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书》卷四 帝纪第四大纲 【惠帝纪】孝惠皇帝讳衷,字正度,武帝第二子也。泰始三年,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太熙元年四月己酉,武帝崩。是日,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为永熙。尊皇后杨氏曰皇太后,立妃贾氏为皇后。夏五月辛未,葬武皇帝于峻阳陵。丙子。增天......

  • 《晋书》卷九 帝纪第九 【简文帝孝武帝纪】简文皇帝讳昱,字道万,元帝之少子也。幼而岐嶷,为元帝所爱。郭璞见而谓人曰:兴晋祚者,必此人也。及长,清虚寡欲,尤善玄言。永昌元年,元帝诏曰:先公武王、先考恭王君临琅邪。继世相承,国嗣未立,蒸尝靡主,朕常悼心......

  • 《晋书》卷一百二十六 载记第二十六大纲 ◎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秃发辱檀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匹孤卒,子寿阗立。初,寿阗之在孕,母胡掖氏因寝而产于被中,鲜卑谓被为......

  • 《晋书》卷一百七 载记第七 ◎石季龙下永和三年,季龙亲耕藉田于其桑梓苑,其妻杜氏祠先蚕于近郊,遂如襄国谒勒墓。以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率并、司州兵二余人为麻秋等后继。张重华将宋秦等率户二万来降。河湟间氐羌十余万落与张璩相首尾,麻秋惮之,不进......

  • 《晋书》卷九十 列传第六十大纲 ◎良吏△鲁芝胡威杜轸窦允王宏曹摅潘京范晷丁绍乔智明邓攸吴隐之汉宣帝有言百姓所以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此则长吏之官,实为抚导之本。是以东里相郑,西门宰邺,颍川黄霸,蜀郡文......

  • 《晋书》卷一百二十四 载记第二十四大纲 ◎慕容宝慕容盛慕容熙慕容云慕容宝,字道祐,垂之第四子也。少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己。苻坚时为太子洗马、万年令。坚淮肥之役,以宝为陵江将军。及为太子,砥砺自修,敦崇儒学,工谈论,善属文,曲事垂左右小臣,以求美誉。垂之朝士翕然称......

  • 《晋书》卷八十一 列传第五十一 ◎王逊蔡豹羊鉴刘胤桓宣〔族子伊〕朱伺毛宝〔子穆之孙璩安之宗人德祖〕刘遐邓岳〔子遐朱序〕王逊,字邵伯,魏兴人也。仕郡察孝廉,为吏部令史,转殿中将军。累迁上洛太守。私牛马在郡生驹犊者,秩满悉以付官,云是郡中所产也。转......

  • 《晋书》卷四十六 列传第十六大纲 ◎刘颂李重刘颂,字子雅,广陵人,汉广陵厉王胥之后也。世为名族。同郡有雷、蒋、谷、鲁四姓,皆出其下,时人为之语曰雷、蒋、谷、鲁,刘最为祖父观,平阳太守。颂少能辨物理,为时人所称。察孝廉,举秀才,皆不就。文帝辟为相府掾,奉使于......

  • 《晋书》卷十七 志第七范例 木:伏三十二日。三百四十八万四千六百四十六分。见三百六十六日。伏行五度。二百五十万九千九百五十六分。见行四十度。除逆退十二度,定行二十八度。火:伏百四十三日。九十七万三千一十三分。见六百三十六日。伏行一百一......

  • 《晋书》卷十七 志第七 【律历志中】昔者圣人拟宸极以运璿玑,揆天行而序景曜,分辰野,辨躔历,敬农时,兴物利,皆以系顺两仪,纪纲万物者也。然则观象设卦,扐闰成爻,历数之原,存乎此也。逮乎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轩辕纪三纲而阐书契,乃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

  • 《晋书》卷九十三 列传第六十三 ◎外戚△羊琇王恂弟虞恺杨文宗羊玄之虞豫子胤庾琛杜乂褚裒何准子澄王濛子修王遐王蕴褚爽详观往诰,逖听前闻,阶缘外戚以致显荣者,其所由来尚矣。而多至祸败,鲜克令终者,何哉。岂不由禄以恩升,位非德举。识惭明悊。材谢经通。......

  • 《晋书》卷五十二 列传第二十二大纲 ◎郤诜阮种华谭袁甫郤诜,字广基,济阴单父人也。父晞,尚书左丞。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泰始中,诏天下举贤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举诜应选。诏曰盖太上以德抚时,易简无文。至于三代,礼乐大备,制度弥繁。文质......

  • 关于晋书祖逖传的故事大纲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 《晋书》卷一 帝纪第一 【宣帝纪】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历唐、虞、夏、商,世序其职。及周,以夏官为司马。其后程柏休父,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锡以官族,因而为氏。楚汉间,司马仰为赵将,与......

  • 《晋书》卷八 帝纪第八大纲 【穆帝哀帝废帝海西公纪】穆皇帝讳聃,字彭子,康帝子也。建元二年九月丙申,立为皇太子。戊戌,康帝崩。己亥,太子即皇帝位,时年二岁。大赦,尊皇后为皇太后。壬寅,皇太后临朝摄政。冬十月乙丑,葬康皇帝于崇平陵。十一月庚辰,车骑将......

  • 《晋书》卷六十六 列传第三十六大纲 ◎刘弘陶侃〔子洪瞻夏琦旗斌称范岱兄子臻臻弟舆〕刘弘,字和季,沛国相人也。祖馥,魏扬州刺史。父靖,镇北将军。弘有干略政事之才,少家洛阳,与武帝同居永安里,又同年,共研席。以旧恩起家太子门大夫,累迁率更令,转太宰长史。张华甚......

  • 《晋书》卷五十五 列传第二十五 ◎夏侯湛〔弟淳淳子承〕潘岳〔从子尼〕张载〔弟协协弟亢〕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也。祖威,魏兖州刺史。父庄,淮南太守。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少为太尉掾。泰始中,举......

  • 《晋书》卷九十六 列传第六十六大纲 ◎列女△羊耽妻辛氏杜有道妻严氏王浑妻钟氏郑袤妻曹氏愍怀太子妃王氏郑休妻石氏陶侃母湛氏贾浑妻宗氏梁纬妻辛氏许延妻杜氏虞潭母孙氏周顗母李氏张茂妻陆氏尹虞二女荀崧小女灌王凝之妻谢氏刘臻妻陈氏皮京妻龙氏孟昶妻......

  • 《晋书》卷十二 志第二大纲 【天文志中】(七曜杂星气史传事验)【七曜】日为太阳之精,主生恩德,人君之象也。人君有瑕,必露其慝以告示焉。故日月行有道之国则光明,人君吉昌,百姓安宁。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则日五色无主。日变色,有军,军破;无军,丧侯王。......

  • 《晋书》卷四十一 列传第十一大纲 ◎魏舒李憙刘寔高光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久乃别居。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从叔......

  • 《晋书》卷一百三 载记第三 ◎刘曜刘曜,字永明,元海之族子也。少孤,见养于元海。幼而聪彗,有奇度。年八岁,从元海猎于西山,遇雨,止树下,迅雷震树,旁人莫不颠仆,曜神色自若。元海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从兄为不亡矣身长九尺三寸,垂手过膝,生而眉白,目有赤光,须髯......

  • 《晋书》卷六十八 列传第三十八 ◎顾荣纪瞻贺循杨方薛兼顾荣,字彦先,吴国吴人也,为南土著姓。祖雍,吴丞相。父穆,宜都太守。荣机神朗悟,弱冠仕吴,为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吴平,与陆机兄弟同入洛,时人号为三俊例拜为郎中,历尚书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恒纵......

  • 《晋书》卷十八 志第八 【律历志下】魏尚书郎杨伟表曰:臣览载籍,断考历数,时以纪农,月以纪事,其所由来,遐而尚矣。乃自少昊,则玄鸟司分,颛顼、帝喾,则重黎司天;唐帝、虞舜,则羲和掌日,三代因之,则世有日官。日官司历,则颁之诸侯,诸侯受之,则颁于境内。夏后......

  • 《晋书》卷二十七 志第十七大纲 【五行志上】夫帝王者,配德天地,叶契阴阳,发号施令,动关幽显,休咎之征,随感而作,故《书》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昔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宝其真,自......

  • 《晋书》卷七十 列传第四十大纲 ◎应詹甘卓邓骞卞壸〔从父兄敦刘超钟雅〕应詹,字思远,汝南南顿人,魏侍中璩之孙也。詹幼孤,为祖母所养。年十余岁,祖母又终,居丧毁顿,杖而后起,遂以孝闻。家富于财,年又稚弱,乃请族人共居,委以资产,情若至亲,世以此异焉。弱冠知名,性......