子栽培史,通過千百年來和竹子的相處,我們的精神與血液已與竹的品格融為一體了。

試問,竹四季常青、不懼嚴寒的品格,不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屈、頑強拼搏的民族精神的.體現嗎?竹啊,你全身是寶,無私地為大眾奉獻;不懼嚴寒,在風雪中傲然生長。你所具有的無私奉獻的精神、頑強不屈的品格,難道不正是我們每個人所應當擁有的嗎?

五年級竹子作文 篇5

竹子,一種常見植物,外型美觀。一個一個的竹節,細細長長的竹葉,猶如一把劍,枝幹不是很粗,卻很有韌性,不易折斷。竹子四季常青,給人感到無窮的生命力。竹子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由於它那不畏風雪的精神,與鬆。梅並稱“歲寒三友”。

古今中外,數不清的人讚美竹子,詩人讚頌它的精神,畫家描繪它英姿,竹子的精神已家喻戶曉。然而,當我親眼目睹它那股“倔勁”時,我才徹底的被它那頑強的精神所折服。

上個星期天,我去拜山,那裡有一片竹林。我走進竹林,頓時,一陣風吹來,我聞到了一股淡淡的竹香,把我心中的烏雲都吹散了。翠竹也隨風漫舞,發出沙沙的聲音,似乎在歡迎著客人。我微笑著閉上眼睛,享受著這份寧靜。突然,沙沙的聲音打亂了我的思緒,我睜開眼睛。一群小孩正在用力拔著一根竹子,又拉又扯,可是竹子依然沒有被弄斷,那小孩索性與竹子玩起了拔河,弄了半天,竹子還是沒拔下來,那群小孩只好放棄,打鬧著跑開了。我不由的被竹子那堅韌不拔的精神折服。

當我離開是,我又看了一眼竹子,她又挺直了腰幹,在微風中笑著,像是守衛邊疆的戰士,守衛著這片土地。看到這。我想起了一首詩: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我愛竹子美觀的外型,更欽佩它那頑強的生命力與它那堅韌不拔的可貴精神!

五年級竹子作文 篇6

每次回到外婆家,我理所當然要去看看我最敬佩的竹子。

古往今來,它和鬆、梅被譽為“歲寒三友”,歷年競相為詩人所題詠,畫家所描繪,藝人所雕刻,遊人所向往。暑來寒往,迎風斗寒,經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充分顯示了竹子不畏艱難,不懼壓力的強大生命力。這是一種人們看見而確實存在的品格,

其中有一根竹子,它的身體已癱倒在地,可它與其他竹子一起發芽,更顯它頑強不屈的品格,就猶如一個殘疾人用它的一隻獨臂在舞臺上跳起了優美的舞姿。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孩,她從小就患有腦性麻痺症,醫生斷定她活不過六歲,可她活到了二十多歲,還考上了美國的加州大學,取得了博士學位。是什麼讓她有這麼大的成就?是她那種對生命的渴望,對生命的追求,是她有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不向命運屈服,克服種種困難,以無所畏懼的勇氣面對並戰勝艱難險阻。

一顆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著一個花季的燦爛;一隻醜陋的毛蟲,可能會蛻變成一隻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生就是一樁奇蹟。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一生像螻蟻一樣偷生,也不希望自己的一生過得渾渾噩噩,碌碌無為,那我們就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讓生命穿越時空,使生命成為永恆,讓自己的一生綻放出別樣的火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五年級竹子作文 篇7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是鄭板橋筆下的竹子;其實,古今中外讚美竹子的大有人在,竹子以它的正直、虛心、有節贏得了世人的喜愛,也讓我深受啟發。

還記得去年五一,我們全家一起去成都旅遊;那裡是竹子的海洋,遠望竹林,鬱鬱蔥蔥、重重疊疊。近看,有的修直挺拔、直衝雲霄,有的亭亭玉立、清瘦秀麗……這讓我這個從中原來的孩子大開眼界。爸爸看著痴迷的我,笑著說:“你喜歡這竹林嗎?”“當然喜歡!”我毫不猶豫地回答;爸爸追問道:“吸引你的是竹子的什麼呢?”我脫口而出:“直,筆直的竹子就像挺立的士兵。”爸爸笑眯眯地說:“是啊,竹子筆直的幹總是那麼挺立著。無論風吹雨打,風欺雪壓,它總是保持著直立的姿態。我們也應該像竹子一樣遇事不偏不倚,剛直不阿,用正直的品質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爸爸摸摸我的頭,接著說:“你也應該做一個像竹子這樣,正直有用的人,你再仔細觀察一下,竹子還有什麼特點?”

我帶著這個問題,邊欣賞這美麗的竹子,邊思考著;路過小橋,橋的扶手竟然是竹子做的。我仔細一瞧,那截開的竹子的心竟是空的。我急忙把新發現告訴了爸爸,爸爸高興地說:“你真善於觀察。竹子是空心的,這一特點被人們譽為‘虛心’。只有虛心的人才能不斷學習新事物,廣泛接納別人好的建議,才能更快更好地成長。”我趕忙插嘴道:“就像《孔子拜師》中的孔子和老子一樣,雖然他們都學識淵博,但依然能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讓自己成為了名留千古的了不起的大學問家。我也要虛心好學,天天向上。”“嗯。”爸爸滿意地點點頭。

“擦亮你的眼睛,再看看竹子還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我找了半天,沮喪地對爸爸說:“沒有新發現。”

爸爸安慰我說:“你來看,竹子是不是一節一節的,這叫‘有節’。”“有節?”我很疑惑。爸爸解釋道:“有節,就是有氣節。竹子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幾千年來,我們中國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經歷多少磨難,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的。一個人無論在怎樣惡劣的環境裡,都要有竹子這樣的氣節才好。”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個有氣節的人。

在這霞光輝映的竹林裡,爸爸的話銘刻在我的心中。竹葉在風中婆娑,好像在和我約定:一定要成為正直、虛心、有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