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小學四年級趵突泉課文(附教學設計)

小學四年級趵突泉課文(附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很多人遊覽趵突泉,是衝著老舍先生選入小學語文課本的那篇文章——《趵突泉》去的。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趵突泉課文,歡迎閱讀參考!

小學四年級趵突泉課文(附教學設計)

小學四年級趵突泉課文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濟〔jǐ〕南的三大名勝,現在單講一講趵突泉。

出了濟南的西門,在橋上就看見一溪活水,清淺、鮮潔,由南向北流著。岸邊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綠的,幽(yōu)靜極了。這水就是從趵突泉流出來的。假如沒有趵突泉,濟南會失去它一半兒的嫵(wǔ)媚(mèi)。

沿著小溪往南走,就來到趵突泉公園。一個開闊的泉池,差不多是見方的,佔了大半個公園。池裡的水清極了,游魚、水藻(zǎo),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個大泉眼,水從泉眼裡往上湧,冒出水面半米來高,像煮沸(fèi)了似的,不斷地翻滾。三個水柱都有井口大,沒晝(zhòu)沒夜地冒、冒、冒!永遠那麼晶瑩(yíng)、那麼活潑,好像永遠不知疲倦(juàn)。要是冬天來玩就更好了,池面騰起一片又白又輕的熱氣,在深綠色的水藻上飄蕩著,會把你引進一種神祕的境界。

池邊還有數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斷地冒泡,均勻的小氣泡連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隨著水流搖曳(yè),有的要隔一會兒才冒出十來個氣泡,只見氣泡輕快地往上躥(cuān),好像你追我趕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個氣泡,那些氣泡比較大,多數是扁扁的,一邊往上升一邊搖晃,碰著水面就碎了。在陽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氣泡五光十色,沒有哪一種珠寶能比得上。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經過一些貨攤,便出了北門。

前年冬天一把大火把泉池南邊的棚子都燒了。有機會改造了!造成一個公園,各處安著噴水管!東邊作個游泳池!有許多人這樣的盼望。可是,蓆棚又搭好了,漸次改成了木板棚;鄉下人只知道趵突泉,把攤子移到“商場”去(就離趵突泉幾步)買賣就受損失了;於是“商場”四大皆空,還叫趵突泉作百貨銷售場;也許有道理。

  《趵突泉》簡介:

《趵突泉的欣賞》是老舍於1932年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以沉練的筆觸和白描的手法,通過欣賞趵突泉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傳神地表現了趵突泉的自然美,同時假以人、環境的襯托,述說了對現實人生的無限感慨。這篇文章既熱情奔放,又委婉含蓄,既歌頌了世間美好的事物,又鞭答了人類醜惡的東西,借物喻人,情景交融,是老舍文風、人格集一體的一篇佳作。

創作背景:

這篇《趵突泉的欣賞》原載於1932年8月《年華》第一卷第17期。1930年7月,老舍從北京來到濟南,任齊魯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同時負責編輯《齊大月刊》。老舍在濟南一直住到1934年初秋,他在濟南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對濟南懷有深厚的感情,視濟南為他的第二故鄉。

教書閒暇之時,老舍寫了多篇讚頌濟南山水的文章,在眾多名勝中,他特別喜愛趵突泉,這篇文章就是一篇描寫趵突泉的散文佳作。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以沉練的筆觸、白描的手法,通過欣賞趵突泉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傳神地表現了趵突泉的自然美,同時假以人、環境的襯托,表明了自己廉正無私,“出汙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述說了對現實人生的無限感慨。

原作的題目——“趵突泉的欣賞”,看似信手拈來,卻為神采之筆,既點明所寫景物,“欣賞”二字又頗耐人尋味,熱烈與讚許、冷靜與鄙夷的情緒見諸筆端。

文首一句“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將趵突泉與千佛山、大明湖並提,可見趵突泉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一溪活水,清淺、鮮潔,由南向北流著”,顯示著泉水的聖潔與美麗。然而就在“假若沒有這泉,濟南定會丟失一半的美”的讚譽言猶未了時,作者的筆鋒卻陡然一轉,由泉及人又寫到環境:“但是泉的所在地並不是我們理想中的一個美景……凡是自然的恩賜交到中國人手裡,就會把它弄得醜陋不堪。”接下來“一片喊聲”、“幾陣臭氣”、“接連不斷的棚子與地攤”,已使人感覺到了某種不協調,“買一件東西還三次價,走開又回來摸索四五次”,更使人賞泉的興致全無。作者的這些描繪並非與主題無關的題外話和閒來之筆,“東洋布,東洋瓷,東洋玩具,東洋……”已使人隱隱覺到他內心的鬱憤,“加勁地表示著中國人怎樣熱烈的‘不’抵制劣貨”,則將他對國人為洋貨所制而又麻木不仁的心態的強烈不滿表現了出來。談到這裡也使讀者強烈地預感到,作者筆下的趵突泉欣賞,已非文人墨客的閒來雅興的即景抒情了,它自有一番隱曲蘊含其中。

隨著一句“除了茶棚還是日貨攤子,說點別的吧!”作者將視角由集市復又移向泉水,眼前也因此由晦暗又轉為光明。泉的確“太好了”,“一年四季,晝夜不停”,顯示出一種“自然的偉大”,這種偉大就在於,它“永遠那麼純潔,永遠那麼活潑,永遠那麼鮮明”。這看似是對泉水的讚美,實則是對自己高尚人格的寫照:人在屋簷下,我自不低頭,不諂媚,不阿諛,不惑於金錢,不屈於權勢。作者是借對泉水的描寫,託物言志,表達了自己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拳拳愛國之心。“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縮”,既是對趵突泉水形態的如實描寫,更是自己內心志向的進一步升騰。這種愛國精神是不會因任何人的阻撓而收斂,不會因任何黑暗勢力的壓制而萎縮的。“只是自然有這樣的力量”,則是對趵突泵這大自然的傑作的盡力謳歌,也流露出對趨炎附勢的“人類”的不屑與鄙夷——這些人怎能與純美的自然為伍,怎能與趵突泉這樣美好的事物共存於這個世界上。對小泉的描寫,作者處理得極為輕鬆、優美,不同大小的,各種姿態的,像大魚,像珍珠,像梨花,輕快徐緩,搖曳多姿,的確“比大泉還更有味”。但是在欣賞這泉水美的形態時,不能無視作者的弦外之音。“碎了,又來了一個!有的好幾串小碎珠一起擠上來”,是的,小泉同樣有大泉的特質,純淨、清明,而且前赴後繼,永不枯竭,永不退縮。這正是千百萬正直、善良的中國人的真實寫照。民族是有希望的,這正是作者隱含筆底、壓抑內心、想說而未直說的話,他靠生生不息的泉水錶達了自己的心曲。然而這美好的事物雖說不上是“海市蜃樓”,卻無異於南柯一夢,回到現實中來,眼前是“蓆棚”改成“木板棚”,趵突泉還得叫作“日貨銷售場”。在文章的結束處,作者的心境透射出一種悲涼、憤慨。他不理解美好的事物為什麼不能戰勝醜陋的東西,但是這一切又是這般無奈,他無力改變,於是只好帶著冷眼去“欣賞”了。

文章就是這樣,既熱情奔放,又委婉含蓄,既歌頌了世間美好的事物,又鞭答了人類醜惡的東西,借物喻人,情景交融,達到了表明自己心跡的目的,稱得上是老舍先生文風、人格集一體的一部珍品。

作者簡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因為老舍生於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北京人藝編劇,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龍鬚溝》。

作品解讀:

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園遊覽的路線從不同方面介紹了趵突泉。課文記敘了濟南名勝趵突泉的美麗景色,依次描繪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淺、鮮潔和大泉、小泉優美動人的姿態,重點是對三股大泉和小泉景色的描寫。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趵突泉泉水清淺,大泉日夜翻滾,小泉姿態優美動人,為濟南增添了美。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作者看完了泉,結束了遊覽。

(一)語意理解

“出了濟南的西門,在橋上就看見一溪活水,清淺、鮮潔,由南向北流著。岸邊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上下都是綠的,幽靜極了。”

作者還沒有來到趵突泉公園,就已經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是因為在橋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過岸邊“幽靜”的環境。“清淺”的意思是乾淨、清澈見底。“鮮潔”的意思是水質鮮活,沒有雜質。

“假如沒有趵突泉,濟南會失去一半的嫵媚。”

“嫵媚”一般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態美好可愛。作者感到在濟南美麗的山光水色之中,趵突泉的美麗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沒有趵突泉,就大大遜色了。這是作者對趵突泉的整體感受,從作者的感受中,可以體會到趵突泉對濟南的重要。濟南又叫“泉城”,有七十二泉,“趵突泉”號稱天下第一泉。

“泉池中央偏西,有三個大泉眼,水從泉眼裡往上湧,冒出水面半米來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斷地翻滾。三個水柱都有井口大,沒晝沒夜地冒、冒、冒!永遠那麼晶瑩、那麼活潑,好像永遠不知疲倦。”

作者一邊描繪大泉,一邊寫出了自己的感受。“水從泉眼裡往上湧……像煮沸了似的”“不斷地翻滾”,寫出了大泉的樣子。“沒晝沒夜地冒、冒、冒”寫出了大泉的特點,正是這個特點讓人感受到大自然是多麼神奇,多麼偉大!

“數不清”說明小泉眼數量很多。它們姿態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通過小泉的種種姿態和變化莫測表現出小泉的多姿多彩。比喻句“……像一串珍珠”和擬人句“好像你追我趕似的”又把小泉的靜態和動態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寫作特點

1、結構整齊,佈局嚴謹。

本文篇章結構十分整齊嚴謹,按照“總—分—總”的寫作順序,詳略有序地描繪出了趵突泉的秀美畫卷。

2、用詞精當,佳詞羅列,麗句疊生。

3、多樣的表現手法使文章更生動傳神。

(1)對比的手法更顯景物的獨特風采,如大泉與小泉、小泉的各種姿態相對比。

(2)排比的句式與比喻、比擬的寫法相結合,使景物描繪更加生動,語言形式更加優美,並體現出音樂的韻律與節拍。

(三)悅讀佳句

(1)在西門外的橋上,便看見一溪活水,清淺,鮮潔,由南向北流著。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來的。假如沒有這泉,濟南定會丟失一半的美。

(2)池邊還有小泉呢: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地上來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裡斜放著;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水泡,大、扁一點,慢慢地,有姿態地搖動上來,碎了。

(四)古人記載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泉源上奮水湧若輪,突出雪濤數尺。聲如隱雷。濼水出歷城縣故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湧若輪,觱湧三窟。

金代詩人元好問描繪為且向波間看玉塔。

宋代曾鞏任齊州知州時,在泉邊建濼源堂,並寫了一篇《齊州二堂記》,正式賦予濼水以趵突泉的名稱。該泉亦有檻泉、娥英水、溫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他描寫這處泉水的七律《趵突泉》: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滋榮冬茹溫常早,潤澤春茶味更真。已覺路旁行似鑑,最憐沙際湧如輪。曾城齊魯封疆會,況託娥英詫世人。在《齊州二堂記》中說:自(渴馬)崖以北,至歷城之西,蓋五十里,而有泉湧出,高或至數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可見,趵突這一稱謂當時還只是在民間流行,它很可能就是一個象聲詞,類似噗嘟、咕嘟等等,以描摹泉水洶湧噴薄的聲響。

(五)趵突泉夜景

元代著名畫家、詩人趙孟在《趵突泉》詩中讚道: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湧出白玉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清代詩人何紹基喻之為萬斛珠璣盡倒飛。

清朝劉鶚《老殘遊記》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

《歷城縣志》中對趵突泉的描繪最為詳盡: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濤數尺,聲如隱雷,冬夏如一。

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則認為趵突泉是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

清代康熙皇帝南遊時,曾觀賞了趵突泉,興奮之餘題了激湍兩個大字,並封為天下第一泉。

歷代文化名人諸如曾鞏、蘇軾、元好問、趙孟、張養浩、王守仁、王士禎、蒲松齡、何紹基、郭沫若、啟功等,均對趵突泉及其周邊的名勝古蹟有所題詠,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成為海內外著名的旅遊勝地。

小學四年級趵突泉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的突泉的美麗,感受大自然的偉大,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和細緻描繪抒發感情的寫作方法。

3、學習生字新詞,理解“嫵媚”"晶瑩”“搖曳”“不知疲倦”“五光十色”等詞詞。能用“那麼……那麼……”“好像……似的”造句。

4.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

二、教學回點

1、課文中描寫大小泉景色的部分,即課文3、4兩個自然段

2.細緻觀察與描寫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幻燈,有條件的準備相關錄相帶。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出示掛圖,揭示課題

1、同學們見過泉水嗎?是哪幾的泉水?能說說你所見到的泉水的樣子嗎?

2、你們聽過趵突泉嗎?請同學們看圖,這就是歷史悠久、聞名於世的山東濟南的趵突泉。

二、簡介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東省會濟甫市舊城區西門官側,面積約3公頃,包括周圍的金錢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個泉口和幾處古建築,現統稱為的突泉公園,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助突泉泉他長約30米,寬約20米,成長方形。池內有五股泉水,湧量每鈔鍾可達16立方米。泉水高高湧起,可高達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國史書上就有關於它的記載。

三、範讀課文

1、下面請同學們看看圖聽老師把課文朗讀一遍。

2、看了圖,聽老師讀了課文,你們覺得趵突泉怎麼樣?

四、讀通課文,指導分段

1、學習生字。

2、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將字音讀準,將課文讀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課文中具體寫趵突泉的美麗景色的是哪幾個自然段?課文可以分為幾段?

討論歸納。

五、教學第一段

齊讀,說說"現在單講的突泉”這句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點出課題,引起下文)

六、教學第二段

1.指名讀,想想這是寫作者在什麼地方,看到什麼?(在西門外的橋上看到一溪活水,)

2、“活水”是指怎樣的水?(有源頭而常流動的水)作者看到的是怎樣的一溪活水?(清淺、鮮潔)”鮮潔”在文中是什麼意思?(形容泉水清潔、清澈、明亮)

3、“嫵媚”是什麼意思?(指姿態美好可愛)作者為什麼說“假如沒有助突泉,濟南會失去一半的嫵媚”代作者既強調了胸突泉在濟南美景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又將人們的思緒帶入了令人神往的境界之中,)

4、齊讀第二段。

七、識記、書寫生字

八、作業

抄寫詞語;背誦課文第一、二段。

第二課時

一、齊背課文一、二段

二、看圖,學習第三段

(一)學習描寫大泉的第三自然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看看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寫了幾層意思?

討論歸納。

共6句話,寫了三層意思,第一句活是第一層,寫來到公園,第二,三兩句是第二層,寫泉池和池水,第四、五、六三句是第二層,寫大泉的特點。

2、“沿著小溪柱南定,就來到趵突泉公園”這句話在二、三自然段之間起了什麼作用?

(承上啟下)

3、趵突泉的泉池和池水各有什麼特點?

4、指名讀4至6句,其餘同學看著圖聽,體會大泉的美。

5、用不同的符號畫出4至6句中描寫實景和作者聯想的部分。

6、默讀4、5兩句,看看大泉在外形上有些什麼特點?

7.觀察圖畫,想象如果此時你們站在購突泉邊,望著這永遠不知疲倦、不分晝夜向上冒的泉水,會想到什麼?(大自然的偉大,大自然的力量)

8、朗讀第6句,思考:今天的泉池有什麼特點?如果我們今天來到購突泉邊看到這美麗、奇妙的景象,又會想些什麼?

9、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二)學習描寫小泉的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2、這一自然段描寫了幾種形態的小泉?(3種)小泉的特點是什麼?(美麗有趣)

3、作者是怎樣描寫小泉的不同形態的?

4.結合課文解釋“搖曳”和“五光十色”,“搖曳”換個詞幾說可以用哪個詞?(搖盪)"五光十色”是什麼意思?

5、指導朗讀,提醒學生注意描寫小泉動態美的詞語。

三、總結全文

1、作者為什麼要寫趵突泉?

作者通過對趵突泉美麗景色的描繪,讚美了大自然的偉大和力量,表達了作者時祖國河山的熱愛。

2、在寫趵突泉時,作者是怎麼充分展示它的美的?

在描寫的趵突泉的美景時,作者把觀察與聯想結合起來,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的感受,形象地展示了購突泉的美。

四、作業

背誦課文;完成思考·練習3的造句。

趵突泉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將電子書包引入課堂,在網路環境下教師和學生利用平板電腦實現有效互動,完成《趵突泉》一課的學習。

“嫵媚”一詞是文中的重點詞語,但是它的意思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利用電子書包,在學困點推送微視訊,並設計配套的習題檢測,通過即時的資料反饋,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的放矢。在文字閱讀時,我首先利用投票的功能讓學生感受同樣是描寫大泉,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表達,幫助學生積累了語言,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多樣性;其次通過不同媒體形式展現“冒冒冒”,給了學生文字初讀後更多的選擇性,從文字閱讀→聽泉水聲音再讀課文→觀看視訊→ 再讀課文,感受大泉生命力,從而體會“冒冒冒”運用的精妙。將文字閱讀帶入情境閱讀,幫助學生理解大泉的特點。深入感受文字的精彩。最後,在閱讀小泉段落時,利用圖文結合的方法,通過在平板電腦上畫小泉氣泡形態,深化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感受小泉的可愛、有趣。同時體會作者細緻觀察、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在拓展練筆時,將本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通過拍照上傳到班級作品庫,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的機會,生生互評,提升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課後,推送關於趵突泉的資源包,讓學生多角度理解文章,將課上和課下聯絡起來,實現多維度學習,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和思維。

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平板電腦,電子書包的使用還不太熟練,操作時間佔用了部分課堂時間;在拓展練筆時,對學情掌握不夠,留給練筆的時間過少,導致課堂超時。除此之外,在課堂評價上,教師語言可以再精練一些、讓評價語更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希望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不斷地完善,不斷地進步,讓自己的課堂更精彩。

趵突泉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能有幸和大家共聚一堂就小學語文教學進行研討交流,我倍感榮幸。同時,面對領導的要求和各位的期待,我也深感惶恐。黃鋪中心小學的周校長一再要求,讓我做個講座。實不敢當!下面,我就今天的課堂教學說說我的一些理解與做法。我的說課將從說教材、說理念、說目標、說教法學法、說流程、說板書六個方面展開。首先,說教材。

一、說教材

《趵突泉》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學期語文教材的一篇選讀課文,應該與第一單元主題“奇妙的大自然”相吻合。作者老舍用濃墨重彩介紹了趵突泉的美與趣,讀了讓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全文向讀者展現了趵突泉泉水清鮮而純潔,大泉晝夜翻滾、生生不息,小泉活潑可愛、善變有趣的動人畫面。作為大家的美文,可供我們選擇教給學生的內容很多:從結構上的“總-分”到段落上的中心句,從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到修辭手法的運用,從遣詞用語到標點符號的使用等,都值得推敲與賞析,如文中單單一個“冒”字就值得我們反覆品讀、欣賞。

就這篇本身而言,它是一片選讀課文。選讀課文怎麼上?上什麼?我通常有兩種做法:一是作為單元主體課文的拓展閱讀內容來上。比如,在學習第一組課文《桂林山水》第二課時,在感悟桂林山水特點、作者表達方法之後,拓展閱讀《趵突泉》,將閱讀《桂林山水》的方法遷移到《趵突泉》,並比較兩篇的章法的異同點,作者的語言特點、情感表達等;二是根據課文內容,作略讀課文上。譬如今天的教學。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如果只注意於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由此可見,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他們都是閱讀的最基本的方法,有著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讀與精讀一樣重要。那麼,我們應如何上好略讀課文,使它成為精讀課文的有效補充呢?

我只能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說說我大致的做法:一是從興趣出發,引導學生課前預習和收集資料; 二是從問題入手,啟用學生的思維;(如,本課教學之初,我通過“課文中哪一句話很高地評價了趵突泉?”引出“假如沒有這泉,趵突泉定會丟失一半的美”這句話開展閱讀。)三是從閱讀提示引入,讓學生自主閱讀;四是從朗讀切入,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接下來,我想說說我運用的教學理念。

二、說理念

讀寫結合學語文 葉聖陶先生教語文的獨當之任——閱讀與寫作訓練,他強調兩點:一是語文教學必須講究方法,要交給學生閱讀方法,交給學生寫作方法;二是語文教學必須使種種方法成為學生終身以行的習慣。

“一課一得”學語文 課堂是教與學雙邊活動的主陣地,讓課堂精彩、讓教學有效,使我們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而語文課堂教學知識點零碎、內容繁雜,如果每一堂課都面面俱到,那麼在有限的課堂內,太多的教學任務只會使學習事倍功半。所以,我們要營造或構建一種簡約實在的課堂,讓一課能做到“一得”:弄懂一個問題,明白一個道理,習得一種學習方法等。在這“一得”中在拓展延伸,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具體做法可以是這樣的:理解課標,把握標準,確定內容;瞭解學生,因需而教,因才定教;細讀文字,謹慎取捨(目標、環節、方法);關注導語,重視課後練習,適當拓展。

群文閱讀學語文 溫儒敏教授曾經說過,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是僅僅讓學生學會課本上的幾篇,這些再怎麼經典,他也不過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一個摹本。要真正地學好語文,必須閱讀大量書籍,積累大量語言素材,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實現“課內得法,課外增益”。

三、說目標

在這些教育理念指導下,我根據教材文質兼美的特點和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經驗、認知水平(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認讀生字詞的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但對錶達方法的領悟和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本課5個生字和詞語。圖文對照,理解趵突泉的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查閱有關資料,自主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體會作者描寫趵突泉特點的方法,培養觀察、理解和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觀察圖畫和理解課文,感受趵突泉“活力”和“有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愛美的情趣。

所以本課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點,從而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難點:體會作者的感受,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

為了達成這樣的教學目標,就應該設計教學方法:

四、說教法、學法

雖然教無定法,但教學必須得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要大力推進資訊科技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及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發揮資訊科技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嘗試著運用以下方法:

1、翻轉課堂法:課堂小課堂翻轉,溝通課堂內外,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2、資訊科技教學法:微課製作、製作、視訊、資料等資訊科技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3、群文閱讀法:滲透群文閱讀意識,通過拓展閱讀詩人筆下的趵突泉,從不同視角感受趵突泉的美,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拓寬學生視野。

4、以讀代講法:教學中儘可能以學生的讀為主,通過不同形式的讀來感悟趵突泉的美、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所以學生將相應地採取蒐集資料法、朗讀法、讀寫結合法、課外閱讀法等進行學習活動,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確定,必須以本體教學內容為目標,並就語文知識、方法和技能的學習展開教學。大家都知道,學習寫景的是指向欣賞的閱讀教學,目的是把學生未發現的語言文字的美髮掘出來,引導學生欣賞體驗、經歷審美過程。它的價值在於這樣幾個方面:品味語言精妙,透析文脈章法,徜徉意韻情趣,攀登思想高度。根據本文的語言特點和我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我預設了以下教學流程:

五、說流程

(一)微課引領,自學趵突泉。我針對教學內容提前製作微課,通過QQ傳給郭老師,請她協助放給孩子們看, 以微課引領孩子們先自學,然後在課堂上檢驗、鞏固。

(二)課前遊戲,走近趵突泉。遊戲是課前熱身,激發興趣,為了解趵突泉資料服務。

(三)檢查預習,感知趵突泉。《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特別關注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練習閱讀的最重要階段是預習。”因為預習時,學生有足夠自由的時間去自主認讀生字詞、熟讀課文,可以彌補課堂上時間有限的缺憾。讀詞語、獲門票環節是檢查預習,教師的範讀課文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語感,引導他們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同時感知朗讀的節奏美。為後面的朗讀鋪墊。主抓“假如沒有這泉,濟南定會失去一半的美”這句話來引領教學。

(四)聚焦重點,品讀趵突泉。以學定教,由學生決定先欣賞大泉還是小泉,並以讀代講,通過多元朗讀品悟大泉的充滿活力的美、小泉形態有趣的美。

(五)仿說仿寫,補白趵突泉。《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所以,利用文中的省略號進行仿說仿寫訓練。用學到的方法和積累的語言去描述小泉的有趣。

(六)拓展延伸,再見趵突泉。 課外閱讀也是語文實踐活動之一。安排閱讀詩人筆下的趵突泉,讓課內閱讀與課外延伸交叉、滲透和整合,連成一體。讓閱讀與寫作交融滲透、語文能力與情感薰陶同步提升。

語文課堂要充分給學生閱讀思考、表達的最大空間,讓學生有機會選擇自己感受深的內容來表達,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表達。學生有了自由就有了靈性,就會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只有讓學生充分的讀,才會讀的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

六、說板書設計

最後,我簡單地說說我的板書。我反對課堂上教師在板書上花大量的時間。題目是趵突泉,板書設計儘可能簡潔、明瞭,突出趵突泉的特點。

縱觀今天的課,我感覺是說的沒有唱的好聽,上的沒有說的好聽。說了以上這麼多,說得不妥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多提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