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優選13篇)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優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優選13篇)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1

說來慚愧,對王爾德的認識在上課前並不多,只是以前在翻閱童話書時偶爾讀到他的幾篇童話。作文字細讀時,瀏覽了他的一些介紹,細讀了他的一些作品,才感受到他是一位極有個性而情感細膩豐富的人!《巨人的花園》改編自王爾德最經典的童話之一《自私的巨人》,編入教材時,編者為了單元組文字的教學意義指向及言語的.學習,文句上做了較多的刪減變動,改編後的《巨人的花園》已經跟原文有很大的出入。課畢,結合幾位聽課老師的建議,思考如下:

從第一教時的教學意義出發,我以“挖掘巨人的任性和冷酷”為切入點,在體悟巨人的任性和冷酷中來折回感悟“快樂應該與別人一起分享”的文理,透過文字的反面語言現象去抵達正面的教學意義。雖然整個設計看來完滿,但是實際的操作卻顯得很吃力,特別是指導學生對巨人的生氣、發脾氣和大聲斥責等幾處語言的朗讀,顯得更為茫然無力。因為巨人的任性和冷酷,是孩子們一下子所體驗不到的,更不用說處在他的角色上去揣度,所以,幾番的引領指導,孩子們的朗讀在分貝上是不斷的提高,在“生氣”、“發脾氣”、“叱責”的詞性認識中越顯明晰,但是在朗讀情感的表現上卻並無改進。看來,讓孩子們站在巨人的角色上去體悟、去感受是繞了遠路了。那麼,換一種思路,從孩子們的角度上去解讀會不會有更簡單有效些呢?——後續思考:抓住“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從感悟巨人三次訓斥孩子以及三次巨人花園周遭環境的變化的語句對比中,去一次一次的接受“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的洗禮!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2

說來慚愧,對王爾德的認識在上課前並不多,只是以前在翻閱童話書時偶爾讀到他的幾篇童話。作文字細讀時,我們瀏覽了他的一些介紹,細讀了他的一些作品,才感受到他是一位極有個性而情感細膩豐富的人!《巨人的花園》改編自王爾德最經典的童話之一《自私的巨人》,編入教材時,編者為了單元組文字的教學意義指向及言語的學習,文句上做了較多的刪減變動,改編後的《巨人的花園》已經跟原文有很大的出入。課畢,結合幾位聽課老師的建議,思考如下:

思考一:文字切入點的有效選擇

從第一教時的教學意義出發,我們以“挖掘巨人的任性和冷酷”為切入點,在體悟巨人的任性和冷酷中來折回感悟“快樂應該與別人一起分享”的文理,透過文字的反面語言現象去抵達正面的教學意義。雖然整個設計看來完滿,但是實際的操作卻顯得很吃力,特別是指導學生對巨人的生氣、發脾氣和大聲斥責等幾處語言的朗讀,顯得更為茫然無力。因為巨人的任性和冷酷,是孩子們一下子所體驗不到的,更不用說處在他的角色上去揣度,所以,幾番的引領指導,孩子們的朗讀在分貝上是不斷的提高,在“生氣”、“發脾氣”、“叱責”的`詞性認識中越顯明晰,但是在朗讀情感的表現上卻並無改進。看來,讓孩子們站在巨人的角色上去體悟、去感受是繞了遠路了。那麼,換一種思路,從孩子們的角度上去解讀會不會有更簡單有效些呢?——後續思考:抓住“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從感悟巨人三次訓斥孩子以及三次巨人花園周遭環境的變化的語句對比中,去一次一次的接受“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的洗禮!

思考二:教學環節的有效鋪展

“在以系統論為指導的現代教學設計領域裡,任何一個教學環節都不應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整體中一個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我們捕捉到了文字的生字新詞有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溫暖與寒冷兩大類,這正好與我要創設的言語衝突相照應(為什麼一個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草翠花開、常年洋溢著孩子們笑聲的花園因為巨人的到來變成了北風呼嘯、狂風大作、鮮花凋謝、冰雪覆蓋的花園)。於是我將“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草翠花開洋溢笑聲;北風呼嘯狂風大作鮮花凋謝冰雪覆蓋瑟瑟發抖”進行了分組呈現,通過朗讀、品悟、想象、運用等方法進行綜合學習,並在這些詞語的基礎上進行了課文內容的感知。讓人遺憾的是,這些詞語所在的句子都比較集中而且對比也很明顯,如能在兩組詞語的對比學習中,在想象詞語的意境時,將這些詞語所在的句子也能進行品讀、賞析,不僅能更好地為體悟巨人訓斥、驅趕孩子的言語創設感情基礎,而且,在句子語境中再次理解詞語,對詞語意義的理解也更為深入,語言的學習也顯得更為高效了!

思考三:“思考惰性”的有效驅除

不僅在這次的隨堂聽課中,在平時的語文課堂中,我們都發現孩子們存在著比較嚴重的思考惰性,簡單的,答案一目瞭然或一思就懂的問題搶著回答,有點思考廣度和深度的問題,或不敢放手回答,或懶惰於其思考的艱辛而拒絕思考。深思這些現象的背後,不禁自責,雖然我們儘量在課堂中注重鋪設層次性問題,遇到學生不能放手回答的問題總會降低一個要求或者進行分解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如:在出示:

A、他見到孩子們在花園裡玩耍,很生氣:“誰允許你們到這裡來玩的!都滾出去!”

B、可是巨人又發脾氣了:“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C、“喂!你趕快滾出去!”巨人大聲叱責。”

三個句子後,問:誰讀懂了這三個句子的語氣有什麼變化?學生如果不能有所發現,就提出鋪設好的問題:細細地琢磨,從哪幾個詞語的變化中,你感受到了巨人一次比一次冷酷?

諸如此類。但是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更為重要的還是需要培養學生的思考主動性,在平時的課堂中創設良好的思考氛圍,如有趣的富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恰如其分的賞識性評價反饋、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等等。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3

《巨人的花園》是一篇童話故事,全文以牆為線索,抓住花園的變化展開敘述,我在教學時,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探索發現花園的變化,結果有的小組發現與巨人的砌牆和拆牆有很大的聯絡,當巨人砌牆以後,花園一直都是冬天,“巨人在孤獨與寒冷中不知過去了多久”。還有的組發現當巨人拆掉牆之後,花園裡就有了很大的變化,巨人有自私變的寬容了很多。我讓學生主動在黑板上板書,花園的前後變化。在整堂課中,我充當了引導者的作用。但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充分。一些問題的提出,學生不能很好的回答,教師包辦的太多,厄殺了學生的思考。例如, “站在樹下的小男孩再一次創造了奇蹟。仔細默讀8-11自然段,畫一畫,小男孩創造了哪些奇蹟?”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回答的.內容很豐富,其實學生的回答也是對的,可是自己卻偏要把學生向預設的答案引導,總怕時間不夠,結果自己說出答案,這樣做是不對的。我深刻的體會到教師應該充分放手給學生,教師點撥語言、總結語言應該具有感染力,注重教師的示範朗讀。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4

《巨人的花園》是一篇學生較為喜歡的童話故事,主要是通過巨人建、拆圍牆的故事,啟示學生克服自私的缺點,提倡知過即改的精神,體會與人共享的幸福和歡樂才是真正的幸福和歡樂的道理。我在教學設計中,主要是讓學生在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探究幸福的真正含義。因此本文的重點是讓學生能深刻地感悟:與人共享的幸福和快樂才是真正的`幸福與快樂。在學生對課文內容充分理解和對幸福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上,我啟發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或是家庭生活,或是收集名人談幸福的基礎上來認識自身的幸福觀點。通過主題論談,不僅訓練了學生思維、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充分認識自身幸福觀的優劣,使學生對幸福的認識再上一個臺階。通過學生們的各抒己見,他們達成了共識:“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學習中,大家共同探討,交流想法。不僅把自己的快樂表達出來,還把自己成功的快樂傳遞給他人。我也享受到因為為學生創造快樂而帶給自己的快樂。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5

這是一篇非常接近學生生活的童話故事。而且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也能夠從中明白一個道理。在教學時,我主要採用以下幾個步驟引導學生學習。

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

故事類文章一般順序很明顯,因此在學習時,我讓學生朗讀後,說說本故事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並且提示學生找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詞語。這樣學生馬上就知道格式是按時間順序寫的,接著我在學生的回答板書以下幾個詞語“從前、秋天、一天早晨、從那以後。”這樣學生就知道按這個順序去讀課文。老師指導他們找出這幾個時間段裡花園都是什麼樣的?學生很快就讀出了從前的花園是洋溢著歡樂的笑聲;秋天的花園是寒冷、荒涼的;一個早晨,花園的春天和笑聲被巨人趕走又回到冰雪覆蓋,小男孩的行為使巨人忽然醒悟;從那以後,花園成立孩子的樂園。

二、啟發想象,表演體會人物內心想法。

在這個故事中,有很多處只簡單寫了巨人粗魯的語言,但是要學生真正理解或者說說巨人給他們的印象,也許他們還體會不出來,也說不會用什麼語言來描述巨人的行為。因此,在課堂上,我抓住幾處,讓學生想象表演來體會。例如:第一次,巨人回家看見孩子在花園裡嬉戲,很生氣,我讓學生做出巨人很生氣時的表情,這樣學生立刻就把平時見到的家長意見自己生氣時的表情表現出來了;再如:巨人一個人在花園裡瑟瑟發抖的情景,還有早晨巨人趕走孩子時到底他是怎樣想的,我都要學生想了後用動作表演出來,然後在指導他們用完整的語言說一說,這樣既訓練了思維也鍛鍊了口語交際能力,再有小男孩不走,只凝視巨人,我讓學生互相表演體會,再說說此時巨人和男孩心裡的想法。在全文學完後,我和全班學生一起進行故事情景表演,一個學生演巨人,一個演男孩,4、5個學生演孩子,其他學生和我一起朗讀課文,在邊讀邊演的過程中把課文內容再現,有助於幫助學生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三、 啟發想象情景、續寫下文,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平時的課堂中,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片段描寫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學生在讀了“他立刻巨人拆除圍牆,把花園給了孩子們。”這句話後,我問學生,當巨人拆除圍牆後,孩子們看到的是什麼樣的`美景呢?請大家把前面的課文聯絡起來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和同桌說說,再把它寫下來。這樣有的學生很快去瀏覽前面的課文,結合自己生活所見,把他們心中美麗的花園描述出來了。

四、品讀感悟,領悟道,昇華情感。

當學生把故事內容理解透了,又能用動作表演出來後,再引導學生去想,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這樣就很容易了。

從這節課的教學中,我發現,童話一定要放手讓學生站在他們的思維和角度去讀課文、去表演情景、去體會內容。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6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的作品,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裡玩耍,很生氣,便趕走孩子,在花園周圍築起了圍牆,不讓孩子進入花園。從此花園裡都是寒冷的冬天。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去,園裡立刻有了春意。但巨人再次將孩子們趕出了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一位小男孩的啟示下,巨人醒悟了,他立刻拆除了圍牆,花園又成了孩子們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及課後反思,覺得有以下幾點做的較好:

1、緊緊抓住巨人指責孩子的三句話,通過分析比較及“演一演”這種孩子們感興趣的形式來體會巨人當時的心情,領悟到巨人的任性、冷酷。

2、根據中年級學段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自由讀、默讀、指名讀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邊讀邊思考的能力。

除了上述幾點做的較好,還有以下幾方面需要改進:

1、在朗讀感悟巨人趕走孩子的句子時,我把重點放在“體會巨人說話的語氣,感受巨人的冷酷”上,沒有讓孩子們展開想象。此處可以讓孩子們說一說巨人的心理,他當時在想什麼,藉此培養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加深孩子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引導不夠及時。課堂教學過程中,孩子們儘管答出了“隆冬”是指冬天最冷的一段時間,卻沒有真正領會其含義,因此在找近義詞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而我僅僅是告訴孩子們“再找找”,卻沒有告訴他們哪裡找,怎麼找。此時,我可以強調“隆冬”指的是一段時間,並不是風或是雨,就不至於出現“狂風”這樣的答案。

3、過於強調標準答案。在上課前,我的心裡已經有了問題的答案。因此,在提出問題的時候,我希望孩子們的回答能和標準答案一樣,孩子們明明答對了,我卻沒有及時地給予肯定。這種情況下,我應該先肯定孩子們的想法,再進行總結,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7

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對比,如,巨人砌牆與拆牆後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牆與拆牆後態度的對比、感覺的對比,正是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對比,如,巨人砌牆與拆牆後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牆與拆牆後態度的對比、感覺的對比,正是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教學難點是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已接觸了不少童話,童話本身以其生動有趣深深吸引了這些愛幻想的`孩子。孩子對童話的濃厚興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師的精心引導,因為孩子們畢竟沒真正掌握閱讀童話的技巧。

在教學時,我讓朗讀成為學生閱讀學習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這篇意蘊深刻的童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都為之一顫,為他們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讓他們學有所獲。

認知性閱讀自主交流,對文字整體感知的學習,側重認知性閱讀。在第一課時中,認識了這是個美麗的花園。所以在課的開始就我以這個美麗的花園為切入點引入課堂。通過美讀,欣賞動畫,使學生對這個美麗的花園留下是深刻的印象。

感悟性閱讀抓住重點,這一塊的閱讀,需要抓住重點,品讀感悟。通過多層次的多形式的反覆品讀、揣摩感悟,促進學生多元發展。體會花園的變化,在我讓學生找出描寫花園變化的句子,反覆品讀後出示冰雪覆蓋、狂風大作、雪花飛舞的畫面,與前面美麗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體會巨人的態度,通過自行朗讀感悟,揣摩巨人的心理,因為描寫巨人冷酷無情的語氣是文章朗讀評論的重點。這個地方理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後面重點句子“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這句話的理解。

拓展性閱讀文本里有許多想象的空間,比如巨人趕孩子們的時候是怎麼想的,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小男孩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但他沒有說出來,又比如當巨人看到小男孩這種眼神後,他心裡火辣辣的,那為什麼火辣辣的,也沒有寫出來,這時我就安排學生說一說寫一寫,這樣既加深了對文字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表達的能力,通過前期一系列的對比感悟,這時再出示重點句,學生對重點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課的最後,連結本文的作者王爾德,名人檔案。拓展作業,收集有關幸福的名人名言。把《巨人的花園》編成童話劇,以小組為單位演一演。收集王爾德的其它童話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給大家聽。學生都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8

【教材分析】

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裡玩耍,很生氣,就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拒之牆外。從此,花園裡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只有雪、霜、北風、雹在花園做客。一天,孩子們從圍牆爬進來,春天也就跟著孩子們來了,花園裡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巨人看到這一幅奇特而又可愛的景象時,他的心被觸動了:當他看到小男孩因無法捱到樹枝而急得哭起來時,他的心軟了,十分後悔自己先前的舉動。最終,巨人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接觸了不少童話,但是他們並未掌握感悟童話中真善美的方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比句子,體會人物的形象美,感悟童話的內涵。

1.在講授新課時,要放手讓學生獨立閱讀,運用已習得的方法學習生字,理解詞語,瞭解課文的基本內容。在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上,抓住人物態度的變化、感覺的變化和花園景色的變化,通過朗讀、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話所揭示的道理,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2.引導學生體會童話所揭示的道理,應主要採用朗讀和想象的方法,緊緊抓住巨人的表現與花園裡的不同的景色展開教學。

【教學目標】

1.認識“碩、允”等8個生字,會寫“碩、允”等11個字,正確讀寫“柔嫩、豐碩”等13個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瞭解童話在主人公的安排、表達方法的選擇等方面的特點;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想象畫面,從超常的人物與離奇的情節中感受童話故事的奇妙。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想象畫面,感受童話的神奇。

2.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教學策略】

1.字詞教學

本課生字較多,有些字易受方言發音干擾而讀錯,要提醒學生藉助漢語拼音字典弄清字音。本課要求會寫的11個字,大都筆畫繁多,要讓學生仔細觀察字形,準確識記並書寫。

2.閱讀理解

本課教學主要採用朗讀和想象的方法,在充分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讀後有什麼體會或發現。

3.表達運用

讓學生在明白了童話所揭示的道理之後,深入揣摩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形式上不拘一格,如果對故事情節感興趣,可以與同學合作讀一讀、演一演、議一議。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碩、允”等8個生字,會寫“碩、允”等11個字,正確讀寫“柔嫩、豐碩”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匯入課題,解題趣

1.板書課題,揭題匯入。

(1)師匯入: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一篇童話,題目是《巨人的花園》。

(2)課件出示:巨人的花園。

2.簡介作者,齊讀課題。(出示課件)

奧斯卡·王爾德(1854—1900),19世紀後期英國作家、詩人、劇作家,唯美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在英國文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譽為“才子和戲劇家”。

主要作品:《道林·格雷的畫像》《快樂王子》《石榴屋》等。

(1)師介紹作者,引導:從中你獲取了哪些資訊?

(2)生齊讀課題,交流回答。

3.看題觀圖,初識巨人。

(1)師:這個課題很有意思,一讀就知道這是一篇童話,你是從哪個詞語知道的?說說你的理由。

(2)生交流。(預設:巨人)

(3)師引導:你想象中的巨人是什麼樣子的?

(4)課件出示巨人圖片。

①師引導:這就是巨人。把他跟他身邊的孩子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

②預設:太超常了。

③師小結:童話中的人物就是這樣的奇妙。(板書:奇妙)

【設計意圖】這節課一開始就將閱讀焦點指向了“文體”,因為讓學生了解文章體裁是溝通學生語感和意境的樞紐。所以本次課我從情趣基調入手,用“巨人”這個形象帶領學生進入“童話之境”,從而讓學生對童話中的奇妙人物有初步的印象。

板塊二

學習字詞,析詞趣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1)師引導:《巨人的花園》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走進花園去瞧瞧吧!

(2)讀故事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呢?(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l

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l

想一想: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①師指名讀閱讀要求,並指導:讀童話可不能像讀普通課文一樣,而是要像講故事一樣讀。邊讀邊思考以上問題,還要想辦法認識不會讀的字詞。

②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2.學習生字新詞。

(1)學習要求認識的字和要求會寫的字。

會認的字:碩(shuò)

允(yǔn)

砌(qì)

覆(fù)

嘯(xiào)

縷(lü)

摟(lǒu)

頰(jiá)

會寫的字:碩(shuò)

允(yǔn)

砌(qì)

牌(pái)

禁(jìn)

懲(chénɡ)

蹤(zōnɡ)

嘯(xiào)

私(sī)

頰(jiá)

拆(chāi)

①師指名認讀,相機正音:“碩、拆”讀翹舌音,不要讀成平舌音;“允”讀“yǔn”,不要讀成“yǒnɡ”;“砌”讀“qì”,不要讀成“qiè”;“頰”讀“jiá”,不要讀成“xiá”。

②生開火車認讀後,全班齊讀。

③指導寫生字。

師引導:說說通過自學你掌握了哪些生字,與大家交流交流記憶方法。

④師引導生觀察字形,明確字的結構、筆畫、筆順,示範寫字,並指導書寫。

(2)詞語歸類。(課件出示三組生詞)

叱責

北風呼嘯

快樂歡叫

自私

冰雹瘋鬧

增添春意

臉頰

小鳥歌唱

立刻逃走

拆除

桃花盛開

景象可愛

①生自由讀詞,邊讀邊想:這三組詞在課文中分別是描寫什麼的?

②師指名讀詞並交流這三組詞。

③師小結:這三組詞在課文中分別描寫的是巨人、花園、孩子。

④師指導讀詞:邊讀邊想象詞語描繪的畫面,注意讀出詞語的味道。

⑤師指名讀後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讀詞亦需“語境感”。詞語歸類中的三組詞語分別指向巨人、花園、孩子,這種詞語上的運用妙在其營造的語境,讓學生的語感和境感在誦讀中得到了融合。

板塊三

初識人物,感文趣

1.師引導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呀?(預設:巨人)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文中的哪些語句中讀出來的?

2.生交流,師引導生用上“開始、後來、最後”等詞,概括地說一說。

示例1:巨人給我留下了自私的印象。我是從巨人突然回來,見到孩子時的樣子看出來的。

示例2:巨人給我留下的印象是知錯能改,我是從一開始巨人把孩子們趕走,然後明白了有孩子們的地方就有春天,最後和孩子們一起在花園裡玩這些情節中感受到的。

3.師小結:這位同學用上了“一開始……然後……最後……”這樣的詞語,一下子把故事大意都說清楚了。看來,抓住主人公的形象,的確是瞭解童話內容的一個好方法。明明是同一個巨人,同學們卻讀出了不同的感受,說明大家都在認真思考,用心體會。初讀課文時巨人給我們留下了不同的印象。

【設計意圖】就課程而言,寫法決定讀法,讀法決定教法。《巨人的花園》是篇童話,在感知環節將“文體意識”融入其中,授之以漁,讓學生懂得抓住主人公形象是瞭解童話內容的一個好方法。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想象畫面,從超常的人物與離奇的情節中感受童話故事的奇妙。

2.聯絡生活,合理想象,明白“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的道理,並和同學交流閱讀後的感受。

【教學過程】

板塊一

想象意境,品意趣

1.匯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走進了童話的王國,感受到了童話中奇妙的世界。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巨人的花園》,進行一次心靈的旅行。

2.品讀故事開頭,結合原文,體會巨人的孤獨。

(1)師引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巨人的花園以前是一個漂亮的大花園。初步感知了故事的主人公巨人的形象,有的同學讀出了自私,有的同學讀出了知錯能改。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巨人呢?我們得細細地讀讀這個童話才能知道,下面讓我們先來看看故事的開頭。

(2)課件出示孩子們在巨人的花園裡玩耍時的圖片。

①師引導:這是孩子們在巨人的花園裡玩耍時的情景,你看到了什麼?你彷彿聽到了什麼?(板書:孩子)

②預設:我看到了孩子們在巨人的花園裡快樂地奔跑,愉快地玩耍,我彷彿聽到了他們歡樂的笑聲,聽到了小鳥悅耳的歌聲。

(3)引導體會巨人的形象。

①師引導:孩子們在花園裡盡情地歡笑,盡情地奔跑,那巨人在哪裡呢?

②師指名回答。(預設:他離家去看朋友)

③師引導:他在那兒住了多久?

預設:他離家去看朋友,在那裡一住就是七年。

④師引導:讀到這,巨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巨人害怕孤獨)(板書:怕孤獨)

3.讀第3~5自然段,感知巨人形象。

(1)師引導:有一天,巨人回來了,看見孩子們正在花園玩。巨人是怎麼說、怎麼做的?請默讀第3~5自然段,圈畫關鍵詞句。

(2)課件出示:

“你們在這兒做什麼?”他叱責道。孩子們嚇得跑開了。

“我自己的花園就是我自己的花園,”巨人自言自語道,“這是隨便什麼人都懂得的。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許任何人在這裡玩。”於是他在花園的四周砌了一道高牆,掛出一塊布告牌:

禁止入內

違者重懲

(3)師指名交流,相機引導: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巨人?

(4)示例1:一個自私的巨人。

示例2:一個脾氣暴躁的巨人。

(5)指導朗讀。

①師指名讀第4自然段,指導讀出“叱責”的語氣。

②師指名讀第5自然段,指導讀出“自言自語”的語氣。

③師引導評價:聽了他的朗讀,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個怎樣的巨人?

4.朗讀課文,感受巨人的花園的變化。

(1)朗讀第6~15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畫面,並思考:巨人的花園發生了哪些變化?

(2)師引導生交流。

①師:(課件出示第7自然段)巨人的花園是怎樣的景象,能用一句話說一說嗎?(預設:巨人的花園,仍舊是冬天的景象)能用一個詞語說說嗎?(預設:淒涼)

②師生合作朗讀。師讀第1句,生齊讀第2句。女生讀第3句;男生讀後面部分。

③師引讀第8自然段,生齊讀第9自然段。(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可是春天始終沒有來,夏天也沒有來。秋天給每個花園帶來了金色果實,但巨人的花園卻什麼也沒有。

①(課件出示第10~11自然段)師:巨人的花園是怎樣的景象?巨人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②生交流,師相機指導朗讀。

③小組討論:巨人的花園為什麼出現了這麼奇特、可愛的景象?

④師指名交流。

【設計意圖】刪繁就簡,以巨人說的話為語言訓練和文字涵泳的突破點,引導學生比較,從而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看似不經意的師生情境對話,讓“想象的角度增加、廣度開闊、精度提升”。更重要的是把握“想象的溫度”,把學生帶入洋溢著趣味的童話中,感受童話故事情節的奇妙,又一次瞭解童話文體特點。

板塊二

語言實踐,說醒悟

1.出示圖片,引導質疑。

(1)師:更奇妙的還在後面呢!(課件出示巨人與孩子們一起玩耍的圖片)

(2)師引導生看圖:此時的巨人在幹什麼?

(3)示例:巨人和孩子們在花園裡歡快地玩耍。

(4)師引導質疑:看到眼前的情景,結合我們前面讀到的內容,你有什麼疑問嗎?

(5)預設:之前巨人還那麼生氣,現在巨人為什麼和孩子們和好了呢?

2.品讀故事結果,語言實踐,體會巨人的醒悟過程。

(1)師指導:請自由朗讀第12~15自然段,並思考:巨人有什麼轉變?用橫線畫出寫巨人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句子。

(2)師引導交流:巨人是怎麼說、怎麼做的?

(3)課件出示第12自然段。

①師指名朗讀。

②師提問:春天為什麼不到這兒來了?你明白嗎?請聯絡上下文說一說。

(4)課件出示第13自然段。

課件出示:

他輕輕地走下樓,靜悄悄地開啟前門,走進花園裡。孩子們看見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園裡又出現了冬天的景象。

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後面,輕輕抱起他,放到樹枝上。這棵樹馬上開花了,小鳥們也飛來歌唱。

別的孩子看見巨人不再像先前那樣凶狠了,也都跑了回來。春天也跟著一起回來了。

①師生合作朗讀。師讀每行的前面部分,生接讀後面一句。

②師引導:讀了這一部分,你有什麼發現?(預設:故事神奇;春天同孩子們在一起)

(5)小練筆。

師引導:看著這奇妙的一切,巨人終於明白了。他明白了什麼呢?請寫下來。

課件出示:

小練筆:

巨人終於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生完成練筆後,師指名交流。

示例1:沒有孩子的地方,鮮花凋謝;有孩子的地方,鮮花盛開。

示例2:有孩子的地方鮮花盛開,桃樹綻出綠芽,到處草翠花開;沒有孩子的地方鮮花凋謝,到處都被冰雪覆蓋。

⑤師引導:用對比的手法,讓我們感受到巨人是真的明白了,他那顆冰冷的心開始變得溫暖了,你們說的這些,用書上的一句話說,就是——(出示課件)

師:我們還可以怎麼說?

預設:我的花園裡,孩子們是最美麗的花。

⑥師小結:不管怎麼說道理就是一個,那就是——孩子就是春天。(板書:孩子是春天)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巨人變了,他不再孤獨,變得快樂;不再自私,變得寬容。

【設計意圖】學生經由情境感知進入意境領悟,進而遷升至與巨人心靈契合的心境感悟。這一閱讀境界的提升亦是學生言語境界、言語情懷的重新構建。

板塊三

總結拓展,寫童話

1.想象圍牆拆除後的景象。

(1)師引導:巨人終於醒悟了,他拆掉了圍牆,迎來了春天……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2)生自由交流,想象拆掉圍牆後花園裡的美景。

(3)課件出示巨人和孩子們一起玩耍的圖片。

(4)師引導生想象巨人把花園分享給孩子們後,他的生活會有怎樣的變化。

①師引導:巨人把花園和孩子們分享後,他還那樣孤獨寂寞嗎?

②預設:巨人不再孤獨,因為有了孩子們的陪伴。

③猜猜巨人陪孩子們做了哪些遊戲。

示例1:巨人陪孩子們做捉迷藏的遊戲,讓孩子們藏在他的身後。

示例2:巨人讓孩子們爬到他的身上,抱著他的脖子,坐在他的肚子上滑滑梯。

2.生齊讀14、15自然段,感受他們的幸福。

(1)師引導: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幸福和快樂。(課件出示段落)

(2)生有感情地齊讀14、15自然段。

3.結合生活,領悟童話中的道理。

(1)師引導:巨人懂得了與孩子們一起分享,所以他變得快樂了,他的花園變得四季如春了。這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啊!這種美好的畫面,我們不僅在童話世界裡能夠看到,而且在生活中也能看到。你們在生活中有與人分享帶來快樂的小故事嗎?(生自由交流)

(2)師小結:是啊,快樂就是與人分享,快樂就是給別人送去溫暖與關愛。雖然現實生活中的美好瞬間沒有童話那樣神奇,但同樣也會帶給人許多欣喜。正如詩人布朗寧所說:“把愛拿走,我們的地球就變成一座墳墓。”希望人人都獻出一點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音訊播放《讓世界充滿愛》)

4.完成練筆,感受童話的魅力。

(1)師引導:讀完這個故事,我們彷彿和巨人同悲同喜。孩子們,你們願意成為童話中的一員嗎?下面就讓我們繼續把這個故事寫下去吧。

(2)課件出示小練筆要求。

課件出示:

小練筆:發揮想象,把孩子們在巨人的花園裡盡情玩耍的情景寫下來。

(3)生髮揮想象,自由進行小練筆。

(4)師指名交流,全班評議。

5.拓展閱讀,激發興趣。

師指導:王爾德的童話故事,語言華麗唯美,情節純真生動。細細地研讀,你可以從這些童話中體會到人間的冷暖,領悟到人生的哲理。課下同學們可以去圖書室閱讀這些優秀的童話故事。

【設計意圖】聯絡生活實際,說出自己的親身經歷,與人分享的快樂種子才會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拓展練習的設計,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閱讀實踐中學習語文知識,獲得情感體驗。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的關注點在於欣賞語言,欣賞童話的表達方式,學習和積累童話知識。

1.讓朗讀成為學生閱讀學習的重要手段。

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這篇意蘊深刻的童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都為之一顫,為他們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讓他們學有所獲。

2.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字,側重認知性閱讀。

初讀課文,認識這個美麗的花園。在課堂的開始我就以這個美麗的花園為切入點引入課文。通過欣賞圖片,使學生對這個美麗的花園印象深刻。

3.抓住重點,品讀感悟。

這一塊的閱讀,需要抓住重點,品讀感悟。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反覆品讀、揣摩感悟,促進學生多元發展。體會花園的變化,與前面美麗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體會巨人的態度,通過自行朗讀感悟,揣摩巨人的心理,因為描寫巨人自私的語句是文章朗讀評論的重點。

4.拓展想象的空間。

如巨人趕走孩子們的時候是怎麼想的,會有什麼樣的表情,作者沒有寫出來。這時我就安排學生說一說、寫一寫,既加深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又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前期一系列的對比感悟,再出示重點句,學生對重點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類文連結

這節課的教學,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裡,春天就在孩子們的心中,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9

 教學目標:

1、能根據課文想象畫面,明白快樂應與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2、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

(課件出示)

師:“我有許多美麗的鮮花,但孩子們才是最美的花朵!”同學們,你們猜一猜這句話是誰說的?師:答案會在下課前揭曉,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童話故事《巨人的花園》。

 二、新課匯入

師:瞧,巨人的花園多美呀!(播放多媒體動畫)巨人不在家的日子裡,孩子們快樂地嬉戲玩耍,這簡直就是孩子們的樂園。

師:看了這些畫面,你們想說點兒什麼?

 三、讀文想象,感受體驗。

那就讓我們一起再次走進巨人的花園,看看巨人的花園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景象,請你再輕聲讀一讀課文,把課文中描寫巨人花園景象的句子畫出來。

(學生邊讀邊劃句子)

師:請大家來讀一讀你劃出的句子。(指名回答)

師:老師把大家找到的句子用課件寫出來了,老師想請同學來讀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一下,每句話描寫的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A、 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陰,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

B、 巨人的花園裡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

C、 他看到花園裡草翠花開,有許多孩子在歡快的遊戲。

D、鮮花凋謝,樹葉飄落,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

(指名同學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再回答)

師:可這所有的快樂在巨人回來後便蕩然無存,為什麼呢?你覺得巨人是個怎樣的人?

(學生回答)師相應板書:自私、冷酷、無情

師:請同學們在書中找找一找的'巨人叱責孩子的三句話。請你們仔細讀一讀、想一想,巨人說這些話時心裡可能是怎麼想的?神態和動作又是怎樣的?

(多媒體課件出示巨人叱責孩子的三句話)

他見到孩子們在花園裡玩耍,很生氣:“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

可是巨人又發脾氣了:“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喂!你趕快滾出去!”巨人大聲叱責。

 四、學習第三至六自然段

(一)指名學生讀巨人叱責孩子的第一句話,想象巨人的心理活動、神態及動作

(二)表演讀

師:孩子們被嚇壞了,四處逃散,巨人卻在花園周圍──

(生答:砌起圍牆)

師:豎起一塊──

(生答:“禁止入內”的告示牌)

師:與此同時,牆內牆外卻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變化,自讀第六自然段。

(三)學生自讀,然後教師指名學生讀

(四)說一說牆內牆外的不同

師:誰能告訴巨人“今年的春天為什麼這麼冷,這麼荒涼呀”?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師:是啊!可自私的巨人卻仍然不明白春天遲遲不肯光顧他的花園的原因。他等啊,盼啊,好不容易盼來了春天,卻又看到令他厭惡的孩子們,於是他又大發雷霆。

(課件出示巨人叱責孩子的第二句話)

(一)學生自讀,想象巨人的心理活動、神態及動作

(二)同桌互讀交流

(三)表演讀

師:巨人的脾氣更大了,因為他好不容易才盼來了春天。巨人盼來的春天是怎樣的?請同學們讀一讀,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生自讀後交流)

師:這洋溢著春意的花園卻在孩子們紛紛逃竄後,再次被冰雪覆蓋。請同學們讀一讀並想一想這突如其來的變化。

六、學習第八、九、十自然段

師:巨人不解地看看四周,這時他突然發現了──

(生答:小男孩)

師:他再次大聲叱責──

(課件出示巨人叱責孩子的第三句話)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巨人此時會想些什麼?再讀一讀這句話。

師:面對憤怒至極的巨人,小男孩沒有逃跑,他勇敢地留了下來,並用自己不尋常的舉動使巨人發生了變化。

(生速讀第八至十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思考,小男孩的舉動使巨人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用直線標出小男孩的舉動,用曲線標出巨人的變化。

(生邊讀邊勾畫,師巡視指導;生讀完後彙報)

(一)小男孩第一次不尋常的舉動

師:他用會說話的眼睛凝視巨人,彷彿在說什麼?

(生自由回答)

師:巨人的心裡感到──

(生答:火辣辣的)

師:你們在什麼時候有過這種火辣辣的感受?巨人感覺到了什麼?

(指導朗讀這兩句話)

(二)小男孩第二次不尋常的舉動

師:這時,巨人終於明白了,他明白了什麼?心情如何?請同學們找到後讀一讀。

(多媒體出示: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師:巨人為什麼這樣說?你們明白了什麼?

(多媒體出示:喚回春天的是)

師:喚回春天的又是什麼呢?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生彙報,師指導朗讀巨人說的話)

(三)小男孩第三次不尋常的舉動

師:巨人為什麼第一次感到溫暖和愉快?

(師指導朗讀第十自然段,想象這感人的畫面)

七、以讀代講最後一個自然段

師:此時,巨人和孩子們都感到無比的幸福,我們也為故事的結局感到高興。讓我們帶著輕鬆愉悅的心情齊讀故事的結局。

八、小結:補充原著故事的結尾

師:今天這節課你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生交流發言)

師(總結學生的發言):是啊,與人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我有幸讀了故事原著,尤其喜歡故事的結尾,我想與大家分享我的快樂。

師:許多年過去了,巨人變得年邁而體弱。他已無力再與孩子們一起嬉戲,只能坐在一把巨大的搖椅上,一邊觀看孩子們玩遊戲,一邊欣賞著自己的花園。他常說:“我有許多美麗的鮮花,但孩子們才是最美的花朵!”同學們現在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了吧?

 九、拓展延伸

師:人們常說,每一篇童話故事都有一個極美的化身,我們需要時時刻刻去感悟美的力量。老師送你們幾句話(多媒體課件出示格言)

十、佈置作業:

a 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b 收集童話故事讀一讀

 板書設計:

巨人的花園

自私時:風狂雪飛

無私時:花開遍地

巨人感悟:快樂要和大家分享

《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

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對比,如,巨人砌牆與拆牆後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牆與拆牆後態度的對比、感覺的對比,正是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

設計教學時,我根據課文特點,圍繞“對比”展開教學。包括花園變化前後內容的對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後的言行對比。通過變序教學法、想象情境教學法來實施教學,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合作討論,關注課堂教學生成,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文本里有許多想象的空間,比如巨人趕孩子們的時候是怎麼想的,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小男孩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但他沒有說出來,又比如當巨人看到小男孩這種眼神後,他心裡火辣辣的,那為什麼火辣辣的,也沒有寫出來,這時我就進行了拓展性閱讀的訓練,安排學生想一想說一說,這樣既加深了對文字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表達的能力,通過前期一系列的對比感悟,這時再出示重點句,學生對重點句的理解也就容易得多。

存在的遺憾也有很多。首先,因課堂容量較大,幾個環節浮於面上,如果讓學生多讀多說,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10

《巨人的花園》是一篇童話故事,童話故事是學生喜歡閱讀的一種文學體式,特別是故事中的人物情感變化能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教學這樣的文章一定要抓住學生的心理,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去學習、閱讀、感悟,教師要做好引領作用。

我在教學中就是這樣做的,先放手讓學生獨立閱讀課文,學習生字,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詞語,瞭解課文的內容。根據課文特點,圍繞“對比”展開教學。包括花園變化前後內容的對比,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內容的`對比以及巨人醒悟前後的言行對比。通過變序教學法、想象情境教學法來實施教學,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感悟,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引導學生自瀆自悟、合作討論,關注課堂教學生成,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學生獨立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人物態度的變化、感情的變化和花園情景的變化來理解課文內容。再通過朗讀和想象的方法,如:如果你是巨人花園裡的一草一木,看到巨人這樣做,你會怎麼想?又會怎麼做呢?讓學生緊緊抓住巨人的表現與花園裡的情景變化來理解感悟童話所揭示的道理。在學生的充分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再組織學生交流讀後的體會。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興趣濃厚。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體會到了: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一理念的正確性和現實意義,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教師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的重要性。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11

童話以其優美的語言,動人的故事情節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也正是因為同學對童話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如何讓學生在感受到童話帶來快樂的同時能更深入地理解童話以及其中蘊涵的道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堪稱英國作家王爾德的“完美之做”,揭示了快樂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深刻道理。

本文以巨人砌牆與拆牆後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牆與拆牆後態度的對比為主軸展開故事情節。在教學本課時我從美麗又神奇的巨人的花園入手,讓學生從中感受花園的美麗,為之後花園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做好伏筆。在引導學生找出主線“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後進入課文的主導部分,引導學生找出“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以及“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句子。學生通過對比,反覆的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使學生感受到巨人的花園冬天時的寒冷與冷清,巨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孤獨,以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孩子加入花園後的春景。然後以“原來四季交替正常、景色美麗的花園,為什麼巨人的加入會使花園產生如此大的變化”提問學生,引導學生找出巨人的所作所為。通過想象巨人發火時的神態動作引導學生從“生氣、訓斥、叱責”的意思中感受巨人這三次發火是一浪高過一浪,指導讀出語氣,加深理解。再引導學生說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巨人,最後揭示巨人終於明白的道理,讓同學隨著孩子們的歡笑聲一起進入這美麗的花園。

在揭示課文的道理之後再回過頭來引導學生髮現童話語言上的特點,讓同學體會到童話可以帶領我們去到現實不可能去的`地方,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童話中也可以通過奇妙的語言展現在大家面前,從中進一步感受童話帶來的無窮魅力。

課堂教學是動態的,生成的,由於教學經驗的不足,在教學的過程中並不能得心應手。對於讀的部分讀得不是很透徹,尤其是描寫有孩子與沒孩子時花園的情景變化的內容,由於在時間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讀得不夠透,不夠深刻。另外內容的銜接也不夠緊湊,在請同學說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巨人與接下來揭示寓意這一環節連線不夠緊。此外,教育機智發揮不到位,對於學生的問題處理得不太妥當,這些都是急需要改進的地方。當然促使課堂教學進展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斷虛心地向師傅或有經驗的老師指點迷經,借鑑好的教學經驗,再通過自身的努力與實踐,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與反思中不斷成長。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12

我在四(1)班執教《巨人的花園》,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裡玩耍,很生氣,便趕走孩子,在花園周圍築起了圍牆,不讓孩子進入花園。但是,從此花園裡都是寒冷的冬天。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去,園裡立刻有了春意。但巨人再次將孩子們趕出了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一位小男孩的啟示下,巨人醒悟了,他立刻拆除了圍牆,花園又成了孩子們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認為自己比較成功的有三點:

一、注重挖掘文字的情感因素,在想象中陶冶情操。

我抓住花園情景的變化、感覺的變化和人物態度的變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孩子們見到美麗花園時的反應,巨人訓斥孩子時的凶惡態度,訓斥孩子後花園的荒涼,拆除圍牆後花園的和諧,我都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進入到童話優美的意境中,使之感同身受。

二、關注文字,在對比中感受領會文意。

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提示道理。結合課文內容上對比的特點,在教學時,我以“對比”為主線,採用一系列的對比來進行教學:花園裡牆裡牆外的景象對比,巨人前後的態度對比,拆牆前後的對比,循序漸進,步步進入,最後提示道理。

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

我藉助課件播放優美的畫面,讓學生感受花園的美。學生的思維、情緒、想象和表達能力得到了發展。在學生感受四季美景時,他們看到優美的畫面,直接感悟,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課文內容的具體生動,富有真情實感,以達到較佳的效果。

當然,也有很多不足,最大的不足是還捨不得放手,對學生總是不放心,我應該引導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

1、關注學生的言語實踐較淺

這一課堂的語言訓練意識較淺,我應該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想象畫面,讀中感悟,以讀見悟;應該抓住重點語段,引導點撥學生在細細的品味語言中,在對比朗讀、想象說話中,理解童話的內涵。

2、讀悟中領會寓意不深

語文教學應該以讀為本,讓感悟充盈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心靈的體驗,將知識和感深深地植入內心深處。由於時間倉促,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沒有很好的'領學生讀文字。

在我的教學設計中,“讀”,是我教學的重要一方面,不是放任自流、毫無目的的讀,而是通過多種形式、循序漸進的零距離讀,讓學生進入童話的意境,引導他們通過揣摩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所負載的內容,體驗語言文字所滲透的情感,從而使感悟更深刻、更高效、更有價值。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讓學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礎上想象畫面,在想象的過程中達到文字與心靈的溝通。只要用心靈去解讀文字,通過想象去領悟文字,便能讓語文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巨人的花園》語文教學反思13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四年級的孩子對童話還是比較感興趣的,本篇所講述的道理淺顯易懂,這是我選擇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下面就針對自己的教學談談感受:

一、課前插曲,自然匯入

給學生出示幾張童話故事的插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談談這是哪一篇童話故事。學生的興趣很濃厚,激起了學習本文的熱情。

二、回顧

回顧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出示:巨人的花園曾經是一個( )( )( )( )( )的花園,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體會花園的美麗。

三、研讀,感悟巨人的冷酷

先讓學生找出原因,學生很輕易找出“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接著讓學生找出表現巨人冷酷、任性的語句,本來我設計的是巨人一次比一次生氣的三句話,但學生卻提到了“砌圍牆、禁止入內”,於是我把學生的回答加以整合,先出示表現巨人一次比一次生氣的三句話,讓學生抓住裡面的關鍵詞語“很生氣、又發脾氣、大聲叱責”,理解體會巨人的冷酷。先讓三個學生讀,在指導後再讀,學生竟然讀得好像自己就是那冷酷的巨人。然後再找學生表演冷酷的巨人。結合實際,讓學生談感想,學生能充分感知孩子們傷心、難過,似乎巨人與孩子們相遇的.情景浮現在我們的面前。並再次出示句子“巨人的花園裡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巨人裹著毯子,還瑟瑟發抖。”讓學生再次感知任性、冷酷帶來的後果,再次讀“喚來寒冬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四、思辨,感受不幸

讓學生明白最不幸的是巨人,原因在於“任性、冷酷”,並再次感知“喚來寒冬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讓學生找出變化,並明白原因:幸福來源於寬容、善良,願與人共享美好的東西,並板書“與人共享歡樂”,到此本篇文章的道理也很清晰了!

五、我的感受

本課教學,過程清晰明瞭,我嚴格遵循了課程標準,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有所感知。所以本節課,我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採取了以讀代講,通過讀讓學生感悟花園的變化,感悟巨人的冷酷,體會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整節課算是成功的,因為學生明白的快樂應該與人分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