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小學作文教學方法初論的學科論文

關於小學作文教學方法初論的學科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摘要:學生作文的經驗和感覺,應該來源於文章,文章才是學生作文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一是提煉提綱,複述文章;二是進行適量的仿寫練習,樹立學生的信心;三是對症下藥,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的文章學習。“讀文章寫作文”充分體現了閱讀與寫作文抓共管的原則,採用這種方法,短時間內提高作文水平,應該不是神話。

關於小學作文教學方法初論的學科論文

關鍵詞:複述 仿寫 研究學習

盧梭:“我們真正的老師是經驗和感覺。”學生要獲得作文的經驗和感覺,靠老師的傳授,甚至靠文學大家的經驗之談是得不來的,學生作文的經驗和感覺,應該來源於文章,文章才是學生作文最好的老師。

怎樣引導學生從文章中學作文?怎樣更快地讓學生觸類旁通,怎樣更快更好地為學生搭起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橋樑?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 提煉提綱,複述文章

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經常採用“讀文章列提綱”的閱讀方法。特別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提煉文章的提綱,即劃出文章的關鍵字眼,達到壓縮、概括文章內容的目的。以《凡卡》的第八自然段為例,經過學生理解,討論,學生很快可以劃出關鍵字眼:“打”、“吃”、“睡”、“跪下”。然後要求學生根據提綱,複述文章內容:凡卡他為什麼被打?(三次……)——吃的是什麼?(簡直沒有……又是一點兒……)——睡得好嗎?(過道……只好搖……)——結果怎樣?(跪下……就要死了……)。這種方法可以迅速而全面地把握文章內容,還讓學生深切地觸控到文章內在的思維規律,使這些優秀的篇章以完整的框架存活在學生的心目中,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懂得文章是怎樣完整地、明白地表達著作者的思想與感情,懂得“內容來源於生活”,拉近寫作與生活的距離。對於作文中心不明確,寫作時東拉西扯的學生,強化這種練習,還可幫助他們克服盲目的隨意性,做到下筆之前能胸有成竹,言簡意賅。

2 仿寫練習,樹立學生的寫作信心

仿寫就是要求學生看了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並記住該篇文章,再根據原文的行文結構,儘量再現原文狀貌地寫下來。這種方法特別適合作文水平低下,平時少寫,不愛寫,寫文章時總有磕磕碰碰感覺的學生。本班的如斌就是這樣的學生,作文少有及格,30分的作文經常也就拿那麼十分左右。平時也不愛寫,一叫寫文章便抓頭搔耳,叫苦連天。筆者讓她自己選擇了較為短小而又感興趣的文章,讓她看了記好,再複寫下來,一次三兩篇,她卻直說感覺很輕鬆,體會到了寫文章的樂趣。確實,這樣的仿寫練習,學生就不必擔心“無米之炊”,只需體會原文,再感同身受地將這間接素材寫下來,使文章“如出我之手,如出我之口,如出我之心”。短時間下來,學生下筆時那種磕磕碰碰感覺很快會得到改變,並對寫作產生了興趣,樹立了信心。

3 在閱讀中訓練作文方法

瓦.阿.蘇霍姆林斯著《給老師的建議》(上)說到:“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一個老師就應該如同一個好醫生一樣,根據學生作文中不理想的現狀,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案,不斷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是有些技巧可講的,同是一件事情,同是一段思想情感,為什麼別人可以寫得真切感人,你就不可以?這裡面就涉及到一些作文手法的運用。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筆者不時會讓學生去“評作文”,然後根據這些評語分析並進行體會,看一看,想一想,對比一下,有與沒有,用與不用這些手法會有什麼不同。當然,如果發現某個學生在某一方面特別有欠缺的話,最好讓他在某一方面加大力度進行研究學習。我們班的李茜是一個愛寫日記的女同學,但筆者發現她的對話描寫相當羅嗦,每次總把這些生活中的對話全盤搬進文章,跟她說了幾次也沒多大改變。於是筆者讓她特別研究別人文章中的對話,看人家是怎樣圍繞中心目的生動而簡潔地進行採用。看多了,想多了,也就慢慢影響了自己的寫作,這一缺陷也就得到了改進。

在平時教學課文,或是課外閱讀時,細心的我們會發現一些平時作文中少用的藝術手法,例如託物寓意、欲揚先抑,側面烘托等等。老師是向學生講授這些技巧還是引導他們去摸索這些技巧?筆者認為應該是後者。古語“自得之學可以終身用之,記聞而有得者,衰則忘之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例如筆者在教學《豐碑》這篇課文時,看到文章的主角是軍需處長,然而大半文章都是極力描寫將軍,對軍需處長的描寫卻寥寥幾筆,但軍需處長的形象卻呼之欲出,這就是側面烘托的魅力,當時學生對這一手法頗為欣賞,筆者沒有再細講下去,而是組織同學去尋找類似的文章,再拿回班上共同交流、討論。這種手法也就深深地烙印在學生的腦海裡,進而在日後的作文中自然而然地加以運用。

學生作文水平欠缺的表現可能各不相同,除了以上所說缺乏一定的寫作手法外,還有的學生創新能力不夠,看問題角度不夠新穎,筆者們可以引導他們看《意林》、《格言》等等雜誌,這其中不乏一些角度巧妙,令人折案叫絕的文章。還有的學生因為過分追求語句的新奇而導致詞不達意,我們也可以要求學生背記一定量的好詞好句,心神領會的感覺,作文也就“突飛猛進”了。

實際上,為期一個學期,甚至短短一個月,筆者班部分學生就從以前不上18分的作文(30為滿分)上升到21分左右。期末考試,我們挑選各班的考場優秀作文進行交流時,6個平行班,我們班的優秀作文就以40%的絕對優勢突出。這些都是“讀文章學作文”教學法收到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