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誰知道植樹節的來歷?

誰知道植樹節的來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9W 次

植樹 3月12日這天早晨,萬里無雲,春風拂面。小明、小華和小王一起去公園裡植樹。因為這天是植樹節。 公園裡到處是碧綠的柳樹、火紅的花朵,還有清澈的小溪和活蹦亂跳的小魚。小華拿著鐵鍬,在地上挖了一個大樹坑,小王拿來了小樹苗,小心地放進樹坑裡。小明呢?他當然是給小樹喝又香又甜的溪水了。 他們一個個都忙的滿頭大汗,但還是興致勃勃地種了一棵又一棵小樹苗。小樹苗看見了高興地說:“謝謝你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小明、小華和小王也高興地說:“這是我們因該做的,因為今天是植樹節呀,我們要為我們的家園增添更多的綠色,美化環境人人有責呀!”

誰知道植樹節的來歷?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中國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資治通鑑》所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定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在的里程碑。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晒,特別是雨水衝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瞭解之後,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定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並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陝西作為歷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陝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鍾,十分喜愛,並且廣為種植,現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徵,被確定為市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