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推薦】孩子三年級作文八篇

【推薦】孩子三年級作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孩子三年級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孩子三年級作文八篇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1

我叫陸妍丹,今年10歲,屬兔子,我有一張圓圓的臉白白淨淨的,像十五的月亮。眼睛圓溜溜、亮晶晶的,像兩顆黑葡萄。一個小巧的鼻子長在臉的最中間。紅紅的嘴脣,一笑兩角就向上翹,像一隻小船,正好看!我是一個乖巧的人喜歡繪畫、書法。

以前,我是一個調皮的人。記得有一次小時候,我和媽媽去街上玩,看見街上有一頭唱著音樂的木馬,就吵著要媽媽帶我去,可媽媽最我說:“你還小,等長大後我們在玩吧。”我還是吵著要去,最後媽媽說不過我,還是帶我去了。媽媽把我抱上木馬,可沒到1分鐘,我就從木馬上摔了下來,“哇哇”大哭起來,結果我把手都摔斷了。

我不但是個愛學習的人,還是個愛樂於助人的人。有一次,我和同學去公園溜冰,這時候,一個正在溜冰的小女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我連忙跑去把她扶起,親切的問道:“小妹妹,摔疼了嗎?”小妹妹回答道:“大姐姐,我不疼。謝謝你!”“沒事,以後小心點。”我說道。說完她馬上從地上爬起有溜起來。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2

大家好!我是彭浩然,今年9歲。我是個在學習上很獨立,而在生活上又非常依靠家人的人。媽媽總說我,在家裡跟個沒斷奶的寶寶一樣,而我依靠媽媽已成為習慣,一切都那麼地順其自然。

在學習上,自認為是個能夠獨立自主的人。放學回家,不用媽媽招呼,我會自主完成老師佈置的任何一科作業,而且也很認真,也包括背誦的作業,都能獨立完成。學習架子鼓過程中,雖然練鼓的過程非常辛苦,我也能堅持自己去練習,學習讓我有了很多的收穫,有了很大的成就感,所以我喜歡學習,養成了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

在生活上,我就是一個"懶王",什麼都不會做,什麼也不用做,媽媽會給我什麼都安排好的。吃飯的時候,飯盛好了,起床時,衣服都放在床頭了。上學放學時,媽媽都會幫我書包扛到車上。總之,啥也不用操心,一切都會安排好,沒有媽媽,我的生活將會亂七八糟。

最近,媽媽身體不好,住院了,這也讓我嚐到了苦頭,無比的不習慣。首先就是接送我上下學的問題,平時都是媽媽接送我的,爸爸因為工作忙沒時間接送,只有搭乘隔壁叔叔的車去學校,因為搭人家車,所以要比平時起得早。要自己背書包下樓了,還要自己走到叔叔車邊,叔叔沒來,還得在他車那等,因為是連續下雨天,每每在等的時候,我都委屈的流下了眼淚。媽媽在家時,都是媽媽給我撐傘的,依靠的習慣了,這沒媽的日子還真不習慣呀!

有一天早上,自己去櫃子裡找衣服穿,翻了這件上衣,覺得跟這件褲子不搭,重新翻,翻到合意為止。雖然每天穿的衣服很得體,但是衣櫃不能看了,幾天下來,被我翻得亂七八糟,我也象徵性的用手去擺正衣服,太亂了,最後沒辦法,我一件一件地去整理,櫃子才變得整齊有序,以前都是媽媽整理,現在沒辦法,我才動手去整理,認真地去做,也能看的過去。

後來,媽媽出院了,生活恢復了,媽媽依然跟往常一樣,攬下所有的事,我開始有點不習慣了,我試著做我所能及的事。我自己扛書包,自己洗紅領巾和小內衣,自己拿碗盛飯,自己撐傘等等。我改變著我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自己成熟起來,也讓媽媽歇一歇。生活中的小事情,我要獨立完成。我要做個在學習上能獨立,還要在生活獨立的好孩子。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3

同學們小時候都讀過《狼來了》這篇課文吧,那個放羊的孩子兩次說謊騙人,說狼來了,害得大家上山救羊,原來是假的,大家白跑一趟。第三次真的狼來了,他又一次叫狼來了,結果鄉親們認為他又在說謊,沒有上山去救羊,可是這次狼真的把它的羊偷吃了。從這件事情說明做人就要做一個誠實的人,不誠實做人害人害已。

可是我呢?曾經也做過不誠實的事,不知大家還記得嗎?那是上三年級時發生的事,有篇作文我寫的是《自已的事自己做》,內容是寫我每天回家放學以後幫媽媽做家務打掃自己房間,洗澡洗衣服等,這篇作文博得老師的好評,老師表揚我,不但作文寫得好,而且是一個獨立自立的好孩子,並且號召同學們向我學習,我心裡樂滋滋的。

今天想起來是挺慚愧的,其實我全是在說謊,回到家裡有時吃飯還要媽媽喂,被子要媽媽折,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懶孩子。一篇作文就騙得老師和同學的信任。現在我一想起這件事就會感到很羞恥,應該反省自己,改正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否則下場可悲,同樣會像放羊的孩子一樣得到應有的懲罰。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4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一位外國記者拍下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照片上,一位不滿三歲的小男孩,正跪坐在殘缺不全的鐵路旁嚎啕大哭。他那張大的嘴讓人似乎聽見了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周圍是一片廢墟,已看不出那裡從前是多麼繁華。房屋殘缺破損,天橋斷成碎塊,塵土飛揚,血流成河,滿地死屍。

事件發生前,車站還是一片熱鬧繁榮。有許多外出遊玩的人,大家都焦急地等待著列車。“嗡——嗡——”,幾架日本飛機像飢餓的老鷹一樣在蔚藍的天空盤旋。人們好奇地仰抬頭仰望。這時從飛機上掉下幾個小黑點,小黑點越來越大。人們才發現那是炸彈,驚慌失措,四處逃竄。一對年輕的夫婦抱著熟睡的孩子,急忙逃出車站。身後傳來一聲巨響,爆炸的氣浪將他們掀翻。旁邊的建築,即將倒塌。父親連忙將孩子帶到安全的地方,又回來救妻子。在他剛要扶起妻子時,轟隆一聲,房子倒在了他們身上。這對年輕的夫婦被永遠地埋在了層層廢墟之下。

孩子被驚醒了,他慢慢睜開雙眼,愣住了,眼前的景象令他吃驚。四周一片死寂,爸爸媽媽在哪兒?家在哪兒?絕望籠罩著他,他驚恐地哭了起來。一位外國記者正在轟炸現場,他舉起相機拍下了這一幕。

這位善良的外國記者收養了這個小男孩,小男孩又找到了一個家。可是世界上很多戰爭中的孩子們流落街頭,四處行乞,甚至失去生命。

在此,我要呼籲:救救孩子們!制止戰爭,讓和平之花永遠綻放!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5

  在講課前,我們先來分享兩位媽媽的喜報:

濟南-翔媽:孩子在學校春燕杯作文大賽獲得一等獎。

北京-依依媽媽:彙報一下,週末帶女兒親子的作文,得到優+3星,還在班上讀了好句子。呵呵,我之前要求孩子天天寫一篇日記,但是效果不好,後來跟著老師學,我發現自己放手太早,要求太高。

特別要說明的是:北京-依依媽,入群聽課可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觀念轉得很快。觀念轉得快,行動就快。還是那句話“知行合一”,知而不行,等於不知。知行合一的“知”,是要真明白、真相信。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腦子裡明白。腦子裡明白了,但沒有轉化為行動,最多是個知識,而非知“道”。

群裡有媽媽常問:怎麼辦?怎麼辦?回答是:先“親”起來,先行起來,先做起來。如果不做起來,不行起來,不“親”起來,一堆問題在腦子裡打轉轉,還是於事無補。當下我們的教育光講“知”,不講“行”,這是有害的。我們在《作文,多大點事兒—基礎篇》裡講過,媽媽進步一小步,就是孩子成長的一大步,希望更多的媽媽,像依依媽一樣,真正轉變思想,行動起來。

下面,我們就進入到正文,先來晒一下孩子的作文,也是一個喜報:

媽媽感言:我是21群江蘇—小小QQ糖。這篇《我的媽媽》是孩子送給我的“三八”節禮物,正好小記者網站有徵文活動,於是就投稿,沒想到就上報了。能結識非常老師和群裡的這些媽媽們,是我的慶幸,我從中受益匪淺,孩子也從中受益。非常老師的書,則是孩子最愛看的作文書,謝謝非常老師無私的付出,看著孩子一點一點的進步,心中無比高興!

  我們再來看一下,孩子的原文:

伴隨著三月的到來,三八婦女節也隨之即將來臨,這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年我送媽媽什麼小禮物呢。對了,就要媽媽您看看,我筆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媽媽不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

媽媽是我的“健康小衛士”。每當我的身體出現一點小狀況,媽媽總會第一時間為我採取措施,結合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把病毒扼殺在搖籃裡。有時病毒來勢洶洶,我身體的安全防護大軍全軍覆滅,媽媽這時就只能求救醫生這一“防毒大師”了,送我去醫院接受醫生的治療。看到我健健康康的,媽媽就喜笑顏開。

媽媽又是我的“唐玄奘”。每天上學前,媽媽總會問:“今天有什麼東西要帶嗎?”每天臨睡前,媽媽總會不厭其煩地問:“該做的作業都做了嗎?該準備的學習用具準備好了嗎?”……考試前,媽媽又要嘮叨了,“記得寫名字、看清題意,不要急於答題,做完要檢查”……媽媽的.嘮叨像唐僧唸經,但正因為媽媽的嘮叨,我才能一次次高質量地完成老師留的作業,一次次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一切都離不開我的“唐玄奘”。

媽媽還是一個“大偵探”。電腦遊戲的魅力是無窮大的,可我的眼睛又不爭氣,媽媽嚴格控制我的上網時間。有時,我總想趁媽媽不在家,多玩一會兒。一次,做完作業以後,我就上網玩遊戲,在媽媽回來之前,我就把能看見的蛛絲馬跡都毀滅了,可是媽媽還是知道了。原來媽媽在瀏覽歷史中發現了。第二次,我吸取上次教訓,把瀏覽歷史上的記錄都刪除了,我暗暗地想:“嘿嘿,看媽媽這次怎麼發現。”可是我的如意算盤又打錯了,還是被媽媽察覺了,媽媽說:“我摸了摸電腦,發現電腦是熱的喲,還有從你的神情,說話言語中,我就能得知。”哎,誰叫我做賊心虛呢,還是逃不過媽媽的“火眼金晴”。

這就是我的“健康小衛士”,我的“唐玄奘”,我的“大偵探”,我那可愛可親的媽媽。

這是一個三年級孩子寫的作文。初步統計一下,大約七百五十個字。從媽媽的感言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媽媽是21群的。想必聽課有半年之久了,孩子能有這樣的進步,離不開媽媽的堅持。昨天有新進群的媽媽在問:親子作文,輔導孩子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性啊?想必這位媽媽的感言與孩子的進步,能回答親子作文會不會讓孩子有依賴性的問題。

剛才,我們還收到一位爸爸的感言:

廣州-晴爸:喔,我家妹子也是全班上評讀,謝謝非常老師。大半年前買的書,實操只是給孩子講解了前面的對稱,已收到好的效果,昨天加的群,今後會抓緊些。

  還有一位媽媽的感言:

山東-悅悅媽:這個群“不好”,剛加入時是“好好學習,天天上當”,現在成了“好好學習,天天上癮”,每天不看,像少了點啥。

實在的講,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孩子是不是懶,要擔心的是在這裡學習的媽媽、爸爸懶。

下面,我們來具體講評一下全文。

第一,本文的第一個大特點就是:帶帽、穿衣、套鞋。什麼叫帽?帽有什麼作用?帽子——說白了,就是一個段落的主題。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主題。同理,一個段落也只能有一個主題。什麼叫主題?說白了,就是您想表達的東西,就是您最想告訴別人的東西。帽子是主題,帽子也是提綱。

我們在《作文,多大點事兒-基礎篇》中,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一個人出門約會,最先收拾打扮的是什麼?是頭。所以這個頭也好,這個帽子也好,是第一位的,是起領導作用的。帽子定好了,主題明確了,再用衣服來配,衣服配好了,再配上一雙合適的鞋。“帽衣鞋”是一個整體,而帽子是標準、是起點。要想保證作文不散不亂,帽子不能少。( )

在我們的書裡,每一篇講評文的後面,都有一個思維導圖。這個思維導圖就是帽子的圖形化。所以我們再確認一下,帽子是主題,也是提綱,也是思維導圖。這三樣東西是一體的,只是表現的形式不一樣罷了。我們常講“段落沒有帽,送您當被告”。這句話似乎讓人有些不理解。如果我們講“寫作要有提綱”這句話,似乎有些人就理解了;我們再講“寫作要有思路”,這句話恐怕反對的人不多。其實“帽子”就是提綱的具體表現,是思路的具體表現。

我們在《基礎篇》中講道,對稱有四個表現:對稱詞、對稱句、對稱塊、對稱段。什麼叫對稱?對稱就是角度,就是從不同的方面來寫一個東西。在本文中小作者重點是以三個對稱段的形式來寫媽媽的。這三個對稱段就有了三個對稱的帽子:“健康小衛士”、“唐玄奘”、“大偵探”。用三個對稱段來寫媽媽,帽子也好,對稱也好,這是本文的第一個大特點。

第二個特點,就是本文中運用了“移花接木、張冠李‘代’”的技法。媽媽不是媽媽了,媽媽變成了“小衛士”,變成了“唐玄奘”,變成了“大偵探”。這個技法我們在《提高篇》第七章有系統的介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移花接木的“花”與”木”,總要有一定的相關性,才能有“移”的可能;張冠李戴,姓張的與姓李的,如果不認識,就把帽子戴來戴去,那是要吃官司的。就好比這兩天深圳發生的一起撞車案,真正的肇事者跑了,讓一個不相干的人來戴這個帽子,網路流行語,叫頂包——這會讓明白的人貽笑大方的。

我們回到正文上來。總體上講,借代要有相關性。從本文中媽媽是:衛士媽媽、唐僧媽媽、偵探女菠蘿(波羅)。這些都是與媽媽的性格行為有相關性的。這是本文的第二個特點,小作者的這一個寫作特點,讓本文增加了許多的趣味。

當然,第三個特點,不太容易為大家所發現,那就是前後文的呼應。在原文中小作者寫到了媽媽的樣貌,分別寫道: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這是一個總體上、形象上的描寫。那麼我們後面看到的對稱段中,媽媽像“偵探”一樣的火眼金睛,還有媽媽像“唐僧”一樣的“噼哩啪啦”,都在有意無意地呼應了這個形象。前後文的呼應,讓全文的總體線路、思路保持了一貫性。這就體現了作文的不散不亂、不拉不扯、不離不碎。所以我們要講:不誇不行!總的來說,孩子確實寫得很好。

我們的點評提升,並不是否認孩子的成就。點評提升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看到,技法運用的背後所展現出來的變化。

  先來看第一段:

伴隨著三月的到來,三八婦女節也隨之即將來臨,這是媽媽們的節日。今年我送媽媽什麼小禮物呢。對了,就要媽媽您看看,我筆下的您,我心目中的您吧。

剛才也看到了,孩子在刊物上的作文,編輯把這一段刪除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一段寫的是作文的背景、目的,這與我的“媽媽”這個主題的關聯度並不是很高,所以,刪去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小作者好不容易寫出百把十個字,痛下殺手於心不忍。我們可以簡單處理一下,把這一段當成是一個題記來處理:

三八節來臨之際,用我筆下的您,表達我心中的您,算是我在媽媽節日時,送給您的小禮物——題記。

我們來看第一個自然段,媽媽的樣貌:

媽媽不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國字臉上鑲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紅潤的嘴脣,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講個不停。

  我們可以本著為主題服務,有詳有略的原則來調整:

媽媽個子不高,一頭烏黑的披肩捲髮,永遠透著精幹利落。媽媽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好像風吹草動、蛛絲螞跡,都逃不過她的雙眼。她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響個不停。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

在點評文中,我們刪掉了一些與後面的呼應無關的樣貌,這樣也是為了把作文的一條線路表達得更清楚。所以,我們就把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去掉,這是要補充的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在點評文中,增加了一句話:她說起話來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響個不停。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一是為了體現,有詳有略,突出媽媽的語言,二也是一個借代的技法。

我們在《提高篇》中介紹過,借代的技法,最常用的是“先喻後借”。我們再把這個“喻”借過來,用來代替媽媽的講話。所以就有了: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家長群中,那個放鞭炮的,準是我媽。在本文中“那個放鞭炮的”並不是確切的指放鞭炮,而是借過來指媽媽講話“噼哩啪啦”。這樣一喻一借,一借一代,就有了趣味。

今天上午我們就講到這裡,下午再講,謝謝大家!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6

我未來的孩子如果是女孩,我就要給它取名叫“雨婷靜”呢?因為這不僅好聽,還有著大大的寓意。

我不希望她姓田,因為那很難聽,所以給她姓“雨”,因為雨是十分清純的,總會讓人的心靈得到安慰,希望她在十分焦躁的時候也能靜下心來;她的名字叫“婷靜”,我是為了她以後能十分淑女,亭亭玉立還長得十分漂亮,身材也好,進而希望她是一個十分文靜的女孩子,再就是希望她博覽群書,成績也好,因為“靜”嘛,都是指文靜,而且學習好的人。

而我未來的孩子如果是男孩,我就要給他取諸運葉。“諸”是因為古代的諸葛亮很聰明,希望我的孩子跟諸葛亮同姓,也能聰明,成績好,而“葉”是希望他在生活裡無憂無慮,快樂地生活著,而“運”是運動的運,希望他身體好,是一名運動健將。

若是女兒,我希望她在社會上是一名十分有才華的人,長得也好看,當一位成功人士;若是兒子,我希望他成為一名厲害的奧運會運動員,不但身體好,腦袋也聰明。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7

我的同桌是個女孩子,也是我們班的紀律委員。她平時扎馬尾辮,跑起來馬尾辮一甩一甩的,還真像一條馬尾。她說話聲音小,也很溫柔,時常揹著紅色的小貓書包。

有一次上美術課,老師安排大家自由組合製作花瓶。他們認為我的手藝不好,都不願意跟我合作,我的同桌也和另一個同學一起做花瓶。這件事讓我很傷心,我感到很委屈。因為我為這個花瓶已經練習過一次。我覺得: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次不好再來一次,總會成功的。愛迪生不也是經過很多次失敗後才成功做出漂亮的小板凳的嗎?

但我的同桌也不是每次都讓我失望,她時常提醒我改正忘帶作業的毛病,也細心評論過我作文,還讓我明白書寫端正對作文評分是極為重要的。有一次就是因為我作文的字寫得不好導致評分很低,後來我努力把字寫好後,作文分數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巴烏是我們學校的特色音樂課,它是一種像笛子的樂器,只不過是兩節的。剛開始我對巴烏很不習慣,有很多曲子不會吹,讓我非常懊惱。我的同桌一心一意地教我,雖然進展緩慢但她一直保持耐心,經過一週的練習我吹得越來越熟練,終於讓我覺得吹奏巴烏也不是件難事。

雖然我們在一起的時間還不到三個月,可她對我學習的幫助還是很大的,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一定能夠成為好朋友,我會好好珍惜這段友誼

孩子三年級作文 篇8

也許是你過於羨慕外面的世界,提前匆匆地來到人世,儘管你很痩很小(只有4斤3兩),但是你頑強地與新世界抗爭;你一點一點地吸允,一點一點地成長,儘管比正常孩子緩慢,卻對新生活充滿渴望,用你的大眼睛看著人世間的喜憂。

你很小,你也很弱。這使得你來到這個世上就倍受疾病的折磨。你吃的少卻拉的多,看著哥哥呼呼地猛漲,你卻依然瘦弱,媽媽心痛。一次次的尋醫問診,終於治好你的病。4個月的時候,你住院了,因為肺炎。那是你至今唯一一次住院。為了減少你的疼痛,爸爸媽媽要求護士給你用萬用針頭,這樣不用每天扎針。當針在你的頭上時,你只哼哼幾聲,沒有哭。你好像理解了有病當治的道理。你知道,那時你有多堅強!然而由於護士的疏忽,沒有及時清洗針頭堵塞了,你頭部流血了。看著你哇哇大哭,我心如刀絞,爸爸為這事和護士大吵一番。你咳嗽、你高燒,沒有到特別痛苦,你不會鬧人,你就是這樣堅強。

從小你具備男孩子的優點。你愛蹦,爸爸手舉著你,你能一直蹦個不停。爸爸的胳膊酸了、疼了,你依然在蹦,每一次看你笑如畫美,爸爸都不忍心打斷你。還總是炫耀:“你看,別看我們小虎痩,腿上都是肌肉。”你還特別愛玩球。見了皮球,你如獲至寶,“球球,球球……”地一路追過去,即使有東西把你絆倒,你也不哭,爬起來依然追你心目中的球球。

長大了,上學了,堅強的性格依然追隨著你。記得那次發燒,那沒有去上學,臨走時你要求哥哥把作業給你帶回來。中午看著你發著高燒趴在桌上寫作業,媽媽很感動很心疼,勸阻你,但你依然堅持做下去,媽媽也覺得汗顏。又是一次發燒,那次老師給你們佈置的是一篇描寫春天的作文,可能這時有的孩子就放棄了,你卻帶著病痛寫了一篇《春天來了》,表達了你對春的期盼。媽媽看了你的文章給你發到了部落格上,並且加上(媽媽評:孩子是在身體不舒服的情況下寫的,寫的比較短但我感覺好像是一篇童話,立意比較新穎,表現出春的愛心和對春的愛。真是不容易,媽媽為你的毅力和愛心驕傲!)雖然這篇文章沒有被推薦,但是媽媽看到博友們為你的精神所感動。

你看!

我的天空 評論:春姑娘好美,好善良,子傑好有愛心,好堅強!

大東評論:願春姑娘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把健康還給你!

神采飛揚評論:春姑娘高興地走了,她走過了許多需要幫助的貧困人家,幫助了很多人......所以我最喜歡春天。這是孩子文章中閃光的地方,從春天能想到幫助他人.....所以孩子眼裡的春天與眾不同!

...... 諸多博友都對你的文章給予了肯定。媽媽知道可能你沒有生病時,寫得會更精彩,但是生病時的文章更加體現了你的精神,你的渴望,你的真情。

孩子,媽媽寫了這麼多你堅強的事,媽媽是想告訴你:你從來都是不怕困難的,不管你是否意識到。儘管你在某些方面缺乏自信心,這只是一時的。你是堅強的,只要經過你的努力你一定能克服困難。

記得你剛學畫畫時,曾經被複雜的線條嚇哭了,但是經過幾個月的學習,你的作品不照樣收到老師的表揚嗎?還記得,初上四年級,由於功課和打球的壓力,你也曾煩躁不安,但是經過調整,你不也挺過來了嗎?

所以,孩子!媽媽希望你向對待其他一樣,堅強起來,樹立你的自信心,媽媽相信,只要風雨過後總能見著彩虹,只要挺起你的胸膛,就能把你面前的困難打倒!

堅強的男子漢,讓我們一起面對你心中的“魔鬼”和麵前的“敵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