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東京審判》觀後感(通用11篇)

《東京審判》觀後感(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東京審判》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東京審判》觀後感(通用11篇)

《東京審判》觀後感 1

“爭風吃醋”、“爭權奪勢”、“爭名逐利”,在中國的傳統理念中,“爭”似乎是個貶義詞。而以寬容忍讓聞名於世的中國人往往會“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願一爭。

但看了《東京審判》後,我認為那些都是無理的,影片剛開場,中國法官就為了開庭的一個小小座位與主判官爭個不停,經過幾番激烈的爭論,中國法官終於取得了勝利。在這兒,他爭的不是一己之私,而是作為一箇中國人的尊嚴,更是中國在世界各國中的地位!

影片中,來自11個國家的法官與日本律師團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與周旋,最終以6比5的票數將7名戰犯處以極刑。他們爭的是中國無法挽回的損失;是300多萬人民的冤魂;是中國在國際平臺上站穩腳跟的`基礎。

爭,正義的力量才會壯大!

爭,真相才能浮出水面!

爭,真理才能抬起頭,被世人接受!

“爭”需要正確的基點,而日本人滅絕人性的行為造成中國陷入戰爭陰影中,這就是真真切切的基點。“爭”更需要恆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歷時2年半,通過了818次的開庭審理,才最終定了戰犯們的罪。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人才競爭,科技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生活需要我們去競爭,時代更需要我們去競爭。“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送勁退千尋。”青春,在追求中閃光,在競爭中永恆。

《東京審判》觀後感 2

看完東京審判後,有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這些畫面也讓我感受到了很多。

首先就是俗話說得“弱國無外交”,在影片的前半段是安排各國法官的的座位,我們中國被安排到第三的位置,就是說在美國和英國的位置後面,中國的法官沒有同意,他覺得應該按照日本簽訂投降書的順序排座位,但是他的觀點遭到反對,最後還是在中國法官以退出審判來作為反抗的條件,中國才得到了應有的位置,想想如果不是當時中國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的的弱小,我們怎麼會雖有著戰勝國的身份,卻沒有得到戰勝國應有的待遇呢!如果當時中國的法官就這樣認了第三的位置而把第二的位置留給當時在二戰中並沒怎麼做出大的貢獻的英國,那麼當時那麼重視這場審判的中國國內該是怎樣的悲痛呀。

還有就是日本有些戰犯根本不承認他們的罪行,但在證據面前他們不得不低頭的畫面,當時真的是大快人心呀!

當然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們對南京大屠殺的審判,當看到那些證人在法庭上訴說著他們的所見到的事情,所遭遇到的傷害,當那個長達100多分鐘的珍貴的膠片見證著在那場大屠殺裡的`殘暴時,我的心是悲痛的,怎麼會有那麼殘忍的人,他們簡直就不是人,是惡魔呀!

最後那些日本侵略者得到了他們應有的懲罰,我覺得就像本片的主人公說的那樣“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牢牢記住這段屈辱,然後振興中華。

《東京審判》觀後感 3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看完了《東京審判》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些多無辜的老百姓,慘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是那些可恨的日軍乾的,他們是多麼卑鄙!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了,在審判大會上東條英機卻狡猾的說是與我們國家鬧下矛盾,就像哥哥與弟弟爭吵一樣。那些戰犯卻說自己無罪,那麼,那些平民老百姓又是怎樣死去的呢?他們是在你們的屠刀下死去的,他們的鮮血染紅了你們的`屠刀,你們的刀上的血跡是永遠擦不幹的,你們犯的滔天大罪,那些無辜死去的人在天堂上審判著你們,你們無限量殺掉普普通通老百姓。比如:有兩個日本天皇比兩個人誰殺得人多,他們便殺了100多個人,日本軍竟然拿著我們中國人當牲畜來殺掉,你們連一個個的小嬰兒都不放過,用刀把他們挑死,日本人是多麼的無恥啊!你們斷絕了多少人的性命。

這部電影終生難以忘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資料是:南京大屠殺事件,日本人大量的殺掉無數人的生命,是用刀刺、斧砍、活埋等許許多多斷絕人們生命的手段,而且用火燒房子,許多人被活活燒死,這裡成人間的地獄,鬼的天堂,血如河流,人堆如山,成為了我們衝華民族最可怕的一頁!

如今,我們不像從前那樣腐敗無能,是個東亞病夫,我們祖國更加富強了,那些死去無辜的老百姓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東京審判》觀後感 4

昨天,看了《東京審判》的影片後,許多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總是浮現在我眼前。梅博士是這次東京審判的法官,他在模擬法庭前,跟英國法官鬧了矛盾,梅博士堅持讓我們國家排在第二位,可其他法官不同意,最後終於同意了,就是因為他堅持他自己的看法,所以法官們才同意了。

第二天正式開庭了,28名戰犯從牢裡走到了法庭,當法官問他們認為自己是否有罪,令人氣憤的是他們竟然說自己無罪,當然我們的`法官克服了種種困難。他們的日本律師還幫他們狡辯。

同時又有一幕鏡頭很讓人氣憤,一名日本人民在家裡對我們的一名中國記者說是我們中國人的不對,說東京的人民死了八萬多人,這一切都是中國人的錯,看到這裡,我心裡在想:我們中國人死去30多萬人,你怎麼不說,還怪我們中國人。這時,我想同學們也是在心裡這麼想的吧。

到了最後的緊要關頭,由法官們投票決定他們的生死,開始投票了,法官們投好票以後,一個法官拿起信箱搖了搖,開啟信箱對大家說:“開始拆信封。”法官一個一個開啟信封,結果是5票贊成,5票反對,但還有最後一票,這時,我的手心捏的緊緊的,我多麼害怕這一票竟是贊成,全場的人歡呼起來。

這些喪心病狂的人終於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我們最後以勝利而告終。

《東京審判》觀後感 5

看完這部電影,心情格外沉重,日本法西斯軍隊對中國人民殘暴的殺害,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絕對不能忘記這國恥。電影當中,梅先生作為中國政府的委任法官出席審判,並以堅毅的決心一直走到審判的最後,審判過程中,就法官排座位,戰犯是否處以死刑的問題他成功說服了其他國家的法官代表,梅先生的魄力,決心,說服力還有深沉的愛國情是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的。

戰爭是可怕的惡魔,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深的傷害,對熱愛和平的一些日本人來說也是一種絕望的深淵。這部電影當中,清晰的展示了日本人對戰爭的不同態度,有被告人對侵華戰爭的鄙夷,十七個被告人當中,沒有一個日本人承認罪行,相反,他們找來各種藉口來歪曲這不爭的事實;有從戰爭中歸來的日本兵,終日飲酒,活如死屍,他在中國看到了太多血腥,經歷了屠殺,看見了同去的'夥伴變成了殺人魔鬼,回國後終究逃不過良心的譴責,死在同胞的槍下;有對大日本帝國充滿信奉的日本青年,始終不相信日軍的罪行,並活在對中國人的仇恨當中;也有有理智判斷是非對錯的日本人,他們接受日本人殘害中國人的事實,並且感到愧疚,我想在他們的一生也會過得不幸。

審判的結果以五比六的投票數處以重要戰犯死刑,這也是中國人民及深受法西斯荼毒的世界人民希望看到的,正義終將宣張,惡人也得以懲罰。

由此,我想說的是當代中國人民必須牢記歷史,不忘恥辱,決不能讓國家、民族受到羞辱,需要我們為祖國自強不息而做貢獻!

《東京審判》觀後感 6

偶然的機會,觀看了老師在課堂上放的電影《東京審判》,讓我對這部影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課下,我又把整部電影完整的看了一遍。可以說,我是含著熱淚看完這部影片的。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情況,是中國人用自己的尊嚴扞衛國家權益的故事。影片的開始,梅博士因為審判時的排座問題與韋勃發生了爭執,座位的問題看似是個簡單的問題,但裡面的關係很複雜,當時中國作為一個戰勝國,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座位被排到了第三位,而梅博士用自己的堅持,為祖國贏得了應有的權益,同時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在影片中能夠可以看出,日本人並不認為自己是被中國打敗的,所以並不服中國人,他們認為自己是被美國打敗的,所以對美國和對中國的態度截然相反。日本是一個崇尚武士道的國家,在他們看來只有勝者才能贏得他人尊重。直至今日,他們都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關於現在的我們如何對待日本的問題上,我想說人民是無辜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戰爭是日本的執政者挑起的,而普通的人民則是受到政府的蠱惑,據說當時日本政府鼓勵本地青年參軍的時候,並沒有說明實情,導致有好多日本青年來到中國,看到打死殺戮的時候,導致了精神奔潰。我們應該理性的對待中日問題,對於主權問題,關於國家尊嚴的問題,一定要態度強硬,但在其他的方面,一定要靈活處理。

《東京審判》觀後感 7

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是不可忽略的篇章。1945年5月3日,遠東軍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審判東條英機等28名戰犯。歷時近兩年零七個月,開庭818次,法庭記錄4.8萬餘頁,出庭作證的證人達419人,出示檔案證據4000多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這這些資料讓我無比震撼,作為一箇中國人怎麼可以錯過!觀看之後,我瞭解了什麼是國家的尊嚴,什麼是卑鄙無恥。

看了《東京審判》,燃起了我的愛國之心。日本的.戰犯堅決不認罪,還有一些日本人憎恨我們中國人。但是,他們可曾知道日本軍隊是多麼的殘暴無恥?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中國有多少老百姓成為他們刀下的亡魂?日本人民只知道中國人的罪行,可曾想過日本兵的罪行是我們中國的千倍萬倍?而且是日本軍隊先侵略我們中國,難道我們要坐在那被他們殺嗎?通過影片,我對於日本國際主義罪惡行徑有了更直觀更清楚的瞭解,也更能體會今天的來之不易。

影片的結尾,各國法官在對戰犯量刑問題上產生分歧,中國法官以法律的角度痛斥了日本戰犯大肆搶掠中國資源以及違反人道的滔天大罪。在投票決定是否執行死刑時,我十分鄙視其他十國的法官,他們說什麼殺人不文明,佛會包容這些戰犯。這些理由真是荒唐‘文明是由人定的,既然可以定也可以改呀!真讓人氣憤!

最後,讓我們為那些死難者,為那些為中國之崛起而努力奮鬥的人,向那段歷史肅穆,向那偉大的中國人致敬,向那在戰爭中犧牲的中國戰士們獻上我們最深的敬意!

《東京審判》觀後感 8

對於這部電影,我有很深的感觸,但最讓我作嘔的並不是那些名為侵略者日本人,而是那個投敵賣國,卻又在日本氣數已盡時大喊無罪的中國人,他那虛偽的,卑下的言辭比起那些侵略者來,著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語文學科中那個常用到的一個修辭手法是對比,那麼對比一下,在抗日戰爭中,日本與中國究竟哪個國家的叛徒,賣國賊較多一些呢?恐怕結果顯而易見吧?

誰都無法預料,明天,我們是否會在戰場上相遇,是否會面臨同多年前那樣殘酷的.戰爭。我們這個民族,我們這個國家,究竟又會湧現多少叛徒?一切都是未知數。我並不是想要批判什麼,並不是醜化自己的祖國。可,當日本孩子在思考中日如若再戰的問題時,我們這些90後又在幹些什麼?我們在幹些什麼呢?吃著垃圾食品,聽著曖昧的歌曲,每天泡在網咖玩著炫舞?有人說,我們是廢棄的一代,我們墮落,我們頹靡,我們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古老的文明將在我們這一代荒廢,甚至消失。也許,我們可以反駁。在汶川地震期間,有許多80後90後趕赴現場,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可,這並不是我們可以功抵過的理由。

我們也可以說日本無恥,他們貪婪,卑鄙,可,那個國家的人至少不會在祖國有難時背叛自己的國家,這恰恰是我們這個民族所缺少的一種精神。

我不敢想象,若是真有那一天,中日真的再次開戰,我們這些每天豪情壯語的90後,會有多少貪生怕死的“英雄”,勝利後又會有多少不知羞恥的大喊冤枉。

反思吧,反思一下我們現在的作為。在痛恨日本的同時也反思一下自己。

我們並不頹廢。

《東京審判》觀後感 9

勿忘國恥,以史為鑑,回望歷史,不忘艱辛。為了激發當代青年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強群眾主義精神,同時豐富同學們的課餘活動,我院黨務工作室於3月22日19:30-21:45在教五B203播放歷史電影《東京審判》,期間眾多學生前往觀看。這一場電影切實讓觀眾受益匪淺,從而以史為鑑,為我國社會主義的更好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電影《東京審判》在眾人的期盼中拉開序幕。隨著劇情的深入,觀眾們漸漸瞭解了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的狀況,體會到這是中國人在國際舞臺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扞衛自己的尊嚴。此外,為了加深觀眾們對該電影背景的認識,本次活動的工作人員還精心準備了有獎競答環節,現場的氣氛十分活躍。在深深地沉思中觀眾們對我國的發展歷史有了更深的瞭解,個人的價值觀也有質的飛躍。

作為此次電影播放活動的負責人,我深知此次活動的價值並不但是為同學們帶給有一個看電影娛樂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的活動為讓同學們能夠清楚地瞭解到這段重要的歷史,讓同學們看到國人的`尊嚴。歷史不就應只是回憶,而就應是時刻警惕我們的警鐘,讓我們能夠時刻提醒自己中國以前的苦難,中國人扞衛國家尊嚴的堅定與發奮。當今,雖然中國無疑已經成為一個富強的國家,但是這更需要歷史鞭策國人,讓國人不驕不躁,更好地建設國家。

三月的紫荊花美不勝收。但這完美的季節我們依舊不能忘記昨日艱苦奮鬥的歷史,不能忘記為國為黨無私奉獻的革命英雄。回望歷史,不忘艱辛,讓我們把英雄的精神發揚光大,讓我們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為社會帶給更多正能量。

《東京審判》觀後感 10

現在的生活,幸福而安寧。人們流連忘返,逐漸開始遺忘,遺忘那些曾經的淚水、鮮血,遺忘那些吶喊、那些不屈……

昨天下午,學校組織看了《東京審判》,讓我、讓大家都再次為日本人的無恥、凶殘所激怒!

黑底白字,簡潔而富有韻味,主人公深沉而有力的敘述,帶這我們走進了那段已經在記憶中淡去的歷史……

影片的開始,鏡頭慢慢地滑過戰後日本的廢墟,滿目的滄痍,萬物的蕭條。這個發動戰爭,妄想征服世界,而給其他國家帶來巨大痛苦和災難的國家,最後得到了什麼?僅僅是悲哀、是死亡。他們斷送了自己國家的大好前途!

法庭上那段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影片紀錄的血腥讓六十多年後的我都覺得刺鼻。而他們居然能輕描淡寫的說那是哥哥對弟弟規勸無效後的微懲,居然能厚顏無恥的說是中國平民對他們的反抗才引起了他們的屠殺。中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驅趕侵犯家園的.強盜反而被指責成暴民,這是多麼可笑的邏輯!

在審判中,每一位人員固然都功不可沒,而其中的一位證人令我更為敬佩與感激。那位證人就是一個退役的日本軍官,很遺憾我已經不記得他的名字了,雖然我一直努力地記著。作為一日本退役中將,他出庭指正他原來的上司,指正他的國家犯有陰謀侵略罪,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也許這會讓他受到威脅,也許這會讓他受到日本人民的蔑視與攻擊,但是他選擇了正義!正因為他的出庭指才使我們的指正更有說服力,我們作為中國人,都應該感謝這位正義的使者!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一直持續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送上絞刑架。

在21世紀的今天,和平與發展是共同進行的,背離只會自取滅亡!讓我們牢記歷史,珍惜和平吧!

《東京審判》觀後感 11

沒有真正經歷過的人,無法知道戰爭的恐怖。沒有真正達到過的人,無法知道戰場的肅穆。也許,1931年9月18日,對於一些人來說,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日子,但是恰恰是這一天。無辜生命的鮮血在中國大地上開出了哭泣的玫瑰。

《東京審判》講述了二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等國家的11位法官對28名甲級戰犯長達2年的審判過程,它重現了一段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贖”的歷史。我真的覺得不僅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去看,去受教育,全世界的.人都應該去看。就像主人公說的:“我不是一個復仇主義者,但是,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令我比較特別震撼人心的一個場景是:在一個小酒館內,當一個美麗年輕的老闆娘哼起一段動聽的日本民歌,帶著對戰後的憧憬,帶著對生活的熱愛,帶著她天性中善良的熱情,一顆不知從何而來的子彈射穿了她的身體,她於是那樣倒下來,燦爛的笑容還未來得及綻放便枯萎了,春華在戰爭所帶來的陰鬱中隨風飄零,她那樣到下去了,滿地的鮮血。她的眼中還有不甘,還有迷惑。這些真實而客觀,戰爭不僅害了中國人,同樣也對他們的本國人民造成了莫大的傷害。所以這一場審判就更為重要了。要向那些罪人們討回血債的不僅是中國人,他們更應該向自己的國人有一個交代。在這場審判中,我們不僅要懲罰戰犯,我們更應藉此敲響警鐘,珍視和平。

抗戰時期,中國土地上鮮血遍佈,我們付出了太多,犧牲了太多。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犯罪之後的贖還,還有世界對戰爭的反思,讓《東京審判》刻在我們的骨髓裡,不是因為我們要仇恨,而是因為我們要好好記住這一段鮮血染紅的歷史。

讓我們珍愛和平,遠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