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關於默讀靜思的語文教學反思

關於默讀靜思的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山,因為有高低起伏而壯麗;海,因為有平靜與波瀾而壯闊;旋律,因為有舒緩與激昂而悅耳;朗讀,因為有抑揚頓挫而動聽……萬事萬物均是在矛盾的統一中存在,因矛盾的統一而美麗。那麼,極具人文性的語文課堂是否也具有在這矛盾的統一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語文課堂應是"動"與"靜"和諧的統一。

關於默讀靜思的語文教學反思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充滿了"動"。聽,課堂上充滿著琅琅的讀書聲和此起彼伏的討論聲;看,教學過程中設計的極具個性的表演及形式多樣的作品展示……這一切,使平靜的課堂變得"熱鬧",使單調的課堂變的"生動"。

冷眼看這"熱鬧"與"生動",我們會感覺到學生的"動"只注重形式:一方面參與活動的物件只是幾個優生,大部分只充當陪客聽眾而已;另一方面學生思考不深刻,往往問題一提出,學生就舉手發言,但說的是對文字淺嘗輒止的理解,這個現象在我班特別普遍。因此,有感情的朗讀只注重在技巧方面機械的模仿。

究其原因,我認為是課堂上"動"有餘而"靜"不足。一堂課中,我們的老師為了活躍氣氛,想方設法讓學生"動"起來,一旦教室裡無聲,總覺得"冷了場".因此,往往學生默讀思考的時間不到一分鐘便讓"交流"開了場,結果便是浮於表面的膚淺的交流.久而久之,學生也就養成了淺嘗輒止的不良學習習慣。

在我看來,"靜"是"動"的和諧共振體,"靜"是"動"的前提與基礎.作為高年級的語文課尤其不能少了"靜"――默讀靜思,也就是讓學生潛心會文,邊默讀邊思考,同時在課文旁邊記下自己的感受,體會及理解,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逐漸培養學生把"厚文讀薄"的能力。

記得我在教學《荔枝》一文時,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這是一篇以情感人的文章,於是設計了"以讀悟情"的教學方法.通過範讀.小組讀.個別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感悟母子間濃濃的情,深深的愛.可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的理解很膚淺,只能談到母親愛兒子,兒子愛母親這一點,但具體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大家還是茫然.我以為是讀得不夠,於是我採用了讓大家分小組再讀再議.通過小組討論學習,有一部分優生能答得較為完滿,我甚感欣慰:"以讀悟情"的教學方法行之有效.可課後作業(《學習指導》)做得不如人意。

掩卷沉思,我有些納悶了:學生讀了又讀,議了又議,看起來應該很不錯啊,怎麼就事半功倍了呢?說讀吧,聽起來滿有感情的啊,說議吧,也是頭頭是道,長篇大論啊.思來想去也許是我的"以讀悟情"的教學方法欠妥。

有了《荔枝》的教訓,我在教學《一夜的工作》時,就嘗試放棄了書聲琅琅的課堂,讓學生自己默讀,自己思考,讓學生藉助自身的生活經驗和語言積澱去解讀,去體會,去揣摩,去領悟,真正讓學生靜下心來與文字進行零距離接觸,與作者傾心對話。雖然,熱熱鬧鬧的課堂氛圍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靜靜的沒有喧囂,沒有浮躁的課堂,學生在安靜中走進文字,達到"文我合一".進而"憂"文中"人"所"憂","喜"文中"人"所"喜",情感得以共鳴.看著孩子們時而皺眉,時而微笑,時而沉思,時而奮筆疾書的樣子,我釋然了;看到孩子們書上或多或少的批註,我欣然了.看來,"默讀靜思"有時比"感情朗讀"更有利於讓孩子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由於孩子們讀得細,想得深,所以大家在感情朗讀最後兩個自然段時,由衷的激動.自豪,哪還需老師的點撥指導,已水到渠成了。

冷靜反思,《荔枝》和《一夜的工作》教學的得失,我認為,讀書不僅需要琅琅的讀書聲,更需要靜靜的讀書場.我們的課文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情感:燦爛的美,濃濃的意,款款的情,深深的理,悠悠的趣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