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關於駐村工作總結四篇

關於駐村工作總結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駐村工作總結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駐村工作總結四篇

駐村工作總結 篇1

深入群眾 紮實工作 選準路子 脫貧致富**鄉聯盟村地處洞口縣東南角,地理位置偏僻,平均海拔2800米,氣候惡劣,交通閉塞,資訊缺乏,經濟落後。全村共190戶,有10個村民小組,768人,全村共有水田458畝,旱土292畝,荒山680畝。1996年全村人均收入350元,屬洞口縣典型的貧困村。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縣建委分別於1997年元月、1998年元月和1999年元月派兩起工作組進駐該村進行扶貧解困工作,三年來,工作組深入群眾,摸清村情,規劃致富路,架設連心橋,積極為村民排憂解難,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使他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在工作組的帶領下,全村空前團結,積極開展致富競賽,人均收入由1996年的350元上升到1999年的920元,人均產糧由1996年的250公斤上升到1999年的410公斤。三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落實工作保障、廣泛宣傳動員

縣 “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工作會議後,我鎮立即組織召開了黨政聯席會,研究成立了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和督查組,建立了獨立辦公室,明確2名業務人員到辦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幹部職工會,黨員說事會、小組長會等平臺,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六個到村到戶”、 “四個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巨集書記到海雀的4篇調研報告等進行了學習傳達。同時,通過召開群眾會、駐村幹部走村串戶、鎮工作資訊平臺、黨務村務公開欄、《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眾中進行廣泛宣傳。為了加強學習力度,我鎮專門將精準扶貧“四個一工作法”、“六個到村到戶”好和海雀精準扶貧“十子歌”等宣傳資料印發各領導班子成員、駐村幹部、村幹部等進行學習,同時組織群眾自編自演精準扶貧“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強化了宣傳力度,調動了廣大幹部工作積極性,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強烈願望。

二、當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1、建檔立卡工作。嚴格按照規模分解、初選物件、公示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計劃、填寫手冊、資料錄入、聯網執行、資料更新等九個步驟,按照相應的時間節點,完成1330戶5091人和8個貧困村識別的建檔立卡工作。

2、結對幫扶到村到戶。按照“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要求,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在縣派4個縣直單位幫扶我鎮的基礎上,結合全鎮及各村綜合條件等情況,從鎮屬各單位、各村(社群)選派幹部、村幹部、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一共282名幫扶人員,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駐村組長為組長、縣幫扶單位幹部、駐村幹部、村幹部、村裡致富能人為成員的15個扶貧工作隊,結對幫扶326戶1250人的貧困戶,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每週至少到村到戶1次,認真摸清幫扶貧困戶基本情況,找準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脫貧計劃,按照“不脫貧不收隊”的工作要求進行幫扶。通過扶貧工作隊進行實地調研、進村入戶走訪、分析致貧原因並找準幫扶突破口,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出了林泉鎮和15個村(社群)的“1+7”工作方案,並具有可操作性。

3、產業扶持到村到戶。在穩定糧煙的基礎上,按照“一村一策”的產業扶持辦法,通過能人引領、合作社示範,建立了清塘村575畝烤煙東部試驗站,林泉鎮惠鑫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林泉社群、增坪村、山海村共300畝核桃基地,新水村500畝蔬菜基地,周寨村、營腳村共1000畝的大蔥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協調貧困戶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轉土地3975畝,群眾在基地務工收入共240餘萬元。通過縣“122工程”的實施,目前正在實施清塘村林下養殖黑土雞6000羽,共覆蓋貧困戶30戶和困難農戶60戶,周寨村王溝養羊專案500只,覆蓋貧困戶25戶。林泉鎮新水村20xx年脫毒馬鈴薯優質薯種植專案已完成竣工驗收,覆蓋農戶265戶,可使農民增加收入30萬元。

4、教育培訓到村到戶。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到營腳、增坪等村組織農民培訓2期1289人,職業院校到新水村舉辦培訓班1期60人,農民講師培訓10次600餘人,計劃輸送60人到職中學習培訓。

5、基礎設施到村到戶。實施涉及清塘、新水、餘姚、衛星、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8個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6.4公里硬化工程,現已完成路基13.6公里、路肩8.5公里、基礎墊層1公里、路面硬化0.3公里;投資各200萬元的清塘村、衛星村的“菸草扶貧新村”建設工程,“一事一議”部分已基本結束,涉及招投標的專案,目前正進行人飲工程水池的修建、管道的鋪設和太陽能路燈的安裝等設施施工中;清塘村“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總投資226萬元,目前進度已過半;新水、海子、衛星等村計劃農網改造1057戶,新水村已改造51戶,海子村、衛星村正進行線路施工中;深圳光明新區對口幫扶專案已落實規劃和制定方案上報;菸草機耕道建設專案正在協調中;高錦村移民整村推進及避險解困專案也也正在規劃中。

駐村工作總結 篇2

今年以來,在鎮黨委和政府的直接領導下,我作為雙孖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緊緊依靠本村黨員、幹部和群眾,找準角色定位,堅持務虛與務實相結合,抓物質文明建設與抓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盡職盡責地開展工作,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摸清了村情民意,幫助理清發展思路

作為指導員,進駐村之後,帶著一種感情和責任,深入農戶,走訪群眾,普遍掌握了本村基本情況,瞭解了群眾所思所盼。同時,大力宣傳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和任務要求,在廣泛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立足村情實際,積極建言獻策,幫助村理清了調整農業經濟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思路。明確發展重點,找準發展專案,制定和完善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規劃。

二、紮實辦實事幹好事,努力幫助農民群眾解決生產生活的困難和問題

排民憂、解民難、幫民富是我們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最直接的工作。駐村之後我們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熱點難點問題,下大力氣解決了群眾行路難、用水難、用電難、上學難等問題。一是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幫助修建村級道路2處共5公里,改造村委辦公樓等公共設施,使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二是開展扶貧濟困活動,與貧困戶結成對子,捐款捐物,幫扶困難群眾、貧困學生度過難關。三是組織群眾深入開展“城鄉清潔工程”,大力改造村容村貌,協助組織了800多人次參與清潔工程,清理舊垃圾堆15堆,出資修建垃圾池3座,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四是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增強群眾計生政策意識,全年共完成四術任務27例,其中結紮12例,放環15例,徵收社會撫養費3萬元,全面完成鎮下達的任務。五是協助做好“兩基”迎檢工作,推進整村扶貧開發驗收工作。六是廣泛組織農民群眾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村參加人員2790人,佔全村總人口90%。在工作中贏得了群眾的衷心歡迎和廣泛讚譽。

三、積極幫助化解矛盾糾紛,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和諧

駐村工作中大力宣傳黨和國家維護社會穩定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不斷增強群眾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構建農村和諧社會。開展“三訪四見”活動,積極幫助村委搞好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圍繞土地徵用,山林糾紛、計劃生育等問題,耐心細緻地做好群眾的思想教育工作,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年內未有農民集體上訪事件發生,確保了農村大局穩定、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

今年我們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存在一些差距。我們在下一步工作中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學習十七大精神,積極工作,認真採取措施,努力完成新農村建設的各項任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

駐村工作總結 篇3

自駐村以來,我駐村工作組按照“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要求,嚴格工作紀律,深入xx村開展工作,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彙報如下:

一、駐村伊始,駐村工作組就立即著手展開調查研究,掌握村情,瞭解民意,為今後駐村幫扶工作的開展理清工作思路。通過召開村支“兩委”座談會、等形式,深入瞭解民情民意,探討群眾遇到的問題難題。同時駐村工作組在“三進三帶三解三促”活動的基礎上繼續開展走村入戶工作,實地瞭解民情,傾聽民聲,在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了駐村工作計劃,確保了開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主要開展的工作

一是深入開展走村入戶調查工作截止目前共走訪入戶207家。

二是積極幫助和引導村裡搞好植樹造林和春耕生產工作,目前林業面積落實976畝。其中楊樹224畝、**2畝、枸杞子750畝。

三是發揮質監職能優勢,結合3.15活動,深入開展農資打假下鄉活動,發放宣傳資料200份,向社員講解如何鑑別假冒化肥、農藥、地膜、農機等商品的基本常識。

四是結合xx村現狀,積極鼓勵、引導村民走土地流轉集約化經營、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等方式,實現村集體經濟新的增長點。3月25日,xx村首次將31畝集體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委託鎮土地流轉中心公開競拍,最後以9625元的總價全部承包出去。不僅便於大規模種植優良農作物品種,而且提高了務農效率,解放了剩餘勞動力,便於村民有更多的時間增收致富。

五是針對xx農場水庫蓄水,導致200多畝承包地被淹一事,村民已選出代表去相關部門反映。

六是針對xx畜禽養殖合作社因組織機構程式碼證過期未年審,現急需換證的情況,已聯絡相關辦事視窗進行了辦理。

二、工作中的不足

由於很多農戶都不在村上居住,駐村工作組收集意見建議還不夠全面、對村情民情還需進一步瞭解,群眾反映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尚未幫助解決。

駐村工作總結 篇4

一、調整心態,熟悉村情,制定規劃。

我到xx村駐村任職至今,總體感到調整好了步伐,已經熟悉了xx村的村情村貌。具體概括為:

一是“調整好心態,迅速進入工作狀態”。選派之前,雖然也在基層,但當我直接到村工作時,感到有點不適應。後經過整理思路,虛心向村幹部學習,向老黨員學習,在學習他們紮根基層長年如一日,艱苦奮鬥的工作熱情和純樸的性格等等之後,我本著邊學習邊參與的原則,在最短的時間裡完成了角色的轉換,逐步調整自己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式、方法,適應了環境,迅速進入工作狀態,並初步理順了本人與村內幹群之間的關係,履行了自己的職責。應該說目前初步形成了正常的工作關係和議事機制。

二是“通過調查,基本熟悉了村情村貌”。通過村幹部介紹,以及入戶走訪和多方面交流,我對xx村的基本情況、風土人情和突出問題做到了“心中有數”;xx村座落在皋城以西,蓼城南端,地處新312國道以南,與老105國道相鄰,距鎮中心5.5公里。寧西鐵路穿村而過,東西橫跨四個村民組,共14.7公里,村內建有鐵路客、貨兩座站臺,交通十分便利。因此,村內煤炭經營公司、郢通搬運公司、民發運輸公司等民營企業應運而生。全村共有8個村民組,一箇中心村(136戶),共496戶,xx口人,58名共產黨員,農民安居樂業,幹群關係和諧。村內擁有耕地1900餘畝、山林3700畝(其中圓竹600畝、板栗林700畝、用材林2400畝),森林覆蓋率80%以上,空氣清新,人傑地靈。村內建有縣級示範小學一所。1998年在全縣率先建成首個村級電話程控機房一座,聯通、移動無線訊號塔村前村後遙相聳立,通訊相當發達。xx年初在全縣第一個在村級開通光纖,並轉播有線電視節目38套,村民瞭解農業資訊方便快捷。本村先後榮獲省、市“先進黨支部”、“五個好村黨支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小康村黨支部”、“林業生態示範村”等榮譽稱號。xx年又被列為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三是“明確了思路,制定了選派三年的工作規劃”。經過調研和與村支兩委共同研究,並結合xx村新農村建設的五年規劃,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莊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我制定了三年規劃和xx年,並根據實際情況和區分輕重緩急,正在逐步調整和穩步實施。

二、xx年上半年駐村工作進展情況。

(一)新農村建設情況。

在鎮黨委、政府等各方面的關心和指導下,經過八個時間,我的駐村工作進展順利,村裡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態勢良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八個月來我駐村具體落實專案和資金情況如下:

1、完成對村部投入15.1萬元建設的收尾工作,規範了軟體,亮化了環境,並改建成了宣傳欄、公開欄等,增加了管理民主的亮點;

2、投入4.9萬元對中心村街心花園進行了整修,修好了遊步道,建上了小品。並對中心村髒、亂、差現象進行了整治,改善了村容村貌;

3、投入2.4萬元在中心村架設了路燈,並已啟用;

4、在縣委、縣政府的協調下,我村投入24萬元,由縣交通局負責對中心村街面實行柏油硬化,並已簽好了議項性協議;

5、國家投入和村民集資相結合,基本完成1.3公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改善了xx村民進出的交通條件;

6、在縣衛生局的扶持5萬元的情況下,新建了120平方米的標準化村級衛生室,並已啟用,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7、在縣農委佈署的100口沼氣池工程(每口池國家投入800元)已經開工,與之配套的“一池三改”工程也同時進行,農戶即將享受到綠色能源帶來的實惠。

(二)突出重點,穩步推進村支兩委各頂工作。

具體側重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宣傳貫徹好“三農”政策,讓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全面、及時地貫徹到駐村,讓農民充分享受到政策給他們帶來的“實惠”;二是確定實施好全村發展思路和規劃,幫助村民走上生產致富的軌道;三是理順村兩委工作關係,健全工作協商機制,施行村務公開,管理民主,並同時培養村級後備幹部;四是多辦實事好事,對農民關注的、關聯的、關心的問題,都要積極主動地幫助落實,以實際行動讓農民感受黨的關懷和溫暖。

選派八個月來,我感到xx村總體進展是順利的,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棘手的問題:

一是農田基本改造亟待解決。村境內農田參差不齊,不便耕作,水渠常常淤阻,年年需要花大氣力清淤,耗費了農戶大量時間和精力,從長遠打算應著力進行整治和改造;

二是林業經濟發展較為粗放。農戶對林木圓竹的加工僅是半成品,在市場中的銷售利潤不高。林木加工點分散,沒有形成相當規模的經濟聯合體和協作組織,存在互相壓價,虧損經營的情況;

三是飲水問題。由於90年代村內建有小型鋼廠,有部分地下水受到汙染,且村民各自打井取水極不方便,現村內有自然河流穿村而過,在中心村鋪設自來水管道有利於農民生產、生活,但目前缺乏專案資金;

四是村內道路需要繼續建設。中心村道路與村部東面姚關道之間的2.3公里道路雖有路基,但一到陰雨天,泥濘難行,為部分村民出行帶來一定困難,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村的優勢地位,該道路需投資40餘萬元,依本村村民籌資建設暫無可能。村內8個村民組之間的道路也常年失修,崎嶇不平,為農民勞作、生產、生活帶來較大阻礙;

五是村民環境保護意識需要加強。中心村聚居村民較多,因此產生的生活垃圾也較多,加之村民環保意識不強,垃圾隨處堆放、亂倒現象沒有徹底改變。在加強宣傳的同時,需要設定垃圾箱,安排專人清潔街道;

六是村級衛生室設施不健全。雖然村級衛生室已啟用,並有4名醫師,但衛生室內部規章制度不健全,在有92%以上的農戶,共計1545人加入新農村合作醫療的情況下,診療裝置顯地力不從心,應對廣大農戶的保健就診還相當吃力;

七是新農村建設的配套資金較高,農民有一定經濟壓力。在進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中央和地方在惠農政策和資金上向農村均傾斜較大,農民的積極也非常高漲。但在專案的實施過程中,農民需要自籌相當大的資金,比如“沼氣池”配套的“一池三改”工程中,國家全力支援利用綠色能源,投入800元/池建設沼氣池,應該是非常優惠,但農民需配套投入700元左右,如進行“一池三改”工程,農戶需要建豬圈、廁所等,每戶農民需配套投入4000多元,給農民帶來一定壓力。

以上問題,我準備按照三年規劃和xx年工作計劃,與村支兩委同志共同協力加以解決。

在駐村的時間,我真切地感到,選派黨員幹部駐村任職,我基本熟悉了全村情況,駐村工作起了個步,開了局。對我個人而言,也感覺受益匪淺,不僅豐富了基層工作經驗,也積累了協調開展群眾工作的方法,增強了把握全域性工作的能力。我將以滿腔熱情,腳踏實地地幹好以後的工作,使三年的駐村任職工作多出實效,讓農民滿意,也使自己的人生多一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