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鄉路散文隨筆

鄉路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這是一個載滿情緒和回憶的地方。

鄉路散文隨筆

有時候溫暖和熟悉感襲來,我甚至會一邊流著眼淚一邊回家。

離家越久,走在鄉路上就越感慨。你會感慨路邊的小樹怎麼高了這麼多,會感慨那個山頭什麼時候有了白色羊群,會感慨這裡怎麼修了岔路口,會感慨這條路怎麼變了那麼多。

【懸崖】

我回家的路是經過兩個懸崖的,懸崖下就是清澈靜默的灕江,有一米左右的圍牆做防護欄。

有一個地方沒有砌圍牆,因為那裡有幾塊龐大的石塊擋著,近處村子的人經過懸崖時都喜歡坐在石塊上吹風,我也是。我也曾無數次坐在懸崖邊上吹風,總感覺那裡是最涼快最美的地方。

我在上中學的時候還文藝地給高一點的那個懸崖創作了很多詩歌,寫在筆記本里,每天上學路過懸崖時都朗誦一下,雖然每次都會被身邊的堂姐嫌棄,但心裡還是很得意的'。

  【路邊的酸棗樹】

小時候,家裡沒有吃的東西,也沒錢買水果,就跟著哥哥去很多地方拾野果,其中我最愛的野果就是酸棗。

酸棗的味道很特別,酸酸的,酸中略帶一絲絲的甜,將黃色的果皮剝開,把白色的果肉含在嘴裡,那瞬間的酸意似乎能將舌尖給融化了。可是時間稍稍長了一些之後就會有絲絲甜味湧上來,給你酸到麻痺的口腔一點安慰。

那時候,吃酸棗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看著身邊小夥伴將酸棗扔進嘴裡後被那酸味酸得閉上眼睛面容扭曲的樣子哈哈大笑了。

酸棗的果肉跟裡面的核粘的很緊,一顆酸棗能在嘴裡含半個小時以上,所以一捧酸棗就是小時候的我一天的零食。

酸棗秋天熟,酸棗樹都很高,樹幹很滑,沒什麼橫生的枝條,所以每次想吃酸棗了就只能在樹底下打轉拾一些掉落在地卻沒破皮的棗子。或者,學著男孩子們撿來小石頭往樹上扔,試圖將酸棗給砸下來。

但到了深秋,只要踢一踢樹幹,就會有很多棗子嘩啦啦掉下來,砸在一同仰望著樹頂的小夥伴身上,砸起一片哀嚎和嬉笑。

 【墓地】

說到回家的路,不得不說到一片墓地。這片墓地是回家的必經之路,它就在馬路邊,很是明顯。

因為是農村,所以墓地沒有城市裡那麼講究。這裡的墳墓都是用石塊和泥土砌成,家境富裕一些的會有墓碑,碑上刻有碑文,窮苦一些的就只有一個土石堆。

這裡並不是雜草叢生荒無人煙,因為這片墓地恰好是放牛人和砍柴人喜歡來的地方。

我小時候特別害怕經過這裡,可是每到冬天,還是不得不跑到這裡掰燃火草,拾柴火,幫爺爺奶奶看牛。

那兩年,和一同來墓地附近放牛的老爺爺老奶奶們聊天,烤紅薯芋頭吃似乎成了我最深刻的記憶。那兩年一過,我上了學,那些曾經給我講過故事幫我趕過牛的老爺爺老奶奶們漸漸離開了人世,這片墓地又成了會令我恐慌的地方。

直到後來,甚是疼愛我的爺爺也躺在這片土地裡,我才不再害怕。因為我知道爺爺會保護我,守護我,所以每當我經過那片墓地,我都會輕輕地呢喃一聲,我回來了。

回家的路上總是滿是泥土味,青草味,很多煩惱,憂愁,似乎在一嗅到那樣簡單純粹的自然氣息之後就會通通消散。

那是隻要想起來就會溼了眼眶的地方……

因為那條路的盡頭,就是家。

以前回到家,一推開木質大門,爺爺燦爛的笑臉就會出現在眼前,話裡藏著驚喜,拖著長長的鄉音喊:你回來了呀……

後來,每次節假日一回到家,無奈地想起自己又沒帶鑰匙回家,可是在試探著推開大門的時候總會驚喜於這門是沒鎖上的。

奶奶總會在我們說要回家的那天將大門開啟,或是壓根就不會鎖門,將門虛掩著再去田地裡勞作。

老人家心裡既放不下田地,又放不下孫女,每次想,孫女們回家,到時候可不能連家門都進不去呀……

木質的大門,佝僂著腰背給孫女們留門的老人,這是最觸及我心底的畫面

回家的路,鄉路,在綠樹山間不斷蜿蜒而去的路,走過我的兒時,走過我的青春年少,以後也將走過我的白髮蒼蒼。

我可以忘記很多曾經有過的路,唯獨這條鄉路,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忘記。

因為我很感謝它,陪伴我這麼長時間,分享我那麼多心情,我很感謝它,將我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