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美術教案九篇

【精華】幼兒園美術教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4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美術教案九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手影的想像、添畫,塑造出各種小動物的形象。

2、對手影添畫活動感興趣。

3、樂意幫助同伴,共同戰勝困難。

活動準備

1、將大樹、小草等佈景佈置在幕布的背面,用投影儀從幕後打出影子。

2、手影飾小蝸牛,大灰狼、小兔。

3、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交待內容,引起興趣。

1、教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看影子戲,聽故事,請小朋友仔細看,認真聽。

2、放錄音:

一天,有一隻小蝸牛到河邊去河水,一隻狼走過來對他說:

“這河裡的水是我的,你為什麼要喝我的水?”小蝸牛說;“這水是從山上流下來的,怎麼是你的呢?”

狼說:“我說是我的就是我的,你喝了我的水,晚上我要來吃掉你!”說完,狼就走了。

小蝸牛回到家裡,想起狼說晚上要來吃他,就哭了起來,一隻小兔走來,看見小蝸牛在哭,就問:

“小蝸牛,你為什麼哭啊?”“狼說晚上要來吃我。”小兔說“不要緊,晚上我你。”

二、引導幼兒想像

1、提問:我們看到的影子戲和平時看到的兒童片有什麼不同?

引導幼兒說出是用手影表演出來的。

2、教師:小蝸牛為什麼要哭?誰願意幫助他?怎麼幫助他?

3、幼兒互相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

我用手影變出 ╳╳小蝸牛

三、幼兒操作

將自己手影變出的樣子印畫在紙上,並添畫出小動物的形象。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出不同的小動物小蝸牛,重點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四、。

用實物投影儀將幼兒想像出的小動物投射到幕布上,

請設計的幼兒將自己的故事講述給同伴聽。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花的結構和形態,能夠用砂紙畫出各種各樣結構形狀不一樣的花。

2.能感受美,表現美,體驗砂紙作畫的樂趣。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教師:插花作品一盆、範畫。

幼兒:蠟筆、砂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插花作品,激發幼兒欣賞興趣。

2.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花朵。

重點引導:各種花的色彩、結構、形狀 。

3.出示範畫,讓幼兒欣賞。

瞭解砂紙的作畫方法。(白紙光滑、塗上顏色鮮豔,砂紙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礫、對油畫棒的著色力較好。)

4.教師示範講解。

(1)我們來畫一瓶盛開的鮮花,先畫什麼,再畫什麼?(老師示範,先塗白色打底,再塗紅色、深藍、綠色等顏色。)

(2)第二朵花畫在哪裡?

(3)第三朵花放在哪裡?……

(4)還有什麼沒有畫?應該怎樣畫?

5.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幫助幼兒畫在適當的位置,把畫花得大一點,鼓勵先畫好的小朋友豐富畫面。如花瓶放在了哪裡?花瓶旁有些什麼?誰最喜歡這麼美的花?

6.展示幼兒繪畫作品,讓幼兒自由欣賞,並進行評價。

評價重點:能畫出各種各樣結構形狀不一樣的花。

活動反思:

隨著天氣的逐漸變暖,我們周圍的樹木開始發芽,花兒也逐漸開放,對於幼兒來說顏色鮮豔的花兒總是非常的吸引人的眼球,如何讓幼兒感受美,表現美,需要老師的積極有效的引導。這節課上我採用畫一瓶花的形式,主要引導小朋友觀察花的結構(花瓣、花蕊、花梗的形狀與色彩)與花的形態(花的高低、前後、大小),在此基礎上畫出美麗的鮮花並進行漸變色地塗色。而這次作畫的工具我選擇了蠟筆畫,雖然蠟筆是我們孩子平時一直在運用的工具,但是這個也是最基礎的繪畫技能。採用的紙張是砂畫紙,因為白顏色的紙對孩子來說接觸很多了,而這種砂畫紙我覺得用蠟筆畫的話效果會比較好,而且對用慣了白紙的孩子來說會是一個吸引。

一瓶花這對中班孩子來說會是一個挑戰,因為這次活動中又有合理佈局,瓶子的擺放位置、花朵的擺放,花的各種形態、花的塗色等等,雖然有一定難度,但是我們班孩子已經會畫各種形態的花,對漸變色也有一定的瞭解,這次活動的難點是對一瓶花的佈局。在這其中我採用了教師的講解來突破,所以感覺還是不夠清晰,或許採用其他更好的辦法的話會幫助孩子理解。

這次活動中,在開始欣賞插花作品,引導孩子對花了的佈局是關鍵,這樣更有效地幫助我為繪畫做鋪墊,但是由於心有點急,思路還不夠清楚一點,沒有起到鋪墊的作用。所以花瓶畫的不夠大,畫面不夠豐富。

小百科:花卉除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草本、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開花喬木、盆景以及溫室觀賞植物等。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尋找並學習用不同材料製作拓印版畫,並在操作過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的樂趣和美感,喜歡參與制作拓印版畫。

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周圍放置一些可供幼兒製作拓印版畫的材料。

2、紙風箏一個,宣紙、油畫棒、輕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你們看過變魔術嗎?喜歡看嗎?今天老師來給大家變個魔術,好嗎?

2、我手中有張紙,兩面都是空白的,(師出示一架風箏)現在老師要把這架風箏變到紙上去,告訴我,你想要什麼顏色的?

3、教師變“魔術”。瞧,一架風箏變出來了。你們猜猜老師是怎樣變的嗎?幼兒猜後教師將紙挪開,揭示謎底。豐富詞:拓印。

二、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1、請小朋友們找一找在你的身上、在我們的教室裡有哪些東西或漂亮的圖案也能用拓印的方法變到你的紙上。

2、幼兒嘗試、操作。

三、集體欣賞、交流、討論拓印的經驗。

1、教師引導幼兒展示作品並互相欣賞評議,對畫面清晰、整潔、造型和底版材料有創意的幼兒給予鼓勵。

(1)你變出了什麼畫?你是用哪些東西拓印的?你是怎樣拓印的?

(2)討論:為什麼有的小朋友拓印成功,紋理清晰,有的卻效果不太好?

2、小結。

四、引發幼兒繼續思考、探索。

1、 在你身邊、在你家裡還有什麼東西也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它變成美麗的畫?

2、 除了用油畫棒來拓印,還可以用什麼來拓印呢?

3、 你還有什麼更新奇的拓印方法?請小朋友回家找一找,試一試。然後把你的畫帶回來給大家看,好嗎?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會畫螞蟻的不同動態,能結合生活經驗構思出簡單的情節。

2、通過作畫,瞭解螞蟻的組成部分和生活習性。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準備:

範例、課前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螞蟻資料

不同動態的螞蟻照片

教學過程:

一、用謎語引出螞蟻

老師念謎語,幼兒猜出謎底

二、出示各種動態的螞蟻照片,引導幼兒觀察螞蟻的外形特徵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螞蟻由哪幾個部分組成,它們長得怎樣?

你們喜歡螞蟻嗎?今天我們就來畫螞蟻

三、老師示範畫螞蟻

師:先畫螞蟻的頭,後畫螞蟻的胸,再畫螞蟻的腹。最後在身體下面畫上六條腿。畫好螞蟻后你還可以想想螞蟻在幹什麼?生活在什麼地方等

四、佈置幼兒作業,交待要求

要求幼兒畫之前要先想好你畫的小螞蟻在幹什麼?是什麼樣子的螞蟻,周圍有什麼?

五、指導幼兒作畫,

引導幼兒大膽作畫,幫助個別幼兒完成作品

六、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螞蟻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我園地處國家旅遊度假區――馬山,這裡有著豐富的創意美術資源。秋天裡,孩子們挖掘和收集了許多農作物和自然材料。農作物形態各異、紋理清晰,它們天然的造型給了孩子們無盡的想像和創作空間。在《可愛的動物》這一主題中。我們抓住孩子最熟悉的家庭關係,生成了《動物的一家》專題。前期,孩子們展開了動物家庭的調查活動,進行了親子動物創意形象的設計比賽,並開展了《動物全家福》的綜合活動。利用班級現有的自然材料,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農作物的外形特徵大膽想像,自主選擇自然材料進行動物造型設計。

2.在想像創作過程中嘗試固定的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動物一家子》的作品組合。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①師幼共同收集形態各異的較大個的農作物若干組(山芋、芋頭、南瓜、蘿蔔、茄子等),自然輔助材料若干(松果、橡果、小辣椒、黃豆、狗尾巴草、稻穗等);幼兒認識和接觸過造型輔助材料。

②幼兒事先開展過動物全家福活動。舉辦過班級親子動物創意造型設計比賽。

2.環境準備

①操作檯:每張臺上擺放大托盤,內放稻草段襯底的同一組的農作物。

②材料架:上面分類擺放自然輔助材料。

③工具架:擺放有橡皮泥、牙籤、大頭針、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等。

  活動過程

  1.“動物家庭”遐想

①帶幼兒走進大廳,圍桌觀察:這些是什麼?看看它們有大有小。親親密密靠在一起,多像一家人啊。我們班級裡做的動物都是一個一個的.多孤單呀,今天我們來用這些農作物做成動物的一家子,好不好?

②動物聯想:看看這些山芋、芋頭、南瓜,它們像什麼動物呢?為什麼?

③拿起一盒南瓜:猜猜看,它們中間誰會是爸爸,誰是媽媽,為什麼?那我們可以怎麼來打扮它們,讓它們更像呢?

教學建議:有了班級前期的經驗鋪墊,可以從農作物的外形上進行動物的遐想,為合理造型打下基礎。

  2.自然材料裝飾設想

①老師這邊有很多的自然材料,看看打扮動物的一家需要用什麼材料呢?取出幾筐讓幼兒認識:它是什麼樣的,可以做動物的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其特徵,如辣椒紅紅的、彎彎的,像嘴巴;橡果圓圓的,殼毛毛的,像眼睛等。

②我們怎麼把它固定在南瓜、山芋上呢?結合幼兒的提議,介紹準備的材料和一些組合方法。

教學建議:鞏固認識自然材料的特徵,為合理造型打下感知基礎;裝飾設想時給孩子充分交流的時間,尊重孩子的想法,並提供一些提升性建議。

  3.領會操作要求

①找兩三個好朋友圍到喜歡的農作物桌旁,一起做一組“動物的一家子”,先看看哪個可以做爸爸,哪個可以做媽媽和寶寶,再商量哪個小朋友做“動物一家子”裡的哪個角色。想想需要用什麼材料打扮,然後去材料架上取材料。

②想想、試試怎樣讓自然材料固定在農作物上不掉下來。

教學建議:交代要求時語速稍慢一些,讓幼兒聽得清楚。

  4.創意造型

幼兒選擇自然輔助材料對農作物進行造型分工,發揮創意,嘗試固定。

教學建議:瞭解同組幼兒的分工情況,提醒幼兒先觀察想像後再取材料;觀察幼兒探索固定的過程,鼓勵幼兒多嘗試,儘量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幫助幼兒豐富造型形象,如怎樣做更像媽媽,這是老鼠的鬍子嗎,等等。

  5.創意交流

①提醒幼兒把“動物一家子”平穩地擺放在托盤中,擺出“動物一家子的造型,幼兒圍外圈坐下。

②帶幼兒圍著操作檯走一圈,讓我們來猜猜這是什麼動物的一家子是老鼠先生的一家嗎,哪些小朋友做的,快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③教師提示特別好的創意和方法,如,你們的想法真特別,用狗尾巳草做了小狗的尾巴;你們是用橡皮泥固定的,真有辦法;我看到佳佳和偉偉相互幫助,一起試著用大頭針把辣椒固定在南瓜上做角,等等。

④活動結束:這下,我們班級裡能動物不孤單了。它們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我們趕緊把這些“動物一家子”蒂回班級吧。

教學建議:走一圈,讓幼兒能夠看清每一件作品:講評可採用多樣的方式,介紹、猜測、學動作等,提升孩子創意、技能、合作等方面的經驗。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線條進行線條裝飾畫的創作。

2.引導幼兒體驗自由創作的樂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難點:

嘗試用各種線條進行線條裝飾畫的創作。

嘗試運用不同的線條給太陽娃娃設計漂亮的髮型。

活動準備:

1.課件、教師範畫四幅(不同顏色、不同髮型)。

2.不同髮型的髮型頭模兩個,假髮頭套一個。

3.繪畫紙、油畫棒每人一份。

活動方法:

故事法、情景教學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女孩)你的頭髮梳的真漂亮,是誰幫你梳的?(媽媽、奶奶)(男孩)你的髮型真特別,是在哪裡剪的?(理髮店)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關於頭髮的故事,請小朋友欣賞。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講述故事:動物王國開了一家理髮店,小動物都來參觀,小狗去理髮……調皮的太陽娃娃也來了,他看到獅子的新發型,很羨慕,也想改變髮型,現在他想請小朋友給他設計新發型,大家願意嗎?

2.欣賞各種髮型。

(1)教師出示各種髮型圖片、髮型頭模、假髮,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有的頭髮長長的,有的短短的,有的直直的,有的卷卷的。

(2)想想這些頭髮怎麼畫?

(3)引導幼兒認識直線、曲線、螺旋線、弧線。(教師一邊引導幼兒觀察,一邊講解示範,同時教幼兒書空練習畫線條)

3.教師出示範畫。

(1)引導幼兒觀察範畫,你們看到了什麼樣的髮型?說說教師分別用了什麼線條畫頭髮?(直線、曲線、螺旋線、弧線)

(2)談談你喜歡哪種髮型,它給帶來了什麼樣的感覺?

(3)教師講解示範畫頭髮,並提出繪畫要求。

4.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5.展示幼兒作品,並請幼兒給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

6、幼兒帶上太陽的髮型設計圖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展示,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本節活動情況。

2.組織幼兒在音樂聲離開活動室。

反思:

有的幼兒作畫比較慢,沒有完成作品,以後督促他們快點大膽作畫。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摺疊棉襖並完成添畫創作。

2.能用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裝飾、添畫、塗色。

3.體驗繪畫的`樂趣並能大膽地評價他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彩筆、摺紙、記號筆、固體膠

教學重點:引導幼兒摺疊棉襖並完成添畫創作。

教學難點:摺疊棉襖的過程

活動過程:

一、匯入:情景對話引起幼兒興趣

哇好冷啊!北風呼呼地吹,今天老師穿了一件好薄的衣服就出門了,這麼冷的天我該怎麼辦呢?引發幼兒思考。

誰能給老師想個辦法讓老師暖和點呢?

提問幼兒

孩子們你們想出了這麼多好辦法老師覺得天冷了新增衣服最好,那麼今天我們就給那些處在偏遠地區吃不飽穿不暖的小朋友新增棉襖吧。

二、引出課題:我的小棉襖

1.師示範,幼兒觀看

2.師一步一步教給幼兒摺疊棉襖的方法幼兒跟著摺疊的方法。

3.將正方形紙沿虛線四角中心折翻轉,重複折兩次。

4.將四角向上折起並撐開,然後上下對摺,折出衣服領並且進行裝飾圖案。

三、作品展示,師幼共同評價作品

四、課後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摺紙小棉襖添畫,孩子們表現都棒棒的那麼我們利用課後時間看看我們的小棉襖還可以變成什麼?看老師手中的小棉襖可以變成上衣、還可變成燈籠褲,你們下來也試試變一變。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8

【說課稿】美麗的孔雀

我的說課內容是中班上冊主題四《神奇的翅膀》中次主題一《鳥兒》中的教學活動一《美麗的孔雀》。

【說教材】

孔雀是孩子們喜歡的鳥類,他們在電視上、圖書中見到過孔雀,而該活動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孔雀的瞭解。《綱要》中指出:讓幼兒感受生活的美,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感受。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讓幼兒大膽地展示自己。我班的幼兒大多數沒上過幼兒園,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有些欠缺,但他們敢於用動作表現自己。

【說目標】

通過《綱要》的要求及對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學習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動作,能隨音樂輕柔、優美地進行表演。

(2)瞭解孔雀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3)產生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說活動重、難點】

從活動目標看出本節活動的重難點是:瞭解孔雀的外形特徵及學習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動作,並隨音樂表演。

【說活動準備】

根據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活動前準備:讓幼兒熟悉歌曲《金孔雀輕輕地跳》的旋律及歌詞。 活動準備:

(1)製作的《孔雀》課件。

(2)《孔雀開屏》的錄影、歌曲《金孔雀輕輕地跳》的VCD一張。

(3)教師的孔雀服一件。

(4)蠟光紙、即時貼、膠棒、乳膠。

【說活動設計】

1、匯入活動:以猜謎的形式展開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2、運用課件《孔雀》:讓幼兒觀察孔雀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以及孔雀的種類。用觀察法、講解法讓幼兒瞭解孔雀,並能積極、大膽地表達出來。

3、播放錄影《孔雀開屏》,讓幼兒瞭解孔雀開屏的原因:

(1)一種是孔雀繁殖的季節開屏,吸引雌孔雀,並不是比美。

(2)孔雀開屏是自我保護、防禦的本能。

4、讓幼兒傾聽歌曲《金孔雀輕輕地跳》,感受歌曲的優美。

5、教師示範舞蹈,請幼兒欣賞、感受傣族舞蹈的優美。

6、教師教授冠形、掌形及孔雀展翅的動作。

7、師幼聽音樂完整表演。

【說活動延伸】

請幼兒用各種材料為孔雀裝飾尾巴。 活動效果預測:

通過本節活動的學習幼兒進一步瞭解了孔雀的外形特徵及生活習性,並會用肢體語言表現孔雀。

【教案】 美麗的孔雀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動作,能隨音樂輕柔、優美的進行表演。

2、瞭解孔雀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3、產生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提前讓幼兒熟悉歌曲《金孔雀輕輕地跳》的旋律和歌詞。

2、《孔雀》課件。

3、《孔雀開屏》的錄影、歌曲《金孔雀輕輕地跳》的VCD一張。

4、教師的孔雀服一件。

5、蠟光紙、即時貼、膠棒、乳膠。

三、活動重難點:

瞭解孔雀的外形特徵及學習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動作,並隨音樂表演。

四、活動過程:

1、師幼問好!以猜謎的形式展開活動:

今天咱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他是誰?(幼:想)

這位小客人說了要考考中五班的小朋友,他帶來了一個謎語,請聽好:

說它象雞不是雞,尾巴長長拖到地,

張開尾巴像把扇,花花綠綠真美麗。

這位小客人是誰?(孔雀)噢!大家猜對了,是隻漂亮的孔雀。

2、出示課件《孔雀》,讓幼兒觀察孔雀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以及孔雀的種類。 提問:(1)你在哪見過孔雀?它長得什麼樣子?

(2)你知道孔雀吃什麼嗎?(玉米、小麥、高梁、大豆及青草為主,再加上魚粉、骨粉、食鹽、小昆蟲等。)

(3)你見過綠孔雀,那還知道有什麼孔雀?講解孔雀的種類。(孔雀有綠孔雀藍孔雀兩種。)綠孔雀分佈在中國雲南省南部,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藍孔雀分佈在印度和斯里蘭卡。由於野生種群的極度有限,使孔雀出現了白化變種,稱為白孔雀。孔雀喜歡成群的生活在一起,喜歡陰涼天氣)。

3、播放錄影播放錄影《孔雀開屏》,讓幼兒瞭解孔雀開屏的原因。雄孔雀開屏,雌孔雀不開屏。

(1)一種是孔雀繁殖的季節開屏,雄孔雀開屏是吸引雌孔雀,並不是比美。

(2)孔雀在人多的時候開屏是自我保護、防禦敵害的本能。孔雀被傣族人稱為“吉祥鳥”,是我國珍貴的觀賞鳥類一,要保護好。

4、讓幼兒傾聽歌曲《金孔雀輕輕地跳》,引導幼兒感受傣族音樂的輕柔優美。

提問:你聽到歌曲中唱到了誰?聽到這首歌曲你有什麼感覺?

5、教師示範舞蹈,請幼兒欣賞、感受傣族舞蹈的優美。讓幼兒說一說喜歡舞蹈中那個動作?鼓勵幼兒大膽模仿。

6、教師教授冠形、掌形及孔雀展翅的動作。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要儘量伸直。掌形動作時手指與手掌用力伸直,使手指向上翹。練習屈膝時一拍一下。

7、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聽音樂完整表演,要求幼兒動作、表情優美。

五、活動延伸:

孔雀沒有尾巴會怎麼樣?(會很難看)今天請小朋友們幫忙幫孔雀設計漂亮的尾巴。(用各種材料為孔雀裝飾尾巴)。

六、本節活動反思:

在本節活動中幼兒瞭解了孔雀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並學習了各種動作來表現孔雀,體驗到傣族音樂的特點。活動中幼兒回答問題不太積極,教師設計的各個環節要再深入一些 ,讓幼兒大膽創編動作。本節活動基本完成活動目標,幼兒表現積極,能夠大膽地隨音樂輕柔、優美的進行表演。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貼上畫的特點,能合理利用材料的美加以巧妙的組合,因勢造形,形成一個新的圖形,掌握用各種貝殼製作貼上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講解、示範、討論,瞭解裝飾畫的特點,發現貝殼的形狀與特徵,以合作的方式進行嘗試和研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道生活中的各種材料都可以用來創作美的作品,體驗貝殼貼上畫的樂趣。

設計思路:

這是材料裝飾畫的一種,是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材料應用有個相應的瞭解,通過組合,再創造,可以製作出更多的造型。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靈活多變和體驗上,讓學生體驗動手製作的樂趣,發現顏色、大小的搭配和組合的樂趣。採用提問、示範、討論及作品賞析,引導學生進行創作。在評價整理階段,給學生鼓勵。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學會學習方法,進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教學過程

一、匯入階段

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過,海灘上的貝殼很漂亮啊。今天我們能否把他們變一變呢?

二、欣賞觀察範圖,探究製作方法

1、比較發現特點。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幾幅畫(展示自制的範畫),看看這幾幅畫和我們畫出來的感覺一樣嗎?

2、仔細觀察,根據畫面構思選擇材料。

這幅風景畫,用小貝殼貼上了輪廓線,使每樣景物都特別分明。那幅小女孩的臉,眼睛嘴巴是用紅貝殼貼上的,雖然只有小小的一點,卻起了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幅馬,用的是白貝殼來貼身體,同時也將黑貝殼來貼出了馬的棕毛,使一匹白馬的形象生動地顯現了出來。

3、觀察配色,尋找最適合顏色。

4、構成一幅畫,需要些什麼元素?(點、線、面),準備合適的材料。

三、教師示範:

首先要想好畫什麼內容,比如小衣服,在選好的色紙上輕輕地把線的輪廓勾勒出來,然後用毛筆沿著輪廓塗上膠水,選中你要的貝殼,沿輪廓線粘貼出來,如果你需要它成為一個面的話,就把中心塗上膠水,把貝殼鋪上,一件漂亮的小衣服就完成了。

四、學生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製作。

以小組為單位,拿出上一次構思好的草稿,進行分工協作,看看哪組的創作最獨特,小組合作的最好。

同學們根據尋找的材料,利用它們的特點構思出自己的裝飾畫。要求構思新穎。注意各種形狀、材料之間的聯絡和組合。

色彩要有呼應,畫面上的顏色既有對比又很協調。在學生練習過程中,圍繞重點、難點,針對學生的差異給予輔導。)

六、評價整理:

學生按作業要求對作業進行評述,並評選出最獨特的作品。(每組學生互評,然後教師點評。)

師總結,利用生活中不同的材料能創作出漂亮的作品,只要細心觀察,一定能找出很多不同的材料來製作漂亮的工藝畫或貼上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