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精選範文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精選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早就聽說這本書了,而它帶給我的則是眾多的疑問:100多年前的一本小冊子何以流傳至今?何以為各界人士關所注?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閱讀了《致加西亞的信》一書。本書介紹的是美西戰爭時期一個送信者的傳奇故事,借用送信者的英雄事蹟闡述了——企業與個人發展雙贏的真諦,上百年的廣泛流傳和超過8億

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精選範文

讀完這本小冊子後,心中的疑慮可以說是慢慢地消失了。文中最讓我敬佩的就是書中的主人公羅文——一個送信者,之所以敬佩他,就是因為他具有忠誠、自信、責任心和主動性等優秀品格,他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造就了自己的英雄事蹟,成為無數的政府、軍隊、企業及其他各種社會機構夢寐以求的標誌化人才。正如本書作者所言:“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尋找這種人才的一段漫長過程。”

中國從古至今,就講究“為臣者忠”的思想,而在當今社會中,這種思想似乎正被我們這些現代人所遺忘。不斷的要求更好的物質生活,不斷的去嘗試薪水或報酬較高的行業,頻繁的跳槽,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雖說人往高處走,但也不可如此。在我看來,要想領導重用,除了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外,也要有對工作的忠誠,通過忠誠、敬業的工作,從而得到領導者對你的信任,被單位重用。就像書中主人公羅文一樣,懷著對自己國家和軍隊的無比忠誠去做送信之事,歷盡艱辛而不改初“忠”,才最終完成任務。所以忠誠也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以忠而專,以專而精,精才才能有所做為。

責任心對工作的重要,是眾所周知的。本書主人公——羅文,在送信的過程中,不知經歷了多少危險,可他最終堅持了下來,不僅如此,他送去的信也並沒有絲毫的損傷。為什麼呢?因為他在送信之前,做了一個動作,“羅文,拿了信,用油紙包裝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從這些細小的動作中可以看得出,他做這件看似簡單事情時的責任心,正因為如此,他才得以漂亮的完成這次任務。而在我們的現代社會,有責任心的人,似乎變得越來越少了。“madeinchina”的標示在國際商品交易中似乎成了廉價、劣質的代名詞,這種現象在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我國在生產製造各個環節工作質量之亂,反映出了產品生產者缺乏責任心的問題。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面對類似問題,應以羅文為榜樣,把工作任務是同於生命一樣重要,並細緻、認真地完成它。

通過看羅文,不禁讓我想到了很多很多。是啊,責任心對於我們教師來說,更有它重要的意義,只有有責任心的教師,才能盡心盡力地去愛護自己的學生,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孜孜不倦地去工作,同時,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擁有了忠誠、自信、責任心和主動性等優秀品格,才稱得上是一位好教師,才是一個讓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教師,讓我們共同努力,做一個像羅文那樣具有優秀品質的人,無愧與人類工程師這個光榮的稱號。

篇二: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精選範文

一些書短到令人吃驚的程度,而它所發揮的作用卻並不小。美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亞的信》,就是這樣一本書。

什麼東西使這本書充滿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節簡單到了極點:19世紀美西戰爭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意義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在什麼地方。此時,挺身而出的一名軍人——羅文,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週後,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

羅文正是通過他不畏艱險的敬業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也正像許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頭苦幹的領導人和員工一樣,他們的敬業精神有力地推動了公司事業的進步。企業需要能“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那些積極主動,堅忍不拔,積極和堅決完成任務的人,那些值得信賴,具有崇高使命感,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並不一定要像羅文一樣具備軍事知識,但一定要具備羅文一樣的道德品質,這些道德品質正是國家,企業和一個人事業成功的有力支柱。羅文般的敬業精神應該作為我們每個人自身的敬業標準,對於工作任務不計得失,不怕困難,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積極採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務。

我想這本書之所以能暢銷不衰,風靡世界,正是它倡導了這種理念: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現在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對於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滿意,所謂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別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時,才發覺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個職業都有它自身的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別,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穫,收穫總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為什麼說“收穫”而沒用“收入”因為“收入”僅僅是“收穫”當中的一部分,正如書中所說:“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面對微薄的薪水,你應當懂得,僱主支付給你的工作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乃是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這段話對我的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在當今這個快餐時代,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而忽視了一份工作對於人內在品質和素養的深遠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書中還提到了一種觀點:“每天多做一點”。現在很多人工作時往往是抱著應付的態度,即把老闆或領導規定必須做的事情做完就行了。這樣的話,只會使自己永遠處在被動的局面,換句話說,這樣無法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書中給出了這樣一個例子,艾倫在一個週六的下午放棄了自己喜歡的球賽,多做了點事情,結果不僅為自己增加了1000美元的現金收入,而且為自己帶來了一個比以前更重要,收入更高的職務。艾倫並不是速記員,他也沒有義務留下來幫那個律師做速記,可他還是留下來幫了律師的忙。他能這麼做,反映出他具有助人為樂的內在品質,正是這種良好的品質,使他獲得了現金收入和更好的職務。每天多做一點,並不會佔用自己太多的時間,卻可以讓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何樂而不為

當然羅文的優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麥金萊的舉重若輕,瓦格納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奧,里奧等人的團結協作以及雙方的共同價值目標,也同樣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這些優秀的品質和精神都是一個企業,一個領導,一個員工必不可少的。

讀過一本好書,精神得到了一次昇華,願我們將《把信送給加西亞》所體現的精神落實到我們的本職工作中,原則做事,本色做人。

篇三:把信送給加西亞讀後感精選範文

何謂忠誠?從字面上理解,“忠”字底下一顆心,“誠”字邊上一張嘴。其實,在某個層面上忠誠是精神現象,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和追隨,體現在人的判斷和選擇上,簡言之,忠誠者,生於心,成於言,這就是忠誠的偉大之處。

如文中接受任務的羅文中尉就顯示出他對上級、對自己國家的絕對忠誠,上級的信任來自於對羅文中尉品質的肯定,也是對他能力的認可,這是他平時的品行為他“贏”得了這次機會。如果羅文中尉是一個沒有忠誠可講的人,那他很難贏得上級的信任和尊重。

許多人認為,“入教入道”,我沒有“入教入道”,就談不上忠誠的需要,這是對忠誠解讀的最大誤區。不要以為,忠誠只是針對社會功利而言,好像做大事才需要忠誠,過日子就不需要忠誠,其實不然。做人做事,無論是做君子還是做小人,無論是做大事還是做小事都需要某種忠誠作為支援,每個人隨時都在面臨: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堅持這樣做?其實忠誠就是我們判斷和選擇的立足點與理由,只要在腳踏實地就有立足點與理由,在生活中忠誠能為我們贏得信任,在工作中忠誠給我們帶來事業上的發展機遇,可見忠誠作為精神裝備的核心力量,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忠誠?“忠”就是要心居正中,做事不偏不倚;“誠”就是強調“言必行”,一諾千金,一言九鼎。個人而言,恪守商業機密,顧全大局,這都是忠誠於事業的表現。

羅文中尉做為一名軍人,服從是軍人的天職,在接受任務的時候是軍人的服從,讓他無任何的疑問和猶豫,就接受了充滿危險的任務,並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全心全意的去完成任務。絕對服從是完成使命的基礎,如果羅文中尉對任務產生質疑,必然會喪失完成這個任務的動力。當然,有人會說我不是軍人,所以不需要服從,那麼何謂服從?

服從受到他人或者規範的壓力,個體發生符合他人的或規範要求的行為叫做服從。服從包括,服從個人、團體、組織紀律和規章制度。服從更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上學期間服從老師,參加工作後服從單位的領導者……

所以說,服從是做好工作的先決條件,員工要學會服從領導,忠誠於公司,主動克服困難,直至完成任務,這就是個人需要服從的理由。服從對於社會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個人服從是需要持之以恆,要相信有一份付出,便會有一份回報,以最高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事業中去吧!

羅文中尉徒步走過了一個危機四伏的國家,歷盡波折,憑自身的智慧和勇氣,三個星期後終於找到了加西亞。羅文正是通過他不畏艱險的敬業精神,完成了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敬業,就是全心全意地對待工作。

在現實生活中存在一個普遍現象,很多人對於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滿意,所謂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別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時,才發覺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

總之,一項工作要幹就幹好,幹到問心無愧,只有像羅文中尉那樣有忠誠、服從和敬業精神的人才能表現較為充分的展示自我,而一個人的這些表現就是一個人社會價值,一個人就越是有忠誠、服從和敬業精神,他獲得就會越多,佔有的也越多,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