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誰取走了這個社會的信任散文

誰取走了這個社會的信任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走到街上,看到乞討的老人,願意施捨的人越來越少了,走在天橋上,看到殘疾的人上天橋,願意幫忙扶一把的人也越來越少了,這個社會,冷眼的人越來越多,熱心的人越來越少,這個社會,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願意幫助他人的人越來越少。面對這個社會,不禁責問:誰取走了這個社會的信任?

誰取走了這個社會的信任散文

昨天坐公交車的時候,由於提前下班,公交車上的人並不是太多,選了一個清靜的位置坐下和好友聊起了天。過了不長時間,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坐在了好友臨座先生的旁邊,剛坐穩就對好友身邊的先生說:“你給我十元錢行嗎”?我以為他們認識,就依然和好友討論著剛才的話題。誰知那位先生一句話把我想說的話完全打斷,他反問:“我憑什麼要給你十元錢”?那年輕人很彆扭的回到:“因為我餓了,身上沒錢”。那先生很不客氣的回到:“我也沒錢”。年輕人不再說話,只是坐在那裡忐忑不安,時而扶扶鼻樑上架的眼鏡,時而拿出一部破的手機像是看時間,黝黑的臉龐上一雙不大的眼睛寫滿誠實。我正觀察他,他把目光掃向我這邊,四目相對,他趕緊把眼神移開,用手用力的捏著自己的衣角。我看看包中的錢,僅僅只有三元,和他要求的`數字相差甚遠,我把希望放在了朋友身上。用手機以寫簡訊的方式打了幾個字“你有十塊錢嗎”?朋友那邊搖搖頭回到:“沒有,零錢僅剩下五元了,你不會是想把錢給他吧”?我又用手機寫到:“看著他不像騙錢的人”。朋友回到:“你太天真了,對這個社會了解的實在是太少了”。我看著那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坐在那裡一副失落的樣子和無助的眼神,和傳說中的騙子根本一點不像。如果真是騙子,為什麼僅僅只是要十元錢?朋友給我講了好友一次外出給她人錢的遭遇後輕聲說到:“現在騙子的手段越來越高明了,不定什麼時候你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正說著,下一站到了,年輕人起身下了車。我正好座位臨座車窗,我透過車窗看著他下車後一連串動作,依然是向路邊的行人討錢,直到車走遠了,才把視線從窗外收了回來。和好友臨座的中年人也許聽了我和好友之間的對話,問好友:“你們也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好友點點頭。他又問:“有工作嗎”?好友依然點點頭。男的笑笑:“是啊!同樣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你們可以找到工作,為什麼他一個四肢健全的男孩卻不能去憑自己的努力掙錢”?我本想反駁他:“你怎麼知道他一定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但想想罷了,爭這個沒有意義,我不是同樣沒有伸出援助之手嗎?也許那中年人是對的,那個男孩四肢健全,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勞動掙錢養活自己,為什麼要來向他人卑微的乞討十塊錢?本來心情還不錯,就因為這一事件,使得自己的心情瞬間低落許多,頭趴在車窗上,就那樣佯裝睡去了。

如果說這個男孩是一個例外,那麼面對在各個站牌邊乞討的老人,在街邊賣藝的殘疾人,我們又該作出如何的反映?每次路過街邊乞討的老人旁,看到的破杯子中都是一角錢居多,如果說到施捨有大德,試問:一角錢能幫的到他們什麼?連一個饅頭的錢都不夠,請問這叫什麼好生之德?一個人說曾經做了這麼一個實驗:“如果把一百元錢換開,都是五角錢,走到街上,見一個討錢的給一個,不出半小時,一百塊換成的五角一個不剩。其中,裡面百分之七十不是真正的乞討者,他們屬於一種職業”。看了這個調查,我沉思了很長時間,這個社會,什麼時候變的如此悲哀?人健全,行而養其身不比低頭向他人討錢要好的多,為什麼偏偏選擇拿自己的尊嚴換取那區區的幾角、幾塊錢?也許,人心靈的麻木多半是和這些人是分不開的,如果雷鋒還在的話,估計以他的性格,家中能吃起的只有是稀飯了。

這個社會,我很想告訴那些以乞討為職業的人,能不能高抬貴手,給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一條生路!還人們一顆信任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