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精選8篇)

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為了確保活動安全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其實就是針對活動相關的因素所制定計劃類文書。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活動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精選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精選8篇)

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1

一、選題背景

傳統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無形“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更容易在淡化的過程的喪失,現在人們之所以覺得過節越來越沒意思。隨著經濟發展,精神文化的缺失越來越令人感觸頗深,傳統的內容越來越少,而承載著傳統的文化載體也漸漸在人們眼前消失,沒有了歷史,失去了鑑別。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然而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端午並不是非常瞭解,對端午習俗中的文化現象更是知之甚少,想要了解的問題提了一大堆,所以適時組織這次“傳承文化,走進端午”為主題的綜合實踐課程活動。另外,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二、設計思路

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學科組研究為基本形式,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通過合作調查、採訪、參與實踐、資訊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展示與評價等探索活動,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安排

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4月11日 端午節日課程動員會

4月17日 各學科、各年級填寫上交端午綜合課程設計方案

4月17日至5月8日老師帶領學生查閱端午相關資料,積累靜態和動態作品素材

5月9日至10日 學校排程各學科動、靜態作品成果

5月11日至19日 學生修改、完善作品

5月22日至23日 各班佈置靜態作品(照片牆、檔案袋、板報)

5月24日 端午綜合實踐課程結題彙報

四、各學科內容推薦(微課、活動)

端午由來大探祕

語文:低年級段學生蒐集有關端午的傳說、詩歌,開展詩詞朗誦比賽、資料交流會,擴寬學生認知範圍;中高年級段創作和端午有關的作文、詩歌,製作端午精美小報。

數學:微課

1、根據龍舟思考行程問題在生活中的應用。

2、巧求粽子的體積。

英語:向同學對端午做簡單英文介紹,創作端午情景劇。

端午才藝大比拼

音樂:學唱和端午有關的歌曲,學跳與端午有關的舞蹈。

美術:製作端午節有關的繪畫、貼畫、立體畫。手工做粽子。

端午活動大搜索

體育:根據龍舟,開展齊心協力走比賽。

五、活動相關學生評價

各學科各班級評選“端午”綜合實踐課程優秀學生,頒發獎狀和獎品。

六、展示內容。

10名學生部落格小導遊,看展板解說。二維碼掃描。進入二樓報告廳

1、端午傳統文化微課。

2、端午民俗展示。PPT展示虎符、龍舟、齊心協力、兒童額頭點雄黃酒等,展示內容均是我校師生活動視訊或照片。

3、師生互動,即興詩詞背誦,獎勵粽子。

4、有關端午歌舞展示。

5、端午情景劇(語文或英語)

6、學生自創詩歌展示。

7、包粽子比賽。

8、品嚐粽子美食。

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2

一、活動目標

端午節到了,開展關於“端午”的活動,讓學生了解有關端午的各種小知識,拓展知識面。同時在活動中提高學生自己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在端午的歡樂氣氛中,愛國、愛家、提高學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興趣,產生民族自豪感。

二、設計思路

以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為核心,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通過合作調查、參與實踐、資訊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活動時間

6月12日——21日

四、活動內容

三年級瞭解端午節的日期、知道端午節的別稱、風俗、和來歷,上網瀏覽查閱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並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以“知我端午愛我祖國”為主題,用手抄報、詩配畫或者作文的形式記錄在A4紙上。

五、總結

1、 各教室領導認真總結端午節學生參與活動情況

2、美術組將優秀作品出櫥窗展示。

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3

一、活動時間:

20xx年6月21日下午3:00——4:00

二、活動地點:

各班課室

三、活動主持:

各班班主

四、活動參與人:

本班老師和幼兒

五、活動目的:

1、瞭解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

2、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基本的習俗。

2、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六、端午節的來源: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最讓人記住和接受的是:源於紀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七、活動準備:

1、有關端午節的PPT和賽龍舟的視訊以及音樂。

2、各班請提前通知家長為幼兒準備好一個粽子和一個水果,並於活動當天帶回幼兒園,幼兒將進行端午節食物分享活動。

3、各班自行進行拍照活動。

八、活動內容:

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及主要的慶祝活動。

(1)分享有關端午節的PPT,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2)看賽龍舟、欣賞賽龍舟時的音樂,感受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氣氛。

(3)將大家帶來的粽子及各種水果一起分享。(重點可以向幼兒介紹一下粽子的不同形狀及包法和不同的口味。

九、注意事項:

1、各班請提前向家長說明活動,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穿好相應的校服。

2、注意不要給幼兒吃太多粽子,難消化,也請和家長說明。

3、各班自行拍照並準時上傳到本班部落格,並於下午五點之前上傳兩張精華照片至黃友資料夾,並以班級命名。

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4

一、活動來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 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 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 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 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 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節慶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粽子、掛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3)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三、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屈原的故事(語言)

2、童謠《拍手歌》(語言)

3、觀看賽龍舟(社會)

4、美麗的龍舟(藝術)

5、龍舟競賽(健康)

6、我愛吃粽子(科學)

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穫與體驗。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遊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遊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4、家長園地:

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嚐嚐的快樂。

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瞭解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賽龍舟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樂於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編蛋網、纏五色線、做綠豆糕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4、體驗並學習幾個簡單的傳統禮儀基本動作:揖禮(問候)、附手禮(站)、叩首禮(坐)、執手禮、鞠躬禮。

活動準備:

1.端午節的故事PPT;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葦葉、線繩;編蛋網、纏五色線的材料:繩線、五彩線;做綠豆糕的材料:麵粉、餡料。

3、漢服幾套。

4、聯絡幾位熱心的家長代表,幫忙完成製作活動。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粽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邀請了幾位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來和我們一起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鼓掌歡迎!

二、家長代表結合PPT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瞭解端午節的有關風俗。

三、學習幾個傳統禮儀基本動作:揖禮(問候)、附手禮(站)、叩首禮(坐)、執手禮、鞠躬禮。請個別小朋友穿上漢服進行表演展示。

四、端午節賽歌會,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誦端午節的兒歌。

大四班: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大班孩子穿上漢服表演)

小一班:五月五,是端五。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端午文化我知道”親子活動,請幾組家庭代表分小組分別展示端午風俗表演。

第一組:包粽子。

第二組:做香囊。

第三組:編蛋網。

第四組:結五絲。

第五組:做綠豆糕。

六、活動結束,向參與的家長代表表示感謝,並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閤家幸福!

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6

一、活動目的:

以遊戲的形式體現端午的風俗,弘揚民族文化,烘托節日氣氛,豐富校園文化,活躍同學們的課餘生活。

二、活動時間:

六月六日

三、活動地點:

男生公寓門口

四、主辦單位:

警安職業學院院團委

五、活動具體安排:

(1)吃粽子大賽參賽人員以三人為一組,蒙好眼睛,待主持人宣佈比賽開始後,參賽人員在原地轉五圈,然後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時間將粽子解開以最快的速度吃完,當完全吃完後舉手示意,工作人員檢查無誤後,由我們的主持人宣佈比賽結束,根據用時最短選手獲勝,發放獎品、其他兩位發放紀念品。

(2)追憶歷史,端午有獎問答我們在場地周圍懸掛長繩,繩上按順序粘上有關端午節風俗,歌謠等的問答題目、同學們若知道題目答案的可將題目拿下,到對獎處回答,答對者發放獎品。

(3)夾彈珠遊戲每組2名參賽者,各1雙筷子,1個水杯、工作人員宣佈開始後,計時1分鐘,選手開始夾彈珠,時間到,工作人員宣佈結束並檢查各杯中彈珠數目,數目多者獲勝,發放獎品。

(4)鏢王爭霸端午有射箭的風俗、由於條件限制,我們以飛鏢代替射箭、射鏢距離為2米,以超過3鏢總數超過18環者為勝。

(5)觀看與端午有關的電影此項活動由電影協會主辦,首先我們在網上下載有關端午習俗的電影,如划龍舟和各地在端午節的習俗,讓大家增長見識,最後播放有關紀念屈原的電影,活動在電影中結束。(6月3日晚開始,放假期間每晚播出)

六、經費預算:

橫幅:30元

飛鏢盤:40元(買兩個)

紀念品:200元

粽子:50元

共計:320元

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7

一、主題

過傳統節,共中國情

二、準備限量小禮品

向各班派發端午節海報,普及端午知識,派發端午節禮品。

其中包括:包粽子的方法學習紙條一張;小粽子一個;端午節賀卡一張,香囊艾葉菖蒲適量。以班級為單位每班派發若干份,讓同學們在端午收到驚喜,感受驚喜,從而加深同學們對於端午以及其他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認識,給端午增光添彩。

三、端午節知識競賽

過端午,端午知識當然必不可少,我們準備收集一些關於端午的小常識,編整合海報,一份張貼於校門口,另外以班級為單位分發,讓同學們過端午,知端午,過一個充滿知識趣味的端午節。以搶答的方式對端午節進行知識問答,答對題數最多者可獲獎品--粽子一個。

四、端午節問卷調查

根據海報編10道左右關於端午知識的知識問答題,在全校範圍內進行調查,看看同學們對於端午知多少,也可以由此向同學們普及端午知識。

五、號召有條件的同學端午觀看賽龍船慶

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

去看一次賽龍舟。看著一支支龍舟在湖面上激起層層的水花,鼓聲震天,激動人心,槳手們以整齊劃一的動作推動龍舟矯健地前行,似一條條真龍欲一躍而起,情不自禁的跟著龍舟的節奏心潮澎湃,那是民族的力量在激揚。

六、自制粽子

端午的主角粽子在東漢就已有出現,但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從前的粽子是以粟為主要原料,不新增其餘餡料.但在講究飲食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之下,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論是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就口味而言,粽子餡葷素兼具,有甜有鹹。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鹹多。有用白粽子、小棗粽、豆沙粽、八寶粽、雞肉粽、鮮肉粽、椒鹽豆粽、蓮蓉粽、慄蓉粽、鹹肉粽、蛋黃粽等。

如果粽子給端午節帶來了清香,那麼包粽子是其中最真切的氣息。

在家裡,可以提前幾天買回新鮮的粽葉,端午節的上午就能和父母在淺淺的夏日中體驗包粽子的樂趣了。親手用翠綠的粽葉包裹好一顆顆米粒,再用繩子紮起所有的祝福與希望。過去,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讓屈原免受魚兒的傷害,寄託他們對一個偉大的靈魂的哀思與紀念。而現在,四川的人們正在遭受著地震帶來的身心的痛楚,可以將包好的粽子和一串串千紙鶴贈送給社群中xx籍的居民,用一顆真摯的心給他們安慰,送上我們的關懷,送上我們對xx人民的信心。

在學校,可以利用社團活動時間,讓同學們跟著指導老師學做粽子,知道粽子的原料和做法。聯絡好廚房的師傅,包好的粽子可以提前作為端午節的`小禮品之一,送給同學,尤其是住在宿舍的同學們。

七、留下懸艾葉菖蒲,配香囊的風俗

端午在班級或者家中門上插一束艾菖蒲葉,配一個香囊,為自己祈福,保佑平安,也祝願災難中的人們早日振作,重建起美麗的家園。讓每一個節日在中國人的心中紮根,讓中華民族的精神不斷延續。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有傳統,也有創新,在普及端午知識的同時,也倡議同學們向勇士們學習,端午是民族的節日,在端午我們為自己的英雄而驕傲,為我們的民族而自豪!

端午節班級綜合活動方案8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著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她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偉德娛樂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偉德娛樂為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偉德娛樂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傳統節日偉德娛樂,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的目標

圍繞“獨具匠心的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為什麼要過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你想怎樣過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為學生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成為實踐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各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活動目標可歸納為: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在瞭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鍊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路、他人經驗等)獲取偉德娛樂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的內容

1、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如:瞭解人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人們為什麼要給小孩子掛香包、戴手鍊和五彩線等有關情況。讓學生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暢想一下“我想怎樣過端午節?”

2、引導學生蒐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寫一寫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3、引導學生嘗試設計“怎樣過一個獨具匠心的端午節”?

四、活動的步驟

1、提出問題

(1)你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偉德娛樂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2)在我們這兒過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呢?你知道哪些有關端午節的詩歌呢?

(3)你打算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呢?

這些問題的設計都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偉德娛樂只是為他們創設了問題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了研究方向,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趣、願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2、探索與展開

(1)組織調查

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設一個小組長,由組長組織調查瞭解有關部門端午節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整理成文,選派代表在全班進行交在調查過程中是通過什麼渠道調查的,碰到了那些困難,是怎樣解決的,通過這次活動,你有什麼感受和啟發?

(2)網上閱讀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偉德娛樂可以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一些地方過端午節的習俗,並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3)協作交流

為了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偉德娛樂可以提議學生相互協作,學會自己想學會的一些風俗習慣的做法。例如:編手鍊、包粽子、折葫蘆等。

3、應用與深化

通過調查研究,學生了解了有關端午節的一些知識,讓學生設計自己怎樣度過今年的端午節?並通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現出來。通過對有關端午節詩歌的蒐集,鼓勵學生培養善於蒐集整理的能力與習慣。開展端午節賽詩會活動,讓隊員瞭解屈原的故事,培養他們愛國進取的精神。開展“與媽媽共同包粽子”等活動,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

4、反思與拓展

通過師生討論交流、學生作品的展示與評比,指導學生總結研究成果,最後舉行“我的端午節最快樂”或“吃粽子、話屈原”主題班隊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同時讓學生愛護他人、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