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精編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精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8W 次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1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精編

 教學目標

⒈能自主認識生字,積累詞語,能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風靡、男子漢、無所不能、崇拜”等詞語。

⒉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生動風趣的語言風格,感受男孩的天真可愛、個性鮮明。

⒊初步認識小標題、瞭解它的作用;能概括文中所舉的具體事例,簡要複述課文。

⒋從男孩成長的過程中,瞭解真正的男子漢應具備“執著、助人、獨立”等性格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⒈能概括文中所舉的具體事例,簡要複述課文,並能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相關內容。

⒉從男孩的成長過程中,感受到男子漢應具備“執著、助人、獨立”等特徵,體會作者對所有男孩的殷切期望。

 教學過程:

一、匯入揭題,提出問題

⒈板書“男子漢”,用字典查查這個詞語的含義?

明確“男子漢”是指男人,強調男性的健壯或剛強。

⒉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所學過的知識,想一想,你認為男子漢應該具備哪些品質?

學生交流。(剛強、沉著、獨立、果敢、頂天立地、正直無私、胸懷寬廣……)

⒊指導讀好“男子漢”這個詞語:看來“男子漢”是個褒義詞,一般用於稱呼那些頂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堂堂大男人。你能讀好“男子漢”這個詞語嗎?(個別讀、集體讀)

說明:

對“男子漢”的理解詞典中的表述較為抽象,對已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四年級學生來說,應重在引導他們聯絡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可從學生的交流中,初步掌握學生的情感起點,為下面對文字的解讀做鋪墊。

⒋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文章裡,這個才幾歲的小男孩具備男子漢的品質了嗎?他能不能被稱為“男子漢”?請大家一起走近——

補完整課題:《我們家的男子漢》,引讀課題。

2、 作者簡介

本文的作者是王安憶(出示王安憶照片),上海人,當代著名女作家。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等等,她的小說《長恨歌》獲“茅盾文學獎”。

說明:

由“男子漢”入手,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及經驗談對它的理解認識,以此引出課題,提出問題,聚焦文字解讀過程中的焦點所在。本文的作者王安憶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是陌生的,但若過多介紹可能喧賓奪主,只要讓學生稍作了解即可。

 二、整體感知,梳理思路

⒈作者筆下的男子漢指的是誰?(姐姐的孩子,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板書:小男孩

⒉自讀全文,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小男孩的?

學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3個標題:他對食物的興趣、他對父親的崇拜、他對獨立的要求。

小結:作者運用3個小標題使文章條理清晰,眉目分明。小標題有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內容的作用。一般要求字數、結構相同。

⒊分小組根據小標題簡要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注意語言的連貫、通順。

說明:

藉助作家列小標題的獨特表達方式,瞭解作者的寫作思路,使學生理解小標題的作用即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內容;知道用列小標題組織材料是寫作中常用的一種方法,並藉助小標題訓練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品味語言,解決問題

師:作家從三個方面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性格如此鮮明的小男孩,那麼這個小男孩具備了哪些品質呢?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部分去好好地讀一讀,細細地品位一番,找出相關的事例談談自己的看法。

(隨機學習)

▲學習第一部分“他對食物感興趣”,體會男孩性格上的執著

⒈默讀課文,找出具體事例,簡要說說,並談談自己的看法。

⒉學生交流,歸納為:為吃小籠包能耐心等三刻鐘;沒吃的就專心地吃大拇指;嚮往去少林寺當和尚,得知和尚不能吃葷時,一再請求降低吃的標準。

教師根據學生交流,隨機指導朗讀相關句子,並板書:執著;

讀準“風靡”的字音,理解意思。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滬教版《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請記住本站網址:.以便下次訪問!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滬教版《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

⒊出示填空:

小男孩為了當和尚,雖然想吃( ),但是他只是選擇吃( );儘管又很想吃( )和( ),可是寧願只吃( ),難道他不是( )嗎?

⒋學生交流,指導朗讀“當《少林寺》……我們感到非常抱歉”,讀出小男孩性格中的執著、率真。

說明:

在學習“他對食物的興趣”時,讓學生圍繞他能否被稱為“男子漢”討論交流,從文中的具體事例中體會男孩執著的性格特點,並用一個填空練習幫助學生加深對小男孩性格的認識。

▲學習第二部分“他對父親的崇拜”,瞭解小男孩幫助弱小的品格

⒈找近義詞理解“崇拜”。

⒉找出小男孩崇拜爸爸的句子讀一讀。

⒊聯絡上下文理解“無所不能”,指導朗讀,讀出自豪的語氣。

小男孩無比地崇拜爸爸,可假如爸爸媽媽拌嘴,即使是玩笑的拌嘴,他也會認真起來,義無反顧地幫助媽媽,這裡是否矛盾了呢?

⒋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幫助弱小

⒌朗讀第二部分。

說明:

這部分學習抓住小男孩雖然崇拜父親,但在父母拌嘴時選擇幫助媽媽,通過對此情節的梳理,幫助學生理解小男孩有著同情弱者,不盲目崇拜的男子漢品質。對“崇拜”、“無所不能”兩個詞語的理解分別運用了不同的方法,繼續訓練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能力。

▲學習第三部分“他對獨立的要求”,體會他對獨立的嚮往

⒈引讀:小男孩漸漸長大,和他出去,他——,一隻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裡,像——,小男孩開始渴望——獨立。

⒉概括說說文中描述小男孩追求獨立的兩件事。

⒊再次默讀課文,找出表示他情緒變化的詞語,並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從“膽怯——沮喪——高漲——狂熱——耐心”這些詞中感受小男孩的情感變化,及其變化的原因,從中體會小男孩渴望學會獨立的熱情。)

教師板書:渴望獨立

⒋小男孩渴望獨立的過程中,“我”的心情又怎樣?體會“我”心情變化的原因,感受家長對孩子成長的關愛。

說明:

作者在寫小男孩對獨立的要求時以具體的事例,抓住小男孩的神態、動作和語言寫出他的可愛、有獨立性。從不願別人攙著走,到要求自己獨立購物;從開始的膽怯、緊張到勇敢再到沮喪,到最後“買飲料日益熟練起來,情緒日益高漲,最終成了一種狂熱”,寫得形象生動而又貼切。學習這一部分時主要抓住他從膽怯到耐心等待的變化,體會他渴望獨立的願望堅決,同時抓住我心情的變化體會家長對孩子成長的關愛。

▲學生辯論,探討人物形象

⒈通過對三部分的學習,我們感受到小男孩具有爽氣、執著、幫助弱小、嚮往獨立的性格,那麼他算不算男子漢?出示:

辯題:小男孩算不算男子漢?

要求:⑴清晰地說出自己的觀點

⑵用文中事實證明觀點

⑶注意語言簡要、連貫。

⒉學生辯論。

⒊師小結:

有志不在年高,男子漢也沒有年齡的尺度,只有具備一些優秀品質,就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漢。作者筆下的男子漢以年齡和體魄上是稱不上一個男子漢的。可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漸漸萌芽出了男子漢所具有的意志、品質。所以,他算是一個男子漢,一個小男子漢。同時,“男子漢”這個詞語的運用也使課文增加了童趣和幽默感,也寄寓了作者對男孩的期望。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滬教版《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請記住本站網址:.以便下次訪問!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滬教版《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

說明: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整體出發,整篇閱讀,統中有分,分中有整,在對相對獨立的三個方面進行學習之後幫助學生對全文進行一個把握;幫助學生學會複述文中描寫的故事,達成本單元簡要複述的單元目標訓練要求。在指導學生複述時提醒學生抓住要點資訊,但要與簡要概括有所區別。同時,拓寬對“男子漢”一詞的理解,它是作者觀察小男孩成長過程中的點滴之後而產生的“理解”和“愛”,更是寄寓作家對小男孩的期望和祝願。

四、小結拓展,情感昇華

⒈引讀最後兩節,出示最後一句話,質疑。

⒉學生交流,體會作者對男孩子們的期望。

一方面表現作者對男孩子們的希望,希望他們成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早日具備男子漢獨立、剛強、成熟的特點;另一方面她是對家長的呼籲,希望家長們不要太嬌慣和束縛自己的孩子,讓他們自由自在地健康成長!

⒊回憶一下學過的課文中你認為有男子漢氣概的人物,說說“我心目中的男子漢”。

⒋以“他真是個男子漢”為題寫幾個小標題。

說明:

學生學過的課文中出現過不少具有男子漢氣概的人物,通過回憶,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的儲備庫,建立學生新舊知識的聯絡,使男子漢形象更為具體飽滿和深遠。同時,力圖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學習作家抓典型事例,列小標題的寫作方式,真正學以致用。

 板書:

我們家的男子漢

(小男孩)

他對食物感興趣 執著

他對父親很崇拜 幫助弱小

他對獨立有要求 渴望獨立

唉,讓男子漢們自己好好地長吧!

  《我們家的男子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能在閱讀中自主識字,繼續擴大識字量。

2. 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孩子的活潑、可愛。

3. 能根據課後“學習小建議”自主閱讀,知道課文描寫了小男子漢“吃飯爽氣”、“崇拜父親”、“要求獨立”等事;在閱讀中理解句子的含義。

4. 瞭解文中小標題的作用,並能學習課文的寫法,能以“他真是個男子漢”為題寫一段話。

5. 從課文描寫中知道這是個活潑可愛,天真無邪的孩子。

 【教學建議】

1. 本文的作者是王安憶。文中描述的孩子是她姐姐的孩子,選入課文時做了刪節。原文中有一段背景描寫,現摘抄如下,以供教師備課時瞭解:

“那是姐姐的孩子。他們夫妻二人本不願要孩子,他(小男子漢)的出生完全出於不得已。因此,生下他後,他年輕的父母便逃跑似地跑回了安徽,把他留在了家裡。從此,我的業餘時間就幾乎全用來抱他。他日益地沉重,日益地不安於在懷裡,而要下地走一走,於是便牽著他走,等到他不用牽也能走的時候,他卻珍惜起那兩條腿兒,不願多走,時常要抱。歷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

從課文和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對這個孩子深深的喜愛之情。本文語言生動活潑,輕鬆幽默,又有一定的深度,在讀者眼前展現了一個活靈活現、純真可愛的小男孩形象,讓人讀來便生喜愛之意。

2. 本文建議讓學生自主閱讀。步驟可如下:

1)讀通課文,讀準字音,初步瞭解詞意,瞭解課文內容。比如在初讀時,可以出示下列詞語,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注意讀準帶點字的字音,根據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詞意。

風靡全國、恍惚、釀、沮喪、

以上詞語,還可根據班級實際進行增減。

2) 思考課後練習1:你認為文中的小男孩是不是男子漢?從文中找出能證明你看法的一些事例。

建議在完成本題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課文中的一則或兩則短文進行討論。

3) 討論文中小標題的作用。知道這三個小標題起了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內容的作用。

4) 談談對“讓男子漢們自己好好兒地長吧”這句話的理解。

5) 說說你最喜歡哪一段文字,為什麼?指導學生注意學習體會作者是怎樣描寫出這樣生動形象的孩子的。

比如“他對食物的興趣”,通過保姆之口,概括了小男子漢吃飯的特點——爽氣。然後用略帶誇張的語言具體寫了小男子漢“吃”的特點、樣子。特別是“當實在不能吃了時候,他便吃自己的大拇指,吃得十分專心,以至前邊的嘴脣都有些翹了起來”一句,還有與大人們的對話,能否去少林寺一段,真令人忍俊不禁,可以指導學生著重朗讀。

“他對父親的崇拜”,主要注意作者的用詞,以“攻擊”、“陣線”、“求援”、“冤案”“對證”、“了結此案”等,以誇張或反語等,凸現出小男子漢鮮明的形象。

“他對獨立的要求”主要以具體的事例,抓住小男子漢的神態、動作和語言等寫了他的可愛、有獨立性。

3. 本文在閱讀時,建議整體閱讀,不要將一個個小故事拆開、分步閱讀,應該從整體出發,整篇閱讀,然後展開討論。在討論中,老師加以適當的點拔指導。

4.本文要求學習課文的寫法,以“他真是一個男子漢”為題寫幾句話。可以學習文中抓特點、舉例子等方法,寫一寫自己眼中的男子漢,可以是同學、兄弟、長輩,也可以是自己崇拜的明星、老師等,生活中所遇的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都可以寫,但要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1.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生字詞複習資料全套

2.七年級語文下冊《柳葉兒》教案

3.七年級語文下冊《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案

4.七年級語文下冊《社戲》教案

5.七年級下冊語文《綜合性活動-黃河,母親河》教案

6.語文版初一下冊《少年愛因斯坦》優秀教案

7.最新七年級下冊語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

8.七年級語文《天目》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