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寒假十課觀後感5篇

寒假十課觀後感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看完某一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寒假十課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寒假十課觀後感5篇

寒假十課觀後感1

紅領巾,是一個意義非凡的詞語。瞧,胸前的紅領巾如一位歷史講解員,在徐徐春風中搖曳,聲情並茂地向我們講述著它的歷史。

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看著鮮豔的紅領巾,腦海中浮現出無數革命戰士為解放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景。

我第一次戴上這耀眼的紅領巾是在一年級的入隊儀式上。那天,一群大哥哥大姐姐來到我們這群新生身邊,他們每人手上都拿著一條鮮豔的紅領巾,為我們佩戴。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大姐姐,她端正地把紅領巾放在膝上,迅速地將它折了幾下,系在我的脖子上。

少年先鋒隊隊歌響亮奏起,少先隊隊旗冉冉升起。此時,我的心裡多麼激動,多麼自豪。徐徐春風吹來,胸前的紅領巾微微飄揚;束束陽光灑下,胸前的紅領巾分外鮮豔。我深情地望著紅領巾,又抬頭望了一眼火紅的隊旗。

我成了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在生活中,我努力地去履行一個少先隊員的職責。在公交車上,遇見老人、殘疾人,我都會禮貌地讓座;在學校裡,遇見老師、同學,我總會打聲招呼;遇到困難人士,我總會助人為樂……每一次做完這些事,我都會望望胸前的紅領巾,我覺得它添了幾分光彩。

每每看見冉冉升起、隨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我總會想起胸前的紅領巾,總會想起革命先烈們。我想:當先烈們看見每一個少先隊員都在為胸前的紅領巾而履行職責時,也許會感到驕傲自豪吧。

寒假十課觀後感2

回望歷史,樁樁往事,歷歷在目。岳飛抗金,精忠報國,戚繼光抗倭,無私無畏……

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很多愛國面孔,無數白衣天使、志願者挺身而出,衝在抗疫最前線。他們無不體現著中國人的堅不可摧。中華上下五千年,因為有眾多如同他們一般的愛國之士,國家才得以不斷髮展。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為國家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短短几十年裡從貧苦到富強,完成了一項又一項奇蹟。一代代中華兒女,努力奮鬥,譜寫著社會發展的新樂章。

作為學生,我們每天坐在安寧和諧,充滿書香的校園,身邊是笑容滿面的同學和和藹可親的老師,接受著義務教育,每天汲取著新的知識,不斷填充著心中的夢想。我們心懷感恩,努力學習,期待著美好的未來。感恩祖國給予我們平安、美好、幸福的生活,感謝祖國用知識澆灌著明日的花朵,我們也會緊跟時代和社會的步伐,努力地成長髮芽。望著窗外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我愈發自豪,期待著長大,期待著為國家、為人民服務。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強不息,則國自強不息!

我們努力,我們進步,我們要開創屬於我們的新時代,綻放屬於我們的生命之花。我們期盼祖國更加繁榮,更加富強,更加美麗!暢想未來,祖國有我!

寒假十課觀後感3

自從踏上小學的校門時,我對戴上紅領巾有著無比的憧憬。當我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刻,我就意識到從此以後就多了一份責任,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當我戴上紅領巾以後,我就要為它增光添彩,讓它更加鮮紅起來。

作為新一代的少年,應心中有夢,投身於國家社會。有夢就去追夢,我們正在前往夢想的道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為自己所理想的生活去奮鬥。

人之所以懶惰,是因為沒有動力。如果有理想,有夢想,你就會產生強大的動力。有了動力,你就會去行動;有了行動,就有了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有了前進的方向,你就會成功

《現代文報》最新的一個報道講了高中某同學的一個故事,他高中的時候第一次考試,考了全班倒數第一。最後以高考成績全校第一名,考入了非常優秀的學校。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只要努力,誰也無法阻擋。夢想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是以奔跑的方式去做一個追夢人。知識不會辜負自己,不管夢想距離有多遙遠,有目標,有動力,就會成功,成功的彼岸距離我們也不過只是一步之遙。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說的是顏回,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夢想,即使再貧窮,也不抱怨。幾百年前的古人如此的勤奮好學,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青年人就應該追夢,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不管前方多麼的困難,都不退縮,因為我們心中有目標和方向。

在這裡,我們致敬每一名追夢,我們也要踏上追夢的道路,尋找自己理想的生活。

寒假十課觀後感4

毛澤東主席曾說過:“這個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所謂“我們”是指毛主席那個時代的老一輩革命者,而“你們”指我們新一代的建設者。在寒假期間,我觀看了《寒假十課》,讓我對新一代建設者應該負的責任感受很深。

日常生活中,每當父母看到我把紅領巾亂丟亂放,就會語重心長地教導我:“紅領巾為什麼是紅色的呢?因為紅領巾代表著烈士的鮮血。”

是啊,我在《寒假十課》中學習了許多為了黨和人民不惜犧牲的烈士們的光榮事蹟。正是無數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才換回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學習先輩的精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建設更加繁榮的祖國做出貢獻。

在《寒假十課》中,最讓我感受深刻的一課是:《頭條裡的中國》。這課記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許多大事:樑軍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等。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張海迪故事,她是一位殘疾人。在做手術時,因故無法打麻藥,她以她堅強的毅力撐過了無麻醉手術。身為殘疾人竟然能如此堅強,真不愧是中國的保爾·柯察金。我要學習她的堅強,不向坎坷命運低頭。

我看完了《寒假十課》,我感受頗多,但所有的感受匯聚到一起,凝聚成為一個目標:我們要為祖國做出貢獻,建設更加強大的祖國。

寒假十課觀後感5

青年大學生應該有責任和擔當。

全國大學生造就和諧的自我,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正確處理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的關係,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奉獻青春與智慧。當代大學生應該繼續發揚“五四”精神,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在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中汲取營養,培養愛國情懷、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大學生應當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堅持知行統一,積極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把道德實踐融入到自身的學習生活中,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具體的事情做起,著力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

青年學子應該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實現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勤於學習,善於創造、甘於奉獻,為全面構建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以及人與人和諧三者高度統一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