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志》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孙亮,字子明,权少子也。权春秋高,而亮最少,故尤留意。姊全公主常谮太子和子母,心自不安。因倚权意,欲豫自结,数称述全尚女,劝为亮纳。赤乌十三年,和废,权遂立亮为太子,以全氏为妃。太元元年夏,亮母潘氏立为皇后。冬,权寝疾,征大将军......

  • 《三国志》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易》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古先哲王,莫不明后妃之制,顺天地之德,故二妃嫔妫,虞道克隆,任、姒配姬,周室用熙,废兴存亡,恒此之由。《春秋说》云天子十二女,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之典也。而末世奢纵,肆其......

  • 《三国志》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容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

  • 《三国志》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大纲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刘夫人生丰愍王昂、相殇王铄,环夫人生邓哀王冲、彭城王据、燕王宇,杜夫人生沛穆王林、中山恭王衮,秦夫人生济阳怀王玹、陈留恭王峻,尹夫人生范阳闵王矩,王昭......

  • 《三国志》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行奉义校尉。汉以策远修职贡,遣使者刘琬加锡命。琬语人曰: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

  • 《三国志》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大纲 《书》载蛮夷猾夏,《诗》称猃狁孔炽,久矣其为中国患也。秦、汉以来,匈奴久为边害。孝武虽外事四夷,东平两越、朝鲜,西讨贰师、大宛,开邛苲、夜郎之道,然皆在荒服之外,不能为中国轻重。而匈奴最逼于诸夏,胡骑南侵则三边受敌,是以......

  • 《三国志》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孙静字幼台,坚季弟也。坚始举事,静纠合乡曲及宗室五六百人以为保障,众咸附焉。策破刘繇,定诸县。进攻会稽,遣人请静,静将家属与策会于钱唐。是时太守王朗拒策于固陵,策数渡水战,不能克。静说策曰:朗负阻城守,难可卒拔。查渎南去......

  • 《三国志》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大纲 刘馥字元颖,沛国相人也。避乱扬州,建安初,说袁术将戚寄、秦翊,使率众与俱诣太祖。太祖悦之,司徒辟为掾。后孙策所置庐江太守李述,攻杀扬州刺史严象,庐江梅乾、雷绪、陈兰等聚数众万在江、淮间,郡县残破。太祖方有袁绍之难,谓馥......

  • 《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 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齐孝王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繇伯父宠,为汉太尉。繇兄岱,字公山,历位侍中,兖州刺史。繇年十九,从父韪为贼所劫质。繇篡取以归,由是显名。举孝廉,为郎中,除下邑长。时郡守以贵戚托之,遂弃官去。州辟部......

  • 《三国志》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十八,为郡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朔等请罪,不复抄略。守高平令。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太祖......

  • 《三国志》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进败,董卓人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众。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

  • 《三国志》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

  • 《三国志》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与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兴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

  • 《三国志》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大纲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仕郡功曹。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表举州以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曰:夫举事而不本于义,未有不败者也。故齐......

  • 《三国志》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 徐邈宇景山,燕国苏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人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

  • 《三国志》的读书笔记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名将,属于曹操的嫡系。和典韦、许褚等人不同,乐进生得短小精悍,按现在的话讲,就是浓缩的全是精华。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对乐进有如下记载:乐进的短小精悍,身材不高,但十分壮实魁梧,素......

  • 《三国志》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大纲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

  • 《三国志》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大纲 和洽字阳士,汝南西平人也。举孝廉,大将军辟,皆不就。袁绍在冀州,遣使迎汝南士大夫。洽独以冀州土平民强,英桀所利,四战之地。本初乘资,虽能强大,然雄豪方起,全未可必也。荆州刘表无他远志,爱人乐士,土地险阻,山夷民弱,易依倚也。遂......

  • 《三国志》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此......

  • 《三国志》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大纲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保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

  • 《三国志》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

  • 《三国志》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大纲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后依刘繇,避乱江东。繇军改,仪徙会稽。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

  • 《三国志》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大纲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惧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

  • 三国志12新手攻略 新手刚玩《三国志12》不知道一些小技巧的话,玩起来会有一些难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国志12新手攻略,快来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1、兵力占劣势死守城门不出来,该情况比较适合使用火计和大打击。占完所有指挥后,等20计策......

  • 《三国志》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 潘浚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也。弱冠从宋仲子受学。年未三十,荆州牧刘表辟为部江夏从事。时沙羡长赃秽不修,浚按杀之,一郡震辣。后为湘乡令,治甚有名。刘备领荆州,以浚为治中从事。备人蜀,留典州事。孙权杀关羽,井荆土,拜浚辅军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