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有關春節的古詩彙總

有關春節的古詩彙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5W 次

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現代將“元旦”稱為公曆新年,將“春節”稱為農曆新年。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了有關春節的古詩,希望對你有所借鑑作用喲。

有關春節的古詩彙總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

除夜

【唐】白居易

薄晚支頤坐,中宵枕臂眠。一從身去國,再見日周天。

老度江南歲,春拋渭北田。潯陽來早晚,明日是三年。

除夜

【唐】白居易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老添新甲子,病減舊容輝。

鄉國仍留念,功名已息機。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除夜

【唐】曹鬆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一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燎暗傾時鬥,春通綻處芬。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

江外除夜

【唐】曹鬆

千門庭燎照樓臺,總為年光急急催。

半夜臘因風捲去,五更春被角吹來。

寧無好鳥思花發,應有游魚待凍開。

不是多岐漸平穩,誰能呼酒祝昭回。

除夜

【唐】成彥雄

銅龍看卻送春來,莫惜顛狂酒百杯。

吟鬢就中專擬白,那堪更被二更催。

除夜有懷

【唐】杜審言

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冬氛戀虯箭,春色候雞鳴。

興盡聞壺覆,宵闌見鬥橫。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

除夜

【唐】方幹

玉漏斯須即達晨,四時吹轉任風輪。

寒燈短燼方燒臘,畫角殘聲已報春。

明日便為經歲客,昨朝猶是少年人。

新正定數隨年減,浮世惟應百遍新。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除夜

【唐】李世民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除夜

【唐】尚顏

九冬三十夜,寒與暖分開。坐到四更後,身添一歲來。

魚燈延臘火,獸炭化春灰。青帝今應老,迎新見幾回。

歲除夜

【唐】羅隱

官曆行將盡,村醪強自傾。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

歲月已如此,寇戎猶未平。兒童不諳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有懷

【唐】孟浩然

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裡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

除夜

【唐】徐鉉

寒燈耿耿漏遲遲,送故迎新了不欺。

往事並隨殘歷日,春風寧識舊容儀。

預慚歲酒難先飲,更對鄉儺羨小兒。

吟罷明朝贈知己,便須題作去年詩。

除夜作

【唐】薛能

和吹度穹旻,虛徐接建寅。不辭加一歲,唯喜到三春。

燎照雲煙好,幡懸井邑新。禎祥應北極,調燮驗平津。

樹欲含遲日,山將退舊塵。蘭萎殘此夜,竹爆和諸鄰。

祝壽思明聖,驅儺看鬼神。團圓多少輩,眠寢獨勞筋。

茜旆猶雙節,雕盤又五辛。何當平賊後,歸作自由身。

故鄉除夜

【唐】周弘亮

三百六十日雲終,故鄉還與異鄉同。

非唯律變情堪恨,抑亦才疏命未通。

何處夜歌銷臘酒,誰家高燭候春風。

詩成始欲吟將看,早是去年牽課中。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賞析

“元日”是陰曆正月初一。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懼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賞析】

此詩作於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平生度過的最後一個除夕夜。這一首詩,詩句沖淡、平和,沒“天地有正氣”的'豪邁,沒“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只表現出大英雄欲與家人共聚一堂歡飲屠蘇酒過元旦的願望,甚至字裡行間中透露出一絲寂寞、悲愴的情緒。恰恰是在丹心如鐵男兒這一柔情的剎那,反襯出勃勃鋼鐵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實性,這種因親情牽扯萌發的“脆弱”,更加讓咱們深刻體味了偉大的人性和錚錚男兒的不朽人格。

《除夜》一詩,沒雕琢之語,沒瑣碎之句,更加無高昂的口號式詠歎。可是,咱們仍舊感到心靈的一種強烈震撼。無論時光怎樣改變,無論民族構成如何增容擴大,無論道德是非觀念幾經嬗變,文天祥,作為咱們民族精神的象徵,作為忠孝節義人格的偉大圖騰,萬年不朽,顛撲不滅,仍會是在日後無數個世代激勵一輩又一輩人的道德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