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託班教案抱皮球

幼兒園託班教案抱皮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託班教案抱皮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託班教案抱皮球

幼兒園託班教案抱皮球1

活動準備

大皮球人手一個、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皮球,請寶寶自由的玩玩,引起寶寶的遊戲興趣。

1、教師:寶寶們有沒有玩過大皮球,誰來說說大皮球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大皮球想和我們玩遊戲,它想和我們抱一抱。

二、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抱皮球的方法。

1、教師:大皮球、圓又圓,我來抱它玩遊戲,向下拋、彈回來,接住皮球笑嘻嘻。

2、教師示範:向下擲球,當球回彈時立即將球抱住。

多次示範後引導寶寶徒手練習基本動作。

三、邊念兒歌邊引導寶寶做抱球的練習。

1、請寶寶散開,不要擠到同伴。

2、如寶寶的皮球回彈的太遠抱不到,提醒寶寶向下擲的時候不要太遠。

休息時請寶寶觀看老師表演球的多種玩法,如自拋自接、踢球、拍球等。

四、請寶寶將皮球送回家。

幼兒園託班教案抱皮球2

【設計意圖】

爸爸是孩子孩子最親近的人之一,為了增進父子之間的感情,設計這一節活動課。讓孩子感受父親的偉岸,感受父親的本領,併為自己的父親感到自豪。

【活動目標

1.能判斷、比較手的大小。

2.能說出爸爸大手的本領,為爸爸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1.爸爸和寶寶在家裡一起準備好材料(在A4紙的左側畫上爸爸左手的輪廓,寶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紙張的四條邊,在右下角寫上寶寶的名字),帶到班上分組擺放的各桌上。

2.每桌一個小盤,一塊抹布,盤中放一塊浸過紅顏色的溼海綿。

3.《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歌曲磁帶、錄音機。

4.幼兒用書第1冊第2—3頁。

5.儘量請爸爸來園參加活動。

【活動重難點】

1、重點是讓寶寶判斷比較手的大小。

2、難點是讓寶寶說出爸爸的本領,為爸爸感到自豪。

【活動過程】

1、手指律動,引起興趣。

與寶寶圍坐在一起,做手指律動操,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2、引導寶寶尋找自己爸爸的大手印。

教師出示一個大手印。

“老師這裡有一個大手印,是哪個寶寶的爸爸的?你能找出自己爸爸的手印嗎?”

“你是怎樣找到自己爸爸大手印的呢?你們把爸爸的大手打扮的真漂亮啊。”

讓寶寶從桌上的手印中找出自己爸爸的手印。

3、啟發寶寶說說爸爸大手的本領。

(1)請寶寶將自己的小手放到爸爸的手印上,比比大小。

“寶寶和爸爸,誰的手大,誰的手小?”

(2)鼓勵寶寶講講自己爸爸大手的本領。

“爸爸的大手會做什麼事情呢?”

“爸爸的大手能做這麼多事情,可真厲害啊。”

“你們的爸爸棒不棒啊,你們的小手什麼時候能像爸爸一樣呢。”

4、手掌印畫:大手拉小手。

“寶寶喜歡爸爸的大手嗎?我們怎樣才能和爸爸拉拉手呢?”

“咱們在爸爸手掌旁邊也印上自己的`小手掌吧。”

播放背景音樂《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引導寶寶將右手手掌在海面上輕輕按幾下,在爸爸的大手旁印上自己的小手印。

5、親子活動。

為進一步讓寶寶感受爸爸大手的力量,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設計親子游戲“運西瓜”。

爸爸在場的可與寶寶一起做遊戲,不在的利用家長聯絡欄介紹遊戲規則。

【活動延伸】

1.幫助寶寶將作品貼到牆飾“大手拉小手”專欄中。

2.帶寶寶看幼兒用書,引導寶寶講講自己和爸爸的事。(泰安市寧陽鎮中心幼兒園 劉曉慧)

幼兒園託班教案抱皮球3

活動目標:

嘗試向下擲球並在球的回彈時將球抱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寶寶有玩球的經驗

物質準備:大皮球人手一個、戶外寬敞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皮球,請寶寶自由的玩玩,引起寶寶的遊戲興趣。

師:"寶寶們有沒有玩過大皮球,誰來說說大皮球是什麼樣子的?""大皮球想和我們玩遊戲,它想和我們抱一抱。"

二、教師邊念兒歌邊示範抱皮球的方法。

師:"大皮球、圓又圓,我來抱它玩遊戲,向下拋、彈回來,接住皮球笑嘻嘻。"--向下擲球,當球回彈時立即將球抱住。

--多次示範後引導寶寶徒手練習基本動作。

三、邊念兒歌邊引導寶寶做抱球的練習。

--請寶寶散開,不要擠到同伴。

--如寶寶的皮球回彈的太遠抱不到,提醒寶寶向下擲的時候不要太遠。休息時請寶寶觀看老師表演球的多種玩法,如自拋自接、踢球、拍球等。

--請寶寶將皮球送回家。

幼兒園託班教案抱皮球4

活動目標

1.寶寶感受雨的美麗,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說說雨是什麼樣子的,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動感圖片—下雨了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動感圖片—下雨了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天氣怎麼樣了?(下雨了)

2.提問:仔細看看,雨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說出,長長地、嘩啦啦的、溼溼的。)

3.教師小結:雨是細細的,長長地,有嘩啦啦的聲音,是從天上落下來的,還是都透明的。

4.讓幼兒思考:為什麼說雨是透明的呢?

通過觀察圖片,讓幼兒感知,理解“透明” 的含義。

教師告訴幼兒,因為我們能看到遠處的大樹、大山還有小船。

5.教師拿一塊小玻璃,加深對透明的理解。

嘢!我看到小朋友了,玻璃是不是透明的呢?

6.讓寶寶回家找透明的東西。

水杯,塑料袋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