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乳母詩序文言文翻譯

乳母詩序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乳母詩序,古代貴族、官吏之母或妻的封號。作者“痛哭”、“竟亦不能食”,主要是由於費氏對鄭燮視如己出,鄭燮對費氏感情至深,費氏的突然離開使鄭燮傷心難抑。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乳母詩序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乳母詩序文言文翻譯

原文

乳母費氏,先祖母蔡太孺人之伺婢也。燮四歲失母,育於費氏。時值歲飢,費自食於外,服勞於內。每晨起,負燮入市中,以一錢市一餅置燮手,然後治他事。間有魚飧瓜果,必先食燮,然後夫妻子母可得食也。

數年,費益不支,其夫謀去。乳母不敢言,然常帶淚痕。日取太孺人舊衣濺洗補綴,汲水盈缸滿甕,又買薪數十束積燭下,不數日竟去矣。燮晨入其室,空空然,見破床敗幾縱橫;視其灶猶溫,有飯一盞、菜一盂藏釜內,即常所飼燮者也。燮痛哭,競亦不能食矣。後三年來歸,侍太孺人,撫燮倍摯。又三十四年而卒,壽七十有六。方來歸之明年,其子俊得操江堤塘官,屢迎養之,卒不去,以太孺人及燮故。燮成進士,乃喜曰:“吾撫幼主成名,兒子作八品官,復何恨!”遂以無疾終。

譯文

鄭燮的乳母費氏,是鄭燮的祖母蔡太孺人的侍女。鄭燮四歲時母親去世,由費氏撫養。那時恰逢荒年,費氏自己回家吃飯,然而仍來鄭家幹活。每天早晨,費氏揹著鄭燮到集市上,用一個銅錢買個餅,放在鄭燮手中,然後才去處理其他的事情。間或有了好吃的東西,一定要先餵給鄭燮吃,鄭燮吃過後,費氏夫婦及兒子才可以吃。幾年過去了,費家的經濟也越來越入不敷出了,費氏的丈夫打算離開這個地方,費氏不敢說什麼,然而臉上常常掛著淚痕。(臨走前)取來鄭燮祖母的衣服縫補漿洗,又買來好幾捆柴火放在灶邊,過了一會兒悄悄地走了。鄭燮早晨走進房間,裡面空空的,只有破爛殘舊的.床和桌子擺在那裡,環視灶臺,還是溫的,有一碗飯,一盤菜,藏在釜內,正是經常餵給鄭燮吃的飯。鄭燮痛哭,以致於吃不下飯。三年後,費氏回來了,細心加倍地侍奉著鄭燮和他的祖母。過了34年,費氏去世,活了76歲。在費氏回來的第二年,她的兒子俊當上了操江塘塘官,多次提出要接費氏過去,終究沒去,由於鄭燮及他的祖母。鄭燮考取進士後,費氏高興地說:“我撫養的幼主有了出息,兒子也當上了八品官,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最後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