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昆蟲記讀後感錦集15篇

昆蟲記讀後感錦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7W 次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昆蟲記讀後感錦集15篇

昆蟲記讀後感1

最近幾天,讀完了法布林《昆蟲記》中的一節———小闊條紋蝶,我從中感受到了它的獨特之處。小闊條紋蝶又被稱為布帶小修士,是一種橡樹蛾的繭,一種傳統的蛾,一種來之不易的繭。作者偶然得到它,竟發現與書籍所描繪的完全是兩回事,與其他平淡無奇的蝴蝶不同,它有自己的美麗與神奇。

為了更好觀察小闊條紋蝶,作者將一隻雌蝶放入網罩之中,剛開始時,小闊條紋蝶只是用前爪抓住網紗,彷彿死了一般。到了第三天,奇蹟一般的一幕發生了,在風罩旁,一大片雄性小闊條紋蝶在想辦法拯救雌蝶。整個下午,一直在堅持,在奮鬥。同伴被困,它們義無反顧地聚集在一起,一同與困難做著鬥爭,企圖救出同伴。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還有一次,工作室變成噁心配藥室,作者將許多氣味集中於一間屋子之中,想讓小闊條紋蝶迷失方向。可是,計劃卻落空了,即使在一種噁心而又充滿危險的環境之中,他們也未曾因為害怕而放棄,而退縮,它們心中有自己所前行的方向,意志之堅定,所以在外界因素的影響之下,它們都不曾迷失方向。正是因為它們擁有強大的信念,堅定的方向————拯救同伴。正如我們在生活中也是一樣的,要心懷信念,堅持不懈,不因外界因素影響自己的判斷,才會實現自己的夢想,見到遠方更美的.風景。

小閣條紋蝶擁有寬大而多羽的觸角,是遠距離資訊傳輸工具。在遇到困難時,可以尋求同伴的幫助,它們是聰明的,通過傳遞資訊,求助同伴,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交流方式。這告訴我們,器官並不一定能決定才能,儘管擁有相同器官,但某種才能一種昆蟲會有,但另一種卻沒有。

這就是美麗而又聰明的小闊條紋蝶。

昆蟲記讀後感2

文中通過對小闊條紋蝶家族的描寫,體現出在他的住所周圍小闊條紋蝶十分罕見。

告訴我們要保護動物,人與動物要和諧相處。

小闊條紋蝶,又稱橡樹蛾、布帶小修士,屬於昆蟲綱,鱗翅目。

它是一年生動物,春生秋死。

它們對愛情非常痴迷,體型優美。

觸角十分短小,翅膀上有淡黃色鱗片,有“會飛的花朵”之稱。

雄蝶外表為棕色,前面的翅膀橫有一條泛白的、長有像眼珠似的小白點;雌蝶衣著與雄蝶一樣,但是其長袍是米黃色,更加淡雅。

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林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

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擴充套件資料:

《昆蟲記》一書,其藝術特色概括起來可以說是:通俗易懂、生動有趣、亦詩情畫意的散文筆調,同時兼具人文精神,人性與蟲性交融,知識、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其準確無誤地記錄了觀察得到的事實,沒有任何增添,也沒有什麼忽略。

法布林具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此書是為昆蟲譜寫的生命樂章,也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

它將作者對昆蟲的細心觀察、潛心研究和人生體會熔於一爐,不僅使人們在閱讀時獲取相關的科學知識,而且睿智的思想哲理躍然紙上,在作者樸素的筆下,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如優美的散文,讀者們不僅能從中獲得知識和思想,閱讀本身就是一次獨特的審美過程。

作為昆蟲學家,法布林是嚴謹而細緻的。

他根據觀察得來的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將昆蟲鮮為人知的生活習性生動地揭示出來。

《昆蟲記》是優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認的文學經典,筆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

昆蟲記讀後感3

小小的昆蟲根本不明白死是怎麼回事,同樣也不知道自殺是怎麼回事。用人類的語言來說,就是即刻中斷生命極端痛苦的一種表現。我讀了昆蟲記中白蠍自殺的一篇文章後,我才知道昆蟲面對絕境時的選擇。

這篇文章講了法布林為了弄清白蠍會不會自殺的事而自行實驗了一番,最後發現白蠍等其它的小昆蟲不會在絕境中放棄自己生命的道理。我也明白了提前結束生命是一種懦弱的表現。

作者用一隻大白蠍來做實驗,把它放在一圈燒紅的木炭圍成的火牆裡。一開始,蠍子被火燙了一下,它倒退著在火圈裡打轉,一不留神又被燙了一下。只見它左一閃,右一閃不顧方向的亂蹦亂跳,結果被通紅的木炭燙了一下又一下。這下它發瘋了,揮舞著長槍,再反捲成鉤子,沒有章法的亂舞自己的鉗子。突然它變得一動不動,平臥在地上。當時作者認為它可能已死了,在最後的狂舞中有一劍刺中了自己,死去了。直到作者停下看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那隻大白蠍並沒有死!當作者把它再放到沙地上時,它又變得活蹦亂跳,生機盎然。它的裝死行為讓我看到了昆蟲的生命觀,在死亡面前,它們也把生命看得無比重要,何況我們呢?

雖然那隻昆蟲並沒有自殺,但它卻告訴我們,生命是一種很嚴肅的東西,不能一遇到攔路荊棘和煩惱瑣事就把它摒棄。這正是昆蟲給給予我們的它們全然不知的`道理。相比之下,我們人類常常感覺有勇氣和魄力從生活的苦難中自行解脫,這似乎是我們比動物高一級的標誌,但這一刻,我倒覺得我們變得非常渺小。

在有些人眼裡,只有人類才知道生命的狂歡後會怎麼去結束;只有人類才能預見自己的末日;只有人類對死才懷著崇拜之情,動物們無一能想到。但是,人雖然懂得這些,卻從未真正意識到芸芸眾生渴求生命的平等,當你看到被人圈養的動物時,它們的哀嚎可是對生命自由的渴望?它們的沉默可是對家園的思念?我想,這些或許都有,可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它們,今天,我從昆蟲身上看到了,它們有著比人類更強烈,更直接,更偉大的本能!

昆蟲記讀後感4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法布林所創作的一本描寫昆蟲的礦世佳作。這個暑假,我初次接觸其書,便被書中這個現實、美妙的昆蟲世界所吸引。

法布林年輕時住在一個村莊裡,他從小就對年輕的生活感興趣,在空中飛翔,在地上爬行。 他對真理和生命的熱愛促使他們為探索奇妙的昆蟲世界奠定了基礎,他對昆蟲的好奇心,與因素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這幅傑作的誕生。 因此,它被如此讚揚,流傳千古。

巴金曾經讚揚這本書“用人性觀察昆蟲性行為” ,他做到了。作為一本科普讀物,本應枯燥乏味的內容在法佈雷的作品中變得栩栩如生、“人性化”。對昆蟲本能、習性、勞動、婚姻、生殖和死亡的描寫都充滿了對人性的關懷。例如: “我經常看到它們排成一排,站在筱原的樹枝上... ... 它們喝水或移動的'時候,總是不停地唱歌”這裡是法布林對蟬的描述,把它們比作成年蟬,利用人類的感知力來了解它們的生活和習性,讓蟬的聲音更形象,更有意義,這一定是它的真實含義!

同時,昆蟲的法布林觀察是充滿童趣,他就像一個孩子,充滿了好奇,看看昆蟲世界,但也有一個健康的嚴謹,求實的態度。相比之下,那些相同的昆蟲的科普介紹的書籍是少了很多,難怪法布林曾說過:“他們是昆蟲解剖學研究,我在昆蟲跳進行的研究,其他人都在探索死亡,而我是探索生命! “

法布林擁有中國哲學家一樣的“思”,美術家一樣的“看”,文學家一樣的“感受”,在這本書中,他不再是作為一個企業單純的生物經濟學家,一個研究昆蟲學家,而是通過一個國家科學主義詩人。他讓我明白了昆蟲世界的與人進行社會發展一般比較複雜,也用人性管理觀察蟲性,更用蟲性展現自己人性的醜惡,讓我深有體會。

昆蟲記讀後感5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高爾基也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自從在課本中對《昆蟲記》有所領略後,我便在家中翻箱倒櫃的尋找,可究竟還是沒找到,但我沒有放棄。終於到了週末,我欣喜地騎上自行車在奔流不息的馬路上馳騁,不久後便到了新華書店。我急忙往二樓飛奔,到了昆蟲小說部分,我的眼睛飛速掃蕩著擺滿小說的書架,但又是那麼個情況——沒有。於是便去詢問管理員,管理員稱:最近也不知怎麼回事,《昆蟲記》賣的異常火爆,都被學生們買完了,我這僅剩一本有一點瑕疵的書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可以給你推薦。我立刻就答應了,到手之後,我便捧著不肯撒手,往椅子一邊一坐,可這一坐便是一下午。

想必大家對蟬不陌生吧!但你知道蟬的壽命嗎?以往人們所見的蟬都是成蟲之後的,很少有人知道蟬的壽命。通過《昆蟲記》我知道了蟬的壽命大概4至5年,而許多時間都是在地下生活,僅僅有兩個星期是在地面上的。它們從地下挖到地面後,先是蛻皮,然後長翅,最後變成為我們所看到的蟬,它們在樹上汲取樹汁,產下卵後隨後便離開了。看似短暫的一生,卻做了我們一輩子的事。

《昆蟲記》是著名昆蟲家法布林所作,他曾被譽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法布林出生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聖萊昂的一戶農家。當時年幼的他已被鄉間的蝴蝶與螢火蟲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法布林半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業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喜愛古羅馬作家賀拉斯和詩人維吉爾的作品。他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材,留下的許多精緻的菌類圖鑑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裡克米斯特拉爾讚不絕口。

一本看似極為普通的書,但它記錄了一些不為人所知的祕密。法布林這種勇敢、不屈不撓、持之以恆、堅強不屈的精神怎能不令我們學習呢?

昆蟲記讀後感6

這是一本有著“昆蟲的史詩”的美譽,書中具有無數昆蟲的珍貴資料。這書就是法布林著作一《昆蟲記》。

法布林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被世人所稱”昆蟲界的荷馬”。他本出生在一戶農家裡,卻被鄉間的蝴蝶與螢火蟲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所以他用了足足三十年時間期寫就了十卷的科普鉅著。

《昆蟲記》在法布林的筆下,昆蟲被描寫的生動活潑,包括昆蟲的婚姻出生再到死亡,繁行,習性….寫得栩栩如生,每次閱讀這本書我好像身臨其境,不光是讚美法布林的文筆,更多是感受大自然的`美!我本不喜歡昆蟲,但看完《昆蟲記》後,發現我不再那麼抗拒,其中關於蜘蛛的那一章讓我影響深刻!

身體呈灰色,胸有兩條寬闊的黑色飾帶,飾帶中間夾著白道子和褐色的斑點——圓網珠,它是昆蟲界的建築大師。每到九月中旬,它門將迎來最忙碌的時光,因為小蜘蛛孵化了,它們來到了這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可歲月是無情的,蜘蛛媽媽為了孩子,不吃不喝,不睡,捕捉到的獵物也會先給孩子們吃,自己只吃些剩下的獵物屍骸,蜘蛛媽媽無時無刻不警惕著,只要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它都會被驚醒,在這種情況下,蜘蛛媽媽的身體就會累垮,好像隨時都要死去,可在這樣的情況,它在思考,思考為孩子們開啟巢穴,但也只是一點,讓孩子們出去,自己也完成這個任務安靜的去世了。有人說蜘蛛是冷血動物,我以前也贊成這個說法,可看完這卷,我的想法改變了。書中有好多生動的昆蟲:閃閃發光的螢火蟲,善於利用“心理戰術”的螳螂,把糞便滾成圓球的蜣螂蟲……

就像法布林本人所說“學習這件事不在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有沒有覺悟和恆心”,做任何事前都要定目標,實現目標,並且要有持之以恆的耐力。

昆蟲記讀後感7

曾經有一個人,他整日居家,從不做傳統意義上的工作,他生活簡陋,但卻世界聞名。他用40年時間潛心研究昆蟲,寫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作品,他就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這本書就是《昆蟲記》。

《昆蟲記》共有十卷,記錄了幾十種昆蟲的生活習性與成長過程。作者法布林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來引導讀者和他一起觀察和了解自然界諸多昆蟲的相關情況,帶給讀者耳目一新的豐富體驗。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被縮小了一般,相反,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被放大了。我站在青青草地上,新鮮的空氣包裹著我,周圍的蟲子在鳴叫,我就如同自然中的一份子一樣。

跟隨這本書,我對昆蟲有了一種新的看法。原本在我眼中弱小丑陋的昆蟲們,其實是人類最重要的朋友,像聖甲蟲,是清理垃圾的幫手,有了他們,人類的環境才能有所改善;像隧蜂,他們甜甜的甘密造福了人類的肚子;像螢火蟲,他們消除了破壞糧食的蝸牛,農民的糧倉有了保證……

同樣,我對昆蟲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我不再歧視他們,我開始學著尊重生命,像法布林一樣觀察,守護它們。藉助書中的.一個個文字,我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一隻只小小的蟲子,它們身上所綻放出的蓬勃的生機,執著的努力令我神清氣爽,令我心靈震撼!

自然,我也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你體型龐大,就值得尊重。有許多小生物,他們或許非常渺小,小到只有你的指甲蓋大小,但它們身上卻總是有許多優秀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和珍藏。

可以說,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值得人類學習,不論它龐大或者弱小,美麗或者醜陋。因為有些感動與美麗與生俱來,而有些則需要假以時日,慢慢閃現,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顆善於發現,善於等待的心靈。而現在,人類是否就一定能比得過蟲子,到現在還難以確數,所以,我們沒有任何資格不像法布林一樣去尊重他們。

昆蟲記讀後感8

讀《昆蟲記》比《海底兩萬裡》要耗時很多,這也許是《海底兩萬裡》比它更好理解,故事性也更強一些吧。總之,今天終於把《昆蟲記》讀完了,原來昆蟲世界也是如此有趣,和海底世界一樣令人著迷。我知道了蟬是怎樣脫殼的,螞蟻是以蚜蟲分泌物為食,格朗多克蠍子和納博訥狼蛛誰更勝一籌……

這本書並不像那些標準的科普書,從來沒有東拉西扯:這種昆蟲是什麼門什麼目,但又不在什麼屬什麼種。《昆蟲記》給人的感覺是很平易近人的,雖然是在描寫昆蟲的特點,但卻時常會令人發笑,感覺和作者一起走進了一個詩化的昆蟲世界,去探尋一些詩化的昆蟲的奧祕。就像天牛幼蟲是破壞樹木的罪魁禍首,終日在樹木體內以木屑為食物;螳螂的那對危險而完美的捕獵工具是如何為民除害的;松毛蟲會繞著花盆排著長隊轉圈圈;蟋蟀的住宅有多麼豪華,靠自己雙手奮鬥出來的才是最好的……。讓今人頭痛的科普文變得和戲劇小說一般有趣,讓我們不由自主的想要走近昆蟲,瞭解昆蟲,讓平凡的昆蟲世界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所以,在我看來作者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昆蟲學家,它更像是一個擁有特殊素材進行創作的文學家。他以千奇百怪的昆蟲為物件,以它們的生長習性為材料,用優美的文字向我們展現了另一個世界的可愛之處。

記得羅丹的`一句名言:在我們的世界裡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法布林發現了屬於自己的美,在自己的眼中留下了永久的快樂的世界,並用文字把這些美這些快樂傳遞給我們每一個人。撥開生活的浮雲,就可以發現那份屬於自己的美。我們曾經不也是這樣嗎?希望大家都可以將美留在自己的眼中留在自己的心中,不一定要和法布林相同,卻一樣可以讓你感受到無比的快樂。

昆蟲記讀後感9

不知怎麼的,第一次看《昆蟲記》,這本科普讀物就像磁石一樣深深吸引著我的眼球。有趣的昆蟲,幽默的語言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下去,讀著讀著,我不禁讚歎起法布林的手筆,我彷彿來到了他的身邊,和他一起觀察、做實驗……一口氣看完這本書,我知道了大自然有許多奧祕:如峰抓青蟲並不是把青蟲當兒女養,而是為下一代的食物做準備;凌晨,蟬是怎樣脫殼的……讓我受益匪淺。

這部《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永垂不朽的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這本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世界讀者首次領略昆蟲們的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等。

看完這本書,我被法布林那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有始有終的精神所佩服。好幾次他為了能更好地觀察昆蟲,不惜一切代價去捉,結果差點丟掉自己的性命,要是別人肯定放棄去做其他事情了,可法布林卻和他們不一樣,非但沒有半途而廢,還更深一步地去研究。和他相比,我心裡十分羞愧:他遇到困難不放棄,而我卻為了一點小困難,像作業多了沒時間而放棄了許多興趣愛好。其實時間是靠擠出來的,而自己真正缺少的法布林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生活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一生中必經的.考驗就是挫折和困難,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理的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地去把它做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我們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們有恆心,執著追求,就一定可以創造出奇蹟!

閱讀能使人增智、明理。這本《昆蟲記》讓我進一步深刻地瞭解了大自然的奧祕,使我的腦海中又新增了許多知識,明白了道理,我今後還要再讀這種型別的書,讓我的知識更加淵博!

昆蟲記讀後感10

今年暑假,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仔細閱讀了《昆蟲記》,在讀完這本書後讓我認識了一位具有耐心、謹慎、精巧、機敏的法布林。更加令我最敬佩的是法布林的精巧、細緻,他觀察的每一種昆蟲都寫的那麼詳細,即便是很小的昆蟲都寫得很生動細緻,真的非常了不起!

書中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也體現了法布林對昆蟲的痴迷:“一塊地,這就是我的夢想。”這塊不值錢的土地,在法布林眼裡卻是多麼具有價值!這是他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夢想,就是這一塊土地!

法布林用了一張胡桃小木桌陪伴他終老,這份執著與堅持也見證了法布林畢生對昆蟲的痴迷與無悔。法布林的昆蟲實驗室在荒石園,法布林的後半生就隱居於此,他用了畢生的精力投入到荒石園中,並把荒石園打造成為了全世界自然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書中介紹了不同昆蟲的不同習性和各自捕食方法,這來源於在法布林小的時候就對昆蟲很痴迷。法布林經常放鴨子時偷偷地去捉甲蟲、追蝴蝶。因此沒少受到過父母的責罵,但他仍然執著於對昆蟲觀察。法布林經常把捉到的昆蟲都用樹葉包著塞進口袋裡,然後躲到一個僻靜的地方,慢慢地拿出昆蟲讓它們活動起來,仔細觀察昆蟲的每一個細節並記錄下來。

正是這種對昆蟲的痴迷,逐漸把法布林引入了昆蟲學的最高殿堂。因此,法布林也創作了一部不朽的昆蟲史詩——《昆蟲記》。法布林事蹟也告訴我們:選擇任何一件正確的事情,無論面臨多少的困難,只要我們認真、細緻、堅持並全力以赴,一定會在平凡中成就偉大!

昆蟲記讀後感11

昆蟲學家法布林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作《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情趣。在作者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的進食,如果我們喂拿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要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的楷模”。

我十分歎服法布林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之處。《昆蟲記》讓我眼界更開闊了,更讓我瞭解了每一種昆蟲的習性。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我也十分佩服法布林那種堅持到底的性格。雖然經歷過許多坎坷,但是依然堅持著。

法布林(1823——1915)出身於法國南方一個叫聖雷昂的村子裡,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人們稱他解放了科學,是學識淵博的'博物學家,是在現代含義上最出色的詩人。代表作:《昆蟲記》。法布林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極其困難,做過中學老師,靠業餘時間,自學成才。就是這樣一個出生於農民家庭的人,得到了達爾文的肯定。

我曾經學過法布林的一篇課文《蟋蟀的住宅》,在文中法布林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築巢的才能,並且大量的採用擬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他的活動比作人的語言,十分風趣。從課文的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作者是通過長期深入的觀察才發現了昆蟲世界中不為人知的祕密。寫到這裡,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如果只想容易攻克的題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戰,那麼,這個人永遠是個弱者!

昆蟲記讀後感12

人們稱讚它是“一部世界昆蟲的史詩、一個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

19世紀末,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捧出一部《昆蟲記》,世界響起了一片讚歎之聲。

《昆蟲記》是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熔作者畢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將昆蟲世界化做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被達爾文譽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的法布林以人性觀照蟲性,書中描寫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著人文關懷;並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

–著名作家周作人

在法國十八九世紀,熱衷於把自己的科學研究成果寫成文學式著作的生物學家,多到不可勝數,何止法布林一人。可是隻有法布林的《昆蟲記》流傳最久最廣,這絕非偶然。原因就在於他懷著對渺小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去描寫?甚至歌頌?微不足道的昆蟲。這就是《昆蟲記》充滿人情味的理由。《昆蟲記》充滿對昆蟲的愛,對微小生命的愛,所以使廣大讀者深受感動。

–著名作家方敏

謳歌生命的詩篇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

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法布林。

時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90年代末,中國讀書界再度掀起“法布林熱“,書市上幾種《昆蟲記》的摘譯本、縮編本都大受歡迎。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昆蟲記讀後感13

剛開始讀《昆蟲記》時,粗略地翻看,我覺得太枯燥無味了,要了解各種各樣昆蟲的習性、生活。但我看了幾章,發現昆蟲世界其實大有樂趣。昆蟲彷彿都活了起來,眼前不是呆板的書本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畫面。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作者法布林的語言。

雖然是科普文,但法布林的語言簡單易懂,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將科學知識講述出來。其結構嚴謹,邏輯嚴密,卻又不失語言的幽默,“以人性關照蟲性”,既有理趣,又有情趣,極富藝術趣味。

於是我又花時間瞭解了法布林。他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科普作家。他出身於一個農家,從小生活便十分貧困,但他通過自學,花費二十年獲得了博士學位。他將自己一生的時光都用在了對昆蟲的觀察和研究中,《昆蟲記》就是他在自己的荒石園中,通過觀察和研究,為昆蟲寫出的大部頭。這本書記述了有關昆蟲的.知識,也體現出他對人生、生命、自然的感悟和態度,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對生命和自己的熱愛,是一部兼具學術價值和文學價值的鉅著。

書中有許多昆蟲令人印象深刻。螞蟻和蟬並不是想象的那樣,螞蟻這個無賴,搶佔了蟬的水井,並且損傷它。螳螂善於運用心理戰術,它突然擺出嚇人的姿態,可憐的獵物原地不動,等被夾住,已無還手之力。雌性金步甲在交尾之後對雄性大開殺戒,就像螳螂和朗格多克蠍一樣。螢火蟲十分快速地麻醉了蝸牛,使之液化,再慢慢地吮吸。聖甲蟲為子女製作梨形糞球,是輕輕拍打而成,並沒有滾動,渾然天成。糞金龜為環境清潔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卻對這些小勇士有點鄙夷不屑,還用粗言惡語對待它們。隧蜂門衛用自己光禿禿的腦袋堵住洞口,為家庭精心竭力地幹活,盡職盡責。還有許許多多昆蟲,它們彷彿都是扮演一個個真實的人類角色。

我以後也會留心觀察這小世界,用人性的眼光關照昆蟲,正確地認識和思考生命與自然。

昆蟲記讀後感14

在法國作為一個特色小鎮的老舊宅子裡,一個學生頭髮已經斑白的老人,拄著一根柺杖,專注地觀察著玻璃箱裡的蟲子,他,就是被雨果先生譽為“昆蟲界荷馬”的法布林。在他的筆下,小小的各種蟲子沒有世界發展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活躍在昆蟲中,有一隻蟲子,作者墨跡不多,但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簡直是螳螂。

祈禱的.螳螂,總是莊嚴地站在晒乾的草地上,穿著一件又長又寬又薄的亞麻布衣服,前腿伸向天空,做著祈禱的動作,被農民們視為神聖資訊的占卜者,一個沉浸在神祕信仰中的苦行修女,遠在古希臘就被稱為占卜者和先知

見螳螂的外表,你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信徒,但誰曾想到,在舉起的手臂其實那天是一個可怕的武器。

螳螂是一個非常凶殘的掠食者,凡是有獵物公司經過,不管是學生老是少,是殘是弱,直接用它那強大利器對食物進行夾擊,隨後從頸部下口,使脖頸上主作文出現斷裂活動開來,用尖嘴插進去鍥而不捨地啃吃,螳螂為了捕食的凶殘,連蜘蛛每天都要選擇退避三舍。

殘酷夠糟的了,但也很貪心。只吃兩小時後比它是一個大灰頭蝗蟲,可見這是該網站的饕餮怎麼吃;其他人將被拋在一邊,人們不??禁感嘆:垃圾,廢物!

光讀進蟲子的殘忍,人又何嘗沒有不是一個如此?有些人就是為了自己一點點的利益,裝作哈巴狗一樣去討好,奉承領導上司,其實心裡面在打著無數個社會邪惡至極的小算盤,禍害國家他人。

為什麼人們現在病得這麼重?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地溝油。 為什麼有地溝油? 因為人們崇拜金錢,愛小便宜,貪婪。 地溝油成本低,價格低,但製造商仍然有大量的石油要製造。 許多餐館購買地溝油比食用油便宜,節省了很多錢。 人們總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健康早就被扔出窗外了。

厭惡地,驚歎於螳螂的殘忍,請看看鏡子裡的他們是否更貪婪,更可恨。

昆蟲記讀後感15

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林用一生的精力,觀察、收集成千上萬種昆蟲的資料,撰寫成《昆蟲記》。《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作者“似哲學家一般地思考,似藝術家一般地觀賞,像詩人一般地表達”所吸引,我被作者的文筆深深吸引。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文學著作,更是一部科學鉅作。這本書字裡行間都透露著法布林對昆蟲生命的熱愛與尊重,激發了我們對自然科學、生物科學的興趣與熱愛。

書中記載的是生物界中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描述了昆蟲們是如何在大自然中生活的,讓我們瞭解了昆蟲們吃什麼樣的食物,怎樣捕獵食物,如何繁衍後代。

在這本書中,我認為最有趣的就是蟋蟀。蟋蟀舒服的.洞穴十分寬敞,十分隱蔽,內部很清潔,牆壁很光滑。但它是一種不肯隨遇而安的動物,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這個洞穴可以隨這天氣的變化和它身體的增長進行修正和加深加闊,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溫和,太陽晒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裡面不斷地泡泥出來。

可見蟋蟀是一位勤勞的工程師,我也應該勤勞一點,平時做不出來的題要多練習。我想對自己說;“我要向小蟋蟀學習做一個勤勞上進的人”。

昆蟲的世界真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前,我都不知道螢火蟲是一個凶猛的食肉動物。你別看它外表善良,事實上它十常心狠手辣。它的美餐是蝸牛,它吃食物的方法很特別。螢火蟲吃蝸牛頗有章法,每次先扭動一下,然後總要停一會兒,似乎要看一下這次扭動產生了何等效果一般。螢火蟲在吃蝸牛前,先把蝸牛弄成流食才食用。感謝《昆蟲記》,讓我懂得昆蟲的世界是多麼的豐富神奇!

法布林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原來我認為平常的小昆蟲竟有那麼多的不熟悉,不瞭解的內幕。讀了這本書,我瞭解到了許多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捕食的方式,我要向法布林學習,做一個善於觀察,認真總結的人。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我讀完《昆蟲記》這本書深刻體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