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詩人 > 辛棄疾的故事:與鷓鴣的緣分

辛棄疾的故事:與鷓鴣的緣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來到鬱孤臺的讀書人,不去看看辛棄疾似乎說不過去。他在贛南附近度過了大半的人生歲月。他終生以恢復中原為職志,欲挽狂瀾於既傾,但最終壯志難酬。“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這是他傳唱千古的名作《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的最後一句。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辛棄疾的故事:與鷓鴣的緣分。歡迎大家閱讀!

辛棄疾的故事:與鷓鴣的緣分

那一晚的鷓鴣,是否會穿破千年的歷史風塵飛到我們面前?我們不得而知。但與我們相比,千年以來的鷓鴣,沒有我們變化得那麼快。與我們相比,它們離歷史現場更近。那麼,就讓我們聽聽鷓鴣是怎麼說的吧。

南宋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寫道,“南渡之初,虜人(金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還,幼安(辛棄疾)自此起興”;“‘聞鷓鴣’之句,謂恢復之事,行不得也。”

一部作品的歷史意義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得以確定,它的審美價值也是在這個過程中得以證實。”後人對於這首詞的解讀,多少都是站在羅大經的肩膀上而生髮的。那麼,鷓鴣究竟說了什麼,讓人以為辛棄疾表示“恢復之事,行不得”。難道懷有雄心壯志的辛棄疾,對於恢復失地也是悲觀的?

查宋人所著《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鷓鴣“生江南,形似母雞,鳴雲‘鉤輈格磔’者是”。此“鉤輈格磔”的鳴聲,演化為“行不得也哥哥”和“但南不北”兩種諧音,因而有兩種不同的寓意。前一種從“行不得也哥哥”生髮,常用以抒寫離別之苦,後一種與南人思念故土之悲相聯絡。

歷史上的辛棄疾“壯歲旌旗擁萬夫”,二十歲出頭就成為抗金起義軍的領袖,率領五十多人奔襲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南宋都城建康。從“淪陷區”山東初來南方,他對朝廷的畏縮並不瞭解,他曾寫出《美芹十論》《九議》等關於抗金北伐的建議。但已經無意打仗的朝廷反應冷淡,只是把他先後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治理荒政,整頓治安。這與他的理想大相徑庭。

北宋張詠《聞鷓鴣》雲:“畫中曾見曲中聞,不是傷情即斷魂。北客南來心未穩,數聲相應在前村。”“北客南來”也是張詠的山東同鄉辛棄疾的寫照。他滿懷救國之志,而朝廷對這位軍事強人始終懷有戒心,處在不能不用又不能重用的尷尬境地。“聞鷓鴣”不僅引逗起他對淪陷故土的懷念,也撩撥著他內心的隱痛。他一生堅決主張抗金,並沒有因為屢次受挫而頹廢。“江晚正愁餘”之“愁”,與《水龍吟》中“無人會、登臨意”之“意”,正是一番滋味。英雄終有遲暮,但英雄之心不會死去。

鷓鴣的鳴聲不時劃破山谷的寂靜。朝代更迭已經不知凡幾,鷓鴣似乎依舊在對我們訴說著辛棄疾的故事。

推薦閱讀

  • 1《鷓鴣天(席上再用韻)》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鷓鴣天(席上再用韻)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2愛國詞人辛棄疾的童年故事
  • 3《鷓鴣天(元谿不見梅)》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鷓鴣天(元谿不見梅)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4《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5辛棄疾活捉叛徒的故事範例
  • 6《鷓鴣天(重九席上作)》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鷓鴣天(重九席上作)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7朱敦儒《鷓鴣天•西都作》詩歌鑑賞
  • 8辛棄疾活捉叛徒的故事大綱
  • 9《鷓鴣天(黃沙道中)》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鷓鴣天(黃沙道中)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0《鷓鴣天(和張子志提舉)》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鷓鴣天(和張子志提舉)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1辛棄疾
  • 12辛棄疾的詩全集 宋代詩人辛棄疾
  • 13《鷓鴣天(重九席上再賦)》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鷓鴣天(重九席上再賦)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4《瑞鷓鴣(京口有懷山中故人)》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瑞鷓鴣(京口有懷山中故人)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5辛棄疾
  • 16辛棄疾的生平介紹
  • 17黃蜂、鷓鴣與農夫管理故事
  • 18《鷓鴣天(敗棋賦梅雨)》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鷓鴣天(敗棋賦梅雨)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19《鷓鴣天(送廓之秋試)》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鷓鴣天(送廓之秋試)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 20《鷓鴣天(鵝湖寺道中)》古詩 作者辛棄疾 古詩鷓鴣天(鵝湖寺道中)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