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華】高考作文300字合集五篇

【精華】高考作文300字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作文300字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高考作文300字合集五篇

高考作文300字 篇1

欣賞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獵時,無意在松林中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誌。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之輩,但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他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兩歲喪母,七歲喪父,是由姑母一手扶養照顧長大的,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濘,作者剛跨出學校門便去高加索部隊當兵。屠格涅夫更是傾注了極大的同情和關注,幾經周折,找到了他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和肯定。姑母很快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瓦列裡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屠格涅夫逢人就稱讚你。他說:‘這位青年人如果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的寂寞,並無當作家的妄念。由於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的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家和思想家。

他就是《戰爭和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的作者列夫·托爾斯泰。

高考作文300字 篇2

1.修身

“為國以禮”,子路“不讓”,孔子“哂之”,可見明禮的重要。曾皙志在教化,陶冶人,是以德潤身,得到孔子贊成。修身在明禮修德。(《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給患難中的人以更多的同情、支援,“司馬青衫”已成為人格修煉的一個標度。(自居易《琵琶行》)

人生三境靠修煉:“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一境:商瞻遠矚;“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鍥而不捨;“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入正在,燈火闌珊處。”此三境:功到自成。(《王國維的“人生三境’!》)

2.修學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香菱潛心涵泳,如痴如醉,終於悟出詩的真諦。詩人氣質的黛玉對香菱的感染也是重要因素,“見賢思齊”榜樣的力量是學習不可少的。(曹雪芹《香菱學詩》)

3.修業

馬伶轉敗為勝的經歷啟示我們:有志者事竟成,這是立業之柱;深入實踐,精益求精,是必經之路。(侯方城《馬伶傳》)

高考作文300字 篇3

8日一早的考務會,副主考遊校長帶給大家一個扼腕嘆息的事。昨天下午的數學考試,第二考場的一名女生交卷後哭得死去活來,本來是重點的物件,忘了填塗答題卡的選擇題和填空題,那可是好幾十分啊!我想那是多麼絕望的痛苦,多麼徹斯底的嚎啕。為了穩住這脆弱的孩子,他撒了善意的謊:“你是第二考場嘛,”“嗚——”“你是28號嘛,”“嗚嗚——”“你姓周,對嗎?”“嗯”“我去看了你的答題卡,你填塗了的,是你記錯了,孩子。”

昨夜,我想不眠的遠不止這位女孩。

這讓我想起去年女兒班上的一位“高材生”,查詢到分數後,在思源廣場附近徘徊惋嘆,用拳頭左擂右擊,害得大家都高興不了,一直陪伴安慰這位外地來廣安讀書的男孩。這讓我更痛心地想起那位縱身一跳的女孩,也是去年那個夜晚,將遺恨留給這座美麗的城市。

但願高考不再唯一……

但願悲劇不再重演……

高考作文300字 篇4

高考作文考前可講的有五個問題:

一、話題作文的特點

二、文體自選與形式規範

三、基礎等級與發展等級

四、虛擬情景與真實情感

五、怎樣踢好臨門一腳

“四不像”

1、盲目創新,認為這是一個省力的捷徑。

我們在報刊上所看到的是成功的例子,新聞報刊對此類新奇的故事感興趣,因其具有新聞價值——狗咬人不是新聞,但人咬狗就是新聞——與眾不同的文章毫無疑問易引起炒作,故事離奇才有炒作價值;我們不應盲目地被此迷惑。

2、出現了一些文言文與詩歌。

繼《赤兔之死》,文言文大量出現,去年山東考生209個字的詩歌得了滿分,但不值得效仿(這位考生是冒險成功,最後連大專都未考取)。

3、“秋雨體”氾濫。

不少考生寫這類文章既無文化,也不像散文。

4、最後就是平時訓練“單打一”。

只選擇擅長的文體練,有人從高一至高三就只寫一種文體。曾看過湖北一位高三語文教師文章,他班上有一個學生每次都用貌似親切的書信體來寫,後來發現這一現象在其他學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高考作文要求各種文體都要練一練,各種命題形式都要練一練。

高考作文300字 篇5

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則為文急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的人品應該是一致的。金代元好問《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文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脫俗。這意味著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對此你怎麼看?

點評:浙江省高考閱卷負責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陳建新說,浙江省從20xx年開始自主命題,回看作文命題,經歷了具有文化色彩,引導同學們書寫所見、所聞、所思,引導同學們理性思考等階段。這反映了我們對高考作文的三個價值取向:第一,面向現實生活,關注現實,思考現實;第二,理性思考問題;第三,語言樸實,感情真摯。這不僅能使我們在高考中得高分,在今後的人生中,也將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