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精選23篇)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精選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水滸傳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精選23篇)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1

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天真爛漫的李逵,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遊民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皁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麼高挑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友情。

我清楚的記得,在我咿咿呀呀學語時,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姐姐現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著鬧著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居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現在當我知道為了未來奮鬥的時候,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這就像《禮記》裡說的:“今大道即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對於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2

宋江帶著梁山眾兄弟攻破了高唐州城,進出了柴進,殺了高廉。

高廉死這件事傳到了京城。高廉的叔叔高球發誓一定要將梁山兄弟碎屍萬段。他命呼延灼領十萬人馬去殺梁山兄弟。

呼延灼到高唐州城時,松江派秦明打頭陣,林沖打第二陣,花榮打第三陣,孫立打第四陣。自己親自領大隊人馬在後,左五將:王英、鄧飛、穆私、黃信、呂方;右也五將:楊雄石秀歐鵬馬麟郭盛。呼延灼和左、右先鋒出陣戰秦明、林沖、花榮。秦明、林沖、花榮向左、右先鋒面門打來,二人漸漸體力不支,呼延灼急忙上前抵擋,花榮趁機擒住左先鋒,右先鋒想去就左先鋒,卻被第四隊頭領孫立用長槍隔開,呼延灼越戰越勇,眾將用車輪戰術圍住,呼延灼毫不畏懼,戰了一的又一個。突然,來了一群馬,馬用戰甲包住只露出四隻蹄子,馬上的人也用戰甲包住,只露出兩隻眼睛。他們殺死了很多梁山兄弟,梁山兄弟把徐寧請來,破了連環馬,收下了呼延灼,打了個大勝仗。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3

早就聽說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現在,得到了媽媽的批准,終於有機會來看這部名著了,於是,我馬不停蹄的奔向書店去買書。

我把如珍似寶的《水滸傳》放到書桌前,開始津津有味得看起來。裡面有性格剛烈的武松,才高八斗的吳用等英雄都使我刮目相看。雖然我好不容易才看完一遍,但仍想和裡面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再見一面。在這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之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武松了。

在景陽岡上打大蟲(老虎)的片段,把武松的豪邁之氣揮灑的淋淋盡致;在獅子樓上為哥哥報仇殺西門慶,事後他沒有畏罪逃離,而是投案自首,這些突出了他重情重義以及勇於承擔責任的氣概;在孟州為報答施恩,助他醉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這又體現出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重恩義的品質;之後又因為蔣門神,張都監,張團練三人合計陷害他,他因為憤怒,把他們三人殺了,可見他對當時黑暗勢力的不滿,汙吏的憎惡。他的這些性格和情操深深的烙在我的腦海之中······看完這部小說,我確實這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我推薦大家來看一看這部人物栩栩如生的著作吧,讓我們一起暢遊在各路好漢的豪邁之情之中吧!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4

讀完了《水滸傳》這本書我有了不少感受,這些好漢們多麼的有義氣!其中我最喜歡豹子頭林沖,因為林沖打起來多麼的威武。

我還喜歡及時雨宋江,因為宋江為人厚道,並且幹什麼都先想著別人,最後再想自己。還有軍師智多星吳用,他那麼的聰明,為梁山好漢們策劃所有的軍事行動。

我最喜歡三打祝家莊這一段,在這裡,托塔天王晁蓋犧牲了,他的兄弟發誓要為他報仇,從這裡可以看出他的兄弟很講義氣,但現在的很多人都失去了信用,真是不如他們啊!

我要學習宋江的義氣,學林沖的勇氣,吳用的智慧。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5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的史料為主要依據,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形象。

這部小說主要寫了一百零八位好漢的英雄事蹟。如《火併王倫》《大破連環馬》等。在這眾多好漢中我最喜歡的是大頭領,人稱呼保義,及時雨,孝義三郎的宋江。他被晁蓋義士救上梁山後,對晁蓋忠心耿耿。晁蓋西去後他擔任臨時大頭領。他代領梁山好漢“替天行道”,消滅了許多的惡勢力。在《五虎上將打童貫》一集中。他很有威嚴地說:“我梁山五虎何在?”嚇得敵軍抱頭鼠竄。最後梁山好漢推選他為當之無愧的大頭領。

讀完《水滸傳》,我的腦海中只剩下兩個字,一個是“忠”,而另一個則是“義”。書中,楊志逼著吳用問這兩個字的意思,吳用毫不猶豫的答道:“忠:對上絕無二心。義:對友絕無二心。”楊志把刀架在宋江的脖子上,大聲喝道:“這你應當如何去做?”吳用掏出一把刀斬釘截鐵地說:“吳用願意以命相換!”說著便刺向自己。吳用這一壯舉,是對“義”最好的詮釋。看到這裡,讓我記起了那件事:一天我和好朋友,一塊踢球。因為頑皮,球砸破別人家的玻璃,當時我害怕極了,看到氣勢洶洶的房主,我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在房主的逼問下,我的好朋友站了出來,替我承認了錯誤。我害羞地低下了頭,心想這個朋友,我交定了。

每次讀起《水滸傳》,總是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那蕩氣迴腸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瀾壯闊的場景,一次又一次地打動了我,感染著我。我愛《水滸傳》,我愛讀書!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6

這個暑假真是一個豐富多彩的假期。由於我早早地寫完《暑假作業》,於是在剩下來的時間裡我便讀我原先看不懂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邊讀邊觀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使我對作品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水滸傳》是一部古典白話小說,作者是明朝的施耐庵,作品被譽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集合了許多口傳、說書藝人唱本、戲曲,並經過文人不斷加工整理而成的小說。它描寫了北宋時期一群及中下級鄉紳、官僚、軍官因為不堪忍受官府、朝廷的剝削、壓迫、欺凌,奮起反抗上梁山聚義的故事。全書情節曲折動人,形象逼真生動,一百零八將各具神韻,語言通俗簡練,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是一部受備受讀者歡迎、雅俗共賞的著名長篇小說。

《水滸傳》裡面人物個性鮮明。可你如果問我喜歡或討厭誰,我卻說不出來。因為我喜歡的人有優點也有缺點。比如宋江我既喜歡他的領導能力,可也討厭他的膽小,李逵我既欣賞他對宋江的義氣,可又討厭他的魯莽。還有許多人也是這樣。

讀完整個《水滸傳》我感慨萬分,對裡面的一百單八將敬仰不已。他們對宋江的忠義都讓我感動,我要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7

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大度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靈活壯麗的李逵,他頗有些野,一身冒失莊稼漢和無業遊民的習氣,動不動就生氣,遇事不問黑白是非,老是一說二罵三打。功效不是虧損就是反悔,可是卻有"榮華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風格,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好漢風格,有一種樂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打動。

我試想,若是讓他來到我的身邊,信託沒有幾多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由於他的相貌,也不是由於他有所麼高挑的身段,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產,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利益。請不要鄙視他那芝麻大的利益,在這天下上就要滅盡了。

我總認為我們在餬口中對付伴侶乃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交情。

我清晰的記得,在我咿咿呀呀學語時,我常常毫無忌憚的到鄰人家用飯,沒有禮儀,沒有羈絆,只有歡悅。鄰人家的姐姐此刻和我照舊和原本一樣好。在我哭著鬧著不上幼兒園時,我們和鄰人常常一路談天,可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此刻當我知道為了將來格鬥的時辰,我家的門也釀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人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這就像《禮記》裡說的:"今大道即隱,全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我們的社會很天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眷注。對付眷注,大概只必要一句簡樸的問候,可能是一個會意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覺母親般的眷注。不要太小氣,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品獲得昇華。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8

水滸傳這本書裡有一百單八將,分別是:晁蓋、魯智深、宋江、武松、李逵、楊志、盧俊義、花榮、吳用、史進、林沖……

其中我喜歡的部分是:第二回最大鎮關西,這一個片段主要講了,史進來到渭州。在城裡打聽王進的訊息,他結識了一位叫魯達的提轄,還遇上了第一個教自己武功的師傅打虎將李忠。魯達為人嫉惡如仇,愛打抱不平,他見史講進像條好漢,就提議大家一起去喝酒。在酒樓裡,魯達、史進和理綜正談得高興,突然聽到一陣笛聲哭聲。魯達大怒,對酒保罵道,你怎麼讓人在隔壁酷酷滴滴,攪得我們不能盡興喝酒,我又不懲罰你的酒錢!酒保解釋,隔壁賣唱的父女兩人因受不了當地一個姓鄭的屠夫的欺凌,心裡委屈,魯達就去問那位老漢是什麼事,魯達聽完後,火冒三丈,拍著桌子大喊道:豈有此理!我要好好教訓一下那個地痞!他給了,金氏父女一筆錢讓他們飛機呀好好過日子。魯達來到鄭屠的肉鋪說,給我來十斤瘦肉,切成肉末不能有半點肥的,鄭屠切完後,魯達說,再來十斤回總不能有半點瘦的。過來一大會兒鄭屠切完了。魯達又說再給我來十斤軟骨切成末不能有半點肉在上面。鄭屠對魯達說莫非你是故意來耍我的嗎?魯達說沒錯,魯達左一拳右一拳,把他打的斷氣了。魯達知道自己惹禍了,便說沒膽的傢伙竟然裝死本大爺下次再跟你算賬,說完就往城外方向跑去。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9

“鋼鐵男兒武松,血濺鴛鴦樓。”是我最喜歡看的《水滸傳》章節之一。(開門見山開頭,直接引出下文,很好!)

武松呀、武松,你是何等剛直不阿!你在二龍山無人能擋,你在梁山泊又立下了多少戰功。你和兄弟們看錯了假仁假義的宋江和心懷詭計的吳學究。李逵呀,李逵你為兄弟賣命,你怎只講義氣,不看人的本質呢?林沖呀,林沖你氣得口吐鮮血,為何一開始不警惕宋江呢?

水滸英雄們你們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火併王倫,大鬧飛雲浦等可歌可泣的英勇戰績,不是你們驕傲的本錢嗎?

一般人來講,梁山英雄受招安後,儘管講忠義,打外敵,這句話是錯誤的。宋江是個小肚雞腸,暗算兄弟……唉英雄們可悲,可悲!(文章內容太鬆散,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寫文章不能東拉西扯,要學會運用六大論證,望你認真揣摩,多看老師空間裡的優秀範文,你會有所借鑑和思悟的!)

仔細想想,在人物思想的侷限下,他們也只有這樣的結局,所以在無數讀者的喟然長嘆後,我把這本書讀了一遍又一遍……(自然結尾。)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10

終於完完整整把《水滸傳》看完了,作者施耐庵真是了不起,能夠把一百零八條好漢的個性寫得活靈活現,人物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水滸裡湧現出的人物栩栩如生,各有各的特點。林沖原本是官府八十萬禁軍教頭,一開始逆來順受,最後被迫上了梁山;而魯智深擁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氣概,它三拳打死了惡霸鎮關西;史文恭則會呼風喚雨;宋江有很強的領導能力,常常好行方便,排憂解紛,濟人貧苦,忠義兩存;李逵有勇有膽,天下老子第一;吳用則足智多謀。每個人的性格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江湖義氣,個個都是好漢。

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要數梁山泊的軍師——吳用。他熟悉兵書,精通文法,文思如泉,一身正氣,排兵佈陣是他的強項。“智取生辰綱”“三大祝家莊”等等,每次戰鬥都能體現他的足智多謀,運籌帷幄,讓大家都佩服不已。很多人都認為梁山好漢的結局是悲慘的,但我認為不盡然,就算是“悲”,那麼也應該是悲壯。“大江東去浪淘盡”,斯人已去,但他們的精神仍在,勇敢,堅強,團結,忠心,義氣……

合上書,閉上眼。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11

語文課上,我們已經學習了“水滸傳”中“景陽岡打虎”、“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西遊記”中“猴王出世”、“紅樓夢”中“初見林黛玉”的故事。由此激發了我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的興趣,暑假我選擇閱讀施耐庵的“水滸傳”,書中的許多故事十分精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分享吧。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和花和尚仗義顯身手:寫的是魯達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逃亡後做了花和尚魯智深的英雄故事。他可是一個倒拔垂楊柳的大英雄啊!後來他救了豹子頭林沖,又與行者武松、青面獸楊志在二龍山落草,最後一起上了梁山。

高俅設陷抓林沖和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寫的是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被高俅陷害,誤入白虎堂被抓,家破人亡,在漫天大雪中殺死高俅的惡奴後,走投無路被逼上梁山的悲壯故事。

吳用智取生辰綱和吳用智賺玉麒麟:寫的是軍師吳用與晁蓋、劉唐等七人,設計智取髒官樑中書送給其岳父蔡京的禮物“生辰綱”;與宋江等人智賺河北著名的好漢玉麒麟盧俊義上梁山的驚險故事。

宋江大破連環馬和宋江三打祝家莊:寫的是梁山泊諸好漢,在宋江帶領下大破高俅的連環馬;通過調查研究、採用裡應外合的方法,經過三次激烈的奮戰,最後打破惡霸地主祝家莊的戰鬥故事。

我閱讀的這本書,是專為小學生編寫的簡易注音版“水滸傳”,書的重點在於介紹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故事。從語文課學習“景陽岡打虎”的課本“資料袋”中,我們已經知道“水滸傳”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義的故事,形象地描繪了這場農民起義從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從“水滸傳”書評介紹中,我們已經知道“水滸傳”開創了白話章回小說的先河,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長篇小說。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本書所寫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學習更多的中國古典文學知識,獲得更深一步的智慧啟迪和思想激勵,我有這樣的建議: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加,知識的增長,今後我們應該有指導、有計劃地努力認真閱讀“水滸傳”的原著。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12

我愛讀書,特別是課外讀物,我讀過《水滸傳》《西遊記》《聊齋志異》……不過,我最喜歡《水滸傳》和《西遊記》,我最近讀了《水滸傳》,所以有了新的感悟。

《水滸轉》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反映大規模農民起義和農民鬥爭的長篇小說。作者是施耐庵,《水滸傳》原名《江湖豪客轉》。

《水滸傳》的內容是講北宋末年一帶一部分失去土地的農民,一梁山泊為根據地,組織起義,反抗宋王朝的鬥爭經過。

《水滸傳》以大量篇幅,描寫了各種不同人物被逼上梁山及其由個人反抗到集體反抗,最後形成強大的起義隊伍的歷程。

《水滸傳》通過各種描寫,作品暴露和鞭撻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統治階級的罪惡,深刻的揭示了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同時也表現了一群農民起義英雄,反抗封建統治階級鬥爭的風貌。

同時,還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楷模,他們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那種大無畏的風格,是值得我們這代人學習的。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13

身體和心靈必須有一個在路上,身體無法遠行,就讓心靈去流浪。書籍就像一條小河,從你生命的河床裡流過,在你的生命裡烙上回憶。你無法把它留住,它的漣漪和浪花會輕輕地拍擊你的心,讓你感覺自己的心靈隨著它一直在旅行的路上。而我是個喜歡讀書的小男孩。暑假裡我讀了《水滸傳》。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自話文寫成的章回體小說,書中塑造了一百零八將綠林好漢的獨特形象。比如:謙恭仁義的宋江,粗中有細的魯達,勇猛率性的武松,魯莽膽大的李逵……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武松。武松赤手空拳地在景陽岡打虎,為他贏得了深廣的聲譽,也為他贏得了都頭的職位。在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之後,他主動到衙門自首。在他殺了蔣門神、張都監和張團練十幾口之後,甚至在牆上用血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多麼敢作敢當的性格啊!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為,富於正義感。我就是喜歡他這種性格。相比之下我很多地方都要向他學習。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老師放在講臺上的杯子摔碎了,當時教室裡只有我一人。上課了,我誠惶誠恐地坐在位子上。老師看見摔碎的杯子問是誰打碎的,下面沒有人回答。我的頭低得很低,臉火辣辣的。當時我想過站起來向老師承認,可是我太懦弱了,我不敢向老師坦白。直到我讀了《水滸傳》認識了武松,瞭解了他的事蹟,我才知道做人要敢作敢當,這樣的人才會贏得別人尊重。《水滸傳》給我帶來的收貨不僅僅是這些。還讓我明白了團結力量大等等。

《水滸傳》這本書就像春風,吹開了我智慧的花苞。就像雨露,滋潤著我求知的心田。它是我的良師,教會我很多道理。朋友們,去讀讀這本書吧!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14

同列四大名著,我們來看看《水滸傳》與其他三著。

水滸三國,關鍵點:歷史。取材的是歷史,寫的是歷史,昇華的還是歷史。都有著強烈如羹湯、渾厚如黃河水的歷史感年代感和現實主義的敘事風格。但不同的是三國的情感主旨是“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千古風流人物也無力與歷史的潮流抗衡,往事越千年只能“都付笑談中”。水滸更想表達“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底層人民在表面繁榮實則危機四伏的社會現狀中不屈的吶喊和不徹底的反抗只能招致失敗的思想。當然殊途同歸,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他人是誰?歷史。

水滸西遊,關鍵點:磨難、體制。不一樣的是,這兩大名著在一個共同的主題上似乎持相對的意見。西遊記最令人稱道的九九八十一難的核心人物是三藏,他在《西遊記》中是由磨難到磨難到安樂的。可是西遊記的核心是悟空。悟空除了早年在花果山享過幾十年福,其餘時間都在受苦,取經過後生活安逸但天性泯滅,不復當年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水滸傳》裡好漢們清一色的“逼上梁山——短暫過幾年理想生活——繼續磨難直到大敗虧輸”。無論過程還是結局,兩部名著都處在相反的相位——簡直處在兩個相反的維度。對於體制,他們保持了相同的看法:活在體制內,可以保命(妖怪,關勝朱仝等落草官)可以取命或是了無意義(宋江,孫悟空);超脫在體制外的享個太平清閒日子(武松,大唐百姓);脫離並對抗體制者毫無生還可能(方臘,六耳獼猴)。這或許是時代的原因,亂世的人深知隨時可能飛來橫禍,也深知離開體制而反抗不能活命。太平年間一切皆可太平,體制沒必要對抗。

水滸與紅樓,關鍵詞:悲劇。鮮有不同,以小見大。都給封建社會敲響了預言的喪鐘,讀來痛徹心扉,不勝感慨悲慼。若用紅樓夢的語言,這兩部鉅著的差異只是“形”,外在的;而內在的“質”別無二致。正是:顧影自憐人皆謗,當年鐘鼎對高堂。對月徘徊辭成章,鏡水煢孑字斷腸。愁輕縈身揮不去,恨沉錐心澆枯黃。回首半生世無常,拔劍問天誰承殤?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15

水滸傳是四大古典名著中的其中之一,作者主要描寫了北宋年間,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被迫逼上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糟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而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有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又有誰能夠做到一個“義”字呢?

通過閱讀《水滸傳》不僅讓我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本質的瞭解,而且還讓我熟悉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吳用、林沖、武松、魯智深……他們是多麼讓人神往啊!他們就好比張飛、諸葛亮、關羽、趙雲……一般,是永遠存活在人們心中的藝術形象。全書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非智多星吳用莫屬了。

晁蓋曾頭市兵敗後,吳用又假扮算命先生,在盧俊義家寫下藏頭反詩,將盧俊義也暫時騙上山。盧俊義回去後被陷害,最終判處斬,石秀劫法場亦身陷北京城,吳用及時出計,先發無頭帖子穩局勢,又差時遷火燒大名府,並救出玉麒麟義盧俊、拼命三郎石秀

《水滸傳》不愧為我國的文化瑰寶!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16

《水滸傳》這本書我想同學一定看過的吧!《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義的史料為主要依據,成功的塑造了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的形象,如宋江,林沖、李逵、武松、魯智深……

魯智深偶爾結識了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兩人甚為投機。當朝權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內,想要把林沖的娘子搶過來給自己當娘子,便設計陷害林沖,林沖不小心,進了白虎堂,將他發配滄州,並企圖在途中殺掉林沖。多虧魯智深一路暗中護送,才化險為夷。林沖發配到滄州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手刃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一個當保正的晁蓋,得悉權臣蔡京女婿、大名府知府樑中書派楊志押送生辰綱上京,便由吳用設計,約集了三阮兄等共計七人,在黃泥崗劫了生辰綱,投奔梁山。楊志丟了生辰綱,不能回去交差,就與魯智深會合,佔了二龍山。最後,梁山總共擁有一百零八個頭領,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文學這片記載著人類成長的沃土,值得我們駐足;名著這些蒼天大樹,更值得我們為之傾倒……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17

書是知識的海洋,裡面裝滿了非常多的知識和做人的道理。書中人物的精神,如《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魯濱遜的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鋼鐵般的意志,《西遊記》中的孫悟空的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有許多名著,我看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水滸傳》這本名著的作者是施耐庵。這本名著主要寫了一百零八位好漢被官府逼上梁山,到梁山聚義,與官府做鬥爭的故事。這些人物有為聚義大業提供幫助,帶領梁山泊兄弟鬥爭的“及時雨”宋江;有智取生辰綱的“智多星”吳用;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拳打鎮關西的“花和尚”魯智深。這一百零八位好漢都有著一個個故事,其中有許多故事都體現出一個“義”字,如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的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林沖被高俅父子陷害,由兩個官差押解到滄州服刑。魯智深是個有情有義的人,當他知道這件事後,就悄悄地跟著他們,提防奸人陷害林沖。走到野豬林時,兩個官差暗中聽從高俅父子的話,要在野豬林裡把林沖殺了。當他們拿起刀,向林沖砍去的瞬間,魯智深衝了出來,用自己的武器擋住了刀,然後抓住了官差。之後他就想把林沖帶走。可是,林沖不肯走。魯智深一再勸他,但林沖還是堅持要去滄州。魯智深沒有辦法,只好一路陪著林沖,防止兩個官差對林沖不利。魯智深因為不忍見林沖受害,一路相隨,幫助林沖脫離險境,這是“義”的表現。

就是因為這個"義"字,所以當朋友有難時,我們會幫助他們;當自己有困難時,朋友就會來幫助自己脫離險境。如果不講義,就得不到別人的幫助。

我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向我借修正帶用,而我沒有借給他。幾天之後,我有一個不懂的問題,向那位同學請教,可是那個同學不理我。之後我才知道,他是因為我不借給他修正帶,所以不理我。

所以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讀書讓我知道了許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讓我非常快樂!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18

看完這本《水滸傳》,我便一下躺在了床上-轉眼陷入了無限的沉思……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O八位好漢因被逼迫上那‘聚義梁山泊’但遭逼害只所剩無幾的英雄故事。水滸傳中的108將有32地煞和72天罡;雖結局並不是很好,但他們都被人們深深地記住了。?

其中的吳用令我尤其欣賞,他雖不如諸葛亮,但他才是真正的大仁大義。大智大勇,假仁假義的宋江,純粹是小丑,萬世唾罵。他是蔡京。高球等人的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後快,梁山眾好漢早晚大禍臨頭,被一網打盡。即使再重上梁山,也不可能,因統治階級象盯賊似的盯著他們,稍有異動,立即就會被斬盡殺絕,何況,梁山好漢們的心也散了,人更散了,散落各方,即使勉強能聚集在一起,吳用再有神機妙算,想不被察出異動也根本不可能了……他不愧是智多星,深知其中奧妙,他用自己的死,放鬆了敵人,才讓剩下的好漢們倖免於難。

後來,年老的雙鞭將呼延灼,重新披掛上陣,與金兀朮大戰,壯烈犧牲,阮小七再次嘯聚江湖,與入侵的金軍拼死血戰到底,其他梁山好漢及其後代,大部分重舉義旗,加入了抗金的隊伍中來……這些好漢為了正義和義氣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他們用生命去奮鬥,用勇氣去拼搏,為了同伴不惜於死,我們又何不不向他們的精神學習呢!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19

這個暑假,我讀了《水滸傳》。《水滸傳》是家喻戶曉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它們合稱“中國四大名著”。 《水滸傳》記述了宋朝徽宗年間,朝廷無能,官府腐敗,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英雄好漢齊聚梁山泊,殺富濟貧,屢犯官府,做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

作者施耐庵,大筆如椽,刻畫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故事情節波瀾壯闊,曲折動人。讀完這部經典名著,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三個字:忠、孝、義。

梁山英雄對國家對社會的忠心。宋江寧死也不願意李逵造反,李逵幾次想造反,都被他阻止了。寧可朝廷負他,他忠心不負朝廷。多麼堅定的熱誠的愛國精神呀!感謝《水滸傳》,使我真正讀懂了中華民族精神——忠於祖國,報效祖國。作為中華兒女的我也要為祖國的復興而吶喊,為中國的夢想而奮鬥。祖國永駐我心,我心屬於祖國,這是綠葉對根的情義!

梁山英雄對父母的孝敬。李逵思母心切,冒死下山接母親上梁山盡孝心,沒想到路途中母親被老虎吃了,李逵怒殺四虎。這多麼危險呀,正是對母親的孝給了他源源不斷的力量。而我“若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每次聽到母親嘮嘮叨叨總不高興,甚至“頂嘴”,認為自己長大了,忽視了母親沉甸甸的愛。與李逵的孝相比,我感到無比慚愧和自責!感謝《水滸傳》,使我真正讀懂了母親,讀懂人生之孝莫過於愛父母。

梁山英雄對朋友的情義。一百零八好漢個個義膽包天,同氣連枝。為朋友兩肋插刀、捨命相助、同生共死。多麼偉大的義呀!感謝《水滸傳》,使我真正讀懂了朋友,一聲親暱的朋友,它會在你心頭激起一陣陣漣漪。朋友如一把共撐天地的傘,會幫你度過風雨交加的日子。朋友如火紅的太陽,照亮你的人生!

閱讀《水滸傳》,讓我強烈地感受到了英雄“忠孝義”的豪邁氣概,知道具有這樣高尚品格的人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要在生活中學習這種精神,讓我們中華民族的“忠孝義”千秋萬代傳承下去,直至永遠。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20

暑假裡我讀了許多好書,但對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情有獨鍾。

他是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主題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們受盡朝廷的迫害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它是由元末清初的著名的文學家施耐庵所寫的。我深深的被《水滸傳》中的兄弟情義所感動。其中智多星吳用和小李廣花榮在宋江墓前自縊而死。這種兄弟情義讓我感動。這個故事的結局非常悲壯,讓我更覺得痛心。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到最後還不剩三十人,而這三十人也大多被奸臣高俅,蔡京,童貫所毒害。

在這本書裡我最喜歡《武松打虎》,《楊志賣刀》,《風雪山神廟》,《倒拔垂楊柳》和《燕青打擂》這幾個故事。當我讀到《武松打虎》的時候我很敬佩武松的勇敢和機智,不愧是英勇無畏的打虎英雄。青面獸楊志那種忍辱負重的精神也讓我佩服。林沖是我最喜歡的好漢之一,他被逼上梁山的時候火併了王倫,歷經重重磨難終於成了一個人人皆知的好漢。魯智深雖然魯莽了點但也是宋江的一員心腹愛將。燕青多次被義父盧俊義所錯怪,但一直沒有怨言,忠心護主。他這種不計前嫌,忠心耿耿的奉獻精神讓我仰慕。

讀了《水滸傳》我情不自禁的沉浸在每個故事情節中,我被這些英雄們正義的大無畏精神所感動,從心裡由衷的敬佩這些英雄好漢。

由古至今有善有惡,如果世界多一些和平,每個人多一點愛心和正義。生活一定會更美好!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21

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魯迅

一杆大旗,“替天行道”在天地之間舞動,示旗下英雄好漢為民除害,為天下深受壓迫的百姓奮起反抗之決心。於是,天下便有這樣的一夥人為人民之安、兄弟之義走上了一條起義之路。

本是天下四方之人,或隱姓埋名,或稱霸於世,或是山賊,或為義士,或是平凡人卻有顆不凡的心,或處於亂世卻嚮往安寧。本不相識,卻因都有義氣,有剛正不阿的心,而齊聚在一起,從而血拼血殺,不顧生死為正義拼出一條反對封建殘暴制度的血路。

在這條血路之上,湧現出無數條好漢的忠肝義膽,熱血俠腸。“武松血濺鴛鴦樓”、“大鬧飛雲浦”,殲滅擾民安生、殘害義士之人;“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火燒瓦罐寺”,剷除謀害良民、心存邪惡之人;“李逵中州劫法場”、“朱仝義釋宋公明”,有情有義,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弟兄。

處於混亂世俗中,身不由己。為保眾人安危,捨生取義,終被亂政掩埋。宋江在潯陽樓上揮毫潑墨,書寫下豪言壯語——“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他把豪情與苦楚書寫在潯陽樓牆上,也拋散進潯陽江內,任江水翻滾,掀起淘天巨浪。

本是除暴安良,卻最終妥協,因為不反對天子被朝廷招安。宋江的忠心思想,不料成為妥協的核心,使起義軍走向失敗。才有了張順的湧金門萬箭穿身,宋江、盧俊義被奸臣害死,吳用、花榮在蓼兒窪哭祭宋江,終雙雙自縊而死。無數好漢丟掉性命,被勢如雨的箭射殺,被冷如冰的劍穿身,倒在了敵人腳下,躺在血泊之中,成為戰場之上的腐屍。本是替天行道的好漢英雄,人民的擋箭牌,但因忠義與妥協的雙面性,才使全夥招安,扣拜於天子,屈服於朝廷。這樣一來,就成為了朝廷繼續施展暴政的一把利劍。本就民不聊生的社會更加雪上加霜,夜晚又有多少冤魂遊蕩,又能聽見多少人的悲悽哭泣聲呢?起義軍們就這樣成了棋子,被黑暗的朝廷控制、擺佈。本是強盜,卻替國家打別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也許是宋江不該妥協招安,但真正使社會如此的是封建統治的腐敗,尖銳的階級矛盾。在奸臣當道,暴政橫行的社會中,才有了這樣慘烈的悲劇。才讓原本聲勢浩大的起義之路成為了一次無聲的吶喊。《水滸》,一部對歷史批判的小說,才能真正讓人們認識歷史,瞭解真實的歷史,總結歷史的深刻教訓。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22

呼保義宋江、豹子頭林沖、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這些響噹噹的名字都由後人冠以“忠義”二字,其原因不外乎他們聚集了一百零八名好漢,聚義梁山泊,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在他們身上,我讀到了英雄的豪放豁達,慷慨激昂,敢作敢當,我讀到了兄弟之間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林沖,原是京城八十萬禁軍教頭,奸臣高俅之子高衙內垂涎其妻子美色,林沖委曲求全,一忍再忍。但在高俅的步步緊逼、趕盡殺絕的迫害下,終於無路可退,復仇山神廟,雪夜上梁山。

粗豪憨直、重情重義的黑旋風李逵江州劫法場,白龍廟小聚義,破大遼,徵田虎,討方蠟,一顆忠心只為報答大哥宋公明。

花和尚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坐化靈隱寺,不圖名利,渾身是膽身正義。終與朝廷軍官秦明、黃信同上梁山,替天行道……

《水滸傳》是以北宋後期宋江起義的歷史事件為題材,描寫了梁山泊宋江起義的產生、發展和被招安失敗全過程一部文學名著。它第一次正面描繪了歷來被視為洪水猛獸的綠林豪傑群像,揭示了中國古代綠林文化的內部蘊涵和外部特徵。它所描繪的好漢形象和綠林文化習俗在民間有廣泛的社會影響,成為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們常對宋江渴望朝廷招安耿耿於懷,萬分疑惑。甚至有人說宋江是投降弱者,不配於梁山的一百零七將為伍。可我認為宋江那麼做是有益的。當年,梁山好漢們在民間雖有盛名,但他們知道在朝廷的正史上記載將會是“宋江等一百零七名賊寇聚集梁山泊,燒殺擄掠,危害百姓”。即使好汗們不在乎後世的名聲,但當時的局面也註定他們不能完全與北宋朝廷為敵。雖然他們是替天行道,但又有哪些父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官府通緝的賊寇。

當時的朝廷雖闇弱,但誰又能保證幾年後不會出現一個佔山為王的王匡、王鳳、王巢們的結局啊!那時,梁山好漢的命運又會如何?

但在宋江這一忠義思想的主要負載著,我們可以清楚的明白,忠義固然重要,但是不要盲目的追從,最終演變為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們應該結合當時當地的社會背景來充分理解忠義思想的實質,做到堅決拋棄其盲目、虛偽、要弘揚其倡導正義,張揚正氣的愛國精神。不要再踏上宋江的老路,因個人的盲目愚忠葬送了起義的前途同時也害死了兄弟。

如今,真正忠義的又有何許人也?世間有正義的又有多少?奈何,奈何啊!

關於讀水滸傳有感 篇23

《水滸傳》這一本書,我用了一個假期,終於看完了。我被這本書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住了,一百零八個人的性格特點各不同,如義無反顧的石秀,富甲天下的盧俊義,精明強幹的楊志……這一百零八個將士各有各的性格,每位人物都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柴進,他為人慷慨,仗義疏財。盧俊義被害,柴進去救他,他仗義疏財,從自家拿出一千兩黃金給蔡福,讓他保盧俊義性命,最終盧俊義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柴進很仗義,我也是如此,我有個兄弟叫沈世傑,他被人追著打,當時我以為他們只是在玩一種遊戲,所以我也沒多看,可是過了一會,他發出了一聲慘叫,我聽到聲音趕緊趕過去阻止。過去之後,原來他們還真在玩遊戲,只是沈世傑不小心摔了一跤,我還以為他是被其他人打了呢,雖然是我誤會了,但是我感覺很仗義。

柴進還有一個性格是熱情好客,而我恰恰相反,我很小氣。我自己有零食,有時候有很多,我也捨不得給別人吃。為此我以後得多學習柴進的大方,和別人分享,爭取獲得更多的朋友。

當了解了柴進這個人物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以後對人要慷慨大方,遇到事情不要斤斤計較。《水滸傳》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多讀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