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小學科學課教學工作總結

小學科學課教學工作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科學課教學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科學課教學工作總結

小學科學課教學工作總結1

科學課的教學實踐使我們時時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同時能感受到一種振奮人心的變化,更深切地體會到了我們工作中那種由改革、由變化而帶來的激情,確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感受。實踐中我們走過了一條鮮花與荊棘同生的短暫而又漫長之路,更在實踐中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個值得探討與深思的問題。也正是這些值得探討與深思的問題激勵著我們與科學課一路同行。

下面就我校本學期來參加科學課實驗的感受及遇到的問題,與領導們一同探討。

課程在學校教育中始終處於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標、價值主要通過課程來體現和實施。因此,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也是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的關鍵。改革中的小學《科學》課程,將課程性質定位於“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教育”。強調呵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強調學習一些淺顯的科學知識。更加關注學生是否能將這些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如何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少走彎路,將新課程理念很好的落實到實際教學中.我校著重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抓“準”實施《科學》課程改革的支撐點——教師理念的更新

對於用全新思想觀念鍛造的新課程標準的《科學》新教材,教師在實施過程中,如果觀念得不到更新,那麼就很難適應課改要求下的課堂教學活動,新課改的理念就很難得到貫徹,改革就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為此校領導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使實驗教師清楚的掌握《科學》新教材的編寫意圖,感受到全新的課堂教學,達到思想上“通”,觀念上“明”。

1、走出去,加強學習。

拓寬外出學習機會,走出去,多向拓展,老師觀念上的耳目一新,行動上的良好借鑑。回來後,試著上幾節模仿課,親自體驗。從交流到課堂學習,感受新課改思想帶給自己成功的喜悅。

2、請進來,加強指導。

學校領導很重視對科學教師的培養,經常請區教研員來校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解決教師的疑難問題。教研員是我們的良師益友,經常請教研員到學校為教師做悉心指導,使實驗教師對教學觀念、教學技能、教學方法等要求掌握到位。

3、個人做,加強內化。

加強個人自學,學校為科學教師徵訂了《科學課》雜誌,科學教師能經常閱讀摘抄,每學期寫自學筆記5000字以上,還經常寫新課程的教學設計、案例分析、個人反思等教學隨筆。在瞭解理論的同時還要落實到實踐中,確保一課一得,開展研討課,互相啟發,互相促進。

二、抓“實”實施《科學》課程改革的著力點——探索課堂教學新方法

科學教育,它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自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為學生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由此可見,科學教育是開放的教育,科學教學只有構建起開放的教學體系,才能承載起科學教育的使命。

1、新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科學課的方式是玩中學,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從靜態學習走向動態學習,從講述性學習走向探究型學習。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探究是科學課的主旋律,面對妙趣橫生的科學世界時,學生會產生無比的激情和盎然的情趣。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意願,以開放的觀念和心態,為學生營造寬鬆、民主、融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成為學生科學學習活動的激發者、個體成長的輔導者、探究能力與科學精神的培養者,要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樹立開放教學內容的觀念,按照科學課程標準的理念發掘教材內外蘊含的深層次的功能,擔當起科學課程開發者、開展對學生科學的啟蒙教育和科學態度、科學情感、科學價值等科學素養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實驗教師要紿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一種自信、安全的心理狀態下積極發展。讓學生身處有限的教室,思維卻遨遊在無限的空間裡。

2、新的教學方式:為了使學生的科學學習具有廣闊的智力背景,科學課教學不能侷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教材,必須建立開放性的課程資源。教師應主動走出封閉型的課堂資源空間,帶領學生進入學校資源空間、家庭資源空間、社群資源空間和網路資源空間,使學生多渠道、多媒體、多方位、個性化體驗科學探究過程,變“講課”為“上課”,變學“答”為學“問”;即:改變過去教學中的教師以灌輸為主,學生以被動接受學習為主,要體現教師知識課堂活動的設計者和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並形成能力。課堂的每個環節都要做到“精”、“實”、“活”,即內容精、方法精、活動精。訓練實際、知識紮實、有實效。教法活、學法活,解決問題靈活,不流於形式,注重課堂的實效性,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形成。經常組織學生開展有創造性的活動,刺激學生的靈感,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的實踐中充分得到鍛鍊,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寬鬆的空間環境,並提供良好的實踐條件。

三、其他工作:

1、本學期,學校完成了實驗室的改建工作,建成了一個標準實驗室並經驗收合格。

2、本學期,科學教師對學生進行了科技活動的培訓。

學校領導對科學教學工作很支援,也很重視對科學教師的培養。但是,一個學校的科學教學要搞上去,光憑一兩個科學教師是不可能的,學校除了各個方面的硬體設施要配備齊全以外,學校在今後還要選取適當場地,開闢學生喜歡的科普樂園,放飛心愛的小鳥,飼養可愛的小動物;開闢種植試驗田,讓學生親自種各種植物,觀察他們的生長,體會科學的奧祕。盡一切能力為科學課走進新天地創造空間。

小學科學課教學工作總結2

隨著時間的推移,期末即將到來了。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收穫很多。 新的一輪教育改革,教師的角色發生著愈來愈深刻的變化,教師的教育行為方式發生著可喜的轉變, 在本學期教學過程中我立足科學課教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現對科學學科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充分利用教材,組織學生在課內探究。

1、進行發散性提問的'訓練。

2、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做多種假設來預測,這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好方法。問題提出後要鼓勵全體學生猜想,不能侷限於幾個人,這就要求教師善於鼓勵,激發興趣。

3、引導學生思考、研討,自己得出結論。創設探究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以問題為核心開展進行猜測,小組討論制定實驗方案,通過親自動手實驗得出結論。使學生經歷有效的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創設條件,加強實驗教學。計劃是實驗教學的依據。

開學初認真鑽研教材,瞭解實驗要求,根據教材內容制定一學期的實驗計劃。注意各項資料的撰寫、積累,把實驗教學落到實處,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落實。小學生對實驗很感興趣,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慾望和好奇心,在實驗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慾望,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動手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巡視引導,引領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活動。同時作好科學課的課外延伸,課內反饋,抓好探究活動的落實。通過科學課的學習,培養了學生學科學的興趣,觀察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了,學習也就更加積極主動了,學習成績也有了提高。

總之,在過去的一個學期裡,有付出,有收穫,添了幾分經驗,也多了幾分教訓。新的一年裡,工作和學習將有新的開始,今後,將本著求真務實、銳意進去、勇於開拓的精神,在探索和實踐中再接再厲,努力做好科學教學工作。

小學科學課教學工作總結3

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回顧一學期的科學教學工作,有得有失。一學期來,我本著全面培養學生創新力、努力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為原則、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應該說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1、繼續努力學習《科學課程標準》,使自己能正確理解並在日常教學中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以學論教。

2、經常瀏覽《科學課》、科學視野網、科學探究網等專業刊物和網站,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高認識水平。

3、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積極認真地聽課,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遇到教學上的一些困惑能及時與其他教師交流學習,博採眾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本學期共聽課47節(含班會)。

4、注重利用各種反饋資訊,經常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認真進行教後小結,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在實踐與總結中不斷進步和提升。

二、做好課堂教學常規工作

1、爭取每節課前做好充分準備:

(1)認真鑽研教材和教參,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甚至課本上的每句話都弄清楚,以便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自如地掌握知識的邏輯,適當補充教學資料,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水平,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充分考慮自己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思考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等。

(3)精心準備實驗。因為科學課上實驗所需材料範圍很廣,本學期也沒有和教材配套的學具製作材料,為了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實驗親身體驗感受,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內容,我們只能自己開動腦筋想辦法:①凡是儀器室原有的自然實驗材料和用品,都拿來充分利用。②五年級學習《動物與環境》、《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時,我和範老師到室外挖蚯蚓、土和草皮,做好課前準備。③學習《種子發芽實驗》和《形狀與結構》時,我到學校餐廳要來了綠豆種子和雞蛋殼。④學校組織學生到太原迎澤公園科技館遊玩,一年級學生吃完棉花糖後剩下的一次性木筷成了我們眼中的寶貝,在六年級學習《框架結構》時派上了用場。⑤在六年級學習第三單元《電和磁》之前,我要求學生大休回來每人帶一節電池,最起碼保證每個小組能有一節電池,有小馬達的儘量帶回來,以便充分進行實驗探究,孩子們基本上做到了。

2、確保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儘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雖然平時備課、作業、準備上課及特長課的實驗等工作量特別大,但依然儘自己最大努力,認認真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

(1)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慾望的激發,當作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來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但這種好奇心有時只是停留在好玩、新奇的表面層次上,我們要促使學生把平常的好奇心發展成為“科學的好奇心”,擴大學生興趣的範圍,引導學生髮現平時不注意的`現象,從而產生探索、研究的慾望,及時地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學中去,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親身體驗和自行探索、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動力,有利於學生學習習慣和品質的培養。

(2)把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情感,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來抓。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由於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能力也不同,從期中考試的答題情況可看出,學生沒能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所以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非常重要。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在抓好基礎知識即科學課本知識,學生們共同提高的前提下,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做出不同的要求,對那些反應較快、能力較強而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學生,多注意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對那些反應較慢、能力較弱的學生,更多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大家充分發揮自身的個性,施展各自的創造才能。實驗教學中要抓好實驗基本技能,,儘量創造機會讓學生動手實驗,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真正瞭解每個實驗涉及的科學原理,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3)把教學生學會學習,當作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來抓。

在平時的教學與複習中,注意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掌握學習科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3、抓好特長教學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科學教育的根本目標,本學期開設了“小發明”特長活動,組織學生主要開展了科學小實驗,科技小製作,科學小論文撰寫和小發明技法滲透活動,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獨立思考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經歷探索研究的過程,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要求小發明特長學生每人設定一個“百寶箱”,放置實驗和研究過程中必須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如放大鏡、易拉罐,塑料瓶,一次性木筷,橡皮筋,氣球,乒乓球等,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明確科學研究不一定非得在實驗室裡,隨時隨地都可進行,為學生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實施開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三、密切聯絡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我們要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所以,課外我鼓勵同學們多閱讀科技書籍,突破課本知識的限制,多從科學視角去觀察和分析問題,密切聯絡生活實際,學以致用。為了使同學們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和家長一起佈置學生做科技作品,把學生們這學期的部分科技作品收集展覽,讓有特長的孩子們製作的智力玩具,科學課上學生製作的小桿秤等工具學生們既培養了動腦動手能力,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好多同學對科學實踐抱有濃厚的興趣,我們一起分享發現的快樂,體驗探索大自然的樂趣,學生們學習科學的熱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深刻含義。

我喜歡科學,喜歡和學生們一起學習,一起探究,和他們一起體驗探究的成功和失敗,尤其是看到他們渴求知識的眼神;當探究失敗時,我會給他們一些鼓勵,探究成功時,我會和他們一起開心,我希望學生們在科學課上不僅能快樂地學習科學知識,還能鍛鍊各種能力

新的一年裡,我將繼續努力,為我深愛的科學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小學科學課教學工作總結4

緊張而忙碌的一學期教學工作伴隨著期末最後一門考試的鐘聲結束了,當我空閒下來細細回顧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的得與失時,我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當然還有很多的遺憾。我知道教育終究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提筆寫下點什麼以促進今後的教學更加完善是及其重要的。以下我手寫我口的東西算是自己的一點小小總結吧,不足之處盡請提出來。我從這幾個方面來總結工作吧!

一:具體工作20xx年九月至20xx年元月我主要擔任三四年級的科學教學工作。共六個班級。小學科學課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目前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的重要性,並下決心以我微薄的力量來推進我校科學教育的向前發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立足課堂,教師要從常規課上要質量。“研在課前、探在課中、思在課後”這幾句精闢的話一直指導著我的教學思想,儘管我是新手,我仍盡力精心預設每一節課,創設輕鬆愉悅的情境進行教學,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進步。我很注意教學經驗的積累並與同行及時交流,學習好的教學方法。一學期下來,我積累了不少教學經驗。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的學習興趣,我激勵他們發表科學小論文,同時也收到較好的效果。此外我還進行了小組合作探究的研究嘗試,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

二:反思工作: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我深感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由於我所帶的科學課是20xx年秋季才由原先的自然課改為科學課教材的,知識體系不連貫,造成學生學習上有些負面的.影響。許多教學內容只是匆忙的走過場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動根本就沒有開展,學生的科學知識的學習受到嚴重的影響,而至影響了學生的科學素養的形成。新編的科學教材高年級的科學活動內容多,知識含量大,往往在注重了學生親身經歷活動過程時,忽略了知識的總結與歸納,出現比較嚴重的耗時低效的情況。

三;努力方向最後還是那句老話:回顧昨天,我百感交集;面對今天,我信心百倍;展望明天,我任重道遠!

小學科學課教學工作總結5

一學期轉眼即將結束了,時間的飛逝給我們許多啟示。乘坐著時間的這列列車,每個人不無收穫和感慨。

我本著注重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提高,但由於知識難度的增加和基礎較高,想再向前提高,需要做的工作就相當大了。也許我們去問學生最喜歡哪門課,大部分同學都會說是科學,但不同於其它課的是需要做很多的實驗,有時在準備實驗時的一些器材在實驗室找不到,還得自己到家裡或其它地方去尋找,這個準備過程有時我感覺很麻煩,但每一次演示成功時還是非常興奮的。更讓我感到高興的是我跟隨課本每天都會解決許多過去不曾關注的為什麼。在我的感染下學生們更愛科學了。

我接任科學教學一年了,期間我試著做一些大膽的嘗試,我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打好基礎

在學生的答題中存在的問題,與他們平時沒有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科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有很大的關係,因而在教學中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科學課本知識,教學中力求每章節過關。由於各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科學的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我就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儘量降低教學目標。如在講浮力這個概念時我講完了並基本上大部分同學已經理解了,但我總覺得我還沒有過關,因為還有一部分同學有些疑惑,我再問全班學生:“在你們理解看來應該怎麼樣?”一會兒有學生說;“浮力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水對物體的一種向上的力?我說當然可以啊!於是有很多同學都露出了笑意。還有在講熱傳遞的概念時同樣是這樣講的。有時我還適當地用一下諧音,趣語,方言乃至一些肢體語言來理解一些不常見的事物和不認識的字。比如教記特殊金屬“銻”時,我有意衝著一個同學說:“不好好表現我就踢你”,.以諧音記字法教記。在教金屬“鉍”時我用小品語言“必須的”。逗得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這些既能啟用課堂氣氛,又能鞏固科學知識的方法還有很多,我覺得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知識更要教出情趣來。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科學用語的使用技能和實驗基本技能。平時的實驗教學中,對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深入淺出地分析,力求100%的學生理解,要讓學生真正瞭解每個實驗涉及科學反應原理、裝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給機會讓學生動腦思考問題的時間,多給學生提問的空間,多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體驗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的過程和樂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如在實驗探究題中的一些控制變數法,線上圈數不同,那些條件不變才能有效驗證“線圈圈數越多磁性越強,線圈圈數越少磁性越弱”的試驗來時。有的學生找不到不變的量,應該是什麼。這時我們就動員大家動腦筋想辦法。直至找到不變數是,“導線粗細、電流強度、鐵芯大小要相同”。所以在實驗中也好,在平時的作業講解中也好都是經過反覆的訓練和強調,學生有了刨根問底,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鑽研精神。。

二、重視過程

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平時教學與複習,都不能“重結論,輕過程,重簡單應用的機械操練、輕問題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應該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讓學生掌握學習科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平時科學試題中常出現科學探究內容,這對科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準確把握課程改革方向,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周圍環境為參照物件,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在做電學實驗中學生往往會碰到一些問題,此時我一般不會直接走過去幫他解決,而是讓他看到現象然後猜想可能出現的問題,然後一些學習程度好的同學就會動腦思考,也會找到問題的根源。經過訓練已基本達到自己預想的目標,不管是平時課本上和作業本上的探究題的完成還是在考試中的探究題的解答,大部分學生基本上能遊韌有餘。

三、聯絡實際

平時試題中涉及能源、環保等社會熱點的內容,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今後將逐步加強,這就要求科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儘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要求學生多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教育學生進入課本學知識,走出課本用知識的境界。

小學科學課教學工作總結6

回顧本學期的科學教學工作,我積極參加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地努力工作,注意了以更新科學教育觀念為前提,以優化科學課堂教學為重點,以發展學生科學素質為核心,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傳授基本知識和興趣為起點,認真完成教學進度。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1、繼續努力學習《科學課程標準》,使自己能正確理解並在日常教學中積極貫徹新課程理念。

2、經常瀏覽《科學課》、科學視野網、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高認識水平。

3、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積極認真地聽課,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遇到教學上的一些困惑能及時與其他教師交流學習,博採眾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4、注重利用各種反饋資訊,經常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認真進行教後小結,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在實踐與總結中不斷進步和提升。

二、做好課堂教學常規工作

1、爭取每節課前做好充分準備:

(1)認真鑽研教材和教參,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甚至課本上的每句話都弄清楚,以便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自如地掌握知識的邏輯,適當補充教學資料,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水平,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充分考慮自己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思考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等。

(3)精心準備實驗。因為科學課上實驗所需材料範圍很廣,本學期也沒有和教材配套的學具製作材料,為了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實驗親身體驗感受,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學內容,我們自己開動腦筋想辦法,製作鄉土教材。

2、確保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儘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雖然平時備課、作業、準備上課及特長課的實驗等工作量特別大,但依然儘自己最大努力,認認真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

(1)把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慾望的激發,當作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來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但這種好奇心有時只是停留在好玩、新奇的表面層次上,我們要促使學生把平常的好奇心發展成為“科學的好奇心”,擴大學生興趣的範圍,引導學生髮現平時不注意的現象,從而產生探索、研究的慾望,及時地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學中去,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親身體驗和自行探索、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動力,有利於學生學習習慣和品質的培養。

(2)把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情感,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來抓。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與成長,由於學生之間的智力差異和學習基礎不同,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能力也不同,從期中考試的答題情況可看出,學生沒能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科學基礎知識和技能,所以重視和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仍然非常重要。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在抓好基礎知識即科學課本知識,學生們共同提高的'前提下,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做出不同的要求,對那些反應較快、能力較強而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學生,多注意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對那些反應較慢、能力較弱的學生,更多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大家充分發揮自身的個性,施展各自的創造才能。實驗教學中要抓好實驗基本技能,,儘量創造機會讓學生動手實驗,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和研究,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真正瞭解每個實驗涉及的科學原理,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3)把教學生學會學習,當作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來抓。在平時的教學與複習中,注意以課本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重視獲取知識的過程,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主動學習,逐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掌握學習科學的“基本學科思維方法”。

三、密切聯絡社會生活實際,抓好知識的應用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我們要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所以,課外我鼓勵同學們多閱讀科技書籍,突破課本知識的限制,多從科學視角去觀察和分析問題,密切聯絡生活實際,學以致用。為了使同學們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和家長一起佈置學生做科技作品,把學生們這學期的部分科技作品收集展覽,讓有特長的孩子們製作的智力玩具,科學課上學生製作的小桿秤等工具?學生們既培養了動腦動手能力,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好多同學對科學實踐抱有濃厚的興趣,我們一起分享發現的快樂,體驗探索大自然的樂趣,學生們學習科學的熱情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深刻含義。

四、不足之處

在教學管理中,要注意對五年級學生加強溝通和理解,尤其80班的個別同學,學習習慣、自制力等方面做得不好,而且時常反覆,雖然也曾擠時間跟這些學生談心,幫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對於作業中典型的錯題有針對性的進行反饋,但怎樣充分調動這部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加強管理,有效地進行引導,仍是下步工作的重點。象校長說的那樣,要不斷地追求,要有平常心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永遠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每一個學生;愛教育,始終對教學充滿激情,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愛學生,如同自己的子女一樣,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愛學習,把讀書和不斷提高當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甘落後,與時俱進,勇於自我加壓,不斷超越自我,堅信有付出必有回報,有耕耘一定會有收穫,做一名學生喜愛的好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