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推薦】孩子的三年級作文錦集8篇

【推薦】孩子的三年級作文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孩子的三年級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孩子的三年級作文錦集8篇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1

我未來的孩子如果是女孩,我就要給它取名叫“雨婷靜”呢?因為這不僅好聽,還有著大大的寓意。

我不希望她姓田,因為那很難聽,所以給她姓“雨”,因為雨是十分清純的,總會讓人的心靈得到安慰,希望她在十分焦躁的時候也能靜下心來;她的名字叫“婷靜”,我是為了她以後能十分淑女,亭亭玉立還長得十分漂亮,身材也好,進而希望她是一個十分文靜的女孩子,再就是希望她博覽群書,成績也好,因為“靜”嘛,都是指文靜,而且學習好的人。

而我未來的孩子如果是男孩,我就要給他取諸運葉。“諸”是因為古代的諸葛亮很聰明,希望我的孩子跟諸葛亮同姓,也能聰明,成績好,而“葉”是希望他在生活裡無憂無慮,快樂地生活著,而“運”是運動的運,希望他身體好,是一名運動健將。

若是女兒,我希望她在社會上是一名十分有才華的人,長得也好看,當一位成功人士;若是兒子,我希望他成為一名厲害的奧運會運動員,不但身體好,腦袋也聰明。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2

在講課前,我們先來分享兩位媽媽的喜報:

濟南-翔媽:孩子在學校春燕杯作文大賽獲得一等獎。

北京-依依媽媽:彙報一下,週末帶女兒親子的作文,得到優+3星,還在班上讀了好句子。呵呵,我之前要求孩子天天寫一篇日記,但是效果不好,後來跟著老師學,我發現自己放手太早,要求太高。

特別要說明的是:北京-依依媽,入群聽課可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觀念轉得很快。觀念轉得快,行動就快。還是那句話“知行合一”,知而不行,等於不知。知行合一的“知”,是要真明白、真相信。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腦子裡明白。腦子裡明白了,但沒有轉化為行動,最多是個知識,而非知“道”。

群裡有媽媽常問:怎麼辦?怎麼辦?回答是:先“親”起來,先行起來,先做起來。如果不做起來,不行起來,不“親”起來,一堆問題在腦子裡打轉轉,還是於事無補。當下我們的教育光講“知”,不講“行”,這是有害的。我們在《作文,多大點事兒—基礎篇》裡講過,媽媽進步一小步,就是孩子成長的一大步,希望更多的媽媽,像依依媽一樣,真正轉變思想,行動起來。

下面,我們就進入到正文,先來晒一下孩子的作文,也是一個喜報:

媽媽感言:我是21群江蘇—小小QQ糖。這篇《我的媽媽》是孩子送給我的“三八”節禮物,正好小記者網站有徵文活動,於是就投稿,沒想到就上報了。能結識非常老師和群裡的這些媽媽們,是我的慶幸,我從中受益匪淺,孩子也從中受益。非常老師的書,則是孩子最愛看的作文書,謝謝非常老師無私的付出,看著孩子一點一點的進步,心中無比高興!

我們再來看一下,孩子的原文:

伴隨著三月的到來,三八婦女節也隨之即將來臨,這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年我送媽媽什麼小禮物呢。對了,就要媽媽您看看,我筆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媽媽不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

媽媽是我的“健康小衛士”。每當我的身體出現一點小狀況,媽媽總會第一時間為我採取措施,結合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把病毒扼殺在搖籃裡。有時病毒來勢洶洶,我身體的安全防護大軍全軍覆滅,媽媽這時就只能求救醫生這一“防毒大師”了,送我去醫院接受醫生的治療。看到我健健康康的,媽媽就喜笑顏開。

媽媽又是我的“唐玄奘”。每天上學前,媽媽總會問:“今天有什麼東西要帶嗎?”每天臨睡前,媽媽總會不厭其煩地問:“該做的作業都做了嗎?該準備的學習用具準備好了嗎?”……考試前,媽媽又要嘮叨了,“記得寫名字、看清題意,不要急於答題,做完要檢查”……媽媽的嘮叨像唐僧唸經,但正因為媽媽的嘮叨,我才能一次次高質量地完成老師留的作業,一次次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一切都離不開我的“唐玄奘”。

媽媽還是一個“大偵探”。電腦遊戲的魅力是無窮大的,可我的眼睛又不爭氣,媽媽嚴格控制我的上網時間。有時,我總想趁媽媽不在家,多玩一會兒。一次,做完作業以後,我就上網玩遊戲,在媽媽回來之前,我就把能看見的蛛絲馬跡都毀滅了,可是媽媽還是知道了。原來媽媽在瀏覽歷史中發現了。第二次,我吸取上次教訓,把瀏覽歷史上的記錄都刪除了,我暗暗地想:“嘿嘿,看媽媽這次怎麼發現。”可是我的如意算盤又打錯了,還是被媽媽察覺了,媽媽說:“我摸了摸電腦,發現電腦是熱的喲,還有從你的神情,說話言語中,我就能得知。”哎,誰叫我做賊心虛呢,還是逃不過媽媽的“火眼金晴”。

這就是我的“健康小衛士”,我的“唐玄奘”,我的“大偵探”,我那可愛可親的媽媽。

這是一個三年級孩子寫的作文。初步統計一下,大約七百五十個字。從媽媽的感言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媽媽是21群的。想必聽課有半年之久了,孩子能有這樣的進步,離不開媽媽的堅持。昨天有新進群的媽媽在問:親子作文,輔導孩子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性啊?想必這位媽媽的感言與孩子的進步,能回答親子作文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性的問題。

剛才,我們還收到一位爸爸的感言:

廣州-晴爸:喔,我家妹子也是全班上評讀,謝謝非常老師。大半年前買的書,實操只是給孩子講解了前面的對稱,已收到好的效果,昨天加的.群,今後會抓緊些。

還有一位媽媽的感言:

山東-悅悅媽:這個群“不好”,剛加入時是“好好學習,天天上當”,現在成了“好好學習,天天上癮”,每天不看,像少了點啥。

實在的講,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孩子是不是懶,要擔心的是在這裡學習的媽媽、爸爸懶。

下面,我們來具體講評一下全文。

第一,本文的第一個大特點就是:帶帽、穿衣、套鞋。什麼叫帽?帽有什麼作用?帽子——說白了,就是一個段落的主題。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同理,一個段落也只能有一個主題。什麼叫主題?說白了,就是您想表達的東西,就是您最想告訴別人的東西。帽子是主題,帽子也是提綱。

我們在《作文,多大點事兒-基礎篇》中,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人出門約會,最先收拾打扮的是什麼?是頭。所以這個頭也好,這個帽子也好,是第一位的,是起領導作用的。帽子定好了,主題明確了,再用衣服來配,衣服配好了,再配上一雙合適的鞋。“帽衣鞋”是一個整體,而帽子是標準、是起點。要想保證作文不散不亂,帽子不能少。( )

在我們的書裡,每一篇講評文的後面,都有一個思維導圖。這個思維導圖就是帽子的圖形化。所以我們再確認一下,帽子是主題,也是提綱,也是思維導圖。這三樣東西是一體的,只是表現的形式不一樣罷了。我們常講“段落沒有帽,送您當被告”。這句話似乎讓人有些不理解。如果我們講“寫作要有提綱”這句話,似乎有些人就理解了;我們再講“寫作要有思路”,這句話恐怕反對的人不多。其實“帽子”就是提綱的具體表現,是思路的具體表現。

我們在《基礎篇》中講道,對稱有四個表現:對稱詞、對稱句、對稱塊、對稱段。什麼叫對稱?對稱就是角度,就是從不同的方面來寫一個東西。在本文中小作者重點是以三個對稱段的形式來寫媽媽的。這三個對稱段就有了三個對稱的帽子:“健康小衛士”、“唐玄奘”、“大偵探”。用三個對稱段來寫媽媽,帽子也好,對稱也好,這是本文的第一個大特點。

第二個特點,就是本文中運用了“移花接木、張冠李‘代’”的技法。媽媽不是媽媽了,媽媽變成了“小衛士”,變成了“唐玄奘”,變成了“大偵探”。這個技法我們在《提高篇》第七章有系統的介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移花接木的“花”與”木”,總要有一定的相關性,才能有“移”的可能;張冠李戴,姓張的與姓李的,如果不認識,就把帽子戴來戴去,那是要吃官司的。就好比這兩天深圳發生的一起撞車案,真正的肇事者跑了,讓一個不相干的人來戴這個帽子,網路流行語,叫頂包——這會讓明白的人貽笑大方的。

我們回到正文上來。總體上講,借代要有相關性。從本文中媽媽是:衛士媽媽、唐僧媽媽、偵探女菠蘿(波羅)。這些都是與媽媽的性格行為有相關性的。這是本文的第二個特點,小作者的這一個寫作特點,讓本文增加了許多的趣味。

當然,第三個特點,不太容易為大家所發現,那就是前後文的呼應。在原文中小作者寫到了媽媽的樣貌,分別寫道: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這是一個總體上、形象上的描寫。那麼我們後面看到的對稱段中,媽媽像“偵探”一樣的火眼金睛,還有媽媽像“唐僧”一樣的“噼哩啪啦”,都在有意無意地呼應了這個形象。前後文的呼應,讓全文的總體線路、思路保持了一貫性。這就體現了作文的不散不亂、不拉不扯、不離不碎。所以我們要講:不誇不行!總的來說,孩子確實寫得很好。

我們的點評提升,並不是否認孩子的成就。點評提升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看到,技法運用的背後所展現出來的變化。

先來看第一段:

伴隨著三月的到來,三八婦女節也隨之即將來臨,這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年我送媽媽什麼小禮物呢。對了,就要媽媽您看看,我筆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剛才也看到了,孩子在刊物上的作文,編輯把這一段刪除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一段寫的是作文的背景、目的,這與我的“媽媽”這個主題的關聯度並不是很高,所以,刪去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小作者好不容易寫出百把十個字,痛下殺手於心不忍。我們可以簡單處理一下,把這一段當成是一個題記來處理:

三八節來臨之際,用我筆下的您,表達我心中的您,算是我在媽媽節日時,送給您的小禮物——題記。

我們來看第一個自然段,媽媽的樣貌:

媽媽不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

我們可以本著為主題服務,有詳有略的原則來調整:

媽媽個子不高,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永遠透著精幹利落。媽媽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好像風吹草動、蛛絲螞跡,都逃不過她的雙眼。她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響個不停。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

在點評文中,我們刪掉了一些與後面的呼應無關的樣貌,這樣也是為了把作文的一條線路表達得更清楚。所以,我們就把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去掉,這是要補充的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在點評文中,增加了一句話:她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響個不停。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一是為了體現,有詳有略,突出媽媽的語言,二也是一個借代的技法。

我們在《提高篇》中介紹過,借代的技法,最常用的是“先喻後借”。我們再把這個“喻”借過來,用來代替媽媽的講話。所以就有了: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群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在本文中“那個放鞭炮的”並不是確切的指放鞭炮,而是借過來指媽媽講話“噼哩啪啦”。這樣一喻一借,一借一代,就有了趣味。

今天上午我們就講到這裡,下午再講,謝謝大家!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3

時間過得真快,來深圳已經差不多有10年了,如今孩子也已經上了小學三年級了。10年,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但也讓我更珍惜現在的生活,生活可以算是安定下來了,兩個孩子也順利地上了小學。閒來之際,孩子會圍在身邊問:媽媽,媽媽你給我們講講你的家鄉吧。這幾年,忙於生活的奔波,好久沒回家鄉了,但提起家鄉,腦海裡就會出現一幅畫面:村莊很美,很少的樓房,四周是一座座若隱若現的山。還有放眼一望,滿山的綠。一條條蜿蜒的小路,樹在小路的兩旁,我走在那條兩邊有樹的路中央。看旁邊的花花草草,戴著帽子遮擋陽光。碧藍的天、清澈的小河流水,到處綠樹成蔭、野花遍地,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幸福。聽我說完,孩子要我一定要帶他到家鄉去看看,他們嚮往自然,渴望親近自然。

孩子們熱愛自然,可為什麼我們生活的地方孩子們卻少了“自然”的蹤影呢?孩子們有美好的願望,我們應該努力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世界。於是,我有一個美麗的夢想,一個美麗的生態夢想。我和兒子約定,我們要一起創設這個城市中的一片綠。生活中,我們積極參加社群裡的植樹活動,還在自家的陽臺發起“養一盆花,認養一棵小樹苗”活動,愛惜每一片綠地和少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飯盒,一次性筷子,讓我們遠離白色汙染”的倡議。拿起便袋,菜籃子……

一個家庭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大家行動起來,一起去節約用水,低碳生活,多多植樹,我相信深圳也會是一個小時候的“家鄉”。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4

星期六,那天的陽光明媚,天空一碧如洗。孫小聖和小熊高高興興地來到了舉世聞名的故宮遊玩。

走著走著孫小聖突然發現了一塊在護城河裡聳立著一塊光溜溜的石頭,便嗖的一下跳了上去。做了個金雞獨立的動作,嘴裡大聲嚷道:“小熊你看我多威風。”小熊看了卻驚訝地說:“快下來,這河很深的,如果掉下去可不威風了!”孫小聖一聽覺得有道理便跳了下來。

一路上孫小聖蹦蹦跳跳,小熊慢慢吞吞。走到了一座涼亭旁孫小聖想:既然我來到這故宮就應該在這裡留個紀念。說著便兩腿一夾跐溜一下躥上了柱子,尾巴一卷從兜裡拿出一根毛筆寫下了:“孫小聖到此一遊”七個大字。站在一旁的小熊看到後焦急萬分,雙手擺動想制止小猴這種行為,口中還大聲嚷到:“孫小聖你不能這樣做,你這樣的行為是破壞文物的。”但孫小聖不聽小熊的勸告。寫完後孫小聖把筆一扔就去划船了。小熊把孫小聖拉到一片草地上,耐心地向孫小聖講道理。孫小聖聽後無比悔恨自己的“傑作”,向小熊承認了錯誤,便和小熊一起去涼亭把剛才寫的字用溼巾擦的一乾二淨,然後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這時,太陽公公不停地向他們點頭微笑,空中飛行的小鳥也嘰嘰喳喳地誇獎孫小聖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5

我叫肖遙,我是一個活潑機靈的女孩,今年9歲了。我在東風西路小學的3年【4】班讀書,是班裡的英語科代表。我有一頭烏黑光亮的頭髮,上面扎著兩個可愛的羊角辮,一張瓜子臉上有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眼睛下面是一個小鼻子和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不過,最特別的還是我那雙大大的招風耳。

我的優點有很多,比如:懂禮貌、尊敬長輩、誠實、有愛心……但最讓我引以為豪的優點就是十分樂於助人。不信,你就聽我慢慢地說吧。記得有一次,我去三樓辦公室幫貝子晴檢查英語試卷的簽名情況,走到半路時,我看見一個一年級的男孩在欺負一個瘦小的一年級女孩,那個女孩已經哇哇大哭了,可那個男孩仿如兩耳不聞,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我連忙跑過去護住那個女孩。那個男孩見我來了,以為自己闖大禍了,於是便灰溜溜地 “夾著尾巴跑走了”。我心想,就暫時放過這男孩吧,於是就跑到那個女孩身邊關切地問到:“你沒事吧?”那女孩破涕為笑地說:“謝謝大姐姐,我沒事。”“你沒事就好,再見,小妹妹。”說完,我就去辦公室去了。

雖然我樂於助人,但我有一個壞毛病——粗心大意。有一次,我匆匆忙忙地把作業做完後,就開開心心地跑去玩了。晚上媽媽檢查完了後把作業本拿給我看,我一看,唉呀!居然錯了7道題!從那時起,我就下定決心要改掉這個壞毛病。

我就是這樣一個樂於助人、粗心大意的女孩,聽了我的介紹,你願意和我交朋友嗎?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6

我長著一雙大大的眼睛和一個高高的鼻子,鼻子下面有一張大大的嘴巴。我已經9歲了,我有一個多彩的校園,那裡老師同學……

我最喜歡打羽毛球。每當媽媽一回到家,我就纏著媽媽帶我去體育館打球。一到球場,我的手和腳就靈活得不得了,沒有一個球能逃出我的手掌心。我也非常喜愛閱讀,一有空就進入了書海,一下子就忘了自己是誰。

我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做事拖拉。有一次,我脫掉衣服拉大便,在廁所裡足足呆了半小時,結果就感冒了。我還愛打架,常常是鼻青臉腫地回到家。

我最討厭去釣魚(我爸爸最喜歡的活動)。每次爸爸帶我去釣魚,結果呢,連一條魚都沒釣到,反而鞋子上沾了許多泥巴。

告訴你吧,我嘴巴說出來的話都很有趣,你願不願和我做朋友啊?

(指導老師:邱春華)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7

幾年前,上海的王駟通同學遇到了一件苦惱事。他穿的風衣上有一根帶繩,繩的兩頭從風衣中露出來,可以把衣服紮緊,但有時不小心會把繩從一頭拉出來,要將繩沿細窄的繩洞穿回去可就要費九牛二虎之力了。所以一拉出來他都找媽媽,媽媽就用一根別針連在繩頭上,一點一點兒地牽出來。

一天,繩子又被拉出來了,可媽媽一直也沒回來,也沒找到別針,怎麼辦呢?當他從冰箱中取出一根雪糕吃時,突然靈機一動,先把這根繩弄溼了放到冰箱裡,把它凍成馬蹄形再穿。就這樣,凍硬的冰繩輕易地穿過了風衣上的穿繩洞!

科學有多遠?王駟通同學通過改變繩的物性,解決了生活中的小難題!其實,科學就在身邊,會時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呢。

科學對於生活和工作這麼重要,那怎麼讓孩子對科學感興趣,讓孩子愛上科學呢?

一、動手做做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偉偉六歲左右的時候,《神奇的實驗》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這本書對我們來說真是物超所值!百看不厭、百翻已爛。和爸爸一起製作發光燈泡的電路,孩子明白了什麼是電流,原來電線通上電,裡面的電是一直跑著的啊。看了摩擦起電後,把小時候玩的氣球翻出來,吹大,在媽媽的頭髮上摩擦來摩擦去,排隊登上高高的天花板。導體和絕緣體:原來純淨水是不導電的絕緣體,逐漸加點兒鹽,它就變成導體啦,自己試試才知道。

神奇的實驗,小傢伙越做越有興趣,在我們家裡,隔三差五就會有一個凌亂的“實驗室”出現。說真的,這凌亂的高興啊,還真不怕把家弄亂,沒興趣給你弄亂才可怕喃!

二、多讀書開拓知識面,帶著孩子找尋科學的足跡

偉偉從小不是個愛問為什麼的孩子,但隨著喜愛讀書程度的日漸增加,看過的書,去過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不但愛提出一些問題,更可喜的是還能給別人解決一些問題。週末在未名園廣場放風箏時,有小朋友在問:“風箏線在空中為什麼是斜的而不是直的呢?”偉偉說:“那是因為空中有風的原因,線受到阻力,所以就被吹彎了。”

當我們在野外需要涉水又不太會游泳怎麼辦?《生活的物理》會教給我們:褲子干時是不防水的,但將褲子沾溼就防水了!然後分別紮緊兩個褲腿,褲腰朝下迅速扣入水中,抓緊褲腰口,游泳圈就做成了,能在緊急時刻把你安全地送到岸上。這麼神奇,為什麼呢?這是水的神奇的表面張力在起作用。

為什麼小朋友發燒時用酒精擦腋下能退燒呢?這也有它的科學道理。這是因為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體表大量熱量,所以起到了幫助降溫的作用。

為什麼我們的肚子餓了會咕咕叫呢?這是因為之前吃進的食物消化完,胃裡雖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裡的液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嚕咕嚕的聲音,所以下次不要再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尷尬啊!

科學有多遠?科學就在身邊,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會用到科學知識!你如果瞭解它,它就會乖乖聽你的話。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探索科學世界的勇氣,練就探究科學奧祕的本領才行。未解的科學謎團千千萬,向前走,更多精彩等待你去發現。

孩子的三年級作文 篇8

颳了一夜的北風,下了一夜的大雪,早晨推開門一看,院子裡鋪了厚厚的雪,足有一尺深。幽夢開心極了,這回,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了。想到這裡,她快步向學校走去。不大功夫就來到了學校,孩子們不怕冷,正在拿著勞動工具在掃雪呢。幽夢老師很心疼孩子,也拿起鐵鍬,加入到行列之中。

孩子們很快樂,雖然小臉被凍得通紅,但依然帶著笑。那咯咯咯的笑聲,迴盪在美麗的校園。“夢老師,我們堆個大雪人好嗎?”甜美的聲音傳進幽夢的耳朵,她一看,是她班中的小紅在請求。其他的孩子們也投來渴望的目光,她愉快答應,孩子們歡呼起來。他們先滾了一個大大的雪球當雪人的身子,然後,又滾了小點兒的雪球當雪人的頭。用什麼做眼睛呢?調皮的小剛拿來兩個圓圓的煤塊,使勁往雪球中一按,荷,雪人睜開了大大的眼睛,好神氣啊!離學校最近的曉茵拿來了一根胡蘿蔔,插在眼睛下,成了高高的鼻子。天氣這麼冷,雪人還需要一頂帽子啊。班長跑向教室,拿來澆花用的紅色塑料桶,罩在雪人的頭上,不大功夫,一個漂亮的雪人誕生了。

望著可愛的雪孩子,同學們開心地笑了。他們圍著雪孩子,又唱又跳,愉快地玩耍。突然,上課鈴聲響起,孩子們戀戀不捨地走向教室。幽夢老師走向講臺,該講11課《我多想去看看》,可今天她改變主意了,還是先講19課《雪孩子》吧。在雪後講這一課應該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因此,她開始講起這一課。當她問:“下了一夜的大雪,兔媽媽給小兔堆了個可愛的雪孩子,小兔心情怎麼樣?”孩子們答到:“小兔可開心了,和雪孩子一起玩耍,又唱又跳。”學生們也把雪孩子當成了可愛的孩子,談起雪孩子時眼睛裡帶著笑。幽夢老師又讓孩子們討論:“雪孩子是個什麼樣的人?你喜歡他嗎?為什麼?”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誇雪孩子勇敢,有的誇雪孩子助人為樂,有的誇雪孩子聰明。這時,雪孩子已經深入到學生的心中,他的捨己救人的品質,也深深打動了孩子們的心。“就是這樣一個雪孩子,卻為了救小兔而化成了水,小白兔心裡會怎麼樣?媽媽會怎麼勸小白兔?”有的孩子學兔媽媽的口氣說:“孩子,別難過,你看,雪孩子升上了天空,。變成了一朵白雲,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他在天空望著你呢!”後來,幽夢老師讓學生討論:“雪孩子還會不會回來?”孩子們有的答不能回來,因為他已經變成了白雲;有的答雪孩子還會回來的,卻說不出理由。在幽夢的啟發下,終於有位小朋友說出了答案:“夢老師,雪孩子還會回來的。那朵白雲還會變成雪花落下來,小兔和媽媽就可以再堆個雪人了。”幽夢翹起大拇指,還有個孩子說:“夢老師,我們可以把剛堆的雪人送給小白兔,他一定會很開心的!”孩子們的想象力可真夠豐富的,竟想到了送小白兔一個雪人。這時下課鈴聲敲響,孩子們走出了教室,再次來到雪孩子身旁,快樂地玩耍。

下雪天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課間,他們在校園裡愉快地玩耍。下午放學後,等孩子們離開後,校園就變得安靜起來,只有幾個雪孩子還站在校園之中。夜幕降臨,一輪明月升到天空,皎潔的月光灑在雪孩子的身上。夜更深了,校園裡靜悄悄的。這時,奇蹟發生了。一個雪孩子突然說起話來:“夥伴們,快看,月亮升起來了,我們何不在月光下玩耍?”“好啊好啊,朋友們,讓我們開開心心地唱歌跳舞吧!”幾個雪孩子聚在了一起,他們高興地邊唱邊跳:“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跳呀跳呀一二一……”唱啊跳啊,歌聲迴盪在美麗的校園。玩啊鬧啊,不一會兒,玩累了。一個雪孩子提議:“離天亮還有一段時間,我們何不到一年級教室去瞧一瞧?在那裡做個遊戲!”他們歡呼著推開了教室的門,嘴裡嘖嘖稱讚:“好整潔的教室!”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桌椅。教室後面的黑板上寫了九個大字“我快樂,我健康,我成長!”左邊是“快樂大風車”,用彩色紙摺疊而成,上面還貼著小學生的照片呢!右邊是“小蜜蜂學習樂園”。用彩色紙剪貼了兩隻可愛的小蜜蜂,花朵是一個個漢字,真漂亮啊!“快來看啊!教室門門口還掛著夢老師的照片呢!她今天給同學們講了一篇課文《雪孩子》,你們猜,是我們嗎?”一個雪人大聲叫起來!雪孩子聚到門口,也看到了夢老師的照片。“課文中的雪孩子為了救小白兔而化成了水,小白兔沒有夥伴了,多難過啊!我們去陪小白兔玩耍吧!”“好啊好啊,我們一起去。可怎麼去呢?那是課文啊!”一個雪人為難得說。“這還不好辦嗎,誰會讀這篇課文,大聲朗讀,我們就會走進課文中,去找小白兔了!”一年級小朋友堆的那個雪人說:“我會,今天中午夢老師領著同學們朗讀了,我站在教室外學會了,現在,就坐在教室裡,認真聽我朗讀,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吧!”說完,他大聲朗讀起來,這時,講臺上那本語文書輕輕開啟,變成了一扇門,很大很大的門。雪孩子紛紛跳進門內,走向了大森林。

走著走著,他們看到了一朵漂亮的蘑菇房。這就是小兔子的家,他們輕輕敲了敲門,小兔子問了聲:“誰啊,請進!”小兔子打開了門,驚呆了,站在他面前的是幾個漂亮的雪孩子,其中一個很像很像救自己的雪孩子,難道他真的回來了嗎?小兔子緊緊握住雪孩子的手:“雪孩子,是你嗎?你不是化成水了嗎?”頭戴紅帽子的雪孩子大聲說:“是我,是我,我回來了,還帶來了許多小夥伴呢!我們陪你玩耍,你再也不孤單了!”就這樣,雪孩子留在了課文中,一直陪伴著那隻可愛的小兔子。他們在森林裡的草地上愉快地玩耍,不信,你聽,雪孩子在咯咯咯地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