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祥哥的胡琴讀後感分享

祥哥的胡琴讀後感分享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祥哥的胡琴》是葉聖陶童話集中的一篇,大家閱讀過這篇童話故事嗎?給你留下了怎麼樣的感受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祥哥的胡琴讀後感分享,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祥哥的胡琴讀後感分享

  讀《祥哥的胡琴》有感【1】

葉聖陶童話集《稻草人》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祥哥的胡琴》。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個比我們年齡小很多的小男孩祥哥,天真、善良、非常聰慧。他的父親早年去世,他和自己的母親住在一間又破又舊的房子裡相依為命,生活非常艱辛。他的父親在去世時給他留下的唯一東西就是一把父親曾經經常拉給家裡人及左鄰右舍帶來歡樂歌聲的胡琴,臨終時囑咐媽媽把這把胡琴留給兒子。雖然年幼的祥哥不懂爸爸的心意,媽媽卻傷心得哭不出聲音來。

爸爸去世了。四歲時媽媽就把這把胡琴教給了兒子,並告訴他:“你現在可以拉了,我希望聽到你拉出好聽的調子來,跟你爸爸拉得一樣。”可是他拉弦的聲音卻像木匠師傅鋸木頭髮出的聲音———難聽極了。周圍的人都在譏笑他、唾罵他,可他的媽媽卻微笑地稱讚他說:“我的兒子真聰明!”他走進了大自然,遇到了清澈的泉水、柔和的風和美麗的小鳥,它們教他如何拉出美妙的調子。就這樣,胡琴的聲音和著泉水的曲調、風的旋律及小鳥的節奏,他把三種曲調融為一體,拉出來的調子越來越美妙,媽媽和他都非常快活。

城裡有一個非常漂亮的音樂廳,建築華麗壯觀,是大音樂家演奏的地方。一次,音樂廳也邀請小祥哥去拉胡琴。穿著破舊、仍舊提著那把舊胡琴的祥哥走上了臺,臺下卻傳出了不協調的聲音,“這把胡琴怎麼這麼難看,像乞丐的?” “怎麼是個鄉下人?”瞬間,琴絃發出的聲音在音樂廳中流動起來。然而,不一會兒,觀眾的.議論聲越來越響,最後蓋過了琴聲,人們紛紛離開,留下的只有唾罵和譏笑及冷冷的廳堂、孤立的祥哥……他很生氣,一口氣跑回了家。當媽媽瞭解了情況後,笑著告訴他:“那你就在家裡給我拉吧,我愛聽。”從此,祥哥的琴聲又帶著大自然的一切從那又破又小的屋子裡傳出來,給周圍的鄉親們解悶、安慰,然而這美妙的胡琴聲卻是大廳裡的人們不願意聽到的!

從這個故事裡,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大自然的聲音才是勞動人民最愛聽的美妙音樂,祥哥應該堅持練習,不斷努力,為媽媽和鄉親們演奏更美妙的音樂。

  《祥哥的胡琴》讀後感【2】

祥哥是一個熱愛音樂的人,他努力刻苦,不恥下問,一心追求音樂。為此,他獲得了大自然的教導。泉水叮咚,風兒悠悠,小鳥則是清脆響亮,嘰嘰喳喳。他們的歌聲,是大自然之音,是音樂的真諦。祥哥得到了他們的教導,也領悟了音樂的極致,體會到了到自然的聲音。

祥哥的音樂就是這樣傳入了城中,那是多麼美妙的音樂啊!清脆響亮,又婉轉著,悠悠的歌曲牽引著所有人,但他們卻是這樣的評價的:“骯髒的音樂!”“冒充大師,這個騙子!”大家的咒罵與氣氛讓祥哥不知所措,他有些彷徨。

但,錯不在他,那些所謂的紳士、貴人們所想要聽的並不是美妙的音樂,是那些人們所讚歎所崇拜的音樂家的著作,是那些所謂真正懂音樂,有品味的人才能欣賞的。他們並不是在臨聽這美妙的音樂,他們只是一味在證明自己是有品味的,自己是會欣賞的,自己是有涵養的紳士。而往往,這樣的人是永遠無法真正領會音樂的,永遠無法體會音樂真諦的。

祥哥回到了家鄉,那個孤僻的小村子,同時,他也找到了會欣賞,不是領會,品味音樂的人——憨厚的農民,他們總能領會祥哥胡琴的涵義,他們才是真正懂音樂,懂大自然之聲的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音樂,是用來臨聽的,是用來品味的,音樂,是大自然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