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十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十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用自然、連貫的聲音表現。

2.體驗多種形式演唱的快樂。

3.根據自己的經驗嘗試仿編樂句中的歌詞。

4.能跟著節奏打節拍。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歌曲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感受、理解歌曲。

1.欣賞歌曲第一遍(音訊),交流:這首歌曲聽起來什麼感覺?為什麼是這種感覺呢?

2.欣賞清唱第二、三遍——交流:歌曲裡唱到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是歡快的呢?一家人去玩是一件怎麼樣的事情?什麼心情?請誰來表現?(根據幼兒回答教師清唱並出示相應的圖譜。)

3.清唱第四遍——按照歌詞排列圖譜。

4.幾個樂句?

二、學唱歌曲。

1.請小指揮點圖譜集體演唱。(哪裡還有問題?)

2.接唱。(覺得自己唱得怎麼樣?)

三、創編歌曲。

1.我今天陪爸爸帶著全家去玩耍,在“池塘邊,荷葉下”,看見“躲著一隻小青蛙”,你們跟爸爸媽媽出去玩耍還去過哪裡,看到了什麼?(集體討論—個別仿編——集體試唱)

(請個別幼兒仿編時,可以用簡易圖譜幫助記憶。)

2.結合仿編完整表現。(引導幼兒加上一些歡快的動作)。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參加名師工作室的第一次展示活動。在活動的設計和組織過程中,我主要把握了三點

1.歌曲的截選。(設計意圖中具體談到)

2.圖譜的運用。這首歌曲是敘事性的,歌詞裡面描述的事件通過圖譜方式

呈現,直觀形象,幫助幼兒不僅理解歌詞,也感受歌曲的意境,為幼兒的學習、表現搭建了很有力的支架。

3.情緒的把握。我比較注重幼兒對歌曲情緒的把握,所以在感受階段,我

主張讓孩子們多聽、仔細聽,並設計了“一家人去玩是一件怎麼樣的事情?”、“可以怎麼表現?”等這樣的問題,為的就是引導幼兒激發、表現出歌曲的情感,也為最後的創編打好基礎。那麼在實際執教過程中,我儘可能地富有激情,因為只有我自己被音樂感動,才能感動孩子、感動大家。歌曲很受孩子的喜歡,接唱環節興趣濃厚,情感表現真實,師幼互動比較有效。

但是通過展示,也折射出一些問題值得探討:

1.如何使圖譜更有效?因為在我的圖譜中很好地展現了歌曲的畫面,但是沒有呈現節奏。前面四個樂句的節奏都是統一的,也是我在創編中要引導幼兒按照這個節奏去表現的。所以在設計時,我想要把節奏隱含在圖譜中,但是就是設計不出合理、形象地節奏、畫面相融合的圖譜,糾結了好久。

2.創編是否需要在第二課時再去達成?我預設了感受、學唱和創編三大環節,在實際執教中,時間比較緊張,而且導致前面的感受和學唱稍微急了一點點。如果沒有創編環節,我可以將前面走得更穩固、紮實一點,對整個歌曲的把握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ABC三段體的表現形式,樂於參與音樂遊戲。

2、學會用XX XX ︱X O ︱和XX XX ︱XX XX︱︱X X︱X 0︱的節奏進行唸白。

3、在傾聽音樂的基礎上體驗自主遊戲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1、約翰斯特勞斯《加速度圓舞曲》選段。

2、各種顏色的手圈若干,手鼓一隻。

3、課前幼兒瞭解過水果沙拉的相關知識。

【活動過程】

一、熱身:圍繞XX XX ︱X O ︱的節奏進行問候遊戲。

師:“小朋 友你 好! ”,引導幼兒有節奏的迴應。

二、遊戲:《魔法大變身》

1、幼兒嘗試用水果的名稱進行唸白。

提問:你 愛 吃 什 麼?(引導幼兒有節奏的回答)

2、幼兒熟悉遊戲規則並遊戲。

(1)教師交代遊戲規則並示範。

① 重點練習“XX XX ︱XX XX︱︱X X︱X 0︱”的節奏型。

② 教師交代遊戲規則並示範玩法:跟著鼓的節奏,說兩遍自己愛吃的水果,然後念出咒語(芝麻開門,芝麻開門,變變變!)最後用自己的身體創意水果的造型。

(2)幼兒集體遊戲:《魔法大變身》。

三、音樂遊戲:《水果沙拉》

1、幼兒完整欣賞音樂,熟悉音樂的曲式結構及表現形式。

(1)初步欣賞音樂,熟悉音樂的ABC三段體曲式結構。

師:“你們變出了這麼多好吃的水果,我來教你們做水果沙拉吧,仔細看好哦!”教師隨音樂表演。

提問:我是怎麼做水果沙拉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哼唱相應的段落,引導幼兒分辨音樂的曲式結構。

(2)再次欣賞音樂,掌握音樂的表現形式。

提問:我按什麼步驟來做水果沙拉的呢?

2、幼兒進行《水果沙拉》自主遊戲。

(1)教師出示各種顏色的手圈,講解並示範遊戲玩法。

①引導幼兒根據水果的顏色來選擇手圈。

②遊戲規則:放入自己愛吃的水果;再用力的攪拌它們;最後加上自己喜歡的調味料,一道美味可口的《水果沙拉》就做好啦。音樂結束變回水果造型。

③幼兒集體隨音樂遊戲。

(2)兩人合作自主遊戲。

師:一種水果做沙拉口味有些單一,我們邀請一個好朋友一起來做吧!

(3)多人合作自主遊戲。

師:想讓沙拉的味道更好嗎,那我們多邀請一些朋友一起來做吧!

四、結束:幼兒有秩序的離開。

師:今天做了這麼多水果沙拉,都有些累了。我們去休息一會!

【活動反思】

活動效果評析:通過“我會做水果沙拉”健康活動的開展,我班幼兒有了很大變化。家長反映幼兒吃飯吃得香,不挑食,不挑菜,也愛吃水果了。家長說這項活動幫助孩子養成了一個好的生活習慣。

優勢:

(1)、選材實際,來自於熟悉的生活環境;

(2)、通過看、說、嘗、做、吃一系列參與活動環節,達到活動目標。

(3)、符合小班幼兒心理特徵及教育。

(4)、增長了一些生活知識。

不足之處:

(1)、活動銜接不連貫;

(2)、組織和設計活動時,留給孩子自由空間較小;

(3)、活動氣氛差。

今後改進:考慮活動的銜接、氛圍,幼兒活動時的主動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熟悉歌詞,並說說歌詞的內容。

2、通過傾聽樂曲,讓幼兒知道這是一首熟悉的流行歌曲曲調,能根據曲調、歌詞學習仿編歌曲。

3、學習運用動作表達歌曲,培養對音樂的興趣。

4、教育幼兒當別人有小缺點時,應給機會讓別人改過。

活動準備:

課前幼兒已熟悉流行歌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狼頭飾一隻,鋼琴一臺。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

昨天晚上老師做了一個夢,你們猜我夢到了誰?(兔子、狼)

它們倆在一起會說什麼?

二、熟悉歌詞

1、狼說:“別看我長得很可怕,其實我很可愛”(按節奏說歌詞)

兔子說:“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來看去你都是個大壞蛋,

我想了又想,我看了又看,做朋友的是還真難辦。”

2、幼兒重複說說歌詞。

三、熟悉樂曲

1、 小朋友真能幹,現在我們要用兔子和狼的故事玩唱歌的遊戲。歌詞就在故事裡,曲子在哪兒?請你們聽琴聲,你聽過這首曲子嗎?(老師彈“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樂曲)

2、 你們聽過這首曲子嗎?是誰唱過的?(任賢齊唱的流行歌曲)

3、 什麼是流行歌曲?我們也來編一首自己的流行歌曲好嗎?

4、老師編出第一句:“對面的兔子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 ”

幼兒編唱:“別看我長得很可怕,其實我很可愛。”(老師提示:兔子怎麼說的,也編編看?)幼兒接著編唱:“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來看去你都是個大壞蛋,我想了又想,看了又看,做朋友的事還真難辦。”

5、老師彈琴,幼兒演唱自己編的歌曲。(討論:最後一句歌詞可不可以用說唱的形式說出來?“做朋友的`事還真難辦”)

四、遊戲活動

1、老師戴上狼頭飾問:“我是一隻改好的狼,你們願意和我做朋友嗎?請用歌聲告訴我!(老師唱狼說的話,唱完後小朋友接唱兔子說的話)

2、唱完整首歌曲,問幼兒:你們為什麼不願意和我做朋友?(老師假裝把自己的尖牙齒拔掉,再和幼兒對唱一邊歌曲。)問:你們現在願意和我做朋友了嗎?

3、和聽課的客人老師玩對唱的遊戲。

問:客人老師,我們今天真高興,你願意和我們玩兔子和狼的遊戲嗎?你想扮演什麼?(和客人老師對唱幾遍,在最後一遍時,客人老師答應做朋友,歌詞最後一句改唱為“做朋友的事真好辦。”

五、隨機教育

在平時的生活中你的朋友、同伴有了小缺點,要給機會讓別人改過,這樣你的朋友會越來越多,好嗎?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切分音節奏的演唱,體會歌曲的歡快跳躍感。

2、能夠正確演唱帶有切分音和休止符的部分,培養幼兒對節奏的感知能力;根據歌詞的提示和理解養成講禮貌的習慣,增強交往能力。

3、體會歌曲帶來的積極歡快的情緒,使幼兒自覺養成講禮貌和早起的習慣。

【活動準備】相應圖片X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學習歌曲。

1、每天早晨是誰喊小朋友起床?

引導—太陽公公,大公雞。

2、對應圖片—小朋友們揹著書包賽跑,你們覺得他們在比什麼?

引導—看誰最先到學校。

3、小朋友們賽跑的時候,嘴裡也哼著一首好聽的歌,他們唱的什麼呢?來聽老師唱一遍。

二、老師範唱。

三、進一步根據圖片提示和肢體動作的輔助記憶歌詞。

四、完整地學習歌曲。

1、欣賞一遍歌曲的旋律,並配上規範的動作。

2、掌握住動作的同時,把歌曲完整地唱出來。

3、引導幼兒用歡快的聲音和表情,配上動作,完整地演唱歌曲。

4、把歌曲分成老師演唱和幼兒演唱的兩個部分,老師和幼兒對唱。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想一想美麗的早晨都有些什麼?請小朋友把見到過的或者想象中的美麗的早晨用蠟筆畫出來。

歌詞:太陽公公起床了,公雞喔喔把我們叫。你追我趕大家賽跑,看誰最先到學校。看到孩子可愛的笑,多少辛苦也忘了。老師早!同學們好!我們開始上課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作品分析:

該作品是流行於山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間樂曲。它以熱烈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本曲經縮編為AB兩個段落。A段灑脫風趣,B段快樂熱烈。中間有一間奏,音調模仿蟬的叫聲。全曲結束在突慢突弱處理的一個短句上。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嗩吶的音色特點,初步熟悉本曲的音調,粗略感知其結構和情趣特點。

2、自由創造豬八戒和孫悟空相互打鬧逗樂的表演動作。

3、在結伴表演、遊戲的過程中,能注意與同伴密切配合。

活動準備:

1、聽過豬八戒背媳婦的滑稽故事。

2、教師能熟練地彈奏和哼唱樂曲的曲調。

3、錄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簡介遊戲情節:

豬八戒揹著新媳婦回家,走幾步,歇一歇,累得直喘氣,汗水溼透衣衫。

小媳婦說熱死人,豬八戒趕緊給她扇扇風,小媳婦從耳朵後面拔了幾根頭髮一吹,豬八戒睡著了。

原來小媳婦是孫悟空變的,他折了一根樹枝來掏豬八戒的耳朵和鼻孔,豬八戒以為是知了飛來吵他的好夢,揮手想把知了趕走。

豬八戒被弄醒了,一看小媳婦變成了孫悟空,嚇得拼命逃跑,打鬧一陣後,孫悟空終於收服了豬八戒。

2、結伴跟隨A段音樂玩遊戲。

(1)幼兒兩人一組,一人扮演孫悟空,一人扮演豬八戒。豬八戒在前面走,假裝揹著小媳婦,孫悟空在後面跟著,假裝是被揹著的小媳婦。

(2)教師一邊用語言指示幼兒表演,一邊自己哼唱曲調為幼兒伴奏。

A(1)段第一、二句,豬八戒走。以下各句,在括號內的音樂處,豬八戒休息自由地做喘氣、扇風、捶腰等動作;在括號外的音樂處,豬八戒繼續背起小媳婦趕路。

A(2)段,第一句,孫悟空假扮的小媳婦用手給自己扇風;第二句(括號內)豬八戒用衣襟給小媳婦扇風;第三句小媳婦拔頭髮(孫悟空拔汗毛)變成瞌睡蟲吹進豬八戒的鼻孔;第四句豬八戒睡著了。

(3)連貫地在音樂伴奏下表演上述情節。

3、跟隨間奏和B段音樂玩遊戲。

(1)表演間奏部分的動作。

前三小節,孫悟空用樹枝(假想的)掏豬八戒的耳朵;第四小節長音處,豬八戒撓臉、揮手,表示想趕走吵醒他美夢的知了。

第五一七小節,孫悟空用樹枝掏豬八戒的鼻子;第八小節長音處,豬八戒再做驅趕知了的動作。

(2)表演B段音樂中的打鬧動作。

自由表演,聽到音樂突慢突弱時,做好準備,在全曲最後1小節做造型,表示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

(3)連貫地跟隨問奏B段音樂表演。

(4)教師請表演中比較有創造性的幼兒小組為大家做示範表演,鼓勵幼兒相互學習,並進一步動腦筋,使自己的表演更有趣。

4、連貫地跟隨整首音樂玩遊戲。

在遊戲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幼兒回憶他們已有的有關經驗,盡力把豬八戒的憨、笨、懶,孫悟空精靈、調皮的性格特點表現出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瞭解各季節常開的花,對植物開花的現象比較感興趣。

2、能說出自己喜歡的花的特徵,能用比較恰當的語言對花進行描述豐富詞彙。

3、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5、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奏。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觀看各種各樣的花。

2、常見各季的花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回憶看到過的花。

1、教師提問:你見過什麼花?它們是什麼樣子的?你最喜歡什麼花?為什麼?

2、說一說四季的花,啟發幼兒回憶: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各有什麼樣子的花開放?

二、學念兒歌,瞭解各個季節開的花。

1、鼓勵幼兒大膽地提出有關花的問題,教師作出解答或引導幼兒討論。

教師導語:現在啊,老師這裡啊,有一首兒歌,兒歌裡面就講到了一年四季開的花,你們想知道嗎?

(1)教師念兒歌,引導幼兒提問。教師做出解答或者引導幼兒討論。

(2)教師再次念兒歌提問:在這首兒歌當中你有什麼聽不懂的地方需要老師其他小朋友來幫助你呢?(如兒歌中的紅豔豔、笑盈盈等詞彙)

(3)幼兒一起學念兒歌,對兒歌產生興趣。

根據兒歌中的月份在黑板上出示相應的花,供幼兒記憶。

(4)進行分組練習兒歌,使幼兒熟練兒歌。

三、活動結束:

活動後請小朋友看的相關花的圖片,請幼兒念念《花開歌》。

附兒歌《花開歌》

一月水仙清水養;

二月杏花伸出牆;

三月桃花紅豔豔;

四月杜鵑滿山崗;

五月牡丹笑盈盈;

六月梔子帶頭上;

七月荷花浮水面;

八月桂花醃蜜糖;

九月菊花迎秋風;

十月芙蓉鬥寒霜;

十一月山茶初開放;

十二月臘梅雪裡香!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ABA”曲式結構,感受A段歡快跳躍,B段抒情連貫。

2.學唱歌曲,嘗試用記憶中最深刻的人和事仿編B段歌詞。

3.抒發對幼兒園,老師,同伴的依依不捨的離別情感。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畢業歌》、幼兒園生活的視訊或照片。

活動過程:

一、回憶往日的歡笑與淚水。

1.教師:再過不久,我們就要成為光榮的小學生了。幼兒園的生活就要結束了,小朋友,還記得你們在幼兒園的每時每刻嗎?

2.播放課件【音樂欣賞】,請幼兒在優美的背景音中欣賞孩子們的照片集錦或生活學習視訊,回憶往日生活。

3.今天我們來學唱一首《畢業歌》,唱一唱我們即將畢業的心情!

二、欣賞《畢業歌》,感受歌曲“ABA”的曲式結構。

1.教師播放課件【歌曲MTV】,請幼兒完整欣賞歌曲《畢業歌》。

歌曲有幾段?哪些地方的旋律是一樣的?哪裡是不一樣的?

2.分段欣賞歌曲,比較感受AB段不同的性質。

①教師播放課件【第一段】,聽了這一段歌曲,你有什麼感覺?(歡快的.跳躍的)再次播放,請幼兒嘗試用最簡單的身體動作應和,如:拍手。②教師播放課件【第二段】,聽了這一段歌曲,你又有什麼感覺?(抒情的.連貫的)再次播放課件,請幼兒用動作表現,如:身體搖擺。

③教師播放課件【第三段】,這一段歌曲,和前面哪一段歌曲的感覺很像?聽起來怎麼樣?(和第一段一樣)再次播放,請幼兒用動作表現。

三、根據節奏朗誦歌詞,分段理解記憶歌詞。

1.教師播放課件【歌詞欣賞】請幼兒欣賞。

2.提問:時間時間像飛鳥是什麼意思?歌曲中提到忘不了什麼?我們要和誰說再見了?等我們帶上了紅領巾,要做什麼?

3.再次播放課件【歌詞欣賞】,引導幼兒跟著節奏朗誦歌詞,進一步理解歌曲。

四、學唱歌曲。

1.教師播放課件【歌曲欣賞】,請幼兒完整跟唱歌曲。

2.這首歌曲抒發了什麼情感?

再次播放【歌曲欣賞】,引導幼兒在演唱中抒發對幼兒園.老師.同伴的依依不捨的離別情感。可進行數遍。

五、多種形式演唱歌曲。

1.教師播放課件【歌曲MTV】,多種形式演唱歌曲,提醒幼兒用不同的情緒來演唱。

師生齊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幼兒單獨演唱第二段。

幼兒齊唱第一段和第三段,女孩單獨演唱第二段。

幼兒齊唱第一段和第三段,男孩單獨演唱第二段。

2.請幼兒自己設想演唱的方法,在演唱中抒發自己的情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幼兒升入大班後,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不斷增強。他們能更積極地投入到欣賞活動中,通過傾聽音樂,對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鑑賞。《啄木鳥》是一首ABC結構的樂曲,樂曲節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於區分。結合樂曲各段的不同特點,可以將它想象成啄木鳥為樹木看病的故事。A段音樂平穩、流暢,像啄木鳥醫生正在檢查小樹。B段音樂節奏跳躍,恰似啄木鳥在"篤篤篤"的為蘋果樹捉蟲。C段音樂抒情優美,表示蘋果樹隱患消除,又恢復了生氣。

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渠道,運用Flash課件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選擇聽覺、視覺、運動覺同步開放的參與方式,使幼兒充分體驗和感受樂曲的內涵及旋律的美,同時激發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聽辨樂曲的三段體結構,感受A段的節奏平穩,體驗B段的節奏跳躍,欣賞C段的優美流暢。

2.在理解音樂內容,分辨音樂旋律變化的基礎上,嘗試用適當的肢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3.與同伴合作表演,體驗合作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瞭解啄木鳥的特徵。

物質材料準備:ppt,Flash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故事匯入,引起猜測。

"果園裡的蘋果樹病了,樹葉發黃,一點精神也沒有。請誰來給蘋果樹治病呢?"

2."啄木鳥到果園裡又發生了一些什麼事呢?讓我們到音樂裡聽一聽,找一找。"

二、欣賞樂曲,熟悉樂曲內容

1.初次欣賞,感知樂曲內容。

"你在音樂裡聽到了什麼?"

2.再次欣賞,用動作表現樂曲。

"這首音樂一共可以分成幾段呢?哪一段是啄木鳥醫生在給大樹檢查,哪一段是啄木鳥醫生在捉蟲,哪一段是大樹長出了茂盛的樹葉跳起了舞?"

三、分段欣賞,瞭解樂曲結構

1.學習用動作表現A段音樂的平穩(為樹作檢查)。

"啄木鳥醫生是怎樣幫大樹做檢查的?我們一起學一學。檢查了幾棵大樹啊?""如果你是啄木鳥醫生,你還能用什麼樣的動作給大樹做檢查?""啄木鳥幫大樹做完檢查,接著要幹什麼了?"

2.學習用動作表現B段的跳躍(啄木鳥為大樹捉蟲)。

"啄木鳥是怎麼給大樹看病的呢?它是用什麼樣的動作來捉蟲子的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每顆大樹的蛀洞一樣多嗎?誰來說一說。"

3.學習用動作表現C段樂曲的優美流暢(啄木鳥為大樹治好病圍繞大樹歡快的跳舞)。

"大樹們在幹什麼啦?我們一起也來跳一跳舞!""你還能用什麼樣的優美動作來跳舞?請小朋友們用自己想到的動作一起聽音樂跳舞吧!"

四、完成表演,體驗合作快樂

1.教師請個別幼兒扮演大樹,其它幼兒扮演啄木鳥,根據音樂旋律的變化,做出不同的動作。

2.分組隨音樂進行集體表演,教師指導。注意演大樹的幼兒,一定表現出治癒前的痛苦和治癒後的高興對比。

3.小朋友,今天我們欣賞了《啄木鳥》這首樂曲,啄木鳥真能幹,讓我們變成能幹的啄木鳥飛出教室去給外面的大樹做檢查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識方位並隨音樂的節奏合拍地做相應的動作。

2、樂意與同伴合作探索與遊戲,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隨音樂進教室。

二、引導幼兒學會看圖並進行遊戲。

(一)師:小紅和小蘭也想和我們做遊戲,大家來看看,他們在圈上玩的是什麼樣的遊戲?(出示圖1)師帶領幼兒逐一觀察圖譜並做動作。

請幼兒起立找到自己的朋友,跟著音樂玩一次。

(二)遊戲一:相同方向轉圈。(圖2)1、師:

1、我們來看看小紅小蘭帶來了什麼樣的遊戲。

2、他們在玩什麼樣的遊戲?怎麼站的?他們的 方向呢?

2、請幼兒扮演小紅小蘭站在內圈、外圈上。

3、跟著音樂前四句玩一玩(重點是在走的時候要走到 下一個 點,避免有的小朋 友丟了朋友。)4、出示(圖3、4、5、6)交待玩法。

5、請幼兒和著完整的音樂做遊戲。

(三)遊戲二:"剪刀、石頭、布"

1、師:小紅小蘭想讓遊戲更好玩,來看看怎麼玩的。(出示圖7貼在圖6上)2、在歌曲的那一部分玩的"剪刀、石頭、布"?

3、教師和幼兒玩"剪刀、石頭、布",問:輸的怎麼懲罰?打平手怎麼辦?

4、請幼兒和著音樂玩遊戲,在音樂最後一句提醒幼兒玩"剪刀、石頭、布"的 遊戲。

(四)遊戲三:相反方向轉圈找朋友。

1、師:小紅小蘭想讓遊戲更有趣,我們看看怎麼玩?(把圖8貼在圖2上)2、師:有什麼變化?誰變了?

3、請幼兒和著音樂玩相反方向轉圈的遊戲。

三、延伸:變換走的動作遊戲

1、師: 誰能走的更有趣、更好玩呢?請幼兒模仿有趣的走法。

2、請幼兒站在圈上和著音樂玩有趣的走的遊戲。

3、師:你們還有這麼多有趣的走法,我們到外面去玩一玩好嗎?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願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活動準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並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材料準備:《清明》圖片,

音樂,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一、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裡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二、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示範朗誦歌詞,並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三、根據理解繪製圖畫

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四、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