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有關《ie üe er》的課後反思彙編

有關《ie üe er》的課後反思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ie üe er》課後反思之一

上了《ɑo ou iu》那一節課以後,自我感覺非常不好,想著要教會學生如何給複韻母標聲調、會讀情境歌、區分ui 和iu,等等,結果想抓的東西太多,把最主要的內容所需的時間給擠掉了,那就是把ɑo ou iu三個複韻母的音讀準。這正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鑑於《ɑo ou iu》這一節課的教訓,在《ie、üe、er》這一課的教學上,我想盡量做到以下兩點。

有關《ie üe er》的課後反思彙編

一、突出教學重點,強化讀音

教學重點是一堂課的中心。因此,必須集中較多時間與較多精力解決好教學重點問題。各個教學環節也都要圍繞教學重點服務,並服從教學重點。本節課上,我就是緊緊圍繞ie、üe、er的讀音這一教學重點來展開教學的。首先,引導學生看情境圖,自己說出含有ie、üe、er的讀音的字、詞,讀一讀,體會體會它們的發音方法。再請發音口形擺得好的小朋友自己上來做示範,其餘小朋友觀察模仿。然後請小朋友自己說出發音的方法,是擺好誰的口形向誰滑。在最後的練習中,讓他們看老師的口形猜字母。這樣的一些教學環節始終是圍繞發音口形和發音方法來逐步展開的,讓學生在看圖讀音體會——口形示範模仿——掌握髮音方法 ——看口形猜字母這樣一系列的教學環節中掌握了三個韻母的讀音,突出了教學重點。

二、體現教學過程,圖、音、形相結合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字詞,沒有句子,更沒有故事情節,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每堂課學生學習的都是這樣一些抽象的表音符號,而且這些符號既難讀又難記,學生學起來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將字母的形和發音與插圖結合起來,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能激發學生的情趣。在教學時儘量避免枯燥乏味的練習,充分藉助插圖的情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美的薰陶中,在自我探索、自我發現中愉快的認讀、書寫。本節課上,我就是讓學生先看情境圖,說出帶有 ie、üe、er的讀音的字、詞,讀,然後在書上描紅書寫,再動腦筋想一想自己先寫了什麼後寫了什麼,記住複韻母的形,最後給複韻母進行戴帽標聲調、讀四聲的練習。這樣就避免了在以往教學中“看圖——讀拼音——寫拼音”這樣三大塊,每一大塊都花較長的時間,學生學得單調枯燥的弊端,而是有靜有動,有起有伏,充滿節奏感,學生也在這樣的節奏中有張有弛,得到調節。

三、改進教學方法,引導主動參與

剛入學的兒童注意力短暫,要使他們掌握拼音知識,就必須採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的方法要科學,形式要多種多樣。一年級的學生記得快、忘得快,如何將暫時記憶有效化,變成長期記憶。根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我將枯燥無味的複習鞏固方法換成多種遊戲的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本節課上,我讓學生做摘蘋果放到相應的盤子裡的遊戲,特別是學完ie、üe、er,讓學生把帶有這三個複韻母的青蘋果也放到盤子裡去,這是要讓學生及時鞏固。尤其是把er放到盤子裡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當他們激動地把er放到空盤子裡,並給這個盤子起名“特殊韻母”時,這是又一次強化記憶,效果非常好。

  《ie üe er》課後反思之二

複韻母的教學即將劃上圓滿的句號,我發現,自己近期複韻母的教學中,頗有收益,同時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對此,我就對本次教學進行了一個反思,以幫助自己的教學成長。

一、整合教材,創設情境

學好漢語拼音是學習普通話的重要保證。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新課程標準,我力求做到漢語拼音的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整合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情境當中學拼音。練拼讀。我創設了到教學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在欣賞動畫的過程中,將學生帶進了一個有聲有色的學習情境。同時我設定了遊戲,讓學生在嘗試中繞有興致地拼讀 ie、üe 與聲母相拼的音節。每一個環節緊緊相扣,加上我自己的過渡語言和課件,可以說情境教學是貫徹始終的,而且也是很成功的。

二、分層設計,紮實訓練

我在處理教材上還自主擴充套件學習內容。如教材在編排上只是呈現出聲母與 üe 的拼讀,我就把 ie 的拼讀也加了進去。在學習每一個韻母的過程中,我以邊新授邊鞏固的教學環節進行教學。在每一個環節中我都分層次設計練習,循序漸進,使訓練目標形成一個不斷上升的坡度。如在拼讀環節中,我就形成了2個層次的訓練:

1.結合課件,練習不帶調的簡單拼讀。

2.開展遊戲,鞏固強化聲母與 ie üe 的帶調拼讀。

3.書寫ie、üe、er,加深孩子對它們的認識。

4.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e、yue 以及讓孩子自己拼讀我穿插的`幾個鞏固ye、yue聲調的音節詞語,再出示詞語,同桌之間交流所認識的字,這對書上30頁的音節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孩子們通過這樣的拼讀訓練,即學得紮實,又覺得生動有趣。另外,對於這節課的難點er的發音我採用了藉助手勢輔助發音的方法,並通過淺顯的語言告訴學生er是一個特殊韻母。

三、對學生的反饋及時。

課堂上,我不可能預設所有孩子的回答,所以只能看自己的高度集中來對孩子的回答進行及時的反饋。比如對ie 、üe、er的教學中,我會對那些還沒叫就會讀的孩子進行表揚和鼓勵,讚賞他的學習方法(爸爸媽媽教的、學前班學的……),對那種能從複韻母的發音方法過渡過來的孩子更加要表揚。同時,我也很注意引導,我愛用“你發現了沒有?”“小朋友們自己去看,去發現,想想這些複韻母該怎麼讀?”去問孩子,這樣孩子學起來很自主,也很有成就感。又如:我在複習匯入的時候就設計了j、q、x和ü相拼,並讓孩子觀察說出她們見面的小訣竅:小ü碰見j、q、x,要去掉兩點。這樣,在教學üe與j、q、x 相拼時,孩子們就會很快記住同樣的訣竅。課標上提出的轉變師生角色、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這兩個理念,我都在努力地實踐著,我驚喜地看到學生巨大的學習潛能,感受著自己在開發這種潛能時的創造力和幸福感。

但是,儘管我針對不同孩子的回答評價很及時,但作為教師,我的評價語言顯得有些蒼白和單調,基本上都侷限在“你很棒”“真能幹!”裡面。所以,我覺得自己在方面還要加強自己的教師素質,爭取用合適又激勵的語言來鼓勵孩子,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儘管我的教學設計層次清晰,環環相扣,層次多,但是,由於整堂課資訊量大,所以我在安排時間上很緊湊,這樣,我在某些重點或者說難點的地方就顯得很粗糙,沒有照顧到所有的孩子。

在教學上,我也強調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是主人,所以,我還是安排了個別讀、開火車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學生活動的方式,提高參與的密度和效率。但在我的遊戲設計環節上,我就忽略了可能還有很多孩子並沒會拼讀。這樣,那些還沒讀好的孩子可能就失去了一個拼讀的機會,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注意的,這樣,也避免出現“差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