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月亮的作文1000字

關於月亮的作文1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4W 次
關於月亮的作文1000字

作文一:凝望星空,感悟月亮

深夜,寒月發出慘淡的光,漫步在夜間的小路上,頗有幾番寧靜又有幾份不安。

在這孤星寒月的夜晚,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條條阡陌縱橫的小路上。一層薄薄的渺霧飄浮在這小路上,小路旁的樹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似乎籠著輕紗的夢幻。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明照。

在我看來,月亮是靜謐的。那靜靜的月,彷彿是上天描繪的一幅畫卷。在這幅飄渺的畫卷中,它注融了“月亮之神”亞提米斯的清高,又蘊含了“太陽之神”阿波羅的剛毅。尤其是圍繞著它那殘月所散發出來的光輝,又恰到好處的把“光”與“影”融入到了一起。而那和諧的旋律,又宛若是貝多芬鋼琴上演奏著的名曲。此時,它活潑了。

活潑的月。月光幽幽地從那純潔的月亮裡柔和的灑在大地上,灑在地面上的影子有時凝重,有時輕快,有時安雅。由那月亮所散發出來的皎潔的銀紗,使人感到細膩而又柔軟。這時的月亮是活潑的,它調皮的把光輝撒向高貴的人類,任由它們頑皮的“騎”在人類的身上。而此時,月亮又是搖搖欲墜的,月光浸溼了田間的小路,摻伴著意想不到的恬靜。

恬靜的月亮莫非於靜謐的月亮,它有它獨特的性感與魅力。月亮本身是寂寞的,可是月亮這種寂寞飽含著一種可貴的生命,使得這樣的意境的存在讓人類深深感動:它有缺有圓,有升有落,但唯獨它安詳恬靜,常如清風飄逸。溫暖的晴夜,它舉世矚目,使我們總能感到她是清清的,淡淡的,默默地伴隨著我們。而陰冷的雨夜,它異常平淡,但是它總能使我們又感受到在這“撲嗒、撲嗒”的雨夜中,恬靜又烘托出一種情感。

情感之月。月亮本身沒有生命,是個又冷又硬的實體。可為什麼面對月亮,我們常常感到一絲溫暖和慰藉呢?那是因為,人類和月亮共存一個空間是一種幸福的緣分。月亮的安然與恬靜是本性,這令它毫無虛飾,也不做作。做人,也應該像月亮一樣,要敢於面對自己生命的內在,要敢於維護自己的本性,敢於為一種永恆的追求而犧牲世俗的虛飾,並且對所有的事都像月亮對待人一樣,融入自己的情感去面對,這才是真正的博大的情智的胸襟。

月亮這個靜謐而活潑、恬靜而又融入了情感的物體,給了我們無限的暇思和暢想。我國古代的文人騷客也不惜筆墨,對月抒懷,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千古絕唱。既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婉約,也有“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的豪放;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感慨,也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相思。

夜空因皎月而美麗,宇宙因明月而溫暖,在這充滿明亮的天空裡,讓月亮不再黑暗,讓月空皎潔永恆。凝望月空,點燃心燭,將這一刻最真摯的情感,最美好的詩情畫意流露在自己的心間!


作文二:心中的月亮

白日,悄然西沉;夜幕,徐徐開啟;江邊,晚風習習;素潔的月亮慢慢爬上來了。靜謐的月色,時常陪伴著我在江邊同行。這時候,我和月亮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默契,我走她也走,我停她駐足。遠離喧囂的鬧市,我在這江邊尋覓些許寧靜,盡情著享受大自然的恩惠。  
  
站在江邊遠眺,皎潔的月光照射下,樹和人的倒影,清晰地平躺在水中。可惜,卻被洗衣人攪得支離破碎。不忍看,我挪移目光停留在江面粼粼的波光中。忽然,想起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白石灘》)。這不就是描寫眼前的景象嗎?再回看,那洗衣服的婦人,已經不知了去向。惋惜之餘,信步進入岸邊密密的護堤林裡。“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景色,頃刻映入眼簾。明亮的月光,俏無聲息傾洩下來,卻被濃密的樹葉遮擋,最後如同被篩過一樣,撒落在林間草地上。眼前,分明滿地的碎銀!停住腳步,來幾個深深的呼吸,頓時神清氣爽。  

一個人佇立林中,感慨這歲月如梭似影,不知道是那裡的造物主讓四季匆匆輪迴。看這月圓月缺,也不知道印證了多少悲歡離合?春日的江南,杏花盛開,明月會輕輕托起紛紛揚揚的杏花,毫無顧忌的飛撒進窗前庭下,尋找那心儀的幽情。這時候,她們是自由的主人。而“夜月似秋霜”,卻現出寒月照涼亭,影孓又夢囈的場景,是秋夜的另一番悽苦,誰見到都會覺得透心寒。趕緊收斂自己的思緒,還是品味美好的月色吧!想那婦孺皆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意境多麼美好!還有李益的“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在文豪們的筆下,以秋霜和白雪,將月亮的皎潔,釋義的完美無暇。我,何不趁此月色,獨上江樓,遠看這月光映照江水,江水遠連雲天,大自然相互映襯的如此和諧!溶入其間,忘卻所有的煩惱,坦然。  
  
搖曳多姿的月亮,容易引起我的遐想。看彎彎的新月初上,隨著淡淡的清雲,發出一寸明光,感覺她斜斜地傍掛在屋簷下,如同白玉雕成的一彎鉤鐮,欲隱欲現,似乎蘊涵半點羞澀。夜籟人靜時,看如鉤的明月蒞臨江上,水中魚兒在追逐嬉戲。這時候,也就不知道是月亮驚動了魚兒,還是魚兒驚動月亮了。月亮像女子眉毛的時候,最為美麗。你看,它在水中的倒影,似乎很難分辨:哪是翠柳?哪是月眉?這時,我就權當在鏡子中看它。而滿月則是圓圓的,李白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盤”、“瑤臺鏡”狀寫月圓之形,十分貼切。蘇軾的“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中秋月》),也是用玉盤比喻月亮,描繪頗為形象具體。月魄更具魅力。我反覆咀嚼唐詩 “日輪駐霜戈,月魄懸雕弓”,才略知月亮剛毅如雕弓的含義。只是不知:月魄今夕安何在?幾時落吾紫屏前!  


作文三:太陽落山了,還有月亮

這是一個落葉的季節,我卻在層層疊疊的落葉中,見到氾濫的紫,盈溢的綠。原來,太陽落山了,還有月亮。
  
人生之路,山高水迢;紅塵十里,不知幾世幾劫。在這擾攘紛繁的世界,我只記得感慨綠葉的凋落,詛咒繚繞的迷霧,只記得為那一劃即逝的流星哀愁,卻忘了又一片嫩葉的出世,忘了迷霧中的美景,忘了流星劃出的絢麗與燦爛。在這裡,我是顧此失彼的。就如走進重重迷霧中,只為“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苦苦尋找出路,卻從未注意過腳下,留意過身邊。
  
唐傳奇中有這樣三個故事:《紙月》、《留月》和《取月》。一個人用紙剪了一個月亮,天暗的時候照照;一個人把月亮摘了下來,藏在懷裡,沒月亮的時候用來照明;還有一個人也同樣,把月亮放在了籃子裡,太陽一下山就取出來。
  
看到它,我無言以對。維特根斯坦說:“最奇妙的不是世界是怎樣,而是世界就是這樣”。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世界便已註定。可太多的時候,我們哀嘆命運的不公平,哀嘆人生之路的坎坷,甚至氣憤太陽為何總是在不恰當的時候落山,讓整個空間一片黑暗!而今,三則寓言故事才讓我們明白得徹徹底底:為自己創造一個月亮!為自己尋找一份亮堂!
  
迷霧中,我們暈頭轉向,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只為尋找那個出口。悲哀的人哪,為何不和古人一樣,給自己造一個月亮?一根火柴,一瓶螢火蟲,它們的光雖微弱,卻足以讓我們見到希望,見到迷霧中風景的美好。就如難過的時候,放下心事,回憶那些幸福的過往,就會發現原來一切一直都充溢著陽光。
  
沒有黃金屋,你還有健康,沒有顏如玉,你還有愛情;沒有幹鍾粟,你還有快樂……就像一位詩人說的:太陽落山了,你還有月亮!就像迷霧中,雖沒有豁然開朗的驚喜,卻還有氾濫的紫色的花,還有生機勃勃的枝條!
  
生命旅程,好似一段心理旅程。善於生活的人,會埋葬那份陰翳,不讓它滋生,不讓它蔓延;會給自己一個月兒一份亮堂,自此,又靠著這份希望,走在滿是美景的人生之路上!王安憶說過:“放過了自己,這段旅途會更加絢爛。”沒有完美又如何?沒有太陽又如何?我還有一路的精彩一路的感動,還有月亮的一寸光輝!
  
於是乎,每天的生活都開始不安分起來:樹葉雖落了,可是我見到了那已等不及的大地新生兒;努力過的雖然失敗了,可是那經驗和成功的天平上,左邊又向下沉了一些……
  
我沒有靚麗的外表,沒有出口成章的才華,亦沒有堅強的後盾,可自那日起,我的心中有了一份亮堂,一份豁然開朗。我在飛舞的落葉中歌唱,我在遍佈的迷霧裡尋找,我在寂靜的黑夜裡發光。
  
生命要有一種硬度,一種沒有太陽,我亦可用月光成就堅毅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