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小手(通用15篇)

幼兒園教案:小手(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小手,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案:小手(通用15篇)

幼兒園教案:小手1

設計意圖:

《小手爬》這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通過遊戲的方式能讓幼兒在音樂中感知手的動作變化和與身體接觸,進一步瞭解身體的不同部位,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歌曲速度為中速,節拍為2/4拍,節奏平穩,節奏是音樂要素之一,這首歌曲正是運用了這樣的節奏來表現遊戲時的歡快情緒,適合小班幼兒邊唱邊雙手有節奏地爬的音樂遊戲。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音樂活動,能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2、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能跟著老師一起仿編歌詞。

3、激發幼兒嘗試用小手做遊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身體部位的圖片若干;幼兒已有認識身體部位的認知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作“點鼻子”的遊戲,要求幼兒迅速準確地指出五官及身體部位。

1、師:我們一起來點點身體的部位。老師說什麼,小朋友就點什麼。準備好了嗎?

2、師:現在老師的速度要加快了,看看誰指的又快又準確。小耳朵豎起來,聽仔細了。

3、師:小朋友真是聰明,都能認識自己身體的部位了。它們的用處也都很大。那麼我們的小手可以用來做什麼啊?

幼:洗臉、刷牙、梳頭、跳舞……

4、師:老師的小手不僅會做這些事情,還可以在身上爬。看,好玩嗎?(教師示範)今天呀,小手要跟我們小朋友來玩一個遊戲 “小手爬”。

二、基本部分:

(一)幼兒學做律動。

1、教師示範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師:瞧,老師的手朋友爬到哪裡去了?(教師一邊念兒歌的前半段一邊做動作: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頭頂上。 )幼:頭頂上。師:對了,請再繼續看這會兒又爬到哪裡去了?(教師一邊念兒歌的後半段一邊做動作: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腳上。)幼:小腳上。

2、教師帶領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師:現在小朋友們伸出自己的兩隻小手放在肚皮上準備好,一起來學學小手爬的遊戲。

3、教師示範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師:好的,小朋友們真能幹,都學會小手爬了。現在啊,小手說他要一邊唱歌一邊跟我們做遊戲,我們來聽聽,他唱的什麼歌 ?(教師一邊唱一邊做動作)好聽嗎?小手準備好,跟著老師慢慢的唱,一邊做小手爬的'遊戲。

4、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師:小手說爬的太慢了,要快快爬呢!讓我們跟著莊老師的琴聲唱的快一點,一邊唱,一邊做動作。小朋友們真棒,這也難不倒你們。讓我爬的最最快一些。(教師鼓勵幼兒用不同的速度一起演唱與做動作。)

(二)幼兒仿編歌曲。

1、師:小手除了可以爬到頭頂上、小腳上‘還能爬到我們身體的哪些地方呀?(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幼:肩膀上、鼻子上、眼睛上、嘴巴上、耳朵上……

2、師:嗯,那我們現在把這些部位都放到歌裡面,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做一做吧。(教師出示圖片,與幼兒一起做幼兒仿編的新動作。)

3、師: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做回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唱,其他小朋友跟他一起唱。(幼兒做小老師帶領大家做仿編的新動作。)

4、相互爬,集體練習。

師:小手爬得真開心,它還想到旁邊小朋友身上去爬一下,請你快快找到自己旁邊的小朋友!一起來爬一下。讓我們的小手爬到旁邊小朋友的身上。注意爬的時候也要唱出來。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小手和我們做了好玩的遊戲。客人老師們看了也都想玩,現在我們也來和客人老師們玩這個好玩的遊戲,好嗎?讓我們的小手爬到客人老師的身上去,一邊爬一邊唱。小朋友們回家後也可以和爸爸媽媽們來玩這個遊戲。

幼兒園教案:小手2

教學活動:

主題:小手小腳—小手小腳

目標:感受兒歌的韻律,根據自己的理解學著改編兒歌。

準備:幼兒的手印腳印

過程:

1、請幼兒找一找哪個小手印、腳印是自己的。

2、學念兒歌“小手和小腳”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便於幼兒記憶,帶領幼兒重複念兒歌並學做動作。

3、改編兒歌:幼兒討論小手和小腳還有什麼本領,根據幼兒說的本領改編兒歌的內容。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教學活動:

主題:小手小腳—小腳

目標:

1、能跟著音樂唱歌並做簡單的腳的動作(踏、跳、走、跑)。

2、提高音樂節奏感

準備:音樂

過程:

1、小指令碼領大:我們的小腳會幹什麼?

2、欣賞音樂,熟悉音樂,瞭解歌詞。“歌曲的名稱叫什麼,歌裡唱了小腳有什麼本領”。

3、讓幼兒用動作理解踏、跳、走、跑。跟著音樂,教師念歌詞,幼兒做動作。

4、幼兒學唱歌曲。

教學活動:

主題:小手小腳—這是誰的鞋子

目標:可以將大小,形狀相同的圖形配對。

準備:小雞、小鴨、狗熊、小朋友的腳印和對應的鞋子

過程:

1.教師出示小腳印,請幼兒猜一猜這都是誰的腳印。

2.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鞋子,請幼兒給小腳印穿上合適的鞋子。

3.有能力的`幼兒給穿上鞋子的腳印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遊戲、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自己小手、小腳的本領,對自己的小手、小腳充滿了自豪感。通過活動大多數寶寶都學會了自己穿鞋,還有一小部分寶寶還不能正確分辨鞋子的正反面。

幼兒園教案:小手3

活動目標:

1、學習邊唱邊做動作,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2、學習初步改編歌詞,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引入,學習歌曲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學一首新歌,歌的名字叫‘小手爬’,這首歌,非常好聽,你們要仔細聽哦。”

教師:“這首歌好不好聽啊?你們想不想再聽一遍啊?好,現在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唱這首歌,好不好啊?(跟唱兩到三遍)”

2、幼兒學動作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做動作,好不好啊?(跟著音樂做動作,幼兒可以邊唱邊做動作)”

3、創編新的歌詞

教師:“好,現在我們知道,小手可以爬到頭頂上,還可以爬到小腳上。那麼,我請小朋友想想。小手還可以爬到什麼地方啊?(幼兒在作為上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把一些用到歌中,和幼兒一起唱歌做動作)”

4、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都很能幹的,現在請小朋友把我們剛剛學的.歌唱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教案:小手4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樂曲歌詞、節奏做相應的動作。

2、學習歌曲《小手拍拍》,並嘗試模仿歌曲創編歌詞。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臉部各個器官的帖絨。

2、《小手拍拍》歌曲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及歌詞。

1、聽音樂拍手(2/4拍)2、在動作中熟悉歌詞二、學習歌曲。

1、觀看歌曲VCD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我們現在一起來聽聽電視裡的小朋友都唱個哪些?

2、出示教具,邊貼邊唱。

根據小朋友說的臉部器官一個一個長出來,最後老師指小朋友邊做動作邊唱。

3、跟著VCD學唱三、拓展創編師:小朋友一起摸摸看身上還有什麼啊?(肩膀、小腳等等)請幼兒把這些放進歌詞裡唱一唱。

反饋小手拍拍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詞也比較省電,孩子們一聽就很容易上口,這次的活動是通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學會這首歌曲,通過身體動作能夠正確的表達這首歌曲的歌詞。我們小班的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十一我通過動作的形式,引導孩子們進行活動。

教學反思:

在孩子們熟悉了兒歌和節奏後,我使用了唱歌形式,把小手拍拍用歌曲唱下來,我先唱了一遍,問問孩子們是否喜歡?孩子們的回答是肯定的,於是,我讓全班全體起立,圍繞著我,我在中間唱,讓孩子們邊學著唱邊用小手拍出來,和孩子們一起集體互動,我和孩子們一起做《小手拍拍》,拍自已的身體部位,孩子們很高興,從他們的每個人的小臉上就能看出來,我邊唱邊做邊從心裡感謝這些小天使們給我帶來的快樂和滿足!一節《小手拍拍》的公開課就在歌聲中愉快的結束了!

幼兒園教案:小手5

設計思想:

對於小班孩子來說,他們喜歡塗塗畫畫,但用色不夠大膽,往往只用一種顏色,不會嘗試用多種顏色。本次活動就是教孩子大膽地選用各種顏色把自己的小手塗畫成手寶寶,從而培養孩子對藝術活動的興趣,提高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表現能力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大膽運用任意顏色裝扮自己的小手,培養孩子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表現能力等。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水彩筆每人一盒。

2.已用小紙片裝飾好或用彩筆畫好的有眼睛、鼻子、嘴巴的卡紙小手模型各一個,沒有顏色的嘴巴、鼻子、眼睛小貼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激發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師:“哈,多可愛的手寶寶啊,小朋友們喜歡嗎?我們一起看看手寶寶長什麼樣子? 教師出示已用嘴巴、鼻子、眼睛等裝飾好的小手模型,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觀察製作的手寶寶,瞭解手的結構與寶寶的關係。

師:手寶寶這麼可愛,小朋友們知道它是用什麼做的嗎?(畫筆、卡紙)我們叫它手寶寶,那麼手寶寶的臉上都有什麼呢?(眼睛、嘴巴、鼻子、辮子等)手寶寶的嘴巴、眼睛在手的什麼地方呢?(手心)小朋友的手心在哪裡呢?……

當孩子的興趣被激發,有了想做的慾望時,教師可引導孩子觀察瞭解手的結構與手寶寶的關係,從而有利於孩子製作手寶寶。

三、教師示範製作。

1.現在請小朋友看看,老師要把自己的手裝飾成一個可愛的手寶寶。請兩個小朋友觀察兩個手寶寶(模型)的眼睛是畫出來的還是貼上去的,並幫助老師的手寶寶畫或貼上眼睛和嘴巴。

2.教師示範畫辮子,提醒孩子在畫的時候要把手指分開伸直,從手指的下面一點一點地往上塗顏色,直到將辮子都塗滿。

3.師:看了老師裝飾的手寶寶,你們想不想來裝飾一下自己的手寶寶呀? 教師可根據孩子的能力強弱,讓幼兒為手寶寶畫或貼上眼睛。教師示範畫三條,畫第一條時教師講解示範,畫第二條時引導孩子說老師畫,畫第三條時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畫。

四、孩子動手操作。

1.引導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各種材料裝飾自己的手寶寶。小朋友們可以直接在自己的手上為手寶寶畫上眼睛、鼻子、嘴巴,也可以將沒有顏色的小貼片塗上顏色再貼在自己的`小手寶寶上。

2.展示自己裝飾的手寶寶,教師對幼兒的作品給予不同的肯定和表揚。 教師要注意巡迴指導,適時幫助能力差的孩子裝飾手寶寶。

活動延伸

請幼兒帶著自己裝飾好的手寶寶到舞臺上表演。

活動反思

在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多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給予有創意的幼兒,模仿得較好的幼兒適當的肯定與讚揚,同時一定不能忽略沒有完成作品的幼兒,加強對這些幼兒作品的指導工作。

幼兒園教案:小手6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能邊唱邊合拍做“小手爬”的動作,初步表現歌曲旋律的上行與下行。

2.樂意創編身體不同部位的歌詞,體驗創造、表演活動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小手爬》,圖譜。

活動過程:

一、 隨音樂點頭,拍手,感受歌曲旋律。

“今天,老師帶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欣賞,然後用點頭來打節奏嗎”“加上小手來拍一拍節奏”集體練習,教師與幼兒隨著音樂做動作。

二、學習律動,學唱歌曲

1.出示圖譜,集體學唱歌曲。“剛剛,歌曲說了一件什麼事情,你看到圖譜上有什麼,你能說一說嗎?”

2.教師根據圖譜示範雙手上行、下爬的遊戲,幼兒仔細觀察老師爬的動作,部位。

3.集體看圖譜練習小手爬。

4.幼兒練習根據歌曲的節拍,顯示雙手從腳背開始,一拍一拍輪流緊貼退、身體、臉部往上“爬”,前半段拍到頭頂,後半段雙手從頭頂開始,一拍一拍往下爬,

一直爬到小腳腳背上。

5.幼兒分組遊戲。

三、仿編律動,體驗遊戲的樂趣。

1.學習創編其他身體部位的上行,下行動作。

“小手向上爬,還能爬到什麼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麼地方?”(爬到眼睛,鼻子,大腿)

2.創編出小手爬的不同動作,邊唱便按合拍用新創編的動作貼著身體上行、下行。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音樂遊戲貫穿始終,各環節銜接自然。而且由於採取邊唱邊和幼兒一起玩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通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覆感受中,輕鬆而興趣地進行遊戲。使孩子體會到了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耍”的熱情。在活動中,孩子們都特別希望老師用手去他們身上爬一爬,所以當我提示孩子們找一個朋友爬一爬時,很多的孩子都圍到我身邊,顯得很興奮。所以活動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加者,能夠真正做到師幼的有效互動。活動在**中結束,孩子們仍然沉浸在遊戲的歡樂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自始至終都十分投入,特別快樂。

幼兒園教案:小手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小手,瞭解自己的小手,初步瞭解各手指的名稱,樂意用語言表達。

2、能大膽說出小手的作用,並進行想象活動。

3、產生愛小手、愛家長的情感!

4、讓幼兒認識小手。

活動準備:

正反手圖片一張;寫有漢字寶寶的指示圖一張;橘子。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師帶領幼兒做手指遊戲:《逗逗飛》、《數數》等

2、剛才我們一起做遊戲了,是用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呀?

二、遊戲:認識小手

1、看看我們手上都什麼?有幾個手指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些手指都有一個名字,你知道它們叫什麼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指導:

(1)我們一起來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麼?

(2)看看我們的黑板在哪裡啊?你們用的是那根手指啦,它叫什麼?用食指指給我看看,鋼琴在哪裡、電風扇在哪裡?

(3)寶寶們真聰明,看看老師現在伸出來的是哪根手指呢?對了,席老師常用大拇指親親我們小朋友的,對不對?

(4)我們把小手拿出來看看誰最高啊?它旁邊各有幾根手指啊?所以它叫中指,在中間的。

(5)還有一跟手指真可憐沒人踩它,它沒有名字,所以叫無名指。

2、出示手圖片,圖字相結合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著圖片,跟它們打個招呼吧:“大拇指,你好!……”

三、遊戲“變魔術”

1、席老師的手會變魔術,請大家看一看:小手小手變魔術,變出小雞嘰嘰嘰,小手小手變魔術,變出小貓喵喵喵!

2、你的小手會變魔術嗎?誰願意來試一試的?

四、能幹的小手

1、小朋友說的真好!我們的小手除了變魔術外,還可以幹什麼 呢?

2、我們的小手本領真大。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呀?看看小橘子是什麼顏色的?是什麼形狀的。平時都是大人剝橘子給我們小朋友吃,今天席老師想請小朋友來剝給爸爸媽媽吃好嗎?

3、請小朋友將小椅子搬回座位剝桔子,同時提醒小朋友將皮剝在盤子中,保持整潔!

幼兒園教案:小手8

適合年齡:12—18個月的寶寶

遊戲作用:認識自己的手腳等身體部位,並進行相應的手腳運動,促進身體智慧的發展。同時通過遊戲可增強寶寶對情境的理解能力和反應能力,並懂得用手勢來進行溝通。

所需道具:范曉萱的《健康操》卡帶或cd、錄音機或cd機

遊戲步驟:

1、媽媽和寶寶坐在地上或床上。

2、媽媽先將雙手抬高,並且轉動前臂,問寶寶:手在哪裡?同時抬起手來轉一轉,然後讓寶寶跟著模仿動動手。

3、媽媽將腳伸直放在前方,並且把腳放在地上隨意動一動。再問寶寶:腳在哪裡?然後把腳動一動。然後讓寶寶跟著模仿動動腳。

4、等到寶寶學會動動手和動動腳後,媽媽就放《健康操》的音樂,和寶寶一起來做運動。配合歌詞“動動手啊!動動腳啊!勤做深呼吸”,寶寶跟著媽媽做出動手、動腳的動作。其它的音樂部分則可讓寶寶自由搖擺身體。

tips:

12—18個月大的寶寶,語言的區辨及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他們可以瞭解簡單的語詞及動作指示,也可以模仿簡單的音、字,他們常常發出一些有意義或無意義的聲音。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他可以把一些聲音和特定的.動作或物品作連結。在這過程中,他們便學會了這些物件或動作的命名。在這個遊戲中,寶寶如果會聽到聲音而做出相應的動手、動腳的動作,這說明寶寶已有一定語言理解能力。

幼兒園教案:小手9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手的外形特徵,並用簡單的語言講述。

2.學習紙漿的基本按壓方法,並學習用筷子來點紙漿。

活動準備:

畫有手指形狀Kt板,各色紙漿。

活動過程:

一、瞭解自己的小手

通過觀察,說說自己的手的什麼樣的,瞭解各部位的`名稱先自由觀察講述,再集體交流。如:10個手指、關節、手掌、手背,還可以讓幼兒說說各手指的名稱。

二、我的小手真能幹

1.和幼兒一起討論我們的小手能幹什麼?

2.討論完後組織幼兒玩手指遊戲。

我們的小手真能幹,那我們就用紙漿來做我們的小時吧。

三、教師示範

1.取一塊kt板,用紙漿把手指印鋪滿,(鋪的時候紙漿要薄一點,不要太厚)

2.用筷子的一頭輕輕地按一按,使它出現凹凸不平的質感。

四、幼兒操作

提醒幼兒操作時注意不要把紙漿鋪到線的外面,紙漿鋪好後再用筷子搓。操作完以後把桌面整理乾淨。

五、組織幼兒相互欣賞作品,交流感受。

幼兒園教案:小手10

活動目標:

1、根據手形的變換聯想各種事物,並嘗度用自己的小手變出各種生動的圖案。

2、體驗手形畫帶來的樂趣,啟發幼兒大膽想象。

3、激發幼兒對繪畫產生興趣。

4、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摺紙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乾淨。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根據手形的'變換聯想各種事物,並將它變成生動圖案,體驗到手形畫帶來的樂趣。

2、難點:大膽發揮想象根據手形變換來聯想相關的事物。

活動準備:

1、若干手形圖

2、學具:記號筆、油畫棒、鉛畫紙

活動過程:

一、引題

伸出你的手,你的手能變什麼?

二、出示範畫手開圖

1、這是我的手形(圖一)你們能不能把我的手變成其他東西。

2、出示範畫(圖二):這是我變的孔雀,你會變什麼?

3、可以這樣豎著放,也可以橫著放。(圖三)他可以變成什麼?

4、我又變了一隻雞,你會變什麼?

5、我們除了伸直手指放,還可以任意彎曲幾個手指。看我可以這樣放。(圖四)

6、這是我變的小花,你會變什麼?(圖五)

三、示範、講要求。

原來我們的小手這麼能幹,這些手形都是怎麼變到紙上去的呢?

老師來示範一遍,講解注意點。

四、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開始作畫,拿到紙的小朋友,先在紙的右下角寫上自己的號次。

五、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反思:

活動最初源於孩子一次散步中玩的"手影遊戲",教師及時地抓住了教育契機,開展了一系列豐富有趣的活動。

手影表演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將科學領域與語言領域融於幼兒生活中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本次活動的設計旨在通過讓幼兒探索手影,讓幼兒瞭解影子與光的奇妙關係,激發幼兒對手影遊戲的好奇與興趣。本次活動源於孩子的"興趣點",又給孩子充分發揮和表現的機會,深受他們的喜愛。

幼兒園教案:小手11

目標:

1、引導幼兒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體驗敲印圖案帶來的快樂。

2、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準備:

1、三個大淺盤,每個盤中分別盛有紅、黃、藍三種顏料;彩筆若干。

2、溼毛巾若干塊;一張大白紙,一張小白紙。

過程:

1、觀察與嘗試

教師介紹用手敲印的方法:教師在小白紙上向幼兒分別示範,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時,如何蘸顏料、敲印及擦手的方法。

幼兒邊觀察邊分辨教師是用手的什麼部位或什麼動作進行敲印,如手掌、手指、拳頭等部位。

教師與幼兒共同敲印出“螃蟹”(兩隻手掌並列,掌心向下平放,兩拇指根併攏)、“腳丫”(手握拳側面敲印,並用指肚敲印腳趾)等圖案;讓幼兒體驗,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產生出生動形象的愉快心情。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自己用什麼辦法敲印?

2、操作

(l)教師請幼兒在大紙上共同嘗試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出螃蟹等圖案。教師提醒幼兒蘸顏料要適量,變換顏色前應先擦淨手。

(2)教師啟發幼兒按自己的意願用手的不同部位敲印,並觀察自己敲印出的圖案像什麼?然後根據自己的`想象在敲印圖案上添畫。教師應參與幼兒的操作,與幼兒一起在大紙上敲印。

3、觀賞作品

教師請幼兒分別介紹自己敲印的圖案,並將大紙貼在牆上。

建議:

1、可將顏料浸在海綿上,然後放入淺盤中,以避免顏料灑出或幼兒蘸顏料過多影響敲印效果。

2、此活動適合小組進行,人數以4-8人為宜。

活動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教案:小手12

活動目標

1、瞭解自己的小手有很多的作用。

2、清楚的分辨自己的五個手指以及它們的名字。

3、萌發愛護自己小手的意識。

4、瞭解手的'主要部位(手心,手背,手指)。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6、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手指遊戲紅紅和黃黃

2、在手指上畫出簡單的人物,在手上畫出動物的造型

活動過程

1、匯入,以手指遊戲紅紅和黃黃為引子,引出活動主題。

2、教師以自己的手為範例,向幼兒介紹各個手指的名稱,幫助幼兒認識小手。

3、遊戲鞏固,教師請幼兒捏緊自己的小手,教師說到哪個手指,請幼兒深處相應的手指。這個環節在瞭解幼兒掌握情況的同時,又能進一步進行鞏固練習。

4、談話活動,讓幼兒說說我的小手能做什麼,先是讓幼兒之間進行討論,再讓幼兒跟教師說一說。

5、教師總結我們的小手能做什麼,並舉出一個有趣的例子用手做出大象兔子的造型為下次活動做準備。

6、教師總結指出我們的小手很能幹,但同時也是很容易受傷的,我們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好好保護我們的小手。

活動延伸

開展關於手的美術課,手指畫、手掌畫、手上動物造型

活動反思:

在活動結束時,我示意幼兒揮揮小手,用小手給客人老師再見,引領幼兒走出活動室。既能和活動開始部分相呼應,又能再次引發幼兒探索小手的興趣,使幼兒在親切、和諧的氛圍中自然的結束活動。

小百科: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隻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為映象。

幼兒園教案:小手13

設計意圖:

手是幼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穿衣、吃飯都要用到,但是手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幼兒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比較模糊,因此我設計了本次科學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不知不覺掌握這些名稱,同時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小手非常能幹,並且知道不會做的事情也要學著做。

活動目標:

1、 熟悉自己的小手,能說出手心、手背及手指名稱。(重點)

2、 大膽表述小手會做的事情,感受自己的長大和能幹。(難點)

活動準備: 《小手拍拍》音樂,手部卡片,PPT。

活動過程:

一、歌曲匯入

師: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上次學習的歌曲《小手拍拍》嗎?

那我們再來一起唱一遍吧!

(教師和幼兒跟著音樂一邊唱一邊做動作。)

二、觀察小手

1、師:我們把手伸出來,仔細瞧一瞧,你發現了什麼?

2、師:那老師就來帶你們認識一下小手吧!(介紹手心、手背及手指)

3、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考反應力的小遊戲,考驗小朋友們記住了沒有。小朋友們伸出小手,當老師喊手心的時候,你們立刻把手心朝上;當老師喊手背時,立刻手背朝上;當老師喊手指名稱時,就把這根手指伸出來,看誰的反應最快。

三、手指遊戲

師:小朋友們的`反應都很快!那我們現在來放鬆一下我們的手指。跟著《睡覺起床》這首兒歌來一起放鬆一下。(邊念邊帶著幼兒一起做動作)

四、能幹的小手

1、請幼兒討論小手可以做的事:你的小手能做什麼?

2、出示PPT,討論這些事你會做嗎?

3、教師小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也要學著做。

幼兒園教案:小手14

一、設計思路

小手和小腳是孩子們最親密、最好的朋友,每天他們都在一起生活、一起學習、一起遊戲。所以對於本月的主題活動《小手和小腳》小朋友們都非常的感興趣。在主題中,我們通過語言、科學、社會、藝術等活動,讓小朋友們認識了小手和小腳的外部特徵、小手和小腳的功能、同時還了解了動物朋友們的手腳。我們還與小朋友做了很多關於手腳的遊戲,讓他們更加了解了這兩個朋友對我們的重要性。本次我選擇這節故事活動有三個原因:首先,它是我們整合教材中本月主題的一節語言教學活動。

第二、我們班的幼兒對故事充滿了興趣,喜歡看圖書。

第三、《小手和小腳》這個故事很新穎,圖中的人物形象很可愛。由於本班本學期加入了一半的新生,他們的語言表達、日常經驗相對要弱一些,所以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在分析教材後,對教案進行了一些調整和改動。我將書中的七幅圖融合成了兩幅圖,我重點會對書中第二幅圖、第六幅圖、第七幅圖進行觀察、講述和理解,其他的圖片我會作為前期經驗的豐富和延伸活動。通過這些調整會更適合我班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二、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小手和小腳合作摘到了蘋果。

2、樂於參與活動,並大膽的表達。

三、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

2、小手和小腳紙偶

3、“比手畫腳”題目圖卡

4、DVD《小手和小腳》

四、活動過程

(一)用紙偶引出主題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個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誰吧!

教師分別出示小手和小腳的紙偶,引導幼兒與他們打打招呼“你好”。

2、請幼兒說一說我們的小手、小腳有哪些本領?

3、師:今天,小手和小腳要給小朋友講一個好聽的故事,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看圖閱讀,幫助幼兒瞭解圖片內容

1、出示故事圖片指圖講述:山坡上有一棵蘋果樹,小手和小腳都想吃蘋果,於是他們來到了山坡下。

提問:

——山坡上的蘋果又紅又大,小手和小腳準備摘蘋果,可是他們遇到了困難。

——請小朋友來幫他們想個辦法,幫助他們吃到那些又紅又大的蘋果。

教師小結幼兒想出的辦法,再說出自己的辦法與幼兒分享。

2、教師將小手和小腳的紙偶重疊在一起,小手在小腳的頭上,然後它們一起爬上山坡,一起摘下了蘋果。

師:小朋友說說,它們是怎樣摘下蘋果的呢?3、觀察第二幅故事圖片說說小手和小腳合作,還可以做什麼事情?

4、教師對故事進行完整的講述,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故事內容。

(三)遊戲:“比手畫腳”

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一起用手腳、肢體來比畫出該圖片上的動物或動作。

(四)請幼兒欣賞DVD《小手和小腳》。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雖然是從整合教材中選擇的一節語言活動,但我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調整。從今天的活動下來,我覺得調整後的教案符合我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的更輕鬆、更快樂。同時我也抓著了我班幼兒的特點,用親切、童趣的語言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到活動中。整個活動充分的體現了遊戲性、活動性和趣味性,幼兒反應出來的也是對活動充滿了興趣,但活動中還有需要調整和改進的地方。雖說是整合課程,它也有重點領域,在我今天的活動中沒有完全把語言的教學特點體現出來,反而好像把各領域的東西都融入到了裡面,那我下來將會把最後一個環節做一些調整。

第二就是在活動中我雖然把教育目標都記在了心裡,也有意識的在引導孩子多說,但整個活動下來還是顯得老師說的時間多了一些,給予孩子說的機會少了一些,這是需要我加以改進的地方。再一個就是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應注重面向全體,加強對個別幼兒的關注。通過這次語言研討活動對我有了很大的啟發和收穫,作為年輕教師,對於每一次的研討課或公開課,我們都做了充分的物質準備和精神準備,但在活動中還是會出現一些之前沒有預設到的狀況,所以我認為我們還需加強自身的課堂教學能力,多像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自己也要善於反思。相信通過幼兒園給予我們每一次鍛鍊的平臺和自己的努力,我們的教學水平一定會更上一個臺階。

幼兒園教案:小手15

活動設計背景

身處農村,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照管,家長的衛生意識淡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造成孩子的個人衛生太差、依賴性強。針對這種情況,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手的各部位及用途;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愛勞動的習慣;教育幼兒懂得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

活動目標

1、認知:讓幼兒知道人人都有一雙手,認識手的各部分,手會做許多事情。

2、技能:鍛鍊手的靈活性,讓幼兒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情意:教育幼兒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知道人人都有一雙手,認識手的各部分,手會做許多事情。

難點:鍛鍊手的靈活性,讓幼兒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每人準備一張白紙,一支畫筆,一雙一次性筷子,教師準備一些豆子。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手》

2、謎語內容: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五個在左,五個在右。只會幹活,不會開口。

二、基本環節

1、認識手

引導:小朋友的手是什麼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隻手?每隻手有幾個手指頭?

童謠: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2、畫手

讓幼兒把自己的手按在白紙上用彩筆畫出它的輪廓線,以加深對手的各部分的認識。

3、手的作用

引導幼兒回憶、聯想,說說手會幹什麼?使幼兒瞭解手的作用。

4、訓練手的靈活性

通過夾豆子比賽使幼兒體驗手的作用,比一比誰的手最能幹。

5、教育幼兒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幼兒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

啟發:小朋友的小手都很靈活,都很能幹,真是太棒了。現在,老師問你們幾個問題:在家時,你是自己吃飯,還是別人餵你?吃飯前小朋友們洗不洗手?你幫爸爸媽媽,還是你爺爺奶奶幹過什麼?

6、欣賞兒歌《我們都有一雙手》,使幼兒明白手會做許多事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們都有一雙手

拍拍手,拉拉手,

我們都有一雙手。

穿衣服,扣鈕釦,

洗臉刷牙又梳頭。

做早操,拍皮球,

畫畫也要用雙手。

我的小手真勤勞,

真是我的好朋友。

二、結束環節

這節課我們就要結束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小朋友們,今後,吃飯前應該怎麼辦呢?平時,我們自己的事情應該怎麼辦呢?

三、延伸環節

1、平時讓幼兒反覆練習伸手指,說指名。

2、回家時給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洗洗腳。

教學反思

通過本活動讓幼兒知道了我們的手能做很多事,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幼兒的認識。在教學環節方面,符合幼兒的認識規律,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各個環節的銜接過度比較緊密,抓住了幼兒的特點。比如,在認知手之後,適時地用童謠總結;在認知手的作用之後,適時地用兒歌總結。這樣做,幼兒的積極性比較高。注重了師幼互動,例如,在教學環節中,採用了啟發式教學。突出了幼兒的主體性,如,讓幼兒自己畫手,讓幼兒比賽夾豆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