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線下活動培訓心得體會

線下活動培訓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雖然近年來遠端培訓是一種新興的培訓方式,但線下培訓還是最主要的途徑,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線下活動培訓心得體會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線下活動培訓心得體會

  線下活動培訓心得體會一

來到山西師範大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乾淨整潔的校園風貌,又不是那些步履匆匆趕著去上課的青年學子,也不是教職工籃球隊在球場上拼搏的風姿,更不是科學會堂前佈滿的各類講座報告資訊,而是新入職教師的培訓。這個培訓時間週期長,然而佈局合理。時間跨度四個月,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安排不同的培訓內容,整整一個學期我們都沉浸在培訓的學習中。培訓內容豐富而全面,包括專題報告,課程學習和教學技能等。培訓形式靈活多樣,既有講授,又有實踐。這次培訓的各位老師,都是有著長期的工作實踐、獲得過各種獎項、贏得師生好評的優秀教師。他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合格的高校教師的不易,作為一名優秀教師的艱難。但是,既然選擇從事這項職業,就應該“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努力地朝著優秀教師的目標而奮鬥。

入職的青年教師,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會碰到各種的不適應。學校在這方面給予我們足夠的人文關懷。首先就給我們安排校辦人員講解山西師範大學的校史、校情,讓我們深入瞭解我校的發展歷史,發展動向,發展願景以及存在的侷限。這既讓我們作為師大人因學校而自信自豪,又讓我們由於身上肩負的責任和重託而自省自勉。同時,其他負責單位人員在人事、財物、科研和教學管理制度上對我們作了詳細的解說,免除了我們以後工作上遇到各種困擾。

教學是新教師首先面臨的問題。《禮記·學記》有言:“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兩千多年前就有先賢提出教學相長的至道,它至今仍然是我們學習的要求和目標。特別是在現代資訊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各種資訊撲面而來。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得到提倡,為此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方法和新技能,努力地在這個時代資訊大潮中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批判能力。同時,教師也應該注重向學生學習,做到“不恥下問”。

那麼首先,教師應該學什麼?一是要學習專業知識。這個專業,不僅是自己的本專業,而且是教育學、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只有建立在教育學、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基礎上的教學,才有可能深入瞭解學生。瞭解了學生才有可能因材施教。為此學校安排董新良教師教授《高等教育學》、馮喜珍教師教授《高等教育心理學》的內容。二是要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目前轟轟烈烈的教學改革之一就是針對傳統教育的“滿堂灌”而來,那麼,要改革課堂,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針對教育技術的改革。現在不僅僅提倡“網際網路+課堂”,同時還有慕課等一些新型的教育手段,這些都是新老師所必須瞭解和掌握的。這也是楊威老師給我們上《現代教育技術學》這一課程的目的。三是要學習教育法規。只有懂得了教育法規,才知道哪些是教師能夠做的事,哪些是教師不能做的事。

其次,教師應該教什麼和如何教?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相關專業知識(這是教學的基本),而且要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如何批判。在教學內容上,各個專業有不同的要求,也有著很大的差異,而且新入職的教師在這方面專業性強,內容的把握方面肯定是相當熟練。關鍵是如何教,即教學技能上如何去完善。這正是第三階段教學技能培訓的內容。針對不同的內容,在教學方案的設計和實施上就有不同,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上也相異。這就要求教師以最優的教學方案、最有效的教學方法運用於課堂,以此達到最佳的教學目的。

最後,教師的教學實踐。這個實踐包括聽課和講課。為了吸取優秀教師的課堂經驗,我們聽取了十位優秀教師的講課。課堂上我們針對教內容、教學技能、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態度一一作了詳細的記錄。為了講好一門課,我們選擇小組試講,班內講課等多種方式彌補我們教學經驗的不足。通過這些環節的學習和實踐,我們基本上能夠圓滿地完成一堂課程。

四個月的時間倏忽即逝,培訓也宣告結束。在這段時間中,我們學習到諸多寶貴經驗。它讓我們的人生因為這次培訓而豐滿起來,也方便我們以後的教學工作。這次培訓,讓我們認識了不同學科專業的教師,他們大都是和我一樣的同齡人,有著共同的興趣和話題。同時,我們的班主任楊老師和任老師,兢兢業業,對我們關愛有加,不管是課堂上的循循善誘,還是評課的嚴格犀利,都是更好地為了我們新教師以後順利地實施教學,所謂用心良苦,莫過於此。

  線下活動培訓心得體會二

今天,我要跟各位學員分享我的感受,請注意僅僅是我的個人看法,請各位旁觀者看完後,不要帶有其他情緒。

這兩天我一直在醞釀,該怎麼樣寫這個體會,才能達到我寫這個體會的目的,而不僅僅是為了寫而寫。既要情真意切,又要不入俗套,方顯真意。思來想去,覺得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會比較好,雖然讓人家看起來有點亂,但那畢竟是真實的感受。用老師的話說“付出真心,也能得到真心”。

好了,廢話少說,言歸正傳。

我是帶著一份好奇、一份期望、一分疑惑來參加這次培訓的。好奇是因為我參加過拓展培訓,那是些關於體能、協作等能力的培訓,而心靈拓展(我們接到通知參加的專案名稱就叫這個)還沒參加過,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培訓,心裡是充滿好奇的;期望是因為從上一期參加的學員那時瞭解到――培訓效果很好,收穫很大,於是期待自己參加培訓時能夠獲得較好收益;疑惑就是這次培訓能給我帶來什麼樣的收穫,或者說是什麼樣的改變呢,在培訓之前仍是一個迷。

來到培訓現場的時候,我發現牆上貼著大幅的標題“我發現我自己――”,當時並不在意。隨著培訓的逐步深入,很多淺顯的道理通過遊戲的形式來一一呈現,發現自己開始有點感悟了,但還沒有真正地找到那種感覺。原來很多問題都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怎麼去溝通,怎麼去交流,怎麼去分享。一個關鍵詞,也是一種行為,那就是分享,用心去分享,會得到很多東西,能夠印證自己的一些朦朧的想法,會使自己的迴路更加清晰,可惜的是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做得並不是很好。我想以後我們要經常做分享,定期、不定期,會有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對人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我堅信這一點。

當老師宣佈我們這個大團隊要分成幾個小隊,問有誰想當隊長時,我毫不猶豫地舉手了。上次參加戶外拓展時,我也當了隊長,我的理解這個組長在一定程度上服務多過於其他方面,同時要用自己的熱情來鼓動組員積極參與各項活動,以增強體驗,順利完成或者說達到培訓的效果,這樣的理解顯然相當片面。很深刻地記得老師曾說過,隊長的收穫要遠遠大於其他人,當時並沒有往心裡去,那時在我看來,這點無所謂,但事實證明我的收穫很大,至於是不是到了比別人多很多的地步,不得而知。但從我自身出發,換個角度,如果我不做隊長,有些東西,我是肯定領悟不到的。所以要向那些想參加培訓的學員說一名,儘可能地抓住每一個當隊長的機會,不要放過,而且努力地、用心地、認真地去當好隊長,你的收穫將是非常巨大的。

原來還可以這樣思考,通過做突破思維的遊戲才遺憾地發現。忘記有多久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多角度考慮問題了,現在考慮問題的方式是,在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要遵守什麼規則,墨守成規多過於用心去思考,應付事情多過於用心去做,是什麼把自己改變成這樣,不是別人,不是外在環境,而是我自己。是因為我自己情願做一個近墨者,隨波逐流,從來不想掙脫約束、擺脫成規,已經忘記曾經信誓旦旦地要做真的自己。

是時候改變了。

原來真心地讚美別人,會有那樣愉悅的體驗,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受,非比尋常。發現我從來都很吝嗇,吝嗇讚美別人,說得最多的話是――你很好,你很不錯之類的毫無營養的套話,僅僅停留在應景層面,沒有真正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讚美,這一點很失敗。

付出與回報的公式原來是那樣的,付出不是期望回報的。還記得有首歌裡唱過“付出總有回報”,當時的理解是付出後是有回報的,心裡有點期待,期待著那份回報。而真實的意義應該是付出是不要考慮回報的,但回報一定是有的,我沒有那麼重要,只有放下了,才能夠付出得更好,才能得到更多,超乎你的想象。

關於責任,印象太深刻了。我有百分之百的責任,你也有百分之百的責任,兩個百分之百合在一起才能完美。在那一刻,只恨自己不夠強大,恨自己沒能引導好隊員,恨我們沒有做得更好。我從來都是一個團隊的不可分割的一分子,獨行俠、個人英雄主義的後果很嚴重,個人的能力是有窮盡的,而團隊的力量是偉大而又光輝、強健而又濃厚的。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是一個人,一個社會的人,一個團隊的一分子,我的社會性決定了我的存在,而我要更好地存在,就要更好地融入到這個團隊中,更好地為團隊負責、為自己負責,用自己的心去引導和改變團隊的其他成員,讓他們也能更好地負起責來,那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事情。

絮絮叨叨地寫了一大堆,請不要拍磚。

最後只想說,用心去愛吧,用心去感受吧,用心去做一切。等有一天,回過頭去會發現我自己原來已經成為一個最光輝、最燦爛、最輝煌的的存在,無可替代。

我愛你們!

最後對教練說:我要當助教,如果有機會,請選我吧,一定不負眾望。

此致

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