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成語解釋:義不帝秦大綱

成語解釋:義不帝秦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成語名字】義不帝秦

成語解釋:義不帝秦

【漢語拼音】yì bù dì qín

【近義詞】:寧死不屈、堅貞不屈、正氣凜然、昂首挺立、不屈不撓、臨危不懼、剛正不阿、視死如歸、大義凜然

反義詞】:降志辱身、貪生怕死、苟且偷安

【成語出處】《戰國策》 趙策。

【成語解釋】義: 道義。 道義所在, 絕不尊秦為帝。 比喻不向武力低頭。

【義不帝秦造句】魯仲連 “義不帝秦”, 氣節可嘉。

【義不帝秦的成語故事

《戰國策·趙策三》:秦圍趙都邯鄲,魏王使晉鄙領兵救趙,止於蕩陰(《史記·魏公子列傳》謂止於“鄴”)不進。又派客將軍辛(《史記》作新)垣衍潛入邯鄲,通過平原君趙勝勸說趙王尊秦為帝,平原君猶豫不決。正在邯鄲遊歷的魯仲連聽到“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的'訊息後,立即去見平原君,要求其為他引見辛垣衍。魯仲連開始不說話,他聽完辛垣衍幼稚的說辭,便舉鮑焦的事為例,駁斥辛垣衍對他的錯誤估計。接著,指出暴秦的實質是“棄禮義,上首功”,“權使其士,瞄虜使其民”之國。並表明自己對強秦的態度,假使秦國一旦一吞併天下,“則連有赴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最後說明他會見辛垣衍的目的是“欲以助趙也”。魯仲連還引齊威王率領天下諸侯朝見周天子的故事,說明帝秦的利害關係,並舉出商紂對待三公的暴行,證明秦王會與商紂相同,來對待投降他的諸侯。終於使辛垣衍“起再拜謝”,表示“吾請去,不敢復言帝秦”。“秦將聞之,為卻軍五十里。適會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救趙擊秦,秦引軍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