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精選7篇)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精選7篇)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務。

2、樂意與同伴一起製作小藥箱。

3、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2、製作藥盒的紙。

活動過程

1、案例分析:

(1)教師講述例項:牛牛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開啟家裡的小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時媽媽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我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牛牛拿起藥想吃。

(2)引導幼兒討論:牛牛能吃這種藥嗎?衛什麼?

2、教師講解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3、引導幼兒討論:怎麼吃藥才是安全的?

4、製作小藥盒:每位幼兒製作一個小藥盒,貼上標記。讓幼兒將自己的藥放在這個藥盒中,以確保吃藥的安全。

教學反思:

一開始先讓幼兒聽了兩例發生在人們生活周圍的例項來提醒幼兒,首先讓幼兒意識到吃錯藥的危險性。然後發生這類事情的處理方法及如何有效避免。

中班幼兒基本上了解生病要吃藥的常識。本節課的關鍵就是指導幼兒如何正確的吃藥,因為幼兒還不能看懂說明書之類的,所以教導他們一定要在醫生或者大人的監督下才能用藥。

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回答都很正確。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 篇2

設計意圖:

藥品是幼兒日常經常接觸的物品。花花綠綠的藥品會讓幼兒誤認為是糖豆而吃進肚裡。近階段又是春季感冒多發期,幼兒園吃藥的小朋友人數進入了一個高峰期,有些幼兒看見別人吃藥也會覺得很好玩也有的幼兒感覺到老師喂藥是和老師一次親近的機會,因此出現有的小朋友在不感冒時也拿一些藥來吃。針對這些事件,我覺得有必要讓幼兒瞭解一些藥品的常識和吃藥的安全,以此來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從而提高幼兒對事情的預見性,預防悲劇的發生。

幼兒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過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變消極躲避為積極預防,就能夠把各種意外傷害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我設計了這個《吃藥安全》的安全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不可多服或誤服,瞭解多服或誤服的危害性。

2、分享製作小藥箱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2、製作小藥箱的材料:紙,固體膠,剪刀,彩色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教師:“春天來了,天氣一會熱,一會冷,我們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們的小藥箱裡都放著各種各樣的藥品。這些藥呢,都是我們小朋友的爸爸媽媽拿來給老師的,然後老師幫小朋友們做好服藥記錄,飯後給小朋友按量服用,這樣小朋友就不會吃錯藥了,可是有一個名叫牛牛的小朋友,他卻亂吃藥,下面就讓老師給小朋友們牛牛亂吃藥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例項,引導幼兒分析例項

1、教師講述例項:牛牛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開啟家裡的小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時媽媽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我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牛牛拿起藥想吃。

2、幼兒討論:牛牛能吃這種藥嗎?為什麼?

答:不能,因為(1)吃藥必須在大人的看護下吃藥(2)因為病情不一樣,上次是感冒,這次是肚子不舒服(3)吃下去會中毒的。

小結:藥物種類很多,每一種藥都有不同的用法來治療一個病。但不能亂吃藥、亂用藥,用錯了藥、吃錯了藥,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引起更大的麻煩,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3、如果你是牛牛,你會怎麼辦?

(1)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2)叫鄰居的叔叔阿姨帶你去醫院。

(3)打 1204。

教師總結。

三、教師講述亂吃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1、討論:生病吃藥時要注意些什麼?(要聽醫生的畫,吃藥時要有大人幫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藥、自己吃藥)

2、請幼兒當醫生,說說怎樣吃藥才安全?

四、製作小藥箱。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

2、樂意與同伴一起製作小藥箱。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

活動難點:瞭解隨便吃藥的危險性。

活動準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2、製作藥盒的紙、剪刀、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師:小朋友,如果你生病了,該怎麼辦?(看醫生,吃藥,打針)

二、教師例項分析,進行提問。

1、師:有一個叫牛牛的小朋友,他一個人在家,突然覺得肚子很不舒服,他開啟家裡的小藥箱,裡面有很多藥,但是他不知道該吃那種藥,牛牛翻了一下藥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藥,牛牛想:上次感冒的時候媽媽給我吃了這種藥,病很快就好了,現在,我把這種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於是,牛牛拿起了藥就想吃。

提問:牛牛能吃這種藥嗎?為什麼?

師:對了,這個藥牛牛是不能吃的,因為牛牛是肚子痛而不是感冒,吃錯了藥反而會生病的。

2、教師講述因吃錯藥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例項。

師:現在,老師就給我們小朋友講講因為吃錯藥而差點導致失去生命的事件。

第一個例子:一位老人在家看護4歲的孫子,孫子捂著肚子,大聲喊痛,老人便拿出兩片安乃近給孫子服下,孫子仍啼哭不止,老人以為藥力不夠,又給孫子服下3片,不一會兒,小孫子臉色蒼白,失去知覺。老人急忙把孫子送往診所,經過4個多小時的搶救,男孩才脫離了危險,據醫生說,安乃近這種止痛藥,副作用大,服用過量會危及生命。

第二個例子:據報紙報道,家住天津南開區的一位年輕媽媽發現兩歲的兒子腹瀉不止,就找出痢特靈,給兒子服下4片,不到半小時,兒子捂著腹部啼哭不止,並且直喊疼。媽媽急忙把兒子送往醫院搶救,醫生問明發病原因後,馬上確診為藥物中毒,立即採取了催吐,輸氧,輸液等一系列急救措施。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搶救,才挽回了孩子的生命。據醫生介紹,痢特靈作為一種治療菌痢的藥物,因具有較大的毒性,臨床中嚴禁兒童服用。

三、說說怎樣吃藥才安全。

師:聽了這兩件事情,你覺得怎麼樣吃藥才是安全的?(看說明書,按照醫生說的吃)如果你生病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你應該怎樣吃藥(怎樣做)?那老師告訴你們,有些藥盒裡面裝的.不是這種盒子上寫的藥,裝的可能是另外一種藥,所以,我們小朋友吃藥前都要看清楚。

四、活動延伸。

製作小藥盒:每位幼兒製作一個簡單的小藥盒,貼上標記,讓幼兒可以把自己的藥放在這個藥盒中,以確保吃藥的安全。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 篇4

活動目標:

讓幼兒瞭解吃藥時需注意的安全事項。

活動準備:

師準備各種藥品、布偶數個

活動過程:

1.師有感情地念兒歌:我是小藥粉,治病本領強,誰要生病了,請找我幫忙。並搭配肢體動作。

2.帶幼兒熟悉兒歌內容及動作。

3.師拿出布偶,演出情境劇:藥粉小超人。

奇奇生病了,醫生開了藥可奇奇不敢吃,他說藥好苦,我不敢吃,媽媽說:要吃藥病才會好,不然沒法出去玩。

這是窗外飛來了藥粉小超人說:我可以幫你把病快快治好,可是你要勇敢地把醫生的藥吃下去。

奇奇說:好吧!我可以把藥粉加在我喜歡的牛奶裡嗎?

藥粉小超人緊張地說:千萬不可以,這樣我的法力就會消失了,你一定要和著白開水吃。

奇奇聽了藥粉小超人的話,決定把藥吃下去,咦他發現藥粉是甜甜的。

奇奇對媽媽說:藥是甜的,我可以多吃一點嗎?

小超人忙說:不可以,一定要聽醫生的話,不能夠自己隨便亂吃,這樣病才能快快的好起來哦!

4.教師提問情境,幫助幼兒瞭解。

5.展示各種藥品,如藥粉、藥丸、藥水等,詢問幼兒是否看見過這些藥品?

提醒幼兒藥品不是糖果,不要亂服用。

反思:

加強幼兒對藥品的認識,並提醒幼兒服藥的安全事項。最後要讓幼兒知道其實鍛鍊身體很重要,吃藥也不是一件好事。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要表現的越來越勇敢。

2.初步學會用各種方法克服打針吃藥等分困難。

活動準備:

1.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從材料《健康/社會 能幹的我》

2.教育掛圖《打針吃藥我不怕》

活動過程:

1.共同閱讀操作材料《能幹的我》,引導幼兒感受自己變能幹了。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表現為圓圈塗色,感受成長的喜悅。

看看自己哪些事情已經做得很棒了,就在這些事下面的圓圈裡塗上紅色,塗完跟同伴交流一下,看看大家做得事是不是一樣。

3.出示教育掛圖《打針吃藥我不怕1》

討論:

(1)害怕打針吃藥的原因是什麼?

(2)克服恐懼和焦慮的方法有哪些?

4.出示教育掛圖《打針吃藥我不怕2~4》教給幼兒減輕恐懼和焦慮的方法,讓幼兒逐步克服恐懼和焦慮。

(1)深呼吸,同時默默的在心裡數5下,一下子針就打完了。

(2)自我暗示:我是最勇敢的,打針吃藥我不怕。

(3)通過在心裡唱輕鬆愉悅的歌等方法來面對打針吃藥的恐懼。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預防藥物中毒的常識,不隨意拿家裡的藥片吃。

2、知道不能動家裡的農藥,不玩盛農藥的瓶子、不摸鼠藥。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自編故事、flash動畫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平平中毒了》,讓幼兒感知隨便亂拿藥吃的危害。

1、提問:

(1)平平怎麼了?(理解"中毒"一詞)

(2)平平為什麼會中毒?

2、小結:藥物種類很多,每一種藥都有不同的用法來治療一個病。但不能亂吃藥、亂用藥,用錯了藥、吃錯了藥,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引起更大的麻煩,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3、討論:生病吃藥時要注意些什麼?(要聽醫生的話,要有大人的幫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藥、自己吃藥。)

(二)進行防中毒教育,啟發幼兒說說還有哪些東西也不能隨便吃?

家裡的裝農藥的有怪味的瓶子,粉末的東西,不知道的藥片,散落在地上的藥片、食物等。

(三)欣賞flash動畫,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家長督促幼兒在家不亂吃藥。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鍊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吃藥安全》 篇7

教育目標:

1、瞭解吃藥的注意事項。

2、與同伴交流吃藥的經驗與感想。

活動重點:

瞭解吃藥的注意事項。

活動難點

幼兒願意與同伴交流吃藥的經驗與感想。

活動準備

吃藥的視訊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通過提問引發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如果生病了會怎麼樣呢?應該怎麼吃藥呢?

2、幼兒討論後回答。

3、師:有一個小朋友生病了,他也要吃藥,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小朋友是怎麼吃藥的吧!

二、引導幼兒觀看視訊或圖片,瞭解吃藥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1、情境一:小朋友病了,媽媽要他吃藥,他說太苦了,要用果汁或者牛奶喝藥。醫生說不行,吃藥只能用白開水,不能用茶、果汁或者牛奶吃藥。

師:小朋友做得對不對啊?什麼地方做得不對?醫生說了什麼?

2、情景二:媽媽喊他吃藥,他正在看動畫片,說等一會兒再吃,或者晚上再一起吃。醫生說不行,吃藥不能多吃或者少吃,而且一定要按時吃藥。

師:小朋友這次做得對嗎?為什麼?醫生又說了什麼?

3、情景三:小朋友覺得很難受,他就找到藥櫃,隨便從裡面拿了一種藥就吃了下去,一會兒他感覺更難受了,媽媽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檢查搶救後嚴肅地對他說:吃藥一定要看清說明書,由大人拿藥,不能自己亂吃藥。

師:小朋友這樣做對嗎?有什麼危險呢?應該怎麼做呢?

4、幼兒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師生共同小結。

1、師:我們生病的時候應該怎樣正確服藥呢?

2、教師小結:無論什麼時候,如果生病了就一定要按照醫生的話吃藥;在吃藥的時候注意不要用果汁、飲料、牛奶或者茶服藥;我們要按時吃藥,不能多吃或者少吃,而且還要注意一定要大人拿給我們藥吃,不能自己隨便亂吃藥。

四、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吃藥的經驗。

1、師:你生病的時候吃過什麼藥呢?是怎麼吃的?

2、幼兒交流吃藥的經驗。

3、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吃藥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